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柬埔寨广州特产 柬埔寨必买中国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柬埔寨广州特产 柬埔寨必买中国特产更新时间:2022-05-30 16:20:25

一.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姜撞奶

广州姜撞奶源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传统美食。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风味独特且有暖胃表热作用。姜,素以药食俱佳见称,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与水杨酸相似的物质,经稀释作为血液稀释剂,对降血脂、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肌梗塞等,有特殊的疗效作用,经常食用能保健强身,养生益寿之效果深受各界人士喜爱。

关于姜撞奶,曾有传说。从前,在广东番禺沙湾镇,一个年迈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后知道姜汁可治咳嗽,但姜汁太辣,老婆婆无法喝下去,媳妇于是将水牛奶加糖煮热,倒入装姜汁的碗里,奇怪的是过了一阵子牛奶凝结了,婆婆喝了后顿觉满口清香。第2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湾镇流传开了,沙湾人把“凝结”叫“埋”于是“姜撞奶”在沙湾也叫“姜埋奶”。

制作“姜撞奶”的原理

姜撞奶主要是依靠姜汁和牛奶在一定温度范围(40度─100度)内发生化学作用,使牛奶凝固制作而成。传统的制作方法中撞的步骤是为了让牛奶的温度稍微降低,使成品口感更好。

材料——在市场买新鲜水牛奶(1斤能做出2碗半)、鲜榨姜汁(没有机器,可现磨再隔汁的)、糖。

做法——煮牛奶+糖,煮开后(一定要把水牛奶煮开)关火,放凉30秒后倒入已有姜汁的碗中,约10分钟左右就能凝固。接下来不用教了吧。

提示——1、要用新鲜水牛奶,试过用盒装伊利纯牛奶,也是可以成功的。

2、要用新鲜即榨的姜汁,试过用隔夜的姜汁,失败!

3、如有温度计就是在牛奶煮好后于70—80度的时候倒入姜汁中。

做法

材料

主料:牛奶

辅料:老姜、黑芝麻、枸杞

调料:盐、白糖、味精

烹制方法

1、老姜去皮洗净切碎,捣成姜泥,牛奶下锅煮沸后出锅倒入碗中,加入白糖拌匀,待温度降至70度,倒入姜泥中,加盖子静置10来分钟即可;

2、面包切丁,沾上蛋液下锅中煎至焦黄,出锅撒少许盐拌匀,放入姜撞奶中,点缀枸杞和黑芝麻即可。

特点:口感滑嫩,风味独特。

制作要点

1、牛奶以新鲜水牛奶最好,做出来比较地道,当然其他牛奶也可以。姜汁和牛奶都要完全拌匀。

2、温度的掌控:除了下锅煮沸,牛奶还可放入微波炉中(高火一分半钟),温度控制在60度左右。

3、美味的关键:所谓姜撞奶,“撞”是一个关键点。姜撞奶的美味就在于牛奶与姜汁的热情碰撞,甜与辣在一瞬间的完美融合。在倒牛奶时,要将杯子提到一定高度,不要犹豫,在一瞬间把杯子以特定角度倾斜,让牛奶快速倾入姜汁中,至少要在4-5秒内倒完,才能产生如此完美的口感!

2010年2月2日,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艇仔粥、布拉肠粉、姜撞奶、叉烧包、云吞面、萝卜牛杂等10种广州名小吃将申遗。广州市经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名小吃申遗,有利于保护传统小吃的制作工艺,也有助于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二.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广州马蹄糕

马蹄糕在广州历史悠久,过去也有很多老字号饼家在过年前推出它们的马蹄糕,但广州人更爱吃自己家里做的马蹄糕。巧手的广州主妇总会在年三十晚捣腾出一顿极其丰盛的年夜饭之后,再做上一大盘马蹄糕和萝卜糕。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不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自己动手蒸制糕点,而更乐意购买现成的产品。我公司为传承马蹄食品文化,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化机械的完美结合,在传统马蹄糕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了千层马蹄糕、马蹄粒马蹄糕、红豆马蹄糕等十多个品种,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马蹄糕软中带韧的口感、清香持久的风味不但勾起了广州人对传统食文化的回味,更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的不倦追求。每每逢年过节,“洲星”牌马蹄糕总会掀起一个个销售的小热潮。特别是近几年的中秋节,吃腻了月饼的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更具广州传统特色的马蹄糕代替月饼作为送礼佳品,传递节日的问候。

