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平有什么土特产 东平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平有什么土特产 东平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2-05-24 12:08:17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山赵全鳞鱼

全鳞鱼是银山镇山赵村渔民创制,山赵村座落在东平湖畔著名风景区腊山脚下,是典型的渔村,村里家家会做以鱼为原料的菜肴。此菜突出特点是以整鱼全鳞入馔。过去人们食鱼都把鱼鳞扔掉,这是很可惜的。据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其中钙、磷含量很高。还含有胶质、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用它制作的鱼鳞胶,味道鲜美,是很好的营养保健食品。

鱼鳞用于食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名医别录》和《开宝本草》中就有记载:取鲁鱼、鲫鱼之鳞片,温火熬成胶胨,可治妇女崩漏带下,并对紫癜、齿龄出血和鼻衄等病有效;鲥鱼鳞片贴在血痣伤口上,可止血。

鱼鳞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记忆力,并可控制脑细胞的退化,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专家发现,鱼鳞中还含有多种不饮饱和脂肪酸,可以在血液中以结合蛋白形式帮助传送及乳化脂肪,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具有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等多种作用。经常食用鱼鳞胶,还可防止小儿软骨病,增加人体骨骼的钙质和胶质,防止老年性骨折。可以说,鱼鳞是一种美食良药。同时,鱼鳞所含的胶性物质,对人有护肤养颜作用。食全鳞鱼以野生鲤鱼为最好。

制作过程:

1、将鱼宰杀扒肋去除五脏,保留全鳞。2、勺内花生油最好,烧至五成热时,放入红椒、葱、姜爆锅,然后放入各种调料稍煸,加入清汤,据鱼大小而定。待汤烧沸出味后,将鱼慢慢放入锅内,用中火炖15—20分钟。3、鱼熟后,将鱼捞出摆放在配以酱油、葱花、姜末、香菜、味精等佐料的盘中,浇以原汤,淋上花椒油即成。

四、风味特点:肉鳞同食,肉嫩味鲜,食之甘美异常(也可加以上佐料红烧炖熟而食,味道亦佳)。

全鳞鱼是银山镇特有之名菜。近年,腊山国家森林公园膳食部引入,作为主打菜和特色菜推出,受到中外游客欢迎。有不少游客专为品尝全鳞鱼而来腊山观光。全鳞鱼名声日隆,甚至有“游湖不品全鳞鱼,山水风光未赏全”之说。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草编、条编织品

东平县出产的条编织品,曾以编工精细、造型考究、品种繁多、质量优良而闻名于世。

东平境内河流纵横,山区广布,滩涂、坡地,多适宜灌类植物生长,阴柳、白腊等小灌木很多,条类资源丰富,产量高,为发展条编织业提供了理想的物质条件;同时,作为农业县,我县是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这为发展以麦杆、玉米皮为原料的草编织品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

据考证,我国手工编织品的出现可能比陶器还要早,从出土文物看,战国的竹器、汉代的彩箧,制作已相当精美。我县条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明清时期已有条编织品出现。当时人们只是用灌条编织一些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如筐、篮、簸箕、背篓等,编织技术精巧,样式美观大方,产品结实耐用。人们以自编自用为主,多余者才去出售。清末以后,条编织业有了一定发展,品种增多,生产规模扩大,除了自产自用,还作为商品销往省内外。有不少山区和水乡农户以条编织业为生。出现了“十里长村无闲妇,家家尽是编织人”的繁忙景象。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倡导下,草编和条编织业得到蓬勃发展,编织技术迅速提高,1958年,州城镇西门村青年妇女王善芬参加省里群英会,曾以15分钟编1个蒲包的惊人佳绩,受到人们称赞。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县州城镇、彭集镇、沙河站镇都曾出现过规模较大的编织生产。为了提高质量,编织时一般在地窨子里,因为地下潮湿,可以使条货或草杆保持柔软,而冬天在地窨子里进行编织又可保暖。这一时期的草编、条编织品达到一百多个品种,以柔软光亮,朴素大方的特色,受到外商喜爱,如生产的提篮、花篮、沙发、茶几、果盘、花瓶等造型美观的家庭陈设品和日用品,曾大量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换回了大量外汇,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中华园田螺

