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省勐腊县有什么特产 勐腊县城有什么特色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省勐腊县有什么特产 勐腊县城有什么特色美食更新时间:2022-05-25 04:11:47

一. 云南省 昆明 富民县 云南米酒

云南米酒是云南昆明的。选用云南优质粳米、糯米,配以一定比例,经发酵酿造,压榨过滤,澄清盛装于鲜竹筒中。随着存放时间延长,酒色增浓,固形物增多,酒度回降,溶量渐减,但不影响饮用。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酸蚂蚁蛋

每年三、四月是掏酸蚂蚁蛋的好季节。将掏出的酸蚂蚁蛋清除成形蚂蚁和其他杂质后洗净。先用猪油把辣椒、大蒜、盐巴等配料炒黄后加水,待水烧开,倒入酸蚂蚁,煮上20分钟,盛入碗中,即可就餐。其味道鲜辣可口,并有特殊的酸甜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基诺人喜爱的佳肴。( 西双版纳)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西双版纳小耳猪

西双版纳小耳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勐腊小耳猪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其体躯短小,耳竖立或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其次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0多为5对。

勐腊小耳猪按体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猪体型较大,面平直,额宽,耳稍大,多向两侧平伸或直立,颈部短、厚,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四肢较粗壮,毛色以全黑为主,间在额心、尾尖或四肢系部以下有白毛;小型猪体型短小,有“冬瓜身,骡子0,麂子蹄”之称,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小直立而灵活,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背腰多平直,臀部丰圆,大腿肌肉丰满,四肢短细、直立,蹄小坚实;中型猪体型外貌介于大、小型猪之间。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特色猪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低胆固醇的小耳朵猪养殖带来了商机。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发展小耳朵猪养殖业,2009年,勐腊县加大了小耳朵猪产业扶持力度,认真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抓实抓好市场引导、技术培训、动物防疫及保种工作,每年还安排20万元扶持小耳朵猪养殖专业户,并建立能繁母猪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保险制度,有效降低农户养猪风险。同时,勐腊县农业局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建设,按照《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新建了科学、卫生的猪舍,极大改善了村寨的环境卫生和养殖基础设施,带动了农民和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拓宽了人民群众的致富渠道。

截至目前,勐腊县共有瑶区乡冬瓜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个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荣康小耳朵猪扩繁场,龙巴小组、苗旧寨等7个小耳朵猪养殖示范小区,全县小耳朵猪存栏达到35000头,年出栏可达15000头,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160万元。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花腰傣刺绣

“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六、七岁的花腰傣女孩就能舞针弄线。刺绣,对花腰傣女子来说,已成为追求美丽、塑造自己、展露情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你走进戛洒傣族村寨,或是在村头、或是在茂盛的大青树下、或是在凉风徐徐的江边沙滩上,时常能看到“小卜少”们围坐一起,刺绣纳凉、嬉戏欢笑。在欢悦的氛纷中相互交流着刺绣的技艺,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美丽的情思”展示在自己灵巧的手指下。

从摆放姑娘们面前的绣花箩里可以看到,她们大多喜欢用红、黄、绿、蓝、青、紫、白等色彩的线作原料,绣制的图案多为四叶菜、八角花、薄荷、鱼尾、蜂翅、猫脚纹、番瓜子、凤凰花、槟榔叶等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图案的结构精巧细密,色彩搭配适宜,每件刺绣品,都可称得上精美的艺术品,因为每幅图案中,都溶铸着姑娘们无尽的遐思,寄托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一般而言,姑娘们绣制出来的布块,多用作裙摆,或镶于衣袖、或作绑腿、或作衣摆。姑娘从学会刺绣的十三、四岁开始,直绣到十八、九岁成婚,若能绣制出一套精致的嫁装,那这姑娘就算得上十分成器。而有的人家往往是母亲为女儿作嫁装,一件好的嫁装,妈妈缝绣得再勤快,也要花上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制好,因为每套亮丽的嫁装上,都点缀着世辈花腰傣人传承下来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审美,展示着花腰傣人铸造生活的独特能力。

“花随玉指添0,鸟逐金针长羽毛”花腰傣“卜少”那栩栩如生、绚丽多姿的刺绣品,谁看了都会爱不择手。在戛洒花街节上,假若你得到了哪位“卜少”送的精美绣花手帕,说不定你还得到了傣家少女抛来的那颗纯洁的心……

五.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云南斑铜

云南斑铜是我国独有的金属工艺品 ,至今上有近200年历史。斑铜工艺制作复杂而严格,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制作和成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砚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

斑铜制品分为“生斑”和“熟斑”两种。

生斑:即采取天然铜矿石加工而成,斑矿罕得,原料不易,产品甚少,被称之为稀世珍品。

熟斑:通过独特的冶炼熔铸加工而成,工艺虽复杂,但不愁原料,产品较为丰富。

云南斑铜工艺品在造型上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特色,还吸取了云南青铜和中原青铜文化的艺术营养,并结合现代雕塑手法和先进工艺,在充分显示斑花特点的前提下辅以简洁洗炼的装饰图案,使其达到艺术的完美和统一。目前已形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瓶罐、炉尊、壁饰、器皿等六大类的斑铜系列产品。

