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田七哪个地方特产 田七是广西特产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田七哪个地方特产 田七是广西特产吗更新时间:2022-05-11 07:21:55

一. 广西 百色 靖西 木耳田七红枣汤

功效:手脚冰冷、活血调经、防治脸部黑斑、润肺补血气。

材料(一人份):黑木耳一两 田七三钱 红枣十粒生姜两片

做法:

1、将黑木耳浸软,去头切碎。

2、田七洗净切碎或打碎;红枣洗净拍松去核。

3、上述材料和姜片加入十碗水,大火滚后,用中火再煮两个小时左右,最后加入适当的盐调味即可。

说明:

木耳性味甘寒,能补血气、降脂、润肺、止血、青瘀。

田七性味微甘苦、微温,能去瘀止血、消肿、促进冠状动脉血液循环。

脸部长黑斑和气滞血瘀、肌肤营养不良有关,木耳田七红枣汤可调和营养,补气活血。

煮汤秘诀在这里!

过水:

烹调肉类一定要过水,以便去除腥味及泡沫。做法是,水中加一两片姜用大火煮滚,在放入肉类,煮两到五分钟(视肉类的大小、厚薄而定),之后,捞起肉类再用清水洗一遍。把“过水”用过的水倒掉后,再换上干净的水煮滚。接下来准备熬汤。

水滚下料:

“汤”是香港人常用的术语,意思是煮一锅正点又好喝的汤,相当于‘煮好汤“的意思。”汤“一定要记得,先把水煮开至大滚,才把材料放进去,千万不能把材料放进冷水一起滚。”水滚才下料“的汤才好喝,又不会黏底。煮汤也是要一气呵成,不能中途加水或加盐,应该把汤煮好才加调味。

二.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田七

信宜田七是名贵中药材,有行瘀、止血、消肿、镇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和各种出血病症。田七对种植环境和栽培、管理、收获、加工等技术,要求极其严格,而且种植期长,3年后才有收获,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抓不好,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1965年,信宜县大成、白石两公社在海拔700~1500米之间的山地上试种田七。1969年,已发展到60公顷,并陆续收获。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田七种植成为山区致富门路之一。1987年,信宜县大成镇北梭村经营田七44公顷,年收获8.4吨,产值2105万元,全村1590人,单田七一项,每人收入达1300多元。1988年,全县种植田七255.3公顷,产量22.4吨,为广东省田七种植之冠。

三. 广西 百色 靖西 田七乌鸡汤

用料:乌鸡(竹丝鸡)1只,南枣6粒,陈皮l块,田七20克,水6碗,盐1茶匙。

作法:

①南枣用水浸洗。

②乌鸡宰洗干净,切去鸡尾。

③田七砸碎,连同其他已洗净的材料一并放入炖盅内,隔水炖4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说明:

产妇分娩时身体大量失血,若欠进补,就会脾肾两虚、面黄乏力。要调理好身体,就应经常饮用滋补汤水。产妇饮田七乌鸡汤,可收强心补血、祛瘀止血的功用,当能补益身心,神采再现。田七有消肿止痛、止血祛瘀功用,产妇用田七煲滋补汤水作食疗,效果显著。在药材铺买田七时,店员会将田七砸碎,以方便煲汤之用。田七表皮黑而有光泽属正货,表皮白则为移种品种。乌鸡又名竹丝鸡,煲汤有食疗作用,可益阴补血,补而不燥。孕妇不宜饮用田七乌鸡汤。

四. 青海省 海南 贵德县 贵德地方特产鹿茸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五. 四川省 攀枝花 盐边县 党参田七炖鸡

党参,可代用人参补心气,同样具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的药理作用。田七,又称三七,民间一贯有将田七当作滋补品的习惯。鸡肉为民间传统的食补佳品,与党参、田七配制成药膳,可更好地发挥补心气,活心血作用,对缺血性冠心。

党参田七炖鸡原料:党参15克,田七10克,鸡肉100克。

做法:先将田七研成细粉,备用。将党参切片,用纱布袋装后扎口,与鸡肉同入锅,加水适量,加葱、姜、精盐、料酒,用文火炖至肉烂,兑入田七粉,拌匀即成。

功效:补养心气,改善心肌缺血。

主治:气虚兼夹血瘀的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痛,痛有定处,心悸气短,苔薄白,舌质紫,脉细。

