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定边有什么特产好吃的 定边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定边有什么特产好吃的 定边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05-08 18:07:38

一.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三.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四.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五.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六. 陕西省 榆林 定边县 定边马铃薯

定边马铃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马铃薯是陕西省定边县传统的粮菜兼用作物,也是全县第一大宗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定边县委、县0按照“特色农业富民、马铃薯经济引领”的战略思路,抓住马铃薯产业不放松,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优质薯推广,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带动全县近28万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最具优势潜力的主导产业,2007年定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定边洋芋”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受地理标志保护,显示出了以下四方面优势:

种植基地规模大,产量高。马铃薯是定边县栽培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农作物。截至2006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总产鲜薯105万吨,规模连片种植基地在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8个,4万亩以上的乡镇有8个,100亩以上的专业种植大户有3000户,全县农民人均达3.5亩,占到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6%。定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是榆林市的三分之一、陕西省的五分之一和全国的七十分之一,成为陕西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在全国位居前列。

自然地理资源优势强,产品品质优。定边县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加之土地广阔、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宜耕,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全国马铃薯最佳优生区之一。目前,全县已建成脱毒微型薯原种扩繁基地2000亩,一级种薯扩繁基地3万亩,主推品种有紫花白、费乌瑞它、陇薯3号、大西洋、夏坡蒂、新大坪、早大白等,优质薯年推广面积达60万亩。定边种薯退化慢、病虫害少、产量高、质量好,旱地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水地亩产可达3000-公斤左右。定边商品薯个大、形圆、光泽度好、无污染、无畸形、耐储运、淀粉含量高(16-23%)、鲜食口感极佳、加工产品色泽鲜亮、鲜食加工兼用,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产业覆盖面宽、带动作用强。目前定边县从事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从业人员达28.2万人,已形成了近28万农民齐种马铃薯、4.5万农户共发“洋芋财”的良好局面。全县现有薯类专业村280个,薯类专业批发市场4个、薯类加工企业及作坊100多个,投资1.2亿元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榆林治国荣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即将全面建成并打造出了“榆薯”牌系列马铃薯加工保鲜包装品牌。定边马铃薯种薯在宁夏、甘肃、陕西、湖南等地享有很高声誉,是这些地区重要的种薯供应基地。

定边商品薯畅销广州、武汉、湖南、山东、上海、河南等南方26个省市。定边马铃薯主要加工品有淀粉、粉条、粉皮、粉丝等,产品质量上乘,受到消费者广泛青睐。

定边县是陕西省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也是全国马铃薯最佳优生区之一。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生产规模较大、薯类品质优良,多年来一直作为广大群众亦粮亦菜的主要作物。近年来,县委、县0审时度势,按照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要求,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全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已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定边人民增收致富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2007年8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有力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超过百万亩,年产量均超过百万吨,被确认为中国十大马铃薯生产县之一,被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受地理产品标志保护,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边的马铃薯产业,使之能够更好更快地走出定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县委、县0经过精心组织筹划,决定于2009年8月27日至29日,举办第二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目的是以文化节的形式,扩大定边的影响,提高定边的知名度,以节会友,以节招商,以节富民,弘扬薯文化,提升薯品质,开拓薯市场,做大薯品牌,树立和展示“中国马铃薯大县”的良好形象。节会期间,我们将通过文艺演出、基地观摩、论坛讲座、项目推介、招商引资、民俗竞赛等形式,努力把本届文化节办成弘扬区域文化的盛会,办成促进经贸合作的盛会,办成以薯会友、以薯为媒、增进友谊的盛会,使本届文化节真正成为定边扩大开放的窗口、展示形象的平台、内外合作的桥梁和实现跨越的载体。

定边县种植马铃薯有近400多年的历史,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马铃薯文化。这种文化是黄土文化、草原文化、三边文化的交相辉映,历史悠久,积淀深邃。2007年“首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的隆重举行,吸引来国内外1000多位客商和数万群众一起品尝定边丰富的马铃薯特色食品,享受文化大宴,开展多层次经济技术交流。通过“文化搭台、马铃薯唱戏”这种有效形式,向世界叫响“定边马铃薯”品牌。

定边马铃薯产业有着绵长的过去、生动的现在,更将有美好的未来。今天的定边,薯香弥漫,薯韵悠扬,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连同定边马铃薯产业,一定会像一朵灿烂的奇葩,绽放在陕北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定会香飘四海,闻名全国,走向世界!热情、淳朴、好客的32万定边人民,正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姿态、超常的气势,真诚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客商来定边投资兴业,大展宏图!

