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莆田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的 莆田特产送人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莆田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的 莆田特产送人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5-23 13:51:20

一. 福建省 莆田 秀屿区 莆田海蛎汤

莆田沿海盛产海蛎,而且价钱便宜,很容易买到新鲜的。不过一定要新鲜的,虽然是一种便宜的海鲜,但它要求新鲜程度并不比其他海鲜低,反而更高些,因此在购买的时候最好是看着卖主直接从海蛎壳里挑出来,不要怕麻烦。首先将海蛎轻轻洗净,调上地瓜粉(不要太多,能成糊状就行),放入沸水中煮熟,撒上切成丝的姜,味道才鲜美。若是加上切成小块的嫩豆腐,则营养更容易吸收且味道更鲜美。

制作方法:

主料:牡蛎

辅料:黄瓜,胡萝卜,香菜等

做法:

1.先将海蛎洗净用盐,味精入味加姜,入淀粉拌匀,姜切片,葱头,黄瓜,胡萝卜,香菜切碎

2.胡萝卜丁和黄瓜丁氽水备用

3,锅内入适量的油放入葱姜爆香入适量的清汤,水烧开后放入海蛎盖上锅盖

4,汤再次烧开放入胡萝卜和黄瓜丁

5,汤水再次沸腾入盐味精调味,关火点入香醋,撒入胡椒粉和香菜末即可。

 

二.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田海蛎饼

海蛎饼,莆田、福清一带小吃,以沿海所产海鲜海蛎为主要原料,味道鲜美。

做法:

海蛎煎不难做,只要你花上一点心思,肯定能做出一盘酥香滑嫩的海蛎煎。

你首先准备好一个平底锅,用平底锅煎,火力才均匀,不至于有的地方煎焦,有的地方却不熟。

你要把研细的地瓜粉加水搅成粉浆,把鲜蒜或韭菜切成小粒倒进去,加入适量的精盐拌匀成菜料。再洗净鲜蚝,拌入菜料中。注意动作一定得轻柔,否则海蛎肚子会破。

将煎盘放在中火上,舀入适量的油烧热,倒入原料摊平。边煎边加些熟油,使蚝仔煎松动易翻。千万记住,火力不要太猛,防止烤焦。

将一面成形的海蛎煎翻过身来,加一点油再煎。起锅前,浇上蛋液。等清液结块成形后,喷香扑鼻的海蛎煎就可以趁热食用了。吃时可佐以蒜泥、沙茶辣、辣酱、芫荽等,味极鲜美

做法(2):

1、将猪肉切成6--7厘米长的二粗丝,装碗内,用盐、料酒码味,水豆粉拌匀。

2、木耳洗净切丝,玉兰片切丝,开水氽一遍。

3、取一个碗,放酱油、白糖、醋、味精、清汤、水豆粉、兑成鱼香汁。

4、锅内油烧至五成熟,下肉丝超散,放泡辣椒炒出红色,下姜、葱、蒜,炒出香味,再放木耳丝、玉兰片丝炒匀,烹入鱼香汁,快速翻炒几下,起锅装盘即成。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肉丝要切的均匀,码味要准,兑鱼香汁要按比例,要严格掌握投料先后,动作要快,才能保证成菜质量。

此菜原料除猪肉外,还有很多蔬菜和肉类均适合做成各种鱼香菜肴,如鱼香茄花、鱼香油菜、鱼香鸭方、鱼香大虾、鱼香碎米鸡等,其味道都很鲜

海蛎饼,福州及闽东一带传统的特色风味小吃。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可单独当零食吃。海蛎饼在这座老城里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了的小吃了,福州人大多把蛎饼当做早点下粥小菜。外焦内嫩的蛎饼,再叫上一碗鼎边糊(锅边糊),口口滑软,令人百吃不厌。

海蛎饼用料讲究,将浸泡后的大米、黄豆磨成浆,主料是一定要用海蛎的。将稀稠得当的米浆,舀到特制的长铁篦上,在其中放用猪瘦肉、芹菜等调好的馅,外加一只牡蛎,再浇些米浆,把它盖满封密,然后放入油锅中炸,直到两面焦黄,即可捞起。因为加了海蛎,所以出锅的蛎饼鲜香扑鼻、外酥内嫩、油而不腻。还有一种贫民蛎饼,用料简单,没有海蛎,用的是虾米、韭菜、萝卜丝、菜干,小时候外婆就做过,我喜欢吃萝卜丝和菜干的。有海蛎和没有海蛎的蛎饼,一眼就看得出来,有海蛎的要更丰腴、更大一些,当然价格上也会毫不客气地贵出一倍。