东平湖是中华园田螺的天然养殖场,年产田螺达1500吨以上。

田螺,腹足纲,田螺科,壳略呈园锥形,壳面光滑或具纵走的螺力肋。中华田螺常见而分布较广,壳高6厘米,有6—7螺层,层间缝合线很深,壳口呈卵园形,有角质的厣。它螺适宜栖息于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小溪中。雌雄异体,卵胎生,体内受精发育。它以宽大的足匍匐于水草上或爬行于水底,对环境适应性强。东平湖里的中华园田螺原产于我县稻屯洼,为了大面积开发这一资源,1974年外贸部门向东平湖埠子村西移植500余公斤,二三年内面积扩大到2万亩,生长良好,成为湖内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主要水生动物之一。每年四五月份捕获季节,渔民每天单人单船可捕捞100公斤以上。

湖产田螺具有个大、壳薄、肉多、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很早以来就是名扬国内外市场的热销商品。早在1972年,我县外贸部门就曾将大宗冻螺肉出口到日本等国,年出口量一般都在12万公斤左右,出口高峰年最高曾达40万公斤。

螺肉具有药食同功之效,用盐水煮之,佐以辣椒油,香辣可口,食后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小便不畅、黄疸病等亦有疗效。螺壳钙质丰富,粉碎加工后可以做喂鱼喂鸡的优质饲料。

近年来,湖产田螺畅销不衰,已成为到东平来的旅游者们的必尝美食和大城市宾馆宴席上的高档菜。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北门烧饼

北门烧饼,又叫碳炉马蹄烧饼,出产于我县州城镇北门村。北门村过去曾有赵德昌、陈两家做烧饼,以赵家做的最为有名,后来赵德昌的两个儿子读书有成,家里无人承继父业,便只剩陈家专营,陈家不断改进制作技术,烧饼质量越来越好,名声日益扩大,所以北门烧饼又叫“陈家烧饼”。北门烧饼创制于清朝中期。它选用优质面粉、芝麻、植物油、糖稀、五香佐料为主要原料,手工制作。做成圆饼后将背面贴在倒扣的铁锅内,用木碳文火烤制。这种饼圆形,中间薄,边沿厚(边沿厚处一般宽1厘米,厚0.5厘米左右),呈浅碟状,直径一般为20厘米左右。外形美观,光亮微黄,食之松脆,香甜可口,食用方便,冷热皆可,既可做主食,也可做副食,老幼皆宜。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佳品。

汉时,芝麻从西域传入中国,称胡麻,烧饼上着芝麻,亦称胡饼。东汉灵帝特别喜食。后因赵石虎讳胡,胡麻改为芝麻,胡饼亦改为烧饼。清朝袁枚《随园食单》中有“烧饼法”曰:“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油,和而炙之,以两面黄为度,面加芝麻扣儿,得奶酥更佳。”北门烧饼正是借鉴了这一古法,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加芝麻这一传统特色。

北门烧饼制作时,先将面粉发酵后加碱,反复揉透,擀成大薄片。然后将芝麻淘净、晒干、炒黄,用擀面杖擀成细屑,拌花生油少量成酥,撒在大薄片上,卷成圆筒状,再擀成薄片,再插芝麻屑酥,再擀薄,上面用毛刷蘸糖水刷过,撒上芝麻,使芝麻粘饼上不脱,逐块贴入烘炉,至饼面发黄,芝麻起香铲出取食,外脆里酥,黄酥油亮,香脆可口。

北门烧饼的制作,要注意这样几点:1、和新面。按不同季节加水,冬、春季每50千克面粉加水25千克,夏、秋季每50千克面粉加水20千克。2、掺老面。按新十老三的比例,与头一天发酵的老面和匀。3、揪面团。根据设计要求,每500克面粉出6个(或8个、4个)烧饼的数量,揪成面团(挤子),团内加上油(花椒面加油)和匀。3、做圆饼:将和的面团放在手盘内,用手沾水挤压面团,随着手的旋转,面团便成了边沿厚、有花纹、中间薄的圆饼。4、上炉烤。在圆饼表面撒上一层芝麻,用手将圆饼背贴在烤炉的锅上,用木炭文火烤。烤制烧饼最好选用枣木炭,枣木质香,经过物化反应,烤制的饼有香味。5、出炉:圆饼入炉变色溢香后,用炊帚沾糖稀擦上一层,即可用锅铲铲下出炉。

