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口特产图片 湖口县土特产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口特产图片 湖口县土特产购买更新时间:2022-05-14 05:20:33

一.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盐茶鸡蛋

盐茶鸡蛋是九江的传统风味食品中,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虽说是一个简单的清水煮蛋,但投入的辅料不同,而煮出的蛋味也各有不同,大体上都是食盐、茶叶、茴香,鸡蛋。有时加点糖,加点辣椒,又是另一种味道。在煮的过程中,茶叶不可放入过早,否则茶香尽失。只有在蛋完全熟透时加入茶叶,稍煮茶香味便会浸入蛋中。九江民间喜好食用多年,象清明节、三月三、端午节等家家户户都会煮盐茶鸡蛋,供家人食用和款待客人。

二.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糟鱼

据史学家考证,传统糟鱼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鄱阳湖口与长江交汇地区,故称"湖口糟鱼"。湖口糟鱼,自明朝万历年间,曾是湖口地方贡品被选送朝廷。产品选用亚洲第一大无污染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产鲜鱼为源料,经传统工艺糟醉而成。滋味醇和,咸鲜适口是旅游休闲,居家迎宾馈赠朋之佳品。

湖口糟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据湖口县志记载,从明朝万历年开始,湖口糟鱼就是选奉朝廷的贡品。

地处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湖口县,盛产鄱阳湖淡水鱼,鱼类品种多达180余种,湖口糟鱼主要是以鄱阳湖产的青、草、鲤鱼等为主要原料,配上精制的糯米水酒,糯米酒糟、白糖、小磨麻油等辅料。采用刮鳞剖鱼、洗鱼盐腌、晾晒烘干、切块糟制等十多种传统手工技艺制做而成。湖口糟鱼分生熟甜辣,看鱼色深黄中略带褐红、闻气味芬芳溢醉气、尝味道清淡中带酥,甜中含鲜、热吃不腻,冷吃不腥,是居家迎宾、席宴美肴、馈赠亲朋、佐餐佳品。

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发展,湖口糟鱼得以流传下来,至公元1886年,湖口县凰村乡潘长发为制作糟鱼第一代艺人,第二代潘友根、第三代戴金炎。

湖口糟鱼以鄱阳湖盛产的青、草、鲤鱼为主要原料,配以精酿的糯米酒糟、小磨麻油等辅料,采用剖、洗、切块鲜鱼,烘干糟腌等多种传统手工技艺精制而成,糟制鱼分生、熟两种,熟糟鱼开包即可食,而生糟鱼还必须蒸烹。腌制糟鱼呈黄褐色,气味芳香,口味分咸、辣、甜、酸等,热吃不腻,冷吃不腥。

据县文物管理所考古资料证实,在下钟山泛舟岩商周文化遗址中,发现捕鱼用的各种陶网坠、酒器和腌制糟鱼用的陶罐等。上轮县志记载,从万历间开始,湖口糟鱼是选奉朝廷的贡品。可见湖口糟鱼历史悠久、工艺上乘、别具风味。经科学分析测定,湖口糟鱼含高蛋白、低脂肪、糖、钙、铁、核黄素及氨基酸等营养成份,是居家迎宾、馈赠亲友、旅游野炊之佐餐佳品。

2008年6月,湖口糟鱼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石钟鱼宴

湖口县选送的石钟鱼宴由金汤雄鱼头、江湖两色、渊明菊、鄱湖凤尾鱼、孔雀开屏、石钟东坡鱼、鱼村四宝、江湖缘、鱼香茶饼和糟鱼米粑等组成。

石钟鱼宴的主打菜为“金汤雄鱼头”。这道菜相传与朱元璋有关。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期间,有一天非常饥饿,就来到附近一个农家。老农从池塘里捞出一条大鱼,和豆粑一起煮给朱元璋吃。朱元璋吃后,连声叫好,对这道菜大加赞赏。后来,朱元璋成为皇帝,就把豆粑煮鱼取名为“金汤雄鱼头”,成为一道名菜,流传至今。

石钟鱼宴中的“石钟东坡鱼”传说与宋代大文豪苏轼父子有关。相传1084年6月,苏轼送其长子苏迈到德兴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见渔民用稻草包着鱼煮熟来吃,苏轼品尝之后,盛赞此为一道好菜,并于当晚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东坡鱼”也由此得名。

