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城有什么特产 长江十大土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城有什么特产 长江十大土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5-10 22:51:33

一.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豆豉

阳江豆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豆豉,是阳江,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 阳江豆豉,与阳江的漆器、小刀一道被誉为“阳江三宝”。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她带着浓郁的香味,走进全国大小城市: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她飘洋过海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许多海内外客人,正是通过香醇味美的阳江豆豉,进而对阳江产生浓厚兴趣。

很长时间,阳江豆豉是阳江人厨房里少不得的调味佳品。不管做什么菜,添一小把豆豉,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一颗半粒豆豉下肚,口舌生津,齿颊留香,回味悠长。在调料品种更加丰富的今天,豆豉依然为市民所喜爱。

其中罐装豆豉有以下几种味道:蒜辣型、麻辣型、蒜蓉型、甜酸型、葱香型、姜香型。

现在所知的豆豉共有两种。一种是黑豆制成的豆豉,而令一种是用白豆或者黄豆制成的豆豉。

都是阳江市民喜爱的调味料.

阳江豆豉起源

关于阳江豆豉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平冈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窦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病死了。剩下窦氏带着儿子,住在漠阳下游一间又矮又破的土地庙里,靠乞讨度日。一天,娘儿俩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窦氏娘舍不得吃完,就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里。一晃过了一个多月。一天遇上刮风下雨,没法出门讨吃。窦氏记起黑豆,打开瓦罐一看,黑豆已经发了一层厚厚的霉。日子太苦,发霉的豆子也不能浪费啊。窦氏把霉洗干净,吃了一点点稍稍填下肚子,剩下的重新放进瓦罐。为免得熟豆子再发霉,她特意在上面撒了一把盐。

又过了十几天。娘儿俩出远门乞讨归来,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是瓦罐中的熟黑豆散发出来的。拿出一尝,香浓可口。这意外的发现令窦氏兴奋不已。从此以后,窦氏都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她去世以后,她的儿子把泡制熟豆的方法教给父老乡亲。为了纪念窦氏,乡亲们把这样制出的熟豆称为“窦氏豆”,后来简称“窦氏”。因为是豆制品,改名“豆豉”。

岁月流传,窦氏的事迹早已不可稽考。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给豆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阳江豆豉能够挺立数百年而不倒,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风味有独到之处。先说原料,生产阳江豆豉选用的都是阳江本地区所产的黑豆。因为其皮薄肉多,颗粒适中,皮色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此外,在高温浓缩下,其它种类的豆豉会成为糊状,而阳江豆豉依然颗粒玲珑,豉味更加浓香。如曾获国家金质奖的广东“豆豉鲮鱼”罐头,就是以阳江豆豉为主要辅助原料制成的。不少地方生产的豆豉中含有水分,阳江豆豉却是干的,这样更卫生,运输更方便。由于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品质优良,阳江豆豉被港澳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和所有的豆豉一样,阳江豆豉能和百味,它既能给菜肴增香添色,又能刺激食欲,只要放进少许,就能使食品别有一番风味。阳江豆豉豉肉松化、味道鲜甜、鲜香可口、富于营养,乃是蒸鱼、肉、排骨和炒菜之调味佳品,所以,长期以来,阳江豆豉成了家喻户晓的调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阳江豆豉生产制作历史已有近千年,是“阳江三宝”之一,历史悠久、中外驰名。选用本地产的黑豆为原料,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历时二个月的时间发酵酿制而成;色泽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是调味佐膳佳品,也是食品加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使用豆豉来生产各种鱼罐头、酱料等食品。产品远销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38个国家和地区,以其优良的品质被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阳江豆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黑豆:主要采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的黑豆,颗粒饱满均匀,经过风净晒干。

2.食盐: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规定。

3.水:水源取自漠阳江,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 筛选:将黑豆在筛选机上筛选至无杂质、无砂石。

2. 浸泡:用清水浸泡,水温10℃至35℃,一般冬天浸约6小时,夏天浸2至4小时之间,浸泡后豆的含水份应在40%至45%之间为适宜。

3. 蒸煮:将豆蒸煮到松化率≥85%。

4. 冷却:使用风扇或自然冷却将蒸煮熟的豆吹凉至35至45℃。

5. 制曲:自然接种,控制好曲房温度,时间3至4天,使品温达到38至40℃,曲料长满白菌丝,进行第1次翻曲和倒簸箕。翻曲后为常温,5小时后开始升温。曲料品温再次上升到37℃,控制温度,曲料品温下降到34至35℃,保持1天后进行第2次翻曲。翻曲后为常温,第二天出曲,曲料水份为21%左右。

6. 洗曲:将成熟的豆豉曲经洗豆机用水洗净,直至露出豆曲乌亮光泽且只留下豆瓣内的菌丝体。

7. 配料:加入食盐,搅匀后氯化钠含量≤15%,装入豆豉埕里,并层层压实,最后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

8. 发酵:豆曲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发酵,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发酵时间一般掌握在30至38天左右。