不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也许并不能完全感受到马蹄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每当有大型的博览会,特别是广州农博会或广州美食节等,当你走近洲星食品公司展位前,你就会切身感受到现场的气氛是何等的热烈。慕名而来的消费者总会把整个展位围得水泄不通,展位前的购买热潮也不知不觉成了每届广州农博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广州烧鹅

烧鹅

烧鹅是广州传统的烧烤肉食。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烧鹅色泽金红,味美可口。广州市面上烧鹅店铺众多。

四.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仙村马蹄

增城仙村所产马蹄(即荸荠),以个大蒂小、肉厚皮薄、爽脆清甜、无渣多汁著称。无论生吃、熟食,都有清润生津、消暑化痰的功效,是盛夏清凉解暑的佳品。改革开放后,增城市种植马蹄面积5178亩(其中仙村镇3500亩),亩产平均1513公斤,远销国内外。

五.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白水寨番薯

白水寨番薯是增城市农产品中特有的品牌,以派潭独特的水土培育,营养丰富,一般为紫色芯,淀粉含量特别高,淀粉颗粒小,肉质细滑,含糖量高,具有筋少味甜,黄肉绵紫肉香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后口感更显香甜。该品种在客家地区山坡上种植,在山区镇种植面积较大,山区纯朴的自然条件,以有机肥为主的客家种植方式,给予各种农家产品最优质、最天然的品质保证。经科学研究发现,蕃薯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钙、钠、磷、铁和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其中胡萝卜素含量等同胡萝卜,维生素含量相当于柑桔,整体营养素质高于其它农作物,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抗癌防病保健功能。而紫薯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紫薯营养丰富具特殊保健功能,它含有20%左右的蛋白质,包括18种氨基酸,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其中包括维生素A、B、C等8种维生素和磷、铁等10多种矿物元素,是优质的养生保健食品。因此说蕃薯是集粮、果、蔬于一身的保健食品和悠闲食品。

六.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从化荔枝

1、荔枝的品种从化荔枝有早熟、中熟、迟熟三个品种。早熟品种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果熟,主要品种有:妃子笑、大早、黑叶、状元红、白蜡等;中熟品种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主要品种有糯米糍、桂味、青皮甜、蜜糖罂等;迟熟品种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旬果熟,主要品种有淮枝、香荔、尚书怀等

2、化荔枝的加工荔枝采摘后不易保鲜,给荔枝贮运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荔枝加工逐步运用发展,加工的产品主要有荔枝干果和荔枝酒

(1)荔枝干从化加工荔枝干,传统方法是利用太阳生晒和火焙两种。生晒荔枝干,味道鲜美,但受天气条件限制,阴雨天则无法加工,干燥时间长。火焙方法简易,大量加工均可在室内进行,该技术已逐渐成为大量加工荔枝干的方法。从化市神岗、太平、城郊、江埔等镇的农民,素有焙荔枝的习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懂这门技术。近年来,从化市每年加工荔枝干约1000-1500吨,干果远销-一带,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2)荔枝酒从化人有用鲜荔枝浸酒的习惯,酒味有浓郁的荔枝香甜。从化酒厂在1982年利用荔枝鲜果肉酿制了荔枝酒系列产品,大大提高了荔枝鲜果的商品价值。荔枝酒系列产品有妃子笑、珍藏荔枝酒、佳荔思酒和鲜荔枝汁酒4种。其酿造的工艺流程是选取鲜果经洗涤-制汁-杀菌-接种-发酵-陈酿-蒸馏-调味-杀菌,最后装瓶出厂。荔枝酒酒度15-17度,有浓郁的荔枝果香,酒味深厚醇和,酒体文雅色鲜,风格独特,具有色、香、味俱全,加冻加热饮用色香味不变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985年荔枝酒被广州市定为市酒,其中妃子笑酒已经进入港澳市场。荔枝酒成为从化继荔枝之后又一新的

从化区荔枝名特有品种有钱岗糯米糍、水厅桂味、大红桂味,双壳槐枝四个。是从化荔枝最具特色的名优品种。

钱岗糯米糍:果形大,单果重24克以上,扁心形,果肩明显,果形美观,皮较厚而裂果少,果肉白腊色略透明,肉厚,核小(蕉核率特高)。味浓甜带香,可食率约80%,可溶性固形物约18%—21%,风味极佳。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