 

三. 福建省 莆田 城厢区 莆田焖豆腐

豆腐营养丰富,莆田人爱吃焖豆腐,特别是那些离乡游子,回乡时对这道传统名菜更是情有独钟。

莆田盛产制作豆腐的黄豆,特别是一种称为“九月珠”的皮色鸭蛋绿的黄豆有名,其豆粒个大象花生,每逢秋天刮起九月风时,“九月珠”也就成熟了,晒干后成为加工豆腐的上等原料。乡下人用“九月珠”加盐卤做的豆腐,细嫩好吃。

做焖豆腐时是先将嫩豆腐捏成豆腐泥。焖豆腐依配料的不同,有荤、素之分。素料,除豆腐之外,主要是包菜、芹菜、香菇、笋(冬笋或萼笋)、葱、芫荽、红萝卜等配料。这些料子都要切细。同时还要备好适量的植物油、酱酒、精盐、味精和碾碎的炸花生等。荤料,来源较广,如瘦猪肉、干虾肉、鲜蛏、海蛎(鲜的或干的都可以)、干贝等。此外还辅以包菜、香菇、笋(冬笋或萼笋)、红萝卜等。这些料子一律切细。另备鲜豆腐、植物油、酱油、精盐、味精、芫荽、辗碎的炸花生、调打匀的鸡蛋等。

不论荤素,焖豆腐烹饪方法基本相同。先油炒配料,后将捏得细碎的豆腐投入拌和,加水适量,一俟汤沸,即调好咸淡,放入味精,加上打匀的鸡蛋,锅上加盖,文火焖30分钟左右;入碗时,上面摆点芫荽,撒些碎花生即成。

焖豆腐烹法在于焖。“焖”非用文火不可。“焖”豆腐与配料凝结在一起,松松软软,爽口不腻,其色红、黄、绿、白,令人赏心悦目,其味清清淡淡,鲜美异常。

四.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莆田温汤羊肉

莆田温汤羊肉味鲜美

鱼、羊,鲜也。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把羊的美味特征生动地表达出来。莆仙风味小吃中的温汤羊肉,更以独特的烹制方法,赢得美食家们的赞誉。

据说,明代中期,仙游城郊的龙华里有一户以宰羊为生的人家。那一天,他刚刚宰好一只硕大的山羊,准备上市叫卖,忽传倭寇来犯的消息。他来不及多想,急急忙忙把那只羊放进一个盛着沸汤的木桶里,用锅盖捂上,放些稻草伪装,全家就逃难出门了。第二天,倭寇退兵了,他和家人从山中回家,饿得不行,突然想想木桶里还有一只肥羊呢。于是,把羊捞出,用刀切开,居然成了熟食,全家用来充饥,感到这种羊肉味道美极了,不带一点腥味。从此以后,他就如法炮制,做出温汤羊肉,上市叫卖,饮誉四方。

温汤羊肉的制法是选择上好的山羊,放血宰杀,脱尽毛,卸内脏,把整羊放入锅中,用沸汤淋烫几遍,迅速放入木桶中,再冲入适量开水,淹没全羊,盖上桶盖,待次日取出,按羊脖肉、羊脊肉、羊腿肉、羊杂肉四类分别切开。食用前,用锋利的薄刃把羊肉切成薄薄的细片,装盘上桌,佐以姜末、蒜片、老醋、酱油,味道特好,百吃不厌。外地的游客来莆田时,都想品尝到这种佳肴,才算不虚此行呢。

莆田温汤羊肉常年均有,唯夏秋季节的更加肥嫩。春夏之际满山遍野草儿青翠,羊儿无愁温饱,不长得膘肥肉嫩才怪呢!虽然养羊的和加工温汤羊肉的往往并非同一家,但哪个地方山清水秀羊儿多,哪个地方温汤羊肉就制作得好,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过去仙游县养羊的多,仙游产的温汤羊肉就更可口,莆田其他地方则以华亭果乡和黄石水乡为佳。

