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怎么画泰州特产 江苏特产怎么画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怎么画泰州特产 江苏特产怎么画更新时间:2022-05-07 07:14:57

一. 江苏省 泰州市 高港区 泰州小磨麻油

泰州有样著名的土——小磨麻油。过去,曾传下一句谚语:“一条毛骡一盘磨,宁卖麻油不做官”,足见靠卖麻油维持一家的小康生活,在当初大概是不成问题的。据《泰州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泰州有一位叫储碧山的读书人,留下过一首“海陵竹枝”高速《小磨麻油》说:

“拣匀淘净炒微黄,黄家麻油特擅长,

同在一城分高下,南门不及北门香。”

这首词不仅记述了小磨麻油制作方法和过程,且对当时南、北门麻油作坊的产品质量作了比较和评价,其中提到的“黄家麻油……”,还流传下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在前清泰州本是扬八属会考之地,每逢大比之年,扬州府所属各县的读书人,都要汇集到泰州来赶赴童试(即考秀才)。一旦考试结束,那些属县的考生们,又都纷纷上街,购买些当地名产,带回乡里,馈赠亲友,其中,泰州的小磨麻油,每每是人们竞相争购的热门货。当时北城门外,天滋河边,古上真殿拐角口,有个黄芷的人家,老夫妻两口,没儿没女,开了一爿小小的麻油作坊,一开间的门面,两尺长的柜台,住南朝北,缩在角落里,很不惹眼。起初,小店里生意清淡,老夫妻两个人在自家门口,向过路农民陆续收点芝麻,自己推磨,自己提油,虽说出货多,销贷不快,好在这两老人,省吃俭用,倒也能免费糊口。后来,城里麻油作坊越开越多,眼看维持不下去了,老奶奶有点儿犯愁来,就提醒说:“老头子呀,做生意,做生意,总是要讲点儿‘门槛经’的。我看我们家麻油要在香味上花点工夫哩!”老头子心里一盘算:花工夫,怎么花呢?除非多卖点劲呀!于是,他一改往日在门口买麻油的老例,特地带上扁担、绳索和麻袋,远远跑到新城、鱼行、港口、周庄等鬲岸地带去买些芝麻(传说中,那一带产的芝麻:壳子薄,颗粒齐,出油多,味道香)老头子把收回来的芝麻拣拣、挑挑、洗洗、淘淘、下锅烘焙时,力使做到“文火烧,飞铲炒,不夹生,不枯焦。”到了上磨,两个人又格外小心地磨了一遍又一遍,到把芝麻磨成粉末般,这才加水搅拌,用钢端(dvan)子慢慢挤压提油。等到麻油制成时,嘿咦!奇迹来了。一时里,他家店前屋后,“油香四溢,满室芬芳”,直引那些从北城门口路过的行人,都停住了脚步一个个嗅着鼻子,顺着香味,找进店来。不用宣扬,不用招揽,顷刻间,一缸麻油卖得个精大光。俗话说:“城小好传事”。同行们听说这个消息,也都纷纷赶来向黄芷老头儿讨教、老人家倒也毫不介意,当下就把自己的制作方法来了个开诚布公。各家店主记下黄芷的话一个个高高兴兴地带着秘法回转作坊,来了个如法炮制。果然,麻油质量也跟以往大不相同。从此,你追我赶,芝麻越挑越匀,麻油越做越香,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子孙不绝,这一来小磨麻油就成了泰州的名了。

一九一五年,苏北行政公署在扬州举办了“苏北土物资交流大会”,泰州的“小磨麻油”及付产:“泰州嵌桃麻糕”、“麻油花生酥”和用麻油调调制的各种中药,都被大会列为省级和地区级名产。据近代文人绍侯先生在其著作《耐庵笔记》中写道:“一九三七年,泰州有麻油作坊二十八家,年产麻油四十六万斤,其中百分之四十销往沪、宁、京、杭一带。……”又记载有“一九二九年,泰州的小磨麻油,曾参加过由中、美、英、法等国所共同举办的《国际西湖博览会》。”当时泰州有一家叫“泰源麻油店”生产的小磨麻油,被该博览会评为一等奖。可见泰州的小磨麻油在国际上,也是颇负盛名的。

