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鹤山哪里有特产卖 鹤山哪里可以买到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鹤山哪里有特产卖 鹤山哪里可以买到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4 20:08:24

一.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茶叶

  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种茶面积达5333.3公顷,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茶叶6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鹤山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清热消热消滞而著称。其中以古劳茶山、宅梧白水带、鹤城马耳山三个产地的最佳。“古劳银针”为古劳茶的雅称,其形似寿眉,状若银针,叶背显毫如银,叶色清翠,汤色清澈而略带浅绿,回甘力醇和。生长在石岩头(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浓烈。乾隆年间《鹤山县志》云:“古劳茶味还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原古劳、鹤城、白水带三地茶农以茶为活,鹤城的主街被命名为“茶行街”。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茶叶生产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恢复茶叶生产。70~80年代在合成农场建立大型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在桃源马山成立茶叶科学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叶收获面积153.9公顷。

    古劳银针

    古劳银针产于古劳镇丽水石岩头,故又曰岩头茶。该茶条索紧结,挺直似针,色呈银灰;泡后色泽碧绿明亮,叶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浅饮即舌滑喉凉,极感舒适;多饮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向誉为茶中妙品,早已蜚声遐迩,驰名中外。晚清时期已极受推崇,成为中国名茶品牌之一。

    马耳山茶

    马耳山茶品牌以其产地冠名。马耳山位于鹤城西北部约6千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山上茁壮翠绿的一片片,便是驰名遐迩的茶园。马耳山麓为丘陵山坡,壤松土软,泥骨色黄,向阳背风,宜种青茶。种后冬盖山草,春暖滋润,生势壮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杨者迁居于此,6户20人,沿坡开垦茶地。后练常精、练常振兄弟两户迁此,开垦茶地4公顷。鼎盛时期,茶农达20户,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于清明,秋茶于白露。制作向用传统工艺。该茶用开水冲沏,即片片竖起,香气四溢,茶味甘香爽滑,香味浓郁,为送礼佳品。清末民初,鹤城街内建有美珍、树芳、恒兴隆、裕生、新广兴、联昌盛等大茶庄,皆为当地商人合资开设。该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茶山素馨花主产地为古劳茶山。种植历史近50年,引进人叫球长伯,后遍及各家各户。现种植面积约1.5公顷,年产量7.5吨。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雪白芬芳。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时。人工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后经过蒸晒或烘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据医书记载,素馨针有疏肺解郁,清热去毒功效。故一般用于制药。若将素馨针与青茶混冲,其茶清香甘凉,既解渴又清热,茶山人向有此习,且作为待客的佳品。

二.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平汉大顶苦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大顶苦瓜已在共和镇平汉管理区等地种植,是当地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经过筛选、精心培育而成的地方。50年代以来,农民种植大顶苦瓜的规模迅速扩大,每年全镇种植面积5200多亩(1亩=666.7平方米),年产量15600吨。翠绿l号大顶苦瓜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中旬种植,次年(清明)前后收成上市。现在瓜农从冬种春收,逐步扩展到春种夏收、夏种秋收,每年4月至1l月都有鲜瓜上市,产品远销港澳市场。宅梧无籽西瓜鹤山名土产。主产于宅梧镇。宅梧西瓜无核、含糖分高、味美可口,名扬海内外,每年西瓜收获季节,港澳地区和国内商人纷纷来订购。宅梧种西瓜是从1978年开始,先后引进“大红宝”、“鹤宝”大量种植出口。1986年后,从省农科院引种现在的无籽西瓜,原试种青皮(鹤鸣2号),后发展花皮(鹤鸣3号)和黄皮(鹤鸣4号)两个新品种,1992年种植面积达13000多亩,瓜农还到邻近的开平市月山、水井和苍城等地承包种植西瓜。 1993年,羊眠山村西瓜育种专业户谭均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标兵”称号。(1994年,全镇种西瓜一项纯收入800多万元,其中双龙管理区榴花坪村西瓜收入人均2000元)。

三.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顿鲜竹筒饭

顿鲜竹筒饭

竹筒是新鲜砍下来的,一次性用,感觉清新。用上上等香米,再用碳慢火烤竹筒饭一个小时左右。做出的新鲜竹筒饭有种特别的香味的。令人回味无穷。

四.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升平鱼皮角

升平鱼皮角

升平鱼皮角原产及盛产地为古劳上升之升平墟。远近驰名,吃者云集。其特色皮薄馅靓,小巧玲珑。味道鲜美,价格便宜,经济实惠。而制作则选料上乘,造工精细:鱼肉选自当地产的鲜活鲩鱼,拌以肥瘦参半的猪肉,另加冬菇、马蹄、陈皮、胡椒、葱花等十多种配料捣制;外皮粉料用一级生粉与澄面,绝不含糊。片皮、捣馅、包馅,全用传统手工艺,角皮特别注重刀工,要薄而不破,滑而不烂。包好后,置小蒸笼中,上锅用猛火蒸熟。食时,置豉碟备用;端放桌上,香气扑鼻,芳香醉人,未动筷而早倾倒矣。

