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芜湖特产茶叶 芜湖市有名的茶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芜湖特产茶叶 芜湖市有名的茶叶更新时间:2022-05-15 00:31:11

一.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脊茶叶

龙脊茶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脊茶叶

龙脊茶叶主要产于龙胜龙脊旅游区云雾山中,是我国28大名茶之一,是清代的贡品茶。该茶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

以清醇芳馨着称,年产量5吨,全年可供货。

龙脊茶生长于有世界一绝之称的广西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区,茶园海拔高度在八百米以上,属亚热带 季风区,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机含量高,日照短,温度大,终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晴日早晚遍野茶,阴雨连天满山云的无任何污染独特的生长环境,是形成茶香高山云雾质的理想之地。

历史:

历史悠久,乾隆年意味曾为贡品,石碑记载于龙脊村段寨,品质优良,是中国二1名茶之一,记载于《中国茶学辞典》。在乾隆年间,龙脊茶已经被列为贡茶。小地方的物产,成了贡品,本该身价倍增才是,但当地的官僚欺负山里的少数民族村民,竟然以贡茶被列为贡品为由,不准自由买卖,要卖,也只能-卖给官家――属于国家收购。这样一来,出了名的龙脊茶,价格倒愈发走低,村民们都愤怒起来,可又无奈。

特点:

龙脊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龙脊茶特有的色、香、味,含氨基酸、咖啡碱、生物碱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强身健体、减肥养颜、有益健康的天然茶中珍品,堪称龙脊“四宝”之一。年可供春夏茶5吨,产品有圆筒装、袋装100g、150g、500g等。

传说:

山寨里有个叫潘天红的穷人,靠给寨子里的人打短工维持生活。有一天,他在头人家的寨楼底铲牛粪时,听到头人们议论这件事,就用铲柄捅楼板,自告奋勇地向头人表示:他代表大家去告官!

潘天红要代表大家去告官,这让大家面面相觑。但除此之外,别无良策。大家就凑了些盘缠,让潘天红走上了告官的路。

潘天红翻山越岭,不舍昼夜,来到了桂林府,擂响了告状的鼓。知府接状,觉得潘天红告得有理,就说:“知道了。你回去吧。我们会处理的。”

潘天红却不敢这样就回去――他可是用了大家凑的盘缠,又是自告奋勇来的。于是,他请求知府大人写份判决书,知府大人也依了他,就写了一份判断书。

判决书写好后,潘天红拿到了手,还是不放心――他怕这份判决书在半路上给人偷了或者丢失了或者给雨淋坏了,回到寨子里,岂不是无法向乡亲们交待?他又要求知府大人将判决书刻在石碑上,由他将石碑背回去。

(刻在石碑上的判决书见本人12日的博文《龙脊发现的古石碑》)

这份判决书,不但解决了龙脊茶叶的问题,连带将其它乱摊派的问题(如塘房的修理费应由官出――当时,龙胜叫“厅”,下设2司7汛,汛下面又分塘,“塘”级机构办公的房屋就叫“塘房”,类似后来的村公所)、官衙强买问题、1下乡办公务的享乐问题等,也一并解决了。

石碑刻好后,潘天红就背着这块石碑,经潭下镇,过青狮潭,沿东江上行至才喜界,然后背起石碑,翻越才喜界,走山路回家。船过青狮潭的时候,突然刮起了狂风,附近的几条小船都翻了,潘天红坐的小船却安稳。有人说是他感动了上苍,现在看来,可能是那块沉重的石碑稳住了船身。

潘天红将石碑背回了寨子,村民们将石碑立在寨子前面――碑上写明了“贴龙脊团”嘛(清朝,这里实行的是“社(屯)团”制)。

中国历来是小官怕大官。有了知府的判决,县乡里的小官们不敢在此事上再胡作非为:下乡办公务吃饭要交钱了、乡亲们又可以将茶叶拿到圩镇上去交易了、本该官府负的责任不再叫百姓分摊了。公平交易的结果,是茶叶的价格又恢复到正常水平。经历了这件事,龙脊茶就更出名了。

