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绍兴特产老味道 正宗的绍兴土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绍兴特产老味道 正宗的绍兴土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2-05-07 08:32:52

一. 四川省 达州市 万源 万源老腊肉

万源老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万源老腊肉是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的。万源老腊肉皮色黄亮、肉色酱红、切面脂肪亮黄、瘦肉深玫瑰色、光滑油润、熟肉咸淡适中、口感鲜美、回味绵长、腊香独特,色、香、味堪称腊肉中的上品。万源老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腊肉是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万源市饲草饲料工作站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万源老腊肉生产地域为四川省东北部的万源市。万源市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东与重庆市城口县交界,南接宣汉县,西与平昌县、通江县相邻,北连陕西省的镇巴县、紫阳县,境内生态环境优越,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素有重庆后花园之称。万源老腊肉保护范围为该市的5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9′-108°31′、北纬31°39′-32°20′,东西长96.7km、南北宽77.25km,幅员面积4065平方米,年出栏肉猪70万头,年加工腊肉2000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万源老腊肉成品呈黄褐色或酱红色,有光泽;清洗后皮色金黄,脂肪表面为亮黄色;切面为透亮色,肉面光滑油润,肌肉切面呈深玫瑰色,肉身干爽、结实。煮(蒸)熟后,入口即化,咸淡适中,香味醇浓、回味悠长、韧而脆,具有特有的熏香味和腊香味,回味悠长。2、内在品质指标:万源老腊肉经抽样检验,氨基酸总量达到36%-46.9%,其中,赖氨酸3.15%-4.16%,蛋氨酸1%-1.33%,苏氨酸1.64%-2.14%,谷氨酸6.04%-7.74%,亮氨酸3.04%-3.88%;控制性指标中,亚硝酸盐(mg/kg,以NaNO2计)控制在6.7mg/kg-9.7mg/kg以内,低于GB2730规定的30mg/kg标准;酸价(mg/g,以KOH计)控制在4mg/kg以内;铅≤0.033mg/kg;砷≤0.0087mg/kg;过氧化值≤0.018g/100g;产品中天然硒含量高达0.25mg/kg-0.29mg/kg,是天然富硒食品。3、质量安全规定:按无公害肉猪养殖标准进行生猪养殖,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万源老腊肉地方标准》(DB511781/TOO7-2011),食品包装应符合QB/T6543的要求,运输过程中不被污染,以保证其安全。

二. 广西 崇左 江州区 左江花山老红糖--红糖

左江花山老红糖--红糖:左江花山老红糖由广西瑞和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己生态种植的甘蔗,零添加、传统手工,并利用柴火熬制而成的。甘蔗种植遵循自然法则,无污染,熬制出的红糖尽显天然醇香。

信息来源: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

三.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老腊肉

产于山区的苟家、万家、三郎、街子等乡镇,由山民们传统手工腌制而成。因为高山气候的关系,一年四季都可腌制,且经年不腐。原料取次于吃纯粮的猪肉,制作时不用烟熏,只任山风吹。腌制出的腊肉不仅保持了鲜肉的丰富营养,而且瘦肉质感爽口、喷香化渣;肥肉晶亮透明、香醇甜脆,入吃不腻,回味绵长。到九龙沟、凤栖山、鸡冠山旅游,老腊肉是不可放弃的一道好菜,兴致之至,还可买几块回家让亲朋分享。( 崇州)