五.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清平乞儿鸡

清平乞儿鸡

经过先“光身吊干水”后“填香料锡纸包”再“泥烩柴火炉焗”一个半小时出炉的“乞儿鸡”,不但香味芬芳、鲜嫩爽滑,而且油而不腻,鸡味浓郁。

清平乞儿鸡远近闻名,此菜为清平美食酒楼主打菜,酒楼经最新研制而推出的第二代清平乞儿鸡,以独特手法炮制,继承了传统的制作,味道更胜一筹。第二代乞儿鸡骨香皮爽,戴上干净的一次性手套撕着鸡肉进口,别有一番风味。

六.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荷村莲藕

鹤山名。宅梧镇荷村种植莲藕是从南宋咸淳二年(1266)建村开始,至今己有700多年历史,“有村就有藕”。荷村建村前,原是一片沼泽地,当地所产莲藕,茎粗、节少、含糖高、纤维少、粉量大,高产优质,是当地传统。过去一般只种藕150亩(1亩=666.7平方米),现在已发展到900多亩(含附近双龙一带),年总产量达1350吨。产品供不应求,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远销中山、珠海和澳门等地。

七.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茶山素馨花

茶山素馨花是广东鹤山市的。

特色:

摘后经过蒸晒或烘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据医书记载,素馨针有疏肺解郁,清热去毒功效。故一般用于制药。若将素馨针与青茶混冲,其茶清香甘凉,既解渴又清热,茶山人向有此习,且作为待客的佳品。鹤山市茶山素馨针专业合作社的主营是古劳镇茶山特有的素馨花,形状似针,种植历史悠久。素馨花经过早晨日出前采摘。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花。人工撷取,摘后经过蒸、晒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素馨花属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金黄、雪白芬芳。

茶山素馨花主产地为古劳茶山。茶山素馨花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雪白芬芳。种植历史近50年,引进人叫球长伯,后遍及各家各户。现种植面积约1.5公顷,年产量7.5吨。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时。人工撷取,常人日采4至5斤。鹤山市古劳镇茶山素馨针干花年产量约10吨、产值可达到200万元。

八.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平汉粉葛

  平汉粉葛主产于共和镇平汉行政村。平汉粉葛,粗纤维多,肉质鲜白,无渣,味清甜纯正。有清热解暑、凉血止痢,降血压之功效。煲汤是上等汤料,汤味甘、清、凉、甜;加工后制作的“葛粉”,可治咽喉痛,解热毒。每年收获季节,港澳地区和国内商人纷纷前来订购,名驰省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地区。1950年村民就开始大量种植以供出口,70年代初逐渐扩种到大凹、来苏、桔园、铁岗等处。1998年全镇种植粉葛213.3公顷,亩产值4000元,总产值为1280万元。其中平汉村种植60公顷,产值360万元。

九.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古劳豆豉

古劳镇坐落在美丽的西江河畔,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古姓和劳姓祖先从外地迁移到此居住建圩,故名古劳。相传清代以来,古劳民间一向有酿制面豉风俗习惯,古劳面豉已成为一种乡土,大规模制作出售约在清朝道光年间,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调珍酱园。

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鹤山县宅梧人杨氏商人因西江水澈,民间酿造面豉之盛行,于是在现古劳镇东宁街创办调珍酱园,经营面豉、酱油。直至解放前的数十年里,古劳镇制造古劳面豉的作坊众多,但杨氏后人杨其泮所独创的面豉却独占鳌头,最为家喻户晓。由于杨其泮独创的面豉特殊的制作工艺和选料包装上的精益求精,所生产的古劳面豉风靡一时,远近闻名,一些华侨还将面豉带往美洲,作为怀念家乡的,他也因此一举成名,发家致富,成为了古劳面豉这独特品牌的代表人物,调珍酱园也作为重要作坊传承不衰。

100多年前,在鹤山的乡间小路上,总能看见让人熟悉的历史场景:老人挑着一副担子,装着满满两缸古劳面豉酱,穿街走巷,一路叫卖。凡买过古劳面豉酱的人都知道,以前的面豉酱用报纸一包就拿走,而古劳面豉干透、水分少、油重,报纸包着不透底,放在厨房,即使吃完了最后一点也不会发霉。

十.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双桥鱼蓉粥

双桥鱼蓉粥

双桥鱼蓉粥制作历史悠久,成名亦超百年,尤以古劳双桥市食肆烹调者为最,故声誉闻于远近。制法:将削净的整条鱼(青鱼)或鱼尾部分,置水中煲熟,捞起、拆骨、剔除小刺,将肉捣烂,加配料调匀,放入米粥中再滚,盛在放有姜丝、葱花的碗盆中,撒上胡椒粉、麻花碎之类即成。其味清、鲜、甜、香、甘、滑,令人大快朵颐,所以人们皆说:千粥万粥,不如双桥鱼蓉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