现在,你到龙脊古寨里,还可以看到一株有200多年树龄的老茶王树,可以看到那块古老的石碑(原碑已坏,现在的碑是咸丰年间重刻的,也是有历史的文物)。

地域范围

龙脊茶保护范围位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09°43′05″至110°21′24″、北纬25°29′21″至26°12′14″;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域范围内的龙脊镇、龙胜镇、江底乡、平等镇、马堤乡、泗水乡、伟江乡、乐江乡、瓢里镇、三门镇等10个乡镇所管辖的119个行政村和6个居民社区的地域范围,区域范围总面积2370.8平方公里,茶叶生产规模2000公顷,年总产量3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条形茶外形条索紧结粗壮匀整,螺形茶壮实;色泽乌黑油润,显毫,色金黄;汤色黄红明亮;香气馥郁,有特殊果香;滋味浓厚鲜爽,略带甜味,饮后回甘,耐冲泡;叶底明亮、柔软。 (2)内在品质指标:水浸出物34-40.8%,游离氨基酸总量5.0-5.8%,茶多酚13-19%。符合《GB/T13738.2-2008红茶第二部分:功夫红茶》理化指标的规定。 (3)安全要求:龙脊茶执行《绿色食品茶叶》NY/T288-20012进行种植、管理。 (4)分级:龙脊茶分特级、一至六级。 (5)包装:采用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包装标签按GB7718和GB/T17924的要求。 (6)贮存:执行GB/T30375-2013《茶叶贮存》和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7)运输:执行NY/T1999-2011《茶叶包装、运输和贮存通则》。

二. 安徽省 铜陵 铜官区 “野雀舌”茶叶

五松山茶声位于铜官山东侧,四面环山,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冬暖夏凉,非常适宜茶树生长。“铜陵野雀舌”茶叶闻名省内,享淮全国。“野雀舌”茶叶,系我市传统佳品。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我市就盛产“雀舌:茶。传说中,乾隆皇帝品尝后,誉为“江南佳品,野雀舌”。1995年4月,野雀舌参加全省第四届名优茶评审会,进行复评,选送参加10 月份由家业部主办的第二届农业博鉴会,并荣获金奖。经此工艺制作出来的“野雀舌”茶,外形微扁,形似雀舌,色泽翠绿,滋味嫩爽,汤色浅绿明亮。此茶具有清心明目、降压、消炎、解毒、帮助消化等功能。常饮此茶,沁泣肺腑,回味无穷。

铜陵野雀舌,铜陵野雀舌茶简称野雀舌,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乾隆饮后誉为“江南佳茗”。

三.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复兴茶叶

复兴茶叶出产于来安县舜山镇复兴茶场,该茶场始建于是1964年,位于来安县城北10公里处,紧邻白鹭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来安县新农村示范点林桥苗木生态园。背靠恋子山水库的复兴茶场,集山水之灵气,境内树木环绕,空气清新,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越,“览白鹭美景,品复兴绿茶”说的就是这里。复兴茶场结合来安县白鹭岛生态旅游开发,研发生产的“复兴白鹭岛”牌系列绿茶,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耐泡等特色。品种有复兴云尖、复兴银针、复兴嫩芽、复兴兰花、复兴毛峰、白鹭雪芽、烘青等高中档名优绿茶。因其具有浓郁的地方产品特色和文化内涵在皖东地区深受消费者和旅游人士青睐。

四. 安徽省 芜湖 鸠江区 小笼汤包

别的地方也有,但是别的地方只做到了个“小”,且不知小笼汤包最重要的是在那个“汤”字上,芜湖的小笼包皮相当的薄,要是您没吃出经验,那经常会把皮夹破。小笼包馅多,但好吃却不在馅上,精华在于包里的汤汁。所以吃小笼包最正确的方法是把皮咬一个小洞,再把鲜美的汁吸掉,至于馅,倒是吃不吃都无所谓了。不过现在很多摊点的小笼包汤汁都好腻,没有原来那么鲜了,所以吃正宗的小笼包还是去美食街的四季春和耿福兴,还有家蒋记在中和路口,味道也不错~另外如果您不爱太油的,耿福兴的蟹黄包也绝对值得一试。

五.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茶叶

岳西茶叶

--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岳西县农业委员会

岳西茶叶岳西县茶业协会

安徽良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六.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南陵大米