四.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老酒

绍兴老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绍兴酿酒已有2500年的历史。据《吕氏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能酿造精良美酒了。“投醪河” 的故事便是一个佐证。公元前 473年,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亲征伐吴,师行之日, 将越国父老送来的美酒投入河中,与士卒共饮,将士们深感恩德,无不用命。终于大破吴军。至今,绍兴城南 犹存的投醪河便名出于此。南北朝时,绍兴酒被列为贡品,到了唐宋两代,绍兴老酒更是越酿越精,遐迩闻名
此后,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赛会和1925年的西湖博览会上,绍兴老酒都获得了特等奖 状与金牌。建国后,绍兴老酒是全国18大名酒之一,每届全国评酒会均被授于质量金牌奖、1984中夺得全国金 杯奖。198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酒类大奖赛中又荣获金牌奖章。绍兴老酒用精白糯米、优质小麦为主要原料, 汲取得天独厚的鉴湖之水酿制而成。同时,采用不同的配料和酿制方法,分加饭、元红、善酿、香雪、花雕等 品种,各种酒具有其独特的风味,是饮料酒中之佳品,用绍兴老酒作调料煮饪菜肴能增添美味。绍兴酒也是配 服中成药的理想药引。绍兴酒出口近30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外销量5000吨以上,占我国黄酒类外销的首位。( 绍兴)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小吃

传统食品类:孟大茂香糕、越味茴香豆、长塘角笋、糟鸡、越鸡、腐乳;霉系列:如霉干菜、霉千张、霉毛豆、霉苋菜梗;酱系列:酱鸡、酱鸭、酱菜等产品;现代食品类:银丝米面、中华鳖、珍珠粉;醉系列:如醉虾、醉鸡、醉鱼干等产品。( 绍兴)

六. 山东省 济南 商河县 商河老粗布

商河老粗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河老粗布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织老粗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1000多年前就在商河大地产生,明清民国时期达到繁盛。它选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当今崇尚绿色,回归自然地消费潮流中,它所具有的纯棉质地、手工织造、民族图案、古老民间工艺等特点尤为珍贵。老粗布质地柔软,透气吸汗,肤感舒适,冬暖夏凉,抗静电,防螨止痒,持久耐用,色彩古朴大方,传统时尚,实为绿色环保健康佳品。

商河孙集老粗布,又叫土布,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已远销京津、承德、塘沽及省内泰安、莱芜一带。“家家机杼声,户户织土布”曾是商河县民间老粗布生产的真实写照。商河土布是纯棉手工制作,图案精美,色泽艳丽,手感舒适、无静电、吸湿性能好。随着近年来返朴归真、崇尚自然潮流的兴起,土布加工制作的床单、被罩、服装等制品,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青睐。 2006年商河老粗布获“济南市十佳旅游产品”称号。

商河老粗布传统纺织技艺历史悠久,1000多年前就在商河大地产生,明清民国时期一度达到了繁荣,在商河民间形成了女子14岁纺线,16岁织布的传统习俗。

工艺特色:商河老粗布制作工艺有传统特色,木制纺车,木制布机,每家每户都有一套,工艺虽原始简陋,却步骤严格,从纺线、络线、到牵机、递综、创纾、织机等有十几道程序,其工艺有:选棉花、轧棉花、挫布绩、纺线、染线、络线、牵机、织布等14道工序。粗布的花样繁多,大都有十余种设计花样,具有鲜明特色,主要有:雏鸡花、大小彻花、翻花、席花、野鸡翎、织女送梭、牛郎送子、大翻花套小翻花等十余种花样,根据设计要求可织出所需要的花样,老粗布质地柔软,舒适感强,古朴典雅,备受青睐。

七. 重庆市 城口 城口老腊肉

城口老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肉香味浓,口感好,肥而不腻,故有“老口老腊肉,香飘山内外”美称。 ( 城口)
土老福腊肉传统腌制的基础上,用最新配方腌制浸泡,并以科学方法配大巴山多种有益植物树叶轮换熏烤减少腌腊制品中的有害物质,极大地提高了老腊肉的健康指标。腊肉均是经过40天左右的熏烤而制成。







“土老福”品牌城口老腊肉四大特色:


1.原汁原味城口农家土猪肉为原料:现已发展到当地上万户,3万余农民为我厂养殖粮食猪,有效的把握土猪(肉质好,无公害)原料。


2.大巴山多种森林(植物)树木薰烤:科学精选多种森林植物为薰烤原材料。


3.纯手工精制“千年历史传统食品”:农家传统薰烤方法,工厂化制作推广。


4.新工艺、新技术打造健康腊肉“土老福”:传统工艺与西大科研成果相结合,大大降低了腊肉中的有害物质。








充满浓浓乡情的黄灿灿、亮晶晶、肥而不腻、口齿留香的“土老福”农家老腊肉主要以“熏烤”为主, “熏烤”比“烟熏”在打造健康食品方面更具科学性。这是“土老福”腊肉最具独特之处!乡亲们做腊肉用的猪都是那种被当地称为“地油子”的土猪。

这么样识别和食用“土老福”城口老腊肉


一、外观
每块成品腊肉均铬印有“土老福”钢印标记,由于产品是经十余种香型森林植物树木“熏”与“烤”,腊肉、香肠呈自然“枣”红色。


二、口感
由于“土老福”腊肉用土猪肉鲜肉精制(工厂每天收购当地农民饲养的“地油子”土猪为主要原料,以鲜肉当天分割腌制完毕,一律不采用便宜的冻肉制作),口感绝佳!与其他“冻肉”“饲料猪肉”制成的香肠、腊肉在口感上有明显区别。


三、品质决定价格
科学“熏”、“炕”,健康提纯传统熏制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土老福”城口老腊肉每批货熏烤时间均达45天以上,每斤鲜肉只能炕出0.5斤老腊肉,比普通腊肉成本大大增加。“土老福”腊肉市场价超过45元/斤(每斤低于30元的决不是“土老福”腊肉)。


四、食用方法
食用前最好是通过数小时的浸泡(不能低于30分钟的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净(蒸、炒、炖等)多种方法食用。

八.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加饭酒

半干型酒类。配料和酿造方法与元红酒相同。投入的用料量(饭量)较多(比元红酒增加10%),故名。根据增加的饭量多少,又分为“双加饭”和“特加饭”。酒色橙黄明亮,陈香浓郁,口味醇厚,富含氨基酸,为绍兴黄酒中上品。在第一、二、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名酒;1986年在第四届国际酒类及饮料博览会和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分别荣获金质奖;1988年下半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国宴酒”。( 绍兴)

九.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滩簧

产品别名: 鹦哥班

产品名称:滩簧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简介:艺人中素有“七十二本鹦歌戏”的说法,内容大都为世俗情态,或男女私情,或妻妾纠葛。所演大都为下层社会生活片断。演出具有嬉谑、调弄、滑稽、逗闹的特色,多在搬演当场按人按事按地作口头发挥,口头俗语皆可入唱。表演不多以旦堂执绣帷,花脸执纸扇,所演动作类似日常举止,甚少矫饰。

产品历史:绍兴滩簧约形成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其时,浙东一带贫苦民间艺人迫于生计,常男穿长衫,女著小袄,头包花布,持小锣沿街卖唱,演唱多为民间流传小调。当时统称花鼓调。

花鼓调流传至余姚一带,颇受当地农民欢迎。其时余姚周巷有一周姓地主,对该调特别喜爱,遂雇用长工,让其人人学唱。并让男女雇工在田头相对而歌,好似一对鹦哥。相传日久,遂演变为鹦哥戏。

鹦哥戏流入绍兴后,与本地民间艺人结合,队伍逐渐扩大,内容形式亦日渐丰富。当时最大班子前后场共8人,分为三花脸(男角),三旦堂(女角),二后场(音乐);次为6人,即二花脸、二旦堂、二后场。花脸服装为一顶秋帽,一件长衫,旦堂有一副简单包头及几套红绿衣裤,随戏更换。该戏语言通俗,唱腔流畅,深受农民欢迎。故俗有“看了鹦哥班,男人出畈,女人烧饭”之谚。惟演出时演员不时掺入0庸俗表演,常为当局禁演。

鹦哥戏剧目、角色简单,最多不超过4人,大部分均为2人。据艺人回忆,曾有“七十二本鹦哥戏”之说,但多已