四.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藜蒿

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中,有一种野生植物,名叫藜蒿。

鄱阳湖的“名草”

水乡有歌谣云: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烧。这里的月份指的是农历,说的是藜蒿要看时节,这个时节是宝贝的菜蔬,过了时节就只能是当柴烧的杆子了。在江西有句话人们耳熟能详———“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这根草说的就是黎蒿。南昌人爱黎蒿的味美,黎蒿在其心中分量很重。

鄱阳湖盛产藜蒿。藜蒿学名狭叶艾,又名芦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脾,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轻身,耳聪目明,防衰。中医认为其除食用之外还有清热、利湿、杀虫之功能。

藜蒿的嫩茎、芦芽和地下肥大的肉质茎均可食用。藜蒿嫩茎深青或淡绿色,像豆芽菜粗细,可摘成一段段,有一种特殊浓烈的异香,比芹菜的味道好。藜蒿本是野生,现在技术发达,可以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

其实藜蒿并不是有多好看,细细的、长长地缠绕在一起,乱蓬蓬的。吃的时候要先摘去根茎上的小叶子,再留下嫩茎掐成一小段一小段。南昌人买来藜蒿,常放置于白瓷盆内,蓄上清水浸养,碧绿青脆,别有风味。

每年藜蒿上市的时候,正是环鄱阳湖一带家家户户晒腊肉的时候,鲜嫩的藜蒿和香喷喷的腊肉可以一直吃到3月份。等藜蒿老了,腊肉也吃完了,这个美食就要等到来年。也许正是要期待一年,才使得人们更加垂涎。

湖口“藜蒿客”

现在这个时节,你如站在鄱阳湖口的双钟堤上望望,湖口这边的湖滩上稀稀疏疏的人在低头摘着什么,对岸的梅家洲一带的湖滩上一群人远远近近地低头摘着什么,这些人就是当地的“藜蒿客”。每年的二三月份,鄱阳湖边碧绿的藜蒿密密地疯长着。“藜蒿客”们就开始行动了,小小藜蒿为当地百姓带来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

藜蒿虽好,却要辛苦那些辛勤的“藜蒿客”摘取才能端上饭桌。今年还好,雨水不多,作业比较方便。往年的春雨沥沥,作业就更辛苦。每天清晨,湖口西门老渡口的铁皮渡船里就坐满了来自湖口县双钟镇一带的“藜蒿客”。100多人的队伍去鄱阳湖对岸去摘藜蒿,摘藜蒿人多以中年女性为主,也有年轻人,遇上双休日,还带上小孩子。一般一去就是一天,带上食物。只有少数是中午回来的。一天下来,手脚麻利的能摘上百斤。

这些藜蒿女摘藜蒿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生计,摘取了卖钱,卖给酒店或小贩。一种是摘来自己家里炒着吃的。这部分人以年纪稍大,家境较好的老太太为主,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就随着大部队来摘。一者锻炼锻炼身体,二者弄点原汁原味的野菜。原先是老百姓生活条件不好,就到野外弄些蒿子回来吃,现在是返璞归真了。

今年雪大冰盖,天气严寒,藜蒿冻死了不少,生得自然比往年晚。前段时间藜蒿稀缺时候,也就是元宵前后几天,藜蒿很嫩,属于质量好的上品,除去叶子后可以卖到15元一斤。现在农历3月了,价钱下来了。野生的一般在元宵前后开始上市,短短二三周就少了,因为长老了。

船到对岸的梅家洲渡口后,大家就开始为采摘做准备,三四个蛇皮袋压在腰间带子下面,手握一把弯弯的镰刀。大家各自向草洲走去,个个身形矫健,动作麻利。放眼望去,二十几号人分散开来,挥动着手中的镰刀,刷刷刷地割。梅家洲一带有一大片草洲上全是藜蒿,新港镇一带沿鄱阳湖向星子方向这样的草洲有很多。藜蒿女经验丰富,专挑那些叶子青翠发亮的割,割取的藜蒿又粗又嫩。

中午的时候,大家就陆续端出带来的食物,就着咸菜,大口大口地吞着。吃完饭坐在草地上稍微休息下,又振作精神开始继续割,直到下午五点多,最后一班从梅家洲回湖口的轮渡靠岸,才挑着捆得结结实实的蛇皮袋乘船回湖口,袋子里自然是装满了压得实实的藜蒿了。一路上有说有笑,满载而归,充满着劳动后的喜悦!

