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菏泽曹县有什么土特产 曹县有没有好带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菏泽曹县有什么土特产 曹县有没有好带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5 07:52:26

一.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东明香肚

东明香肚是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的。东明香肚,又称粉肚。是本县“靳家老店”的传统名吃。浓香适口、香而不腻、风味独特、色泽纯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靳家粉肚店于清光绪末年由靳家先人靳富山创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粉肚以80%瘦猪肉、20%的绿豆粉为原料,加盐及砂仁、花椒、香油等数十种佐料拌合,装入猪膀胱中系口,然后放到加水的锅里,先大火后文火慢慢煮熟即成。该产品切开后,色泽鲜艳,浓香扑鼻,香而不腻,老少皆宜,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东明地方名吃。靳家后人及其亲戚李家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产品更负盛名,常常供不应求。1993年,被国家、省、市先后评为“菏泽市地方名吃”、“中华名吃”、“山东省名优新品”。被省政府列入“政府采购肉食指南”,2005年被市卫生局评为“安全卫士食品”,2006年,被国际菏泽牡丹花会评为“指定地方名吃”。

东明香肚的做法:

腌制

在腌制猪膀胱前,先除去外部附着的筋络和脂肪。然后每80个猪膀胱用盐1公斤分2次擦腌:第1次用2/3的盐均匀擦猪膀胱的内外面,擦后放入缸中或罐内,盖上盖腌制;10天后再用剩下的1/3盐进行第2次擦腌,擦后再放入缸中腌制。3个月后,从盐卤中取出猪膀胱,每只再用盐25克搓揉腌制,然后放入蒲包中晾挂。这样处理可去掉膀胱的臊味,并使其质地柔软,弹性增强。在装馅前,再内外洗涤6次,以彻底消除污物与残留的臊味。经过以上处理的猪膀胱即成为可装肉馅的肚皮。

配料

切成5厘米长、筷子粗的瘦猪肉35公斤,肥猪肉15公斤,食盐和白糖各2.5公斤,用八角4份、花椒2份、桔皮1份研粉焙黄制成的混合香料75克,硝石30克。

灌肚

先将切好的肉条拌入食盐、硝石和香料中静置半小时后,再加入白糖搅拌均匀,15分钟后即可装肚。灌肚时,用台秤将配制好的肉馅,按照200、250克等不同标准称好,一份一份堆放在大搪瓷盆中,然后装肚。装肚方法是:手拿肚皮,用两只手的中指与大拇指捏住肚皮的边缘,使之外翻,让肚皮口张开,接着把肉馅装入肚皮内;再用手握住装好的肚皮上部,在桌面上轻轻按揉,将肚皮中的空气排出,然后用竹签头封口,最后用细绳打一活扣,套在香肚的上部与竹签的一端,用力拉紧,使肚口收缩,并砍去竹签的一段,这时一个小肚就脱离竹签,封口处仅剩余一段绳头。按照上述方法可再灌第2个。当第2个香肚灌好封口后,也砍去一段竹签,这样一根绳的两头就扎住了两个小肚。

晾晒

将装好的香肚放在阳光下晒2~3天后,再晾挂在通风干燥的房间里3~4个月。之后,将小肚按每4个1组扎在一起,一层层摆入缸内。入缸后按100只小肚用香油1公斤淋上香油,并进行搅拌,使小肚外表都涂上一层香油,最后盖好缸盖。以后随取随用,可保鲜防变质。