学纯同志曾在“新泰州竹枝词”中,作过一首《咏泰州小磨麻油词》,文句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故录于后,作为结束。

“玑珠入釜炒微黄, 细磨徐推淌满缸,

二.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 香荷芋

香荷芋

香荷芋属多子芋类。分蘖性强,子芋多,易与母芋分离。为晚熟品种。株高1.2米左右。叶片深绿色,右柄绿色,微带紫色。每株结子芋8-9个,芋红色,芋芽也略带红色,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收获。子芋亩产可达1200公斤。母芋及子芋肉粉质,有香味。

三. 江苏省 泰州 泰兴 涨烧饼

需用酒药发酵制成的酵水和面,十数小时候后,和面起孔发酵上涨,倒入铁锅内,用文火慢烧,不时开锅,沿锅壁倒入油水。待朝上一面凝固后,用铲将烧饼铲起翻身朝下,再倒入油水慢烧,约二小时后饼才能熟。食时用刀切成1.5公分厚的薄片,冷的可以放到蒸笠上加热。过去用大灶或箱锅费时还容易焦。现在用蜂球炉上加一凿洞的油漆桶,再放上锅,则火距锅40公分,不易焦。纯用油浇于锅壁,饼外壳脆而香。烧的时间也缩短了。倒面前锅中洒白芝麻,好看还增香,面中加入甜素,更加可口。

四.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庐山竹丝画帘

    庐山竹丝画帘,薄如细布,光滑柔软,可卷可挂,秀雅宜人。作为厅堂书宝陈设,使之室内生辉;作为房门挂帘,可透清新空气;作为艺术品收藏,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国画的风格。庐山工艺美术厂生产的竹丝画帘、竹丝屏风、竹丝绣帘工艺精湛,深受国内外游客所赏识,被称为“中国庐山艺术珍品”。(九江)

五. 江苏省 泰州市 海陵 泰州油炸臭干

泰州油炸臭干

兵法曾云之:置之死地而后生。泰州油炸臭干就演绎了这个道理。亦有人说,愈堕落就愈快乐,泰州油炸臭干也将这种境界发挥到了极致。第一次吃油炸臭干,只是品尝臭干的精神层面,被其的标新立异所吸引,依臭卖臭,究竟是为何?然而待到第二次再来,就早已进入了臭干的内在层面,不羁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一次水火交融的味觉之旅,轻轻的咬上一口,水辣椒的辣味、油炸的香味、臭干的酥软交织在一起,浓浓的香味带着轻微的辣,外焦微脆,内软味鲜,下咽的那一瞬间便情不自禁的就爱上了这种感觉,成了永久的FANS。

油炸臭干是泰州的标志性的小吃,记得小时候,无论是大街小巷,油炸臭干随处可见,且各家的口味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每家都有着自己的忠实食客。到了傍晚的时候,各家都会派个代表拿着小锅小盆来买,当做下酒菜或孩子的零星小吃,你两元我三块的,小小的帐篷内,满是大人小孩,大人唠家常,小孩则在一旁玩耍,待到老板将炸好的臭干用长长的筷子捞起来搁在锅边的筛网上,便都围了上来,等待装盘,而调皮的孩子早已迫不及待的拧起一块,扔进嘴里,即使烫的嘴巴直嘬,也不忍丢口。然而在现在,这样的景象却很少见了,虽然大街小巷也时常见到油炸臭干的小摊,但买的人也是寥寥无几,飘出的味道也有股说不出来的怪味,买些来吃,基本都是一个味道,且炸出来的臭干不是太老就是太嫩,吃到嘴里,了然无味,失望无比,不由的怀念起过去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经过涵东街时,突然被一阵香味所吸引,仔细一闻,正是那熟悉的味道将记忆中的馋虫叫醒了。可左看右看,却怎么也找不到熟悉的油炸臭干的踪影,闻着香味,我一路寻找,未果,心有不甘,找一路人问,在路人的带领下,七拐八拐的把我领到一处平房门前,门上用粉笔写着“张老太臭干”。不禁有点踟蹰,这摊不应该是在路边摆着吗?怎么会在自家小院里呢?但那香味确实是从这小院传出来的,应该不会错吧。走进小院,一位老太正在简易棚里忙活,金黄色的臭干在油锅里翻滚着,