南昌人的最爱

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连续剧《松柏巷里万家人》的主题曲就是《藜蒿炒腊肉》(用南昌方言演唱)。看这歌词:(白)呷稀哩哟?候死人奈!(吃什么呢?馋死人了!)(唱)鄱阳湖里咯几根子草,南昌人饭桌上变成了宝。喷喷香咯日子红火火咯过哟,活得有滋又有味,赛过那藜蒿炒腊肉,千家万户乐陶陶,乐陶陶。

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出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吃上一口,唇齿生香,回味悠长。也难怪上至宾馆酒楼,下至酒家排档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腊肉也成了南昌人的首选,是必备的一道压轴菜。

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种植的藜蒿,但味道差远了,人们还是热衷野生的。往年这时鄱阳湖野生藜蒿早已大量上市,而今年南昌很难见到鄱阳湖野生藜蒿。去年鄱阳湖遭遇持续干旱,野生藜蒿开始大面积减产,加上今年罕见的雨雪冰灾,野生藜蒿面临绝收的境地。直到后来天气转暖,鄱阳湖畔的藜蒿才迟迟地发芽生长,满足了南昌人的口福。

在鄱阳湖附近县区的一些馆子店前,到处可以看到店员围着买来的一大桶藜蒿去除叶子的现象。江湖交汇的湖口县城更是如此,许多人家甚至直接坐到家门口的小凳子上摘除藜蒿叶子,小孩子也来帮忙,现摘现卖。这是纯正的鄱阳湖野生藜蒿,正是泥土般的清香,让人食之不厌,视为珍宝。

阳春三月,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水面边,丛丛密密的藜蒿总让人生发无限遐想,似乎有关生命力和生命意义的哲学象征。可以约二三好友,面对鄱阳湖把酒临风,以藜蒿炒腊肉下酒,酒酣饭饱之余,醉倒于阳春三月的江南,岂不快活!

信息来源:中国湖口网

五.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草龙

旧时,湖口草龙多流行于流泗、张青、大垅等地。清雍正庚戌年(1730年),张青吴十一房村民,为祈求太平,驱邪除秽,保佑安康,编扎一条草龙,称“平安龙”,在全村1。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流泗周寿朋村村民周雍发编扎一条草龙,名“谷龙”,在村庙会上1。周雍发后将编扎草龙的技艺授于侄周云开,民国九年至三十四年(1920~1945年)间,周云开多次编扎草龙,颇具名气。1985年,流泗喻家圈村民喻芳泽从师周云开,传承草龙编扎手艺,并不断创新发展完善编制草龙的整套艺术,成为编扎湖口草龙的传承人。

湖口草龙的编扎工艺,要求选料精致优良,制作精细巧妙,采用编、插、织、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镂、透等多种手工技巧,分别编织龙头、龙须、龙舌、龙牙、龙身、龙鳞、龙节、龙尾等部分,组成形态为狮头、鹿角、鹰爪、蛇身、鱼尾的整条草龙。

湖口草龙除编扎工艺考究外,其舞龙技艺也颇具特色。草龙像民间制作的其它布龙、纸龙、板龙、竹龙一样,常常出现在祭祀庙会、喜庆佳节等场面。而草龙出行,一般都配套稻、黍、稷、麦、豆“五谷灯”,甚至还配花、草、鱼、蛙、蝶等动植物型状的彩灯,烘衬配合草龙表演。舞龙队伍统一服饰,掌龙头者,身强体健,头脑灵活,把握节奏,还会“喝彩歌”;持龙尾者,玲珑滑稽,步履矫健,有的还画一丑角脸谱;其他人各执一节龙身。从头到尾,浑然一体。行进时,神鼓大锣开道,阵势磅礴,戏剧锣鼓殿后,有的配上萧笛,细吹细打,悦耳悠扬。龙队走“之”字型,宛如神龙蠕动。表演时,有龙头上下左右摇摆的、咬尾、穿窜、盘旋、跳跃、戏耍、逗乐、滚龙、绞龙、盘柱等各式花样;五谷彩灯则围绕龙周边穿花、扭步,变换队列、逗龙、扰龙、逐龙等。根据锣鼓点的变化,草龙或跑或跳、或卧或滚、或盘或转、时腾时跃、时窜时扑、或追逐五谷花灯、或穿行花草彩灯、或在引球后摇头摆尾,时而龙头钻龙尾,时而龙尾缠龙头等等,气氛热烈,妙趣横生,喜庆非凡。