二.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单县青山羊

单县青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单县青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单县是全国养羊大县,1986年被山东省确定为”山羊板皮出口基地县”,1996年被列为”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1997年被中国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山羊之乡”。单县青山羊饲养业正由千家万户的散养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由粗放经营管理逐渐向科学化、良种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青山羊存栏量达200万只,年出栏近百万只。为发展养羊事业,我县在莱河镇、陈蛮庄、孔集、孙六、花园、杨楼、曹叵集等几个乡镇建立了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存栏基础母羊2万余只, 每年提供优质羔羊10万只,并且引进波尔山羊和本地青山羊进行杂交改良,还从周边地区及临近县市利用扶贫资金引进优良青山羊种羊2000余只,进行提纯复壮,建立纯繁场,制作精球,搞好冷配和人工授精,提高青山羊的质量。单县青山羊产品的加工生产,目前正方兴未艾。 单县琴台肉类加工厂, 投资500余万元建设的青山羊屠宰生产线,年生产加工能力3000吨, 对羊肉进行精选、分割、贮存、加工和销售。原凤翔集团公司被县药材公司兼并后,投资6000万元,新上万吨精选羊肉生产线,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2万吨,年产值可达1.5亿元。西关已研制成功易拉罐浓缩羊肉汤保鲜技术。单县羊肠线厂、皮革加工厂、皮件厂等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企业改制,使其生产能力和质量达到更高标准,占领国内、国际市场从而带动单县养羊业的快速发展。

地域范围

单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人口139.76万,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单县青山羊主要分布在单县境内的22个乡镇(办事处)全境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34°56′,东经115°48′~116°24′。地属北温带黄河冲积平原,平均气温13.9摄氏度,无霜期213天,降雨量737.1亳米,境内旷野坦荡,地阜物华。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和齐鲁的要道,济商公路、定砀公路、菏徐公路、单虞公路横跨单县境内。单县处于陇海、京九、津浦、新石四大铁路干线的“井”字型结构腹地,在距县城80公里范围内有6个火车站,两个飞机场,交通方便。

三.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郓城壮馍

壮馍是菏泽郓城传统名吃,是一种带馅的椭圆形煎制饼食,具有外香酥、内柔软、馅味鲜香的特点,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

制作时,将面粉用八成热水反复搋成软面,盖上温布稍饧。带骨猪肉剔骨洗净、剁碎,加盐、水(分次加入),调搅上劲,再撒上葱、姜末和花椒面(用时现掺)调成馅,将饧好的面搓成长条,下成剂子,再搓成长圆条,用擀面杖压成长条。摊上馅心,用手扯成长带状,一头没有馅,从摊馅的一头叠起,把两头捏紧,用没带馅的一头盖严,压成椭圆形的饼。然后,平底锅里加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入生坯,用小火煎制,两面呈金黄色即成。煎制时,油随耗随添。

四.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吕家糊粥

吕家糊粥

吕家糊粥是郓城特色名吃之一,又称糊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为汉刘邦吕后发明,吕氏后人代代相传至今。

具体做法如下:把小米和大豆磨成细面,以一定比例兑水搅匀成糊,把铁锅干烧至通红,然后把少量面糊倒入锅内,形成锅巴后再倒入大量度面糊,煮开后即为粥,此粥特点为入口米香,豆香甚浓,略有糊味,故称糊粥。

食之,温胃养胃。尤其醉酒之人早晨喝一碗糊粥,胃顿觉舒服。稍加冷却,则起一冷皮,但下面依然烫热,所以有“心急喝不了热‘糊涂’”之说,糊粥凉透后,可用刀切成豆腐块状。相传郑板桥偶然从郓城路过,喝了糊粥之后,挥笔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后人以一代传一代,遂成至理名言。

五.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杞条及其制品

曹县杞条质地柔软、色泽洁白、杆茎均匀、无叉细长、韧性好、易加工。栽培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著名的优质杞条生产加工基地。1949年前,境内杞条种植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北古营集马庄一带。1949年后,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由古营集扩大到普连集、莘冢集、倪集等地。1986年,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995年,面积已达2000公顷。1996年始,县委、县政府将普连集、古营集、倪集、王集规划为杞条发展重点乡镇,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栽培,集约化经营,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促进了杞条生产的快速发展。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至2009年,全县杞条种植面积达到6500公顷,年产杞条15628吨。

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县杞条主要用来编织簸箕、簸箩、斗子、活筐等农家生活用具。70年代,条编工艺品开始出口国外。80年代起,加工企业逐渐增多。2000年后,普连集、古营集、倪集、曹城镇等乡镇条柳编加工业初具规模。至2009年,以山东省曹普工艺公司、鲁艺公司、曹县正达工艺品公司为龙头的杞条加工企业发展到40家,年加工条编制品620万件,产品远销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曹县生产的条编制品占天津进出口公司同类出口产品的五分之四,占广交会条编销售产品的五分之三。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六. 山东省 菏泽 巨野县 花冠酒