老太熟练的将黏在一起的臭干分开,待到臭干像个胖娃娃时捞出放在筛网上沥油,闻着那香味,唾液就开始分泌了。买了几块,淋上张老太特制辣酱,咬一口,辣、香、脆、嫩、滑、烫,那叫一个美味啊,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旁边的一位食客笑称道这可是泰州五星级臭干。

吃完便与老太闲聊起来,老太全名张桂英,今年已是81岁的高龄了,别看老人家已经是81岁,身体可健朗了,记性也相当不错,还特别好客,遇上头一次上门的顾客,老太还会多加几块。张老太的女儿宗女士告诉我们,老太原是林机厂的一名员工,特别喜欢做菜,退休后便一直在家做着油炸臭干的买卖,老太的臭干特别厚实,技术也到位,外脆内嫩,加上特制的辣酱,回头客特别多,每到下午五点的时候,院里院外全是人,中央商场、金鹰、附近的一些大型商场的人全都赶过来一饱口福,到过年的时候更是销售的紧张,真是交钱预定都满足不了。张老太在一旁自豪的告诉我们,这臭干还曾一度远销到新疆。离开张老太的小院,走出很远,那香味还在空气中飘荡,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泰州地处南北之间,有兼客并蓄,来者不拒之妙,因而小吃很多,有特色的也不少,但都不是泰州所特有的,但泰州人却能够对这外来小吃进行创造性的享用,加入泰州本土的独特口味,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油炸臭干,顾名思义是油炸出来的,泰州油炸臭干不仅有自己的特色,还会变化着吃,将炸好的臭干放在鸡汤、骨头汤了,再搁上些豆芽、海带,用文火慢慢的煮,待到锅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泡泡声时,掀开锅盖,一股香气便扑面而来,吃起来,滑滑的,美美的,鲜汁四溢,喝上一口汤,回味无穷,不亦悦乎。

六.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 猪三宝

所谓猪三宝,其实是猪耳朵、猪尾巴、猪嘴唇。由于这三宝皆是生长在猪的特殊部位,因此口感独特,深得大家的喜好。而近年来由于加工技术的改进,已能加工成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七.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兴化龙香芋

兴化龙香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香芋

龙香芋生长在垛田中,为兴化地方品种,株高1.2~1.5m,叶片深绿色,叶柄绿色,叶柄长,叶片与叶柄相连处有紫晕,母芋近圆球形,肉白色,粉而香,子芋少,椭圆形,肉质粘。兴化“龙香芋”是垛田镇的特色传统无公害农产品,长期以来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喜爱。

“兴化龙香芋”为兴化地方品种,是兴化市特色传统无公害农产品。株高1.2~1.5m,叶片深绿色,叶柄绿色,叶柄长,叶片与叶柄相连处有紫晕,母芋近圆球形,肉白色,粉而香,子芋少,椭圆形,肉质粘。“兴化龙头芋”生长期间基本无虫害,金秋九月正是“兴化龙香芋”陆续上市的季节,用以满足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市场供应。秋冬时节食用,更是口感细腻,香味独特,长期以来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喜爱。兴化市常年种植“龙香芋”10000多亩,亩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每亩每季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种植效益较高.

八.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 泰兴花生

泰兴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泰兴花生

泰兴花生果

泰兴盛产花生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上乘,为传统闻名的“猪、油、酒”三大特色之一。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泰兴市农科所采用高新技术孵育,成功推广出了泰花一号、泰花二号、泰花三号新品种,具有保持原有品质、大幅度提高产量、趋于优质专用的特性。

泰花一号,原名“79-10-1”,采用“二辐三号”与“辐矮50”杂交选育而成。荚果普通型,大小中等,二粒荚为主,果型整齐,网目较小,网纹较深。500克果数365个,500克仁数768,百果重165--175克,百仁重75克,出仁率72--74。籽仁椭园形,种皮粉红色。