定边马铃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定边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陕西省 榆林 定边县 定边洋芋

定边洋芋

洋芋是一种粮菜兼用的农产品,定边洋芋在种植业经济中是最具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其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是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定边洋芋种植面积达50万亩,总产量50万吨,种植规模和产量位于榆林市12县之首,是陕西省洋芋商品生产基地县。定边洋芋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白于山区的梁、塬、涧、塘,涉及18个乡镇。这里是定边主要旱作雨养农业区,土地辽阔,地气凉爽,年降雨量320——400毫米,且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非常适宜要求凉爽条件的洋芋生长要求。定边洋芋以其块茎大、块茎整齐均匀、含淀粉率高(15﹪——20﹪),鲜薯食用口感沙、耐贮运等优势品质享誉省内外,全县年外销鲜薯约35万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西北的西安、兰州、银川以及南方的广州、湖南、浙江等数十个省市。产品上市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地市场价每公斤约0.4——0.5元。

八.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九. 陕西省 榆林 定边县 定边皮毛

定边皮毛

定边皮毛以其丝长洁白、弹性好、韧性强,二毛裘皮更以色泽洁白光滑、毛穗弯曲成花、轻柔保暖漂亮等特点而蜚声全国。清朝已是出口佳品,俗称"九道弯弯白二毛"。山羊板皮所制的褥子不仅美观,而且保温隔潮,出口供不应求。

十. 陕西省 榆林 定边县 定边荞麦

定边荞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定边荞麦,陕西省定边县农业。定边县荞麦种植历史悠久,土地肥沃,土壤富含钾素,日照充足,天气凉爽,雨热同季,非常适宜荞麦生长。以其粒大饱满、色泽茶褐、棱细皮薄、出粉率高、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大等优势闻名遐迩。该县荞麦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美国及香港、东南亚地区。2011年,定边荞麦确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为定边县所辖20个乡镇行政区域。

荞麦自秦汉以来就是陕西省定边县农家的主要粮食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定边县素有“荞麦之乡”的美称。这里的生产环境突出特点是土地肥沃,土壤富含钾素,日照充足,天气凉爽,雨热同季,非常适应荞麦生长,是荞麦的最适宜产区。定边县一直是陕西省优质荞麦商品生产基地大县,“定边荞麦”曾被是中国家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是定边的名优。

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生产出的“定边荞麦”以其粒大饱满、色泽茶褐、棱细皮薄、出粉率高、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大等优势而闻名遐迩。全县以荞麦原粮为主,年出口量约2000万吨,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美国、香港及东南亚地区。产品上市时间一般在10月上旬,当地市场价每公斤1—1.2元。荞麦富含钙、磷、铁、锰、锌 及赖氨酸。荞麦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是定边人民得意食品。荞麦面粉既能压馄饨、剁荞麦面、做凉粉、削修片、打烙饼、搅搅团、灌 肥肠等,又能加工各种糕点、挂面及酿酒制醋等。荞麦香醋,色泽鲜亮,酸中带香,香微甜,已成南方人们饭前必饮之品,被誉为“ 醋保健饮料”。故荞麦素有“黑色食品之王”的美誉。

定边荞麦产地范围为陕西省定边县贺圈镇、砖井镇、安边镇、白湾子镇、姬塬镇、堆子梁镇、杨井镇、红柳沟镇、新安边镇、纪畔乡、石洞沟乡、郝滩乡、黄湾乡、学庄乡、张崾先乡、樊学乡、武峁子乡、王盘山乡、油房庄乡、冯地坑乡、白马崾先乡、白泥井镇、周台子乡、盐场堡乡、定边镇2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