花冠酒是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的。“花冠”牌系列白酒除具有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香味协调、绵甜爽净”的特点外,更具有“幽雅醇厚、多粮风味、酒体丰满”的独特风格。

花冠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71 年,是以生产经营白酒为主,包装、印刷、果酒、饮料等一体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是ISO9001:2000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单位。主导产品“花冠”牌系列白酒,是以高粱、小麦、大麦、豌豆、糯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精心调制而成的浓香型优质纯粮白酒。产品除具有浓香型白酒的“窖香浓郁、香味协调、纯和绵甜”的特点外,更具有“窖香优雅、多粮风味、酒体丰满”的独特风格。目前产品已形成四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花冠系列产品连年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免检产品”和“山东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花冠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5 年,花之冠酒在全国白酒质量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浓香型白酒优质产品”。产品已经走出本地市场,远销上海、广东、河南、天津、宁夏等省外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七. 山东省 菏泽 牡丹区 菏泽牡丹籽油

菏泽牡丹籽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菏泽牡丹籽油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所辖东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南城办事处、北城办事处、牡丹办事处、何楼办事处、沙土镇、吴店镇、王浩屯镇、黄堽镇、都司镇、高庄镇、小留镇、李村镇、马岭岗镇、安兴镇、大黄集镇、胡集镇、皇镇乡等19个乡镇办事处。

《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菏泽牡丹籽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荷区政字〔2015〕1号

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YSMD0005S-2015

《菏泽牡丹籽油》

八.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古营花炮

古营花炮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人们用土硝、硫磺、木炭等加工炮药,用来制做鞭炮。品种有地花、曲牛、天地炮。至60年代便基本形成规模,品种也随之增多。古营集镇马庄村花炮老艺人马朝忠,带领生产队社员搞副业,从事花炮生产,后生产技术传至半截庙、赵武堂、董楼、马楼、武桥口、南唐庄等20多个村庄,从事花炮生产者日渐增多,品种发展到四门斗、牌坊、炮打满天星、火箭、喷花等。1986年,建立“山东省曹县寰兴烟花公司”。花炮生产由原来的分散加工发展为专业生产、依法规模经营。生产流程由过去的手工操作发展到机械化生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配方和新包装普遍推广运用,生产的安全性、质量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均有很大提高。所生产的花炮制作精良、造型新颖、色彩艳丽,燃放安全,观后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深受用户青睐。2000年后,主要品种有鞭炮、室内外舞台冷光烟花、彩色烟雾类日景烟花、组合烟花、高空礼花、冷光瀑布、彩色字幕等10大类,近千个花色品种,产品销往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辽宁、济南、聊城、青岛、烟台等省市,年销售量6万箱,年销售收入500万元。

九. 山东省 菏泽 成武县 乡村鹅

乡村鹅

“乡村鹅”——相传在明朝弘治年间,山东省成武县张姓农民,是他精心独特的饲养手段,培育出一种于众不同的鹅。

鹅体大腿高,颈粗脖长,脚红嘴赤,头如狮首。一般公鹅体重达十至十五公斤,母鹅九至十二公斤,肉厚而胸深广,且肉质之鲜美,非其他鹅种所能攀比,

用此鹅烹饪的菜肴深得当时皇帝的喜爱,因其口味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随御赐“乡村鹅”的称号。杨逸飞大师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培育此鹅的方法。并且结合当今流行的火锅吃法,创造了乡村鹅火锅系列产品。在济南多年经营,以独特的饮食步骤,特有的口味,使人印象深刻受到食客的喜爱。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十.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单县油煎包

油煎包,是单县名吃之一,数县城刘隅首骆家的最好。它分荤素两种。荤馅包以羊肉泥为主馅,配以各种辅料,包成月牙形。素馅包用韭菜、鸡蛋、豆腐片调馅,包成椭圆形。荤素两种包子,都是用发酵的面做皮。包好馅后,摆在平底锅内,浇上水糊,用火烧开熬干后,加上香油煎成,外表油光发亮,入口焦香酥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