南陵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陵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陵县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的美称,被誉为“江南鱼米之乡”“江南粮仓”。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芜湖米市”的主要产粮区。南陵县民风朴实,农民勤劳,双季稻面积占稻田面积的70%以上。自1985年始,该县先后被确认为“国家优质米基地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并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据考证,南陵大米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9-8世纪的西周晚期,贾岛、梅尧臣等唐宋诗人均为其留下过名篇佳作。据2010年统计,南陵拥有20万亩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无公害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稻谷35万吨。南陵大米已注册集体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拥有以“吴祥”大米为代表的“安徽省名牌产品”、“云谷贡”为代表的一批“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安徽省著名商标”。南陵大米,以“外观品质好,光泽度佳,胶稠底轻,气味清香”等特点闻名。南陵大米拥有粳稻、籼稻、糯稻等多个品种,其中优质稻马坝小粘更是畅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特色品种。南陵大米米粒透明有光泽,没有或很少有垩白。南陵大米吸水不多,膨胀度适中,胶稠度高于80mm、70mm、60mm,延伸性较强,米饭光泽度好,白而晶莹,黏弹性较强、软硬度适中,热饭喷香,口感好,冷饭仍然具有柔韧性、不回生、色泽如常。南陵大米营养丰富,含有适量的淀粉(直链淀粉16%左右)、脂肪、蛋白质(≥7%)、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其糙率分别达83%、80%、78%以上,精米率分别达76%、74%、72%以上,整精米率分别达68%、66%、64%以上,均优于国标2个百分点,更优于周边地区,广受消费者喜爱。

南陵大米种植区域地理位置:东与芜湖县和宣城市宣州区交界,南与泾县接壤,西与青阳县、铜陵县毗邻,北与芜湖市、繁昌县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7′00″~118°30′00″,北纬30°38′00″~31°10′00″。南北宽约54.3公里,东西长约56.3公里。总面积为1263.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籍山、弋江、许镇、家发、工山、何湾、烟墩、三里。

七.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滁州茶叶

据《安徽茶经》介绍。早在宋朝,全椒就盛产

“南谯茶”,明代《南京户部志》载,成化三年(1467年)南京供用滁州茶叶二百斤。民国时期,滁州有“云桑名茶”。可见滁州的茶叶有较悠久的历史。建国后,在施集乡建立国营施集茶场。施集茶“香高、味浓、后劲大”,获得好评。

八.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露仙酱泡菜

  主产地在白茆镇,原料均选用当地菜农种植的无公害乳瓜、莴笋、大蒜、萝卜、豆角、榨菜等优质蔬菜,经过精心加工而成,具有用料鲜、质地嫩、入口脆,香气的特点,风味独特,味道爽口,营养丰富,成品用聚乙烯复合包装袋真空包装,不含防腐剂,开袋即食,食用卫生方便,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启用"绿色食品"标志。 

九. 安徽省 芜湖 三山区 芥菜圆子

芜湖有着浓浓的江南特色,饮食讲究、精致、清爽,凤凰美食街小吃夜市很有名。这个季节,清蒸刀鱼刚刚可以吃到,但芥菜圆子的流行也很迅速。

十. 安徽省 芜湖 镜湖区 芜湖大闸蟹

芜湖坐落长江之畔,方圆之内沟河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周边水资源极其充沛,地方政府注重环境的保护,无公害、无污染,生态环境优良,非常适应大闸蟹及多种鱼虾类淡水生物的生长。芜湖自古即鱼米之乡,很多年来,芜湖为许多地方的餐馆酒店提供了让人称道的美味原料。

芜湖产的蟹,黄多,膏实,壳薄,油脂丰厚,肉质饱满,味道鲜美。施今墨,可以说是一个“品蟹专家”,也是为蟹分等级的人。民国早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是个出名的喜爱食蟹的饕餮者。他把各地出产的蟹分为六等,每等又分为二级:一等是湖蟹,阳澄湖、嘉兴湖一级;邵伯湖、高邮湖为二级;二等是江蟹,芜湖一级,九江二级;三等是河蟹,清水河一级,浑水河二级;四等溪蟹;五等沟蟹;六等海蟹。他说,海蟹也有好的,如福州的海蟹,从内河随水流出,品质颇佳,可列入四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