温汤羊肉多由农村专业宰羊者制成成品后,清晨在集市或街头地摊出售。民间办喜筵时也会特地买来肥羊,请来宰羊师傅自宰自制。其制法是将15至20公斤的活羊一只,捆住四蹄,操利刃断其气管和血管(不能切破食道),排尽鲜血,再用80度左右的热水烫透除毛。开膛时,把羊内脏、主血管用麻绳扎紧,不让其血水流出;再掏出内脏,羊肺、肝、心则保留原位不动。随后置大鼎于旺火上,倒清水烧沸,把洗净的整羊浸入沸水中,盖上鼎盖烧约半小时后翻转,又烧至肉质达八成熟时捞起,把整只熟羊放入一大陶缸,倒入原汤和热开水把整羊浸没,盖紧缸盖,直到缸内汤水冷却才把整羊取出,再用冷水浸泡到天亮捞起,挑上市按羊的部位分档切卖。

按莆田古例,清晨是购食温汤羊肉的好时光,过午后就不新鲜了。逢上城乡早市动时,市街上常可见一堆堆顾客围着一些支着大木砧的摊位,那就是卖温汤羊肉的。摊主并不吆喝,只把熟羊头置于木砧前作招牌。卖温汤羊肉不可能“挂羊头卖狗肉”,因为那清清爽爽的羊肉香味,就是货真价实的广告,无声有味地引逗顾客。一些吃精了的老主顾往往会指着羊脖和肋肉说:“喂,这儿来一斤。”他们挑得有道理,羊脖因经常伸缩吃草,故而肉韧,嚼之有味;羊肋则嫩皮、瘦肉、肥肉搭配合宜。把它们薄薄地切成一盘,带回家蘸上酱油佐酒,嫩滑爽甜,滋味美极。

 

五. 福建省 莆田 涵江区 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皮的一般原料是糯米粉,制作时先将糯米粉拌上食红,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米或面团,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猪五花肉馅(较少)四种:糯米馅是把糯米蒸成干饭后,放入糖水中用文火煮,使它成为又粘又软的饭团;绿豆馅是把绿豆煮烂,放进糖(以文火干),再用勺子把绿豆捣碎,靠糖的黏度黏成团;糯米绿豆馅是先把糯米炒熟后碾成粉,再把它与煮烂捣碎的绿豆、糖混和成团状。制作时把馅用手捏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球状,即为“红团馅”。用“皮”把“馅”包起来,放入木质的粿(俗称红团印)内,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状的红团(曲面上花纹,中间一般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及双孩儿、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印好的红团的用洗净的剪成圆形的鸡叶(莆仙人称鸡蕉叶)或一种大栲树叶垫底,置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约20分钟后,打开蒸笼,红艳艳,香喷喷,亮闪闪的红团立刻呈现在眼前。



红团是一种甜食,长时间存放不易变质,若定期加热可存放20多天,它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主食。 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廿八两日内进行,除丧服未满的人家白团外,家家户户都要做红团。红团颜色红,形状圆,寓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大吉大利之意。因此,从做红团这天起,过年的气氛开始浓厚起来。红团用料普通,却是一种品位极高的供品。除过年外,逢结婚、谢天地等重大喜庆时才做。在这种情况下,红团不但是供品,而且又是馈赠的礼品,如婚、嫁、喜庆等,贺喜的亲戚朋友离开时,都要馈赠红团一双或二双,以示感谢,受礼者亦视此为吉物。



红团不但礼重,而且是一种可口的小吃。它不但甜,而且香,特别是绿豆馅或糯米绿豆馅的红团更香、更软。冷却后的红团,表面硬梆梆的,但只要稍微加热,马上变软,口感仍十分好。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七.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八.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莆田煎粿

在莆田市区西南 凤凰山麓,云遮雾绕着一座寺庙,叫石室岩。这个寺庙占地不大,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香客。人们来到这里,除了为拜谒威名显赫的仙公外,还想品尝名闻海内外的石室岩煎粿。

相传唐朝时,石室岩还没有寺庙,只有一个岩洞。岩洞中住着一个妙应禅师。他很想在这个美丽幽静的石室岩盖一座寺庙。要盖庙就需要很多的砖瓦杉木。但哪里去要这第多的砖瓦杉木呢?一天晚上,有仙人向禅师指点迷津,使禅师皱的眉头一下便舒展开了。

第二天,妙应禅师对游人香客说:天上仙公要云游到石室岩,那时岩洞中将有灵光出现,那就是仙公显灵了。谁要是看上一眼,就会福寿齐天。但只有那些勤劳的人们才能看得见的。所以,谁要看灵光,就需随手带一砖一瓦到岩洞来。