六.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田七牙膏、奥奇丽系列产品

梧州日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该系列产品采用广西中草药精制而成,是广西名牌产品。中华跌打丸广西梧州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该产品获国家银质奖、广西名牌产品和国家医药总局优质产品奖
( 梧州)

七.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田七

田七

八.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田七

田七又名“三七”,是广西、云南的著名,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药用其地下茎。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为我国人民发现和采用, 后转为人工栽培。因为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 子,故通称“三七”。据清代《归顺州志》说,“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 清代《百色厅志》卷三也说,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俗名为田七”。

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村,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田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有“金不换”之称。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贵》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本草纲目》中还说,田七“主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料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并说,“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咬虫伤”痢”,“大肠下血,妇女血崩,产后出血,产后血多,男妇赤眼,无名痈肿,虎咬虫伤”等。据药物分析,田七主要含六种皂甙和谷甾醇、胡萝卜甙、黄酮类化合物。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对增强体力,改善心肌氧代谢,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古药书说田七“功同人参”确非虚妄之词。谷甾醇和胡萝卜甙能降血脂,而黄酮类化合物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的有效成分,因而常食田七,不仅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而且对冠心病、心绞痛有预防功能。无病的人服用后可起预防冠心病和滋补强壮作用。

田七要根据使用目的来决定用法。服法不同,功效迥异。

一般说,生田七能使血管收缩,是治跌打刀伤的特效药,确可达到药到血止的效果。把田七粉,用酒调成糊状,敷于疮疽上,可起到散血消肿作用。内服田七要根据病情作不同的服法:散血、止血、止痛应服生田七;补血、补身则服熟田七。熟田七的制法是把生田七切成片,用盐水浸透,晒干后研成细粉即成。也有将生田七置小碗中,碗内置清水,水量以田七能吸干为度,再蒸软、切片,用油炸成黄色,酥而不焦, 然后研成粉末,便成熟田七。两种方法均可。熟田七有补气、活血、补血、去瘀、生新作用,用熟田七炖鸡,是妇女产后服食的上佳补品。

在广西的名菜谱上,有一叫“田七炖鸡”的。用熟田七配以北芪、党参、杞子、杜仲等药材浸酒,就是“田七大补酒”,早晚适量饮用能补血补气,舒筋活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进健康,是药酒中之上品。近年,用田七配制成的“田七牙膏”对防治牙疾有良好作用。

田七的去瘀作用是非常强的,传说有一屠工杀猪得一大盆猪血,因手被割伤,急取田七粉敷伤口,匆忙中把一些田七粉撒落于正在凝结的猪血里。不久,猪血尽化为血水。因此,届间鉴别田七真伪的方法,常用凝血块用试验,能化为血水的是真田七,否则是假田七。

购买田七,以颗大、坚实、滑身、无枝爪者为优。田七是多年生植物,要种三年以上才能收。种植年代越长,个头越大,质量越好。因此,田七的大小等级以每市斤有多少头(个)为准。如四十头,指每市斤有三十一至四十个,六十头指每市斤有四十一至六十个,百二头指每市斤有八十一至一百二十个;民间分级则没有这么严,百二头,一般指每市斤不超过一百三十个,八十头指每市斤不超过八十五个。总之,头数越多,表明田七越小,头数越少,则田七越大。二十头、 四十头的田七一般要种七年以上,那是田七中的佼佼者了。

田七的加工也要得法,挖取回来后,洗净剪下须根(须根晒干也可入药),置阳光下曝晒,边晒边搓,直至根块全部干透,用牙咬也不留痕迹为止。如加工到最后阶段,换用小木板揉搓,它的表面就更加光滑圆整。如遇阴雨天气,则用炭火烤干,火力以摄氏三十至三十五度为宜,也要经常翻动,边烤边搓,中间不能停火,以免温度降低,出现“回汗”现象。大量的田七贮存要放置干燥、通风处,防止受潮、霉变或虫蛀;少量的放密封瓶中即可长期存用。

田七是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现在全世界仅有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广西的田七分布在田东、田阳、靖西、德保等地,特别是靖西因田七产量高,质量好,被称为“田七之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