1986年,湖口从民间收集、整理完整的资料,编扎成草龙,尔后多次送市、省展演。2006年6月湖口草龙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3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口草龙的文史资料、音像制品和草龙,全部馆藏。2008年,文化部授予湖口草龙艺人喻芳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09年,江西省政府选调湖口草龙参加澳门回归10周年庆典活动。

六.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豆豉

地处鄱阳湖口长江南岸,并有“水绕三山同楚地,势连五老共洪都”之称的江西湖口县,盛产一种有名的--"豆豉",此豆豉色泽黑亮,颗粒均匀,香味浓郁,美味可口,用这种豆豉烹饪的"豆豉烧肉"、"辣味凤尾鱼"、"家乡豆腐"等菜肴,已成为湖口传统风味名菜,颇受中外客人的青睐,蜚声四海。

湖口气候温适,土壤肥沃,盛产粮棉,黑豆也是当地有名的经济作物。湖口黑豆个大粒圆,营养丰富,是加工豆豉的良好原料。据传,湖口豆豉最早始于清初,当时只是农家作为豆酱形式出现的,直到咸丰年间才作为单独商品正式上市。多年来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湖口豆豉质量也越发提高,并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传统风味。

说到湖口豆豉的创始,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那是在清朝咸丰年间,高安县有一个姓卢的小皮匠,专做祖传的木履(古时一种套在布鞋外面的雨鞋)。有一年高安遭受洪涝,庄稼欠收,人们连吃饭都困难,木履生意自然清淡。迫于生计,小皮匠带着妻子,离开高安,出外谋生。小俩口挑着皮担儿,几经辗转,到了湖口住了下来。灾年到处一般,小皮匠所做的木履在湖口同样难以卖出。好在湖口县是长江、鄱阳湖口重镇,交通便捷,来往客商较多。小皮匠手艺好,不做木履可修鞋、靴,因此,靠修鞋补靴总算能勉强糊口。有一天小皮匠逛街,发现当地不少农民挑着黑豆(即黑壳皮大豆)在市场上卖,上前一问价格也不贵。这聪明的小皮匠灵机一动,心想:"何不用这黑豆来做豆豉卖呢?"于是回家和妻子一商量,妻子觉得这主意不错,便买了十来斤黑豆子,找来木盆、坛子,细心选豆、漂洗、蒸煮、盖上稻草,让豆子发霉。约莫过了十来天,小皮匠扒开稻草一看,黑豆上竟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霉衣。小俩口满心欢喜,立即把霉豆抬到石钟山矶头上,让鄱阳湖清水慢慢冲洗干净。然后回家翻晒,装进木盆。过了些日子,盆中发出阵阵香味,妻子打开盖一看,嚯,绝了!这豆豉又黑又亮,香味浓郁,真是再好不过。

小俩口好不高兴,满心欢喜把豆豉拿到街上去卖。来往行人一看,这豆豉粒粒匀称,黑中见亮,其香无比,十来斤豆豉不一会抢购一空。从此,小皮匠做的豆豉一下轰动了湖口县双钟镇,生意红火得忙不过来,后来干脆皮匠活儿不干了,一心专做豆豉买卖,果然生意兴隆发了财。许多人都想学小皮匠做豆豉的手艺,纷纷上门求教,小皮匠也不保守,把自己做豆豉的方法和盘托出,并告诉大家,这里有个决窍,就是将发了霉的豆豉,一定要挑到石钟山矶头上去冲洗,因这儿是长江、鄱阳湖二水相汇之处,黄、绿两色清水从矶头缓缓而过,用这独特的水洗去豆豉上的霉衣,豆豉就越发芳香,味道越发鲜美。因此,湖口豆豉有别其它地方生产的豆豉。