9. 晾晒:将发酵成熟的豆豉从埕中倒出,自然晾干,水分含量控制在35%左右。

10. 回油:将已晒干的豆豉(表皮粗糙)用竹围囤积堆放,堆放时间5至10天,使其回油后表皮乌黑油润,具有豆豉特有香味。

11. 挑选:筛除杂质。

12. 包装:称重和包装。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

2.理化指标:水分≤35g/100g,氨基酸态氮(以氮计)≥1.0g/100g,总酸(以乳酸计)≤4.0g/100g,食盐(以氯化钠计)≤14.5g/100g,蛋白质≥20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闸坡海星干

海星是一种食肉动物,属于棘皮动物,5条腕的海星,形状很像五角星,亦称”星鱼”、”轮星鱼”。海星的种类很多,如海燕、海盘车、砂海星等,其中有不少种类可以制成海洋生物药品。干燥的海星可作为治疗腰腿疼痛的药,海盘车干燥制药,可治胃溃疡,腹泻等症。海星还独具专治扁桃腺的功效,买回去后用猪骨煲烫,连水带渣吃掉,能预防扁桃体发炎,即使炎症发作时,一吃就能消炎消肿。

海星的药用价值比食用价值要大。海星的肉其实很少,基本上无食用价值,人们多以海星来熬汤补身或是用来泡酒。海星自古就被入药。

三.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泡椒华子鱼

1,华子鱼处理干净,沥干水,放入适量盐,料酒,罗勒叶腌制10分钟左右。

2,锅烧热,放油,下锅煎华子鱼。

3,两面煎香煎透后,放入葱姜煸出香味。

4,接着放入桂林辣椒酱煸出红油。

5,再加入适量开水,并放入适量糖,红烧酱油,以及泡椒和米醋。

6,先小火慢炖10分钟,再开大火收汁,至汁浓稠。

7,最后洒上红椒碎即可出锅盛盘。小窍门:

1.煎鱼时一定要煎透煎香。2.葱姜要煸出香味。3.炸桂林辣椒酱时,小火煸炒出红油。4.鱼要小火慢炖才更进味。

信息来源:阳江市旅游资讯网

四.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狗俐仔

狗俐仔一种以簕菜为主要原料的点心,阳江人特别喜欢在大暑天吃,有祛湿清热的作用。这种点心之所以被叫做狗脷仔,一是因为形状像狗的舌头(阳江话把所有动物的舌头都叫脷),二是因为它的功能也像狗脷一样,散热。狗脷仔过去只有家庭里自己制作,现在在各大酒楼都作为茶点提供。

过去遇上天灾1,疫症流行等时节,阳江人都流行做狗脷仔,一家大小品尝,甚至左邻右里分享,据说有吉利(脷)治邪的作用,虽然是迷信,但从中医角度来说,狗脷仔中几种中草药,对一些因风邪湿毒引起的疾病确实有防疫和治疗效果。

在阳江方言中,“脷”就是“舌”的意思。狗脷仔,即小狗的舌头。细看狗脷仔,你会发现它的外形与小狗舌头极为相似。这种点心在别处极少有机会品尝到。它以簕菜为主要原料,还有可能加入鸡屎藤、荚白、两面针等植物,将这些食材舂烂后, 与米粉揉团, 再捏成狗舌状蒸熟便可食用。说起狗脷仔, 不得不提簕菜。 在阳江话中, “簕”是刺的意思,簕菜即带刺的菜。簕菜能吃的只是嫩绿的顶端一段,其他的部位刺太硬,不宜食用。簕菜发新枝的旺季是在清明前后,这个时节的簕菜也是最清香可口的。簕菜的味道很独特,带有特殊的芬芳,与大家熟知的香菜一样,吃一次不习惯,吃两次就会着迷。

五.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牛肉酸菜

来到云南才知道,原来云南人吃辣,丝毫不逊色于四川、湖南和江西。在阿佤山寨,几乎家家火炕上都挂着一串串干涮辣。涮辣是阿佤山的土,拇指般大小,外形呈不规则的椭圆,比内地辣椒的味道要辣多了,堪称辣椒中的辣椒。之所以叫涮辣,是因为只需将它在菜汤中涮一涮,菜汤就会其辣无比。

牛肉酸菜里添加的酸菜,跟东北的不同,是阿佤人特制的干酸菜。据当地人介绍做法,先砍一筒两尺长的龙竹洗净、晾干,将青菜装入压紧塞满,加一定量的米汤,再用烘过的芭蕉叶封好竹筒口,置于火塘边加热,几天腌酸后即可启封,用竹篾扎成捆晒干即成。它散发着北方酸菜所没有的一股竹香味。

做牛肉酸菜,则要将晒得七成干的牛肉干巴同一把小豆、一把旱谷米一起煮烂,倒入用温水泡散的酸菜碎末。煮至汤汁呈黏稠状,再添加辣椒、花椒、姜丝、三叉叶、五茄叶等佐料,还要炼半勺牛油,并把一块烧红的盐巴放入勺内,迅速倒入锅中搅拌均匀,撒上葱花、薄荷,即可出锅。