云南斑铜浑厚古朴,典雅富丽,熠熠生辉的艺术效果,令人爱人释手,实为中、高档陈设玩赏之工艺佳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里斑铜作为主要陈列品展示了它隽永的艺术魅力。云南斑铜工艺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定为同外国元首馈赠的国家级礼品,孔雀瓶、大犀牛、仿古牛、五型炉、孔雀明王、如来佛祖等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永久珍品收藏。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门巴木碗

门巴木碗都是圆曲线组合结构,以橘红色为主调,明亮、华丽、造型丰富,大型木碗,呈罐形,有盖,底座厚约1.5厘米,直径约13厘米,罐腹圆凸,口径有圆槽,口沿外卷,体积大但很轻巧;中型木碗碗底圆平,碗壁外展,口径约10—12厘米,是常用的一种;小型木碗底座收分,口沿外卷,口径约5—6厘米,小巧玲珑。

门巴族生活的地方,有十分丰富的竹木资源,他们特别擅长竹蔑藤条的编织工艺。竹方盒、竹斗笠、藤背篓、竹筐等制品坚固耐用,工艺精美。特别是他们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木碗,别具一格,夺目生辉,在西藏乃至国外享有盛誉。

关于木碗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 藏区的人都使用泥碗,有一天,一位门巴木匠去森林伐木,不小心将泥碗摔碎了。聪明的木匠临时加工了一只大木勺使用。后来,人们觉得这木勺轻便,耐用,逐渐也就产生了木碗并进入了人们的家庭。

木碗是用用质地坚硬的桐树、桑树或桦树的树干、树节或树疙瘩做原料,经过切削刮制而成,不变形、不褪色、不易碎,用它盛酒或酥油茶,还有一股特有的香味。精细的木碗,要经过五、六道工序,纹路清晰,厚薄均匀, 再涂上鲜红的染料,令人爱不释手。门隅北端的麻玛村,是闻名的“木碗之乡”。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南秘

南秘是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种特色酱。它是一种酱,由青菜、番茄、竹笋、辣椒、鱼、黄鳝、花生等制成。制作时,将螃蟹的肉舂细,放在铁锅里熬,放上适量的盐巴,调匀,熬到水干为止,将螃蟹酱晒成干片备用,要吃时,将青辣椒、大芫荽、大蒜等佐料和适量的盐巴,用舂盐棒研细,拌匀即可食用。用蕃茄做的“南秘”具有清香、酸辣的味道。“南秘南诺”是一种用竹笋做的酱,制作时,将黄竹笋剥去皮后,切细,舂烂,放在铁锅里熬,水熬干后,捏成小块晒干备用。要吃时,取一块笋酱干片放在碗里,放入切好的葱蒜、大芫荽、青辣椒等佐料,加入适量的盐巴和几滴开水,用舂棒把它们舂细、拌拢,即可食用。

八.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云南沱茶

据有关史料记载,沱茶是在1902年,由云南下关的“永昌祥”茶号首先创制成功的。 关于“沱茶”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由“沱江水煮云南茶”的俗谚而名; 另一种说法是云南茶叶由人背马驮运到西藏,因“驮”和“沱”同音,故称“沱”茶。

沱茶是香味型独具风格的优质产品,也是普洱茶中最著名的品种,这种茶采用肥嫩的 春尖茶作原 料,经高温蒸压软化塑形而成,形状似碗,紧实端庄,色泽暗绿油润、多毫;汤色橙绿明亮,香 味浓溢,性和味甘,脍炙人口。

茶叶入药,在史书中早有记载,而云南沱茶的药用功能则更负盛名,昆明医学院附属 第一医院提 出的报告说,云南沱茶有降脂作用。通过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沱茶的降脂效果与降脂药物“安妥明”的疗效相似,降脂率达64%,没有副作用。法国医学专家经过临床研 究证实,中国云南沱茶有抗胆固醇奇效。日饮三杯,可使血液中的脂肪降低22%。据 推测,云南沱茶中有一种或数种不详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促进新陈代谢,平衡和节 制胆固醇的奇效。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香茅草烤鸡

把宰好的鸡洗净,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然后把肉剔下来,用舂盐棒捶软,捶碎。把预先切好、拌拢的葱、蒜、芫荽、青辣椒、盐等拌合在一起,捏成拳头大的一坨,用洗净的香茅草捆住,用竹片夹起来,放在火炭上烘烤。肉烤熟后,再抹上猪油继续烘烤几分钟,去掉香茅草就可以吃了。这种菜肴香辣可口,味道鲜美,颇受欢迎。( 西双版纳)

十.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云南当归

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青海、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各地均有栽培。当归的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体称“全归”。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