附:烧饼炉的制作:将一个十印铁锅,打掉其边沿的五分之一,倒扣在一米高的木架上,用土坯做底。锅的周围糊以灰土,在锅口边沿留出30厘米方口。又,木炭入炉前需燃烧放烟,以确保烧饼色鲜味美。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大羊乡核桃

核桃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干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科学鉴定表明:1kg核桃仁的营养价值相当于9.5kg的牛奶、5kg鸡蛋、4kg牛肉,核桃具有健胃养脾、通润血脉、护肤养颜、润肺化痰之功效,是强身健体、健美健脑、延年益寿之珍品。近年来,大羊乡不断加大山区开发力度,大力培植特优核桃主导产业,挂靠省、市林业科研部门,进行籽苗嫁接实验,先后引进“香铃”“鲁光”、“元丰”等当今世界最新名优品种,并成功地推行了核桃“绿枝嫁接”和“硬皮插接”等最新科研成果。这些品种具有个大、皮薄(手握即开)、肉丰等特点。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麻鸭

东平湖麻鸭是地方优良品种,因羽毛棕褐色带黑麻花点,故名麻鸭。该鸭具有适应性及抗病力强、生长快、产蛋多、肉质细等特点。

东平湖麻鸭主要分布在东平湖、稻屯洼及大清河沿岸。麻鸭多食鱼虾草类。以上诸地河道纵横、水面广阔,池沼洼地,苇草丛生,鱼、蟹、虾等水生资源十分丰富,有养鸭的天然条件。东平湖麻鸭体型小,细致紧凑,轻巧灵活,后躯丰满,臀大腹宽,羽毛紧贴,尾部上翘,整个体形似船形。成年公鸭重2.5千克左右,母鸭略小,饲养180天即可产蛋,年产蛋200枚左右,单个重72~90克。该鸭肌肉丰富,油质少,加工后味美可口,食之香而不腻。鸭蛋大而实,蛋白少,蛋黄多呈红色,用其制作的咸鸭蛋,风味独特居禽蛋之首。

2000年底,全县养鸭50万只,养鸭基地乡镇5个,养鸭专业村50多个,养鸭专业户1000多户。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彭家糊辣汤

糊辣汤是我县汤类名吃之一,历史上以彭集镇彭可选家做的糊辣汤最负盛名。彭家的糊辣汤,面筋大,有嚼头,粘而不腻,酸辣适宜。民间有顺口溜:“筋筋硬硬面筋子,滑滑爽爽粉皮子,滴滴溜溜粉条子”,说的就是彭家的糊辣汤。

彭家糊辣汤的制作方法是:准备面粉300克、香菜50克、菠菜50克、粉条50克、海带丝50克,葱、姜末少许。精盐5克、胡椒粉10克,酱油、醋各5克。

1、把盐参入面粉中,加少许水搅揉成团,然后不断加水,直到揉出粘稠而有弹性的面筋和面筋水。

2、锅置火上加水烧开,放入面筋。待面筋熟后将面筋水倒入锅中,烧至汤汁变稠时,放入香菜、菠菜、粉条、海带丝、葱、姜末、精盐、胡椒粉,旺火烧沸即成。

风味特点:粘稠如粥,酸辣可口。

八. 青海省 海东 平安区 羊筋菜

羊筋是羊蹄的韧带。青海的羊筋在宰杀季节,经过剔取、拉直、阴干,扎成小把,可长期保存,久藏不坏。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种很多,是青海回、汉族筵席中最常见也是很有声誉的地方菜之一。由于羊筋是胶质组成,比起海参、鱼翅来,价廉味美,是烹制高筵美馔的重要佳料。清代的全羊席中有一道"蜜汁髓筋"就是以羊筋作全料的。先用菜油或羊滑油烧十分热,将油锅旁移,待温度降低些,放入干羊筋,慢慢再加温油锅炸透。将炸好的羊筋,泡发一二十小时,剔去筋膜,拣去杂毛,再放开水中炖煮,加硷除油渍,浸泡松软,略加醋除去硷味,清水漂洗,用羊汤(鸡汤更佳)烧炖,以姜粉、胡椒、精盐、干辣椒、葱段等为佐料,即为烧羊筋。如将羊肉切为细末,加蒜泥拌勾,调佐料后和羊筋一并上笼蒸透,再浇汤汁,撒葱段、香菜,即是肉末羊筋。如将洗净的羊筋条用团粉蛋白调糊状挂芡过油,出锅乘热浇冰糖蜂蜜的浓汁,就是蜜汁羊筋。西宁地区婚喜筵席上的一道名为"三烧"的菜就是以羊筋为主,肉久、肉块陪衬的地方菜,配海参、竹笋合烩者叫"海三鲜"。以羊筋作主料可作多种莱,品名众多,其味各有千秋。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鹅