吃着牛肉酸菜,再喝上几口苞谷酒,真是惬意极了。在阿佤山,感觉做什么菜都跟酿酒似的,需要下好大功夫。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江城香软米

江城香软米是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的。江城县产的香软米,指大毛毛谷米和麻线谷米两种,属晚籼型品种,高秆、大穗、大粒、出米率高而不易碎断,色香味具佳。

大毛毛谷米主香,因谷壳花纹似豹子而俗称“大毛毛”,因皮毛有扁担花纹而得名。

麻线米主软,米饭软而有光泽,食之清香滋润,因米粒圆长,故称麻线米。

江城软香米属优质品贵香米,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是舂饵块最好的原料,人们最喜欢。

七.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椒盐濑尿虾

濑尿虾又称富贵虾,琵琶虾等,虾蛄是其学名。虾里面的膏据说特别补,高蛋白质含量还能美容。外面的椒盐裹住油炸后酥脆的虾皮,非常入味。但尝过里面的肉质却是鲜嫩多汁的,淡淡的海鲜味,很柔软的虾肉,完全不像基围虾那种Q弹带嚼劲的感觉。难怪人们称椒盐虾为吮指虾,这种壳厚肉质却非常鲜美的大虾,跟椒盐的搭配真是天衣无缝。据说在广东海鲜市场有泰国进口的虾蛄,其身长可达到30厘米,价格也较贵。而国产虾蛄体长一般约10至15厘米。虽然它壳多肉少,但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0%,脂肪0.7%,并且含有维生素、氯酸、肌苷酸、氨基丙酸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新鲜的虾蛄直接清蒸或水煮也会非常鲜甜,潮汕人则喜欢把濑尿虾用盐、姜和酱油等调料腌制,然后去壳取肉生吃,据说有活血生津、壮阳补肾、滋阴健胃等功效。去市场选购的话,濑尿虾以“长颈”为最佳,濑尿虾头部以下会有节,如果节数多的话,濑尿虾的肉会很多。大的虾一般可以一只只的挑选,在虾有膏的季节就要挑选雌濑尿虾,其肉质比雄的厚,两者最明显区别就在于,雌濑尿虾在腹部靠近头颈的位置,有三条乳白色的横线。雌濑尿虾的膏是从头部一直连到尾部,非常好吃,而雄的则没有。喜欢吃椒盐味道的朋友们,不用跑去酒店,只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浸泡,油炸,炒香调料放椒盐。即使闭着眼睛炒也能做出跟酒店一模一样的椒盐濑尿虾。您既可去壳取肉吃,也可带壳一块儿嚼,色泽焦黄,香气浓郁啊赶紧开动吧!

八.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葱爆丐苏文咸鱼

丐苏文,是一种深海鱼,皮似鳄鱼,肉质鲜美,纹理为条状,很难捕捞。

这种咸鱼在阳江有特有的做法:先将“丐苏文”咸鱼整条蒸熟,再把鱼肉拆下来,撕成条状。把油锅烧热,放鱼肉慢火煎至金黄,再烧热油锅把姜片、葱段爆出香味,倒入“丐苏文”内,加点糖快炒上碟即可。“丐苏文”鱼肉鲜美,口感略干硬带有咸鲜,用来佐白粥正好。

阳江一般的酒店都有这道菜式。

九.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白切鸡

阳江白切鸡其肉质韧而实,鸡味十足,香而鲜甜的感觉。凡到阳江的游客,吃过阳江白切鸡的都赞叹不已,不论是行家或非业内人事都认为阳江白切鸡,再没有其他地区的白切鸡胜过它,风味上也再找不到第二个版本。阳江白切鸡也好,其他地区白切鸡也好,其实如今的货源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鸡场供应的货,风味好的关键是烹制手法问题做文章,传统的浸鸡法是:浸鸡不敌勤吊水,已经是一句史话了,如今的浸鸡法,要高温落鸡离火定水浸熟,汤水要重味重盐,熟后要急用冷水冲洗,所以浸出的鸡才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推荐下白切鸡出名的餐馆:

1、河堤一带,具体地址:市区南恩路(近漠阳桥)。有成记正宗白切鸡、文记白切鸡,钱记白切鸡,焕叔白切鸡和肥佬白切鸡。

2、漠江路的河西白切鸡。

十.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风筝

风筝阳江人爱扎风筝、爱放风筝,据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而阳江作为南派风筝的发祥地,最大的特点是象形,“龙头蜈蚣”、“灵芝”、“花草鹞”等风筝闻名全国。每年的重阳节在阳江的鸳鸯湖都会举办全国风筝竞赛,来者甚众。阳江市也被称为“纸鹞城”,来阳江可不要忘记带只风筝回家哦!

阳江风筝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 每逢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正是纸鸢放飞的最佳时节,放风筝便成了民间最兴盛的赛事。阳江是南国风筝之乡为南派风筝的代表之一。广东阳江市扎制的风筝,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技术精巧,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几年来在全国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