自晚清以来,虽战乱不断,百业凋蔽,而湖口豆豉生产却一直未停止过。开始时是一家"卢泰生号",后来发展到六家生产作坊,年产豆豉一千余担。如今,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开发生产湖口豆豉,商业部门还专门设立了豆豉生产厂,组织青工学习老师傅技艺,使豆豉产量、质量大大提高。不仅供应本省,而且远销湖北、湖南十多个省市。湖口豆豉已成为名扬大江南北的土特名产。

湖口豆豉起源于战国时代。相传有一丐娘,携儿带女沿鄱阳湖口的湖滨村落乞讨,当地农民常以熟黑豆相济,丐娘儿女久食生厌,便瞒娘倒入篓中,并采路旁黄荆柴枝叶遮盖。若干天后,篓内溢出醇香气味,尝其已经发霉的黑豆,味道鲜甜酥香,口感甚佳。渐渐家喻户晓,成为烹饪调料。到晋代,经五柳乡莲花寺僧人指导,总结出熟黑豆发霉制作方法,并正式称其为豆豉。

湖口豆豉传统制作工艺极为讲究,原料是当地滨湖地带的黑豆,经过选粒、清洗、浸泡、滤干、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霉、拌料、发酵、晾晒、成品包装等一系列程序。明清时期,湖口豆豉只单一的淡豆豉,逐渐发展到淡豆豉、咸豆豉、甜豆豉、香辣豆豉和五香豆豉等多个品种,同时又按豆豉含水成份不同分为干豆豉和汁豆豉两大类。湖口豆豉不但是普通百姓家庭的菜肴佐料,也成为宾馆酒店宴席中的佳品。

湖口豆豉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鲜美可口。2008年6月,湖口豆豉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6月,湖口豆豉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商务部冠名湖口豆豉“中华老字号”。

七.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黄花

黄花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的花蕾,花期8月,采摘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铁等矿物元素,是席上珍品,具有清炎、清热、止血、利尿、通乳、健胃等辅助疗效。

黄花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它的花经过蒸、晒,加工成干菜,即金针菜或黄花菜,远销国内外,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还有健胃、利尿、消肿等功效;根可以酿酒;叶可以造纸和编织草垫;花葶干后可以做纸煤和燃料。

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种。

八.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螃蟹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眼下正是螃蟹上市季节,在湖口县造湖水产养殖基地,捕蟹船在水面上往来穿梭,捕蟹网里一只只个大肉鲜的巨蟹翻滚磕碰,一派丰收景象。

“我们这里的湖水水质特别好,养殖的螃蟹黄多油满,特别受欢迎,现在我们打捞的这些螃蟹是浙江老板一个月前订好的,晚了还真不一定有呢!”看着打捞起来的螃蟹装满了船舱,养殖场承包人张春林非常开心。

近年来,湖口县借助滨江临湖、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推行螃蟹生态养殖技术,并逐年增加放养数量。今年全县养殖面积4万余亩,放养优质蟹苗100余万只,由于品种优良,今年捕捞产量预计可达40万公斤,总产值二千余万,产品畅销浙江、上海等地。

信息来源:中国湖口网

九.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粑

湖口民间,凡是逢年过节、生辰寿筵、定婚成亲、敬神拜佛、丧葬祭祖、做屋上梁、栽田割禾等活动,都会分别做不同种类的粑食,其习俗一直沿袭。

湖口粑食的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糍粑、印粑、柳米粑、发粑、炒米粑、豆粑等六类共20多种。按口味分,有香甜的、爽口的、糍软的、鲜美的;按形状分,有圆的、扁的、方的、条状的;按颜色分,有红色芦粟(高梁)粑、黄色粟米(小米)粑、黑色荞麦、白色米发粑;按用场分,有迎宾宴请用的、有喜庆节日用的、有上梁抛撒用的、有敬神祭祖用的、有度荒充饥用的、有青黄不接用的;按寓意谐音分,发粑表示大旺大发,圆子粑表示团团圆圆,方糕表示步步高等等。