水厅桂味:果形中等大,单果重约15—20克,果近原型,果扁平,龟裂片峰尖锐刺手,缝合线高,果实可食率约80%,可溶性固形18%—21%,品质极佳。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该品种特点是成熟时果皮四分之一带有墨绿色半点在果肩上,其余果皮鲜红,所以又称“鸭头绿”桂味。

大红桂味:果形较大,单果重20克以上,果皮色泽鲜红,皮较硬,龟裂片峰尖锐刺手,缝合线明显,肉厚核小,果肉白蜡色,肉质爽脆,甜味清香。果实可食率75—80%,品质极佳。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

双壳槐枝:果中等大,单果重20—28克,近圆球形,果肩平,果皮厚韧,皮色暗红美观,龟裂片峰平滑,缝合线明显,果肉白蜡色,软滑多汁,味甜有香气。种子多数大而饱满。可食率68%—76%,可溶性固形物17%—21%。是槐枝中的商品。特性晚熟,一般7月上旬成熟,最迟在7月下旬成熟。

从化地处北回归线南北,是我省荔枝主产区最北的地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属丘陵山区。昼夜温差大,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好,造就了荔枝种植的优越环境,非常适宜种植迟熟品种。从化荔枝的特点是迟熟、优质、同是槐枝最迟可在8月中旬收成。果实清甜可口,已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公认。

七.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广州鸡仔饼

广州名饼鸡仔饼,原名“小凤饼”,据说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其成为名饼却在半个世纪之后,广州河南成珠茶楼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并大胆地用搓烂的月饼和猪肉、菜心混合为馅料,再调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盐,制作出甜中带咸、甘香酥脆的新品种“成珠小凤饼”来,因其异味香脆而受到顾客青睐。小凤饼形状像雏鸡,故又称鸡仔饼。其后,又进一步改进,务求精制巧作,并改进包装,罐装或盒装,远销东南亚。

饮誉中外,并备受广州人欢迎的鸡仔饼,其创制完全出于偶然,是歪打正着。可见人类饮食文化的发展,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任何偶然的饮食文化现象中,都包含着饮食文化发展的某些必然趋向,岭南饮食也如此。把月饼料做成了鸡仔饼,在这偶发事件中体现的是饮食文化的发展以人们的创新精神为内在动力的必然性。

八.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城荔枝

(一)产地范围。

增城荔枝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增城市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增城荔枝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增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增城荔枝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增城荔枝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桂味、糯水糍、水晶球、仙进奉。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红壤、赤红壤;土层厚度≥60cm,土壤有机质含量≥2%,pH值5至6.5。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采用怀枝、山枝等实生苗为砧木嫁接繁殖或压条繁殖。

2.定植:春植3月至5月,秋植9月至10月;成龄园栽植密度≤400株/公顷。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果实采收

采收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天、烈日中午不宜采收,采收后24小时内进行果品分级、分装、贮存、保鲜。

九.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新塘鱼包

新塘鱼包

鱼包称为东江鱼包,一般以秋风起时开始至明年3月为最佳。用纯鲮鱼肉制成,以鱼胶、腊味、香菇、鲜肉作馅料,再配上汤,味道极为鲜美、爽滑可口,很受食家推崇,为白云区的萝岗、黄埔区的南岗、增城市的新塘一带最为盛行的美食。

新塘鱼包的制作方法是选秋后的鲮鱼,开肚除骨,用刀轻轻把鱼肉中最幼滑的部分一层层刮下来,经过反复搓打至韧透明,富于弹性,再均匀地用力压成纸一样的薄片,就成了鱼包皮。馅料则用瘦猪肉、腊肠、腊鸭肾、冬菇、鸡蛋等拌和打碎而成。制成鱼包后用甲鱼上汤或其他料汤煮熟即吃。入口香甜爽滑,风味独特,餐后余味无穷。新塘鱼包远近闻名,每逢秋冬季节,到新塘品尝鱼包的人挤满酒楼食肆。

十.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木雕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木雕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是广州雕刻的一种,素以工艺精巧细腻而闻名。木雕分为建筑装饰和家具雕刻两类。建筑雕刻多采用棒木制成,有厅堂花榻、门窗、屏风、神案等,如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里的屏风、梁柱、门窗便处处体现着广州木雕工艺的特色。家具雕刻以红木家具和棒木箱最为有名。以红木家具为例,它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雕刻工艺和木质结构工艺,具有造型古朴典雅、雕刻精细、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结构坚固、经久耐用等特点,是东方式厅堂的高档实用艺术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