一天晚上,妙应禅师坐在岩洞中做功法,只见他浑身上下闪现着道道白光 ,从从洞中射了出来。许多游人香客见了都惊诧万分,都说这是天上仙公降临了。这消息传开后,成千上万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涌向石室岩。他们有的带来的砖瓦石灰,有的扛来杉木石条。结果,没有几天,杉木石料堆积成山。禅师赶紧请建筑工师傅,筹划合计开工建庙。没几个月,一座高大的寺庙很快就盖起来了。禅师看着即将竣工的寺庙,心里非常高兴,但又感到过意不去。应该用什么来答谢游人香客呢?他想着,又想出一个主意来。

寺庙将要落成了,到寺庙来祝贺的游人香客比肩接踵。为了答谢大家,禅师亲自下伙房执勺。他把事先磨好的米浆,调好了味道,用瓢洒在铁锅里,以茶油煎成薄片,然后,把炒熟的花生仁捣碎,拌着葱花,撒向煎粿上。只见出锅的米薄如蝉翼,点点的花生微粒衬着碧绿的葱花,紧紧地粘在米粿上面,味道香喷喷的。禅师煎了七天七夜,用他亲自煎成的米粿煎成的米粿慰劳游人香客们,大家尝后无不叫绝口。从此,成为莆仙的一种风味小吃,传到民间,流传海内外。

煎粿,原是农民在早稻登场后,舂米时筛出的碎米磨成米浆,配上南瓜、韭菜、芹菜、绿豆芽等,用油煎干而成。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石室岩煎粿最为出名,有“没吃煎粿等于没上石室岩”之说。

“石室岩煎粿”主要原料为:上等的晚米、炒熟的花生仁、芝麻、芹菜、生姜、精盐等。先是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浸泡二三小时,淘洗净后沥干,再注入清水,用大石磨磨成很稀的乳状米浆,调入芝麻、花生酥、精盐、味精等,搅拌均匀后盛入大陶盆待煎。煎粿有两个讲究:一要讲究“耍”的功夫,务必看准火候,适量用油,将米浆均匀地“耍”在锅边;二要讲究米浆稀度,越稀越好。稀了,煎米果有一定的透明度,薄如蝉翼,食来脆口,油气既足,香味也佳,实在妙不可言。近年来,石室岩小吃部的“煎米果”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人们上山,似乎不是单纯为了寻幽探胜,还为了品尝价廉物美的“煎粿”风味。当然,莆田不少酒家、饭馆也把煎米果列为风味佳肴之一。

九.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十. 福建省 莆田 秀屿区 莆田红毛菜

莆田红毛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莆田红毛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红毛菜是藻类中口味最好的菜肴,含有相当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味道鲜甜,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红毛菜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含量非常高,而且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照文献报道的EPA(即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是鱼油的主要成分)含量最高的天然藻类食品——产于日本宫城县的红藻,莆田南日岛红毛菜的EPA含量是日本红藻的120%以上,是至今文献记载的藻类中EPA含量最高的天然水产品。

莆田地处闽中沿海,海水中营养盐丰富,尤其是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较为充足,为红毛菜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全国红毛菜人工育苗的创始地和红毛菜人工养殖的主产地。“莆田红毛菜”历经60余年的技术创新与养殖发展,地域特色明显,产品远销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国,深受广大华侨华人的喜爱。在今年刚刚评出的莆田市首届十大海鲜珍品中,红毛菜榜上有名。

红毛藻是产于莆田湄洲、南日岛一带海域的海藻,颜色褐红,细如毛发,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各种维生素。因其质地细绵柔嫩,口味极好,遂成为莆田风味小吃中的一种上品红毛藻的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很高,适宜在风平浪静、水温适中、没有污染的海湾水域里繁殖,所以产量不高,就像高原上的发菜一样奇贵。

红毛藻经采集加工后,分干品和湿品。干品是经晾晒过的,可以长久贮存。湿品一般用食盐腌渍,装在陶瓷或玻璃器具中。食用前,干品一般要经过水煮复原,加上各种调料才好。湿品则要用水淋烫一遍,洗去盐渍才行。红毛藻食用时应加上麻油或熟花生油为佳,动物油脂的腥味则会影响其品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