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周口西华有啥特产 周口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周口西华有啥特产 周口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更新时间:2022-05-14 01:51:45

一.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三倒手硬面馍

三倒手硬面馍制作工艺复杂,系手工操作,经过3次倒手,使面粉充分发酵,因而达到了层次分明,圆润饱满,入口醇馨,味美香甜的上佳效果。

二.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黄淮山羊

【种质原产地】 河南省沈丘、淮阳、项城、郸 城 市

【主产区与分布】 河南省周口地区的沈丘、淮阳、项城、郸 城等县和安徽省阜阳等地。

【种质来源】 地方

【种质经济类型】 肉用型、兼用型

【头部被毛颜色】 白色

【颈部被毛颜色】 白色

【体躯被毛颜色】 白色

【腹部被毛颜色】 白色

【臀部被毛颜色】 白色

【被毛类型】 异质毛

【头型】 短窄

【鼻型】 平直

【耳型】 竖耳

【角型(公)】 倒八字

【角型(母)】 倒八字

【体貌特征】 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格大,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 乳房发育良好

【其他特征】 腿长,身躯长,呈圆桶形

【种质资源优缺点】 适应性强,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皮板质量好。

【研究开发及主要利用方向】 开展选育工作,提高产肉性能,推行当年羔羊肉生产。

产于河南、安徽及江苏省交界地区。该品种具有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及繁殖力高等特性。成年公羊体重34千克,母羊26千克。7-10月龄宰前体重21.9千克,月同体重10.9千克,屠宰率平均49.77%。成年母羊四季发情,产羔率平均238.66%。部分母羊可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

三. 河南省 周口市 郸城县 郸城唐桥鸭蛋

郸城唐桥鸭蛋

黑河东岸唐桥集,

鸭蛋如火真希奇,

要问鸭子吃的啥,

芦苇丛中食蚂蚁。

四.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鹿邑妈糊

鹿邑妈糊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市的特色小吃。鹿邑妈糊以地产黄豆、小米,浸泡膨胀后磨碎为沫,取汁煮成。色白如乳,细腻无渣,滑润如脂,香甜爽口,不亚乳汁,故名妈(俗指奶水)糊。

鹿邑妈糊为国内独有,是鹿邑地区以黄豆、小米为原料制作的一种糊类食品。饮时佐以咸面黄豆。饮后碗净如洗者如上品,如不净则必有玉米掺入,其味不佳。旧时城内以陈家妈糊为上。

五. 河南省 周口市 西华县 田口大枣

田口大枣种植面积已达3.8万亩,进入盛果期的大枣25000亩,初果期的大枣13000亩,年产干鲜枣1000万公斤,产值2500多万元,实现了“树上千元钱,树下千斤粮,全乡一个大枣园”的双丰目标,使大枣成为了田口一大支柱产业。

华县田口乡地处黄泛区腹心,田口乡枣品种以灰枣、鸡心枣为主。灰枣又叫大枣,果实中等大小,呈长圆锥形,果皮棕红色,果肉厚,质脆,汁少味甜,核小细长,品质上等特别适合加工,优良的鲜食、制干品种。

六. 河南省 周口 商水县 固墙热豆腐

固墙热豆腐在点制过程中不用石膏,全用清浆,豆腐精细、鲜嫩、松软,浇上特制的辣椒汁(主要原料有辣椒、香油、精盐、味精、香椿叶、焦花生、焦芝麻、生姜等),美味可口。

七. 河南省 周口市 项城市 项城白芝麻

项城白芝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项城白芝麻色纯皮薄,籽大粒饱,口感香醇,营养丰富,出油率高。品质优良,商品率高,并且被加工成芝麻精制香油、水洗芝麻等出口到国外,很受欢迎。

项城市地处豫东平原,位于黄淮之间芝麻主产区腹心地带。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度的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南部贾岭镇一带土壤属淮北平原砂礓黑土系,砂礓黑土是古老的耕作土壤,透水性好,保肥力强,含钾量高;该镇属“夏芝麻生长发育最佳适宜区”,芝麻种植历史久远。明清时期有“城南黑土地尤宜(种植芝麻)”,“芝麻茎山积于廷”之说。建国后,项城芝麻发展迅速。近十多年来,贾岭一带芝麻面积一般不低于秋作物面积的40%,最高可达70%,占项城市芝麻面积的1/4左右。

八. 河南省 周口市 淮阳县 淮阳馄饨

淮阳馄饨的做法是:用清炖鸡汤,下肉馅面叶,再沸冲加工好的鸡丝、海米、榨菜、紫菜、粉丝、海带、小生氽丸、鸡蛋皮丝,然后加适量小磨油、味精、陈醋、料酒、酱油、香料等调味品。根据季节,还可以加蒲菜、金针菜、韭菜、香菜、蒜苗、荆芥等鲜菜。其味道鲜美,清利爽口,香而不腻。