鹅是鸟纲鸭科雁属,由雁驯化而来,传说是第一种为人类所饲养的家禽。中国鹅闻名于世,饲养量居世界之首。鹅按体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按羽色可分为白色和灰褐色两种。鹅较其它家禽寿命长,体重4—15公斤不等。东平湖鹅是小型鹅的一种,具有生长快,耐寒冷、抗病力强、合群、易于饲养的特点。

东平湖鹅鹅头大,喙扁宽,周边有缺刻,便于挖食草根。前额有肉瘤,脖子长,体躯宽阔、胸部丰满,短尾,脚大,趾间有蹼,善游泳。羽毛白色或灰色。喙、脚、蹼为桔红色,肉瘤淡黄色,圆而光滑无皱褶,向前向上突出。眼睑淡黄色,颈成弓形。体态高昂。公鹅体型高大而雄伟,常昂首挺胸走路,叫声响亮,警觉性很强,喜追逐啄人,因而人们常以此代犬看家。母鹅性情温和。

鹅嗉囊不发达,但胃肌压缩力大,盲肠也很发达。对青草、各类谷物料的消化力强,适于放牧饲养。东平湖鹅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从五六月一直到降雪前可基本不用喂。放牧时,让其自由采食,不得急赶,待其吃至七八成饱时,可将鹅群驱赶至水塘、河汊内,让其饮水,吃草,饱食后鹅多喜玩水交尾。放牧时,母鹅鸣叫走向鹅舍,是产蛋的表现,应及时赶向栏中产蛋。

鹅的公母配种比例不高,自然配种时1:6-7为宜。人工授精繁殖时,受精率为80-84%。孵化期满30-31天。东平鹅初生时体重平均为90克左右,70日龄即可上市,平均体重为2.5公斤。成年雄性鹅一般体重4-6公斤,母鹅3-5公斤。母鹅一般210日龄开产,年产60-80枚,单枚蛋重50克左右。蛋壳多白色,质地粗糙。在此-5岁以内产蛋量逐年递增。

鹅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鹅肥肝质地细嫩,宴席佳品,风行国际食品市场。鹅蛋富含蛋白质,高于鸡蛋和鸭蛋的含量。鹅血是有保护人血液中细胞的作用,被广泛用于癌症患者的食补品。鹅羽绒富于弹性,结实耐磨,隔热吸水性能好,仅次于雁绒,用于制作羽绒被服,近年有超过鸭绒制品的趋势。

东平湖畔水质优良,湖畔土壤肥沃,百草丰茂,极适于鹅的生长,现在东平湖畔鹅的常年饲养量约5万只左右.

十. 青海省 海东 平安区 海东鸡

【种质原产地】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 青海省 县乡(镇) 海东地区

【主产区及分布】 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青海省海东地区,主要分布于乐都、化隆、湟中、门源、贵德、湟源、大通、同德等县

【形成历史】 海东鸡是以当地固有鸡种及历代移民由甘肃等地带来的鸡种,经过长期饲养和选育而形成

鸡冠颜色】 冠小,以单冠居多,冠齿4—6个,少数为草莓冠、豌豆冠或玫瑰冠

【体型特征】 体型较小,体躯浅而较长,背平直,羽毛蓬松

【其它特征】

少数个体有胡须。喙短而略弯,多呈黑色或褐色,少数呈粉白色。冠、肉髯、耳叶呈红色。虹彩多呈褐色。胫多呈黑色,少数个体有胫羽。海东鸡中还有少数乌骨鸡类型,其冠、肉髯、皮肤、骨膜、舌下根部均呈乌黑色,外貌特征与其他类型鸡相似,但体型、头、冠和肉髯更小

【品种优缺点】

海东鸡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独特鸡种,适应高寒半农半牧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耐粗饲、抗寒、肉品质好。但该品种产蛋量低、早期生长慢、性成熟晚,而且农牧民在饲养过程中,公鸡使用年限一般较长,导致孵化率、受精率较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