糍粑有两种,一种叫麻糍粑,另一种叫糯米粑,都是以粘性糯米为主料。麻糍粑是先用饭甑蒸熟糯米饭,盛进木盆(掇桶)或石臼里捣糊,直到不见饭粒即成。或搓团趁热吃鲜,或待冷却后切成方块留用,这种制作过程,湖口西南片民间,称作打麻糍粑,东北片百姓叫做扦糍粑。糯米粑则是把冼净的糯米磨成粉和面,捏成一个个小扁团、包馅、蒸熟而成。麻糍粑一般在年(春节)前制作,是年事准备活动之一。还有婴儿洗三、小孩满月、周岁,或生日庆寿之喜、女儿出嫁前下辞家礼,甚至老人过世后的红(薨)年酒席中,麻糍粑也是多种粑食之一。而糯米粑则是中秋节或其它庆典活动,但一般不会同时兼做麻糍粑和糯米粑。

印粑是将米粉面团放入粑印模内,印成各种图案的生粑胚,然后蒸熟而成的粑,故名印粑。粑印是木制的,常见的图案有福、禄、囍、寿、春、神仙仕女、飞禽走兽、花草鱼虫等。印粑是用籼米粉作为主要原料,也有芦粟(高梁)粉,上乡人家还有用粟米粉做的。印粑又叫年粑,也是年事准备活动之一,每年一次都安排在冬季进行,如家里人手少,还请兄弟和姑嫂帮忙。女人和小孩磨粉、印粑,男人和面、上下蒸笼,做印粑的场面和谐热闹。印粑需用腊水(立春节气前的水)浸存,时间才能保留较长,春节期间用于招待宾客,春耕农忙时也是方便快捷的主食。

柳米粑是将米淘洗滤干,用开水浸泡、磨成米糊、蒸熟后切成方块形状。柳米粑是与印粑同时做,也以水浸的方法保存。柳米粑既可切丝(或切片)炒熟当菜肴,也可同印粑、豆粑混煮为主食。

豆粑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按比例或配绿豆、黄豆、荞麦粉、小麦粉等,和水磨成稀糊,然后用柴灶大锅煎(烘)成一整张簿皮,冷却后切成带状丝条,晒干、储存。煎豆粑一般在重阳节后进行,因制作工序繁多,用人也多,灶上煎,灶下烧火、磨糊、凉、切都要专人。还会邀请亲朋好友、乡里邻居、甚至远道客人,到家里来尝鲜,甚至还趁热分送新鲜豆粑于近邻。所以,几乎每家煎豆粑都请帮手,或姑嫂妯娌、或亲戚朋友。豆粑煮烂即食,既省时又节约粮食,可作农闲时的早、晚餐或农忙季节的快餐。

发粑有两种,一种是小麦粉发粑,另一种是米粉发粑。小麦发粑是用小麦粉和面放粬发酵蒸熟而成,米发粑是浸米磨糊,拌粬发酵后,蒸熟成粑。发粑四季都可做,所以小孩生日、老人做寿、喜庆宴席做粑都有发粑,后渐渐少见农家自做发粑,小麦发粑有馒头代替,米粉发粑也被发糕所取代。

炒米粑又叫包心粑或蒸米粑,都是以制作工序而得名。先将大米淘洗滤水,然后在锅里炒至米熟,再磨粉和面、包馅、蒸熟。炒米粑不受季节限制,只是不同的季节所包的心(馅)不同,所以,各种喜庆之宴,炒米粑为首选,也逐渐成为招待宾客的美味佳肴。流泗的炒米粑以皮薄、透明、形美而闻名。

湖口粑俗表达人们美好的祝愿,也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各式各样粑的制作必须掌握各自的制作技能:麻糍粑的蒸饭洒水、印粑的和面、柳米粑的泡米、豆粑的配兑和煎烘、发粑的拌粬发酵、炒米粑的炒米和包心等,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虽说不求师学艺,但都是母教女、婆传媳,世代传承,形成独特的粑俗文化。2006年,中央电视台节目摄制组,专程到付垅乡一甲村饶林山湾,拍摄农户做年粑的场面,并制作成年俗专题片,于春节“年俗”节目中播出。

2007年,湖口粑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收集的各式粑印,藏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

2008年,吴春花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口粑俗)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