九. 河南省 周口市 淮阳县 民间泥玩

淮阳,古称陈州,是中国历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 都之地。淮阳城北有“太昊陵”,俗称“人祖庙”。“太昊”是形容伏羲像日月那样光明,以赞美他在茹毛饮血的人生之始,教民"作网罟,以佃以鱼,以赡民用;养六畜,以充庖厨的圣德(《史纲评要·太昊伏羲篇》)。
“太昊陵”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为“人祖庙会”,当地人又称“二月会”。在二月会期间,每天有炎黄子孙10万人云集淮阳,在伏羲陵和女娲观前朝祖进香,祈盼国运昌盛,民富国强。
太昊陵“人祖庙会”的原始主题是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娲,以求子孙繁衍。所以,至今仍保留着远古初民“生殖崇拜”的遗俗,如颂扬伏羲、女娲的“履迹舞”,再现“生殖崇拜”上古遗风的“摸儿洞”、“献旗杆”、“拴娃娃”以及各种动物下部的女阴符号等等,展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和种族繁延的永恒主题。
淮阳“泥泥狗”,就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并传承至今。“泥泥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泥泥狗”又称“陵狗”,当地人说它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若购买“泥泥狗”赠送亲友,可以消灾、祛病,颇为神圣。
淮阳“泥泥狗”造型古拙、怪诞,色彩艳丽,以黑色垫底,周身施以五彩纹饰。品种约有数百种,多为奇禽异兽或人、兽同体,诸如“人面猴”、“人面兽”、“猴头”、“九头鸟”、“人头狗”、“双头狗”、“多头怪”等等。其中,“人面猴”的形象被视为“人祖猴”,其造型肃穆、神圣,绝无一般玩具中动物猴的顽皮神态。
“泥泥狗”中奇禽怪兽的造型,已超越自然中的现实形体,艺人凭直观感觉进行创造。那些具有再现“女性生殖崇拜”的纹饰符号,随艺人本能的直觉感受,施绘在虚幻、神秘的怪异形体上,释放出一种原始图腾艺术的魅力,使古老的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
看着淮阳“泥泥狗”,使人仿佛又回到那个混沌初开的旷古时代,野兽出没,风雷闪电,人类自身的脆弱 ,使他们把保护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些具有很大的威慑力的动物身上,并视万物为有灵魂的载体,于是产生了 对动物精灵的“图腾”崇拜。淮阳“泥泥狗”,使人仿佛又回到那个混沌初开的旷古时代,野兽出没,风雷闪电,人类自身的脆弱,使他们把保护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些具有很大威慑力的动物身上,并视万物为有灵魂的载体,于是产生了对动物精灵的“图腾”的崇拜。淮阳“泥泥狗”艺术的存在,实质是一种原始艺术的延续和拓展。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民间艺术,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并折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淮阳“泥泥狗”,不仅是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的活性史料;同时,其特具的人类本源精神、活跃的直觉创造性和生机勃勃的现代感,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无疑也是一种有益的滋养。

十. 河南省 周口市 郸城县 郸城红薯

郸城红薯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的。郸城县的气候因素十分适宜发展红薯产业,该县脱毒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脱毒红薯52万吨,被评定为国家级红薯生产示范基地。

在全国地图上难觅其踪的豫东小县郸城无山无矿、一马平川,130万人口115万是农民,耕地168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郸城县依靠农业大县,大做“农”字工业,把当地盛产的红薯等通过精深加工,成为名扬海内外的乡土品牌。目前,该县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红薯制品生产加工基地,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并获自营产品进出口权,80%的产品销往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占领东南亚红薯制品30%的市场。

县政府因势利导,并组织成立红薯专业合作社,动员全县数万农户种植红薯。还与省农科院联袂研发,使“豫薯7号”、“豫薯1号”、“皖薯1号”、“梅营1号”、“豫薯13号”、商薯-19、徐薯25-2等优质、高产、高淀粉的20多个优良红薯品种,实现脱毒种植。种植的脱毒红薯生长期间不生病、不生虫、不打药、人工除草,产出的红薯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产品。韩国希杰公司、美国好事多等全球多家著名公司都委托认证企业到郸城检验,并且签订长年供货关系。

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派出专家组,对郸城县优质脱毒红薯基地进行考评验收。经检验,该县红薯标准化种植农户达10万户,脱毒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脱毒红薯52万吨,专家组现场打分93.5分,评定为国家级红薯生产示范基地。郸城红薯,就这样从土产品堆里跳跃到“国标”台面。在国际市场上素有“郸城三粉”之称的粉丝、粉皮、粉条荣获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河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