泰花二号,原名“81-28-11”,采用“花28”经钴60辐射选育而成。荚果普通型,大小中等,网目较小,网纹较深,果嘴中突,以二粒荚为主。籽仁长椭园形,种皮粉红色,无油斑、无裂纹。500克果数390---420个,500克仁数835,百果重160---165克,百仁重70克,出仁率72--73,粗脂肪含量55。43,蛋白质含量24.61。

泰花三号,原名“8801--50”,采用泰花一号为母本,粤油551-116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荚果普通型,果形短粗、中大,网纹中粗较浅,果嘴中突,以二粒荚为主。籽仁椭园形,种皮粉红,有光泽,无油斑。500克果数320个,500克仁数602,百果重176克,百仁重82克,出仁率72.8,粗脂肪含量52.82,蛋白质含量25.86。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泰兴花生”外观秀美,以两粒为主,荚果普通型,网纹清晰,色泽乳黄,无异味;籽仁大小中等,色泽鲜艳,红或粉红色。 2、内在品质指标:“泰兴花生”具低脂肪,高蛋白,水溶性糖份含量高的特点,鲜食微甜,口感细腻,炒食味甘气香,食之无渣。经江苏省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每100g泰兴花生果含脂肪48.5g,蛋白质25.3g, 水溶性糖5.3g。 3、安全要求:泰兴花生产地环境按照《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的要求执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 花生》NY5303-2005质量标准。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泰兴花生”需生长在泰兴高沙土、沿靖圩田平原地区,土壤质地是具夜潮性的砂壤或中壤土。 2、品种选择:“泰兴花生”生产应选用在传统泰兴特色花生品种基础上改良的泰花系列品种。鲜食花生栽培可选用泰花1号,泰花3号、泰花6号;炒食或加工用花生栽培选用泰花4号、泰花2号、泰花7号。 3、“猪、油、酒”是泰兴三大特色产品,三者相辅相成。生猪养殖产生大量的猪粪和杂灰,经腐熟后施到花生田间促进了泰兴花生特色的形成与保持。 4、“泰兴花生”经适当延期栽培后,甜味特点更为明显。

九. 江苏省 泰州 泰兴 曲霞德泉汤包

曲霞德泉汤包

其特点是皮薄汤多,汤汁味浓,所以有“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口诀。如果正值螃蟹上市之际,蟹黄汤包之鲜美更是一绝,令人回味无穷。

十. 江苏省 泰州市 高港区 全羊席

泰州一带有吃羊肉的习惯,其中以靖江、泰兴、高港的羊肉宴较为有名。靖江菜肴融合了南北各家之长,既有维扬菜的风味,又有姑苏菜的内涵,其代表之作就是全羊席。

吃羊肉是北方人的特长,然而许多北方人到靖江品尝过羊肉宴之后,竟不相信羊肉有如此的美味。

靖江的羊肉宴的确有自己的绝活,这得归功于它的创始者刑三祥。刑氏羊肉店创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挂牌邢长兴,至今已历时五代,100多年的历史。刑三祥的孙子邢天锡发展了祖父烹调羊肉的特色,成为靖江一代名厨,能够一羊百菜,通过煎、炸、熘、炒、烧、焖、炖等烹调技法,达到制百肴、出百味。

全羊席中的近百种菜肴,全部是羊肉、羊内脏及其它器官制成的。原料尽管都出自羊身,但颜色、口味、形状却各不雷同。颜色有的鲜艳,有的凝重,有的淡雅;口味有的香酥,有的润滑,有的脆嫩;形状千姿百态,各尽其妙,每道菜都称得上是工艺佳品。

靖江的羊肉宴集中体现了靖江菜在色、香、味、形和名称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像龙眼滚球,是挖去羊眼中的黑球,塞入糊状虾仁,再镶上樱桃肉,用蒸笼蒸出来的,珠滚玉盘,白中露彩,称为龙眼滚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打理全羊席固然是高超的厨艺,但靖江的城镇乡村,普通人家也有烧羊肉的技巧。冷切、生炒、红烧、煲汤……照样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有滋有味。当令之时,靖江百姓每天消费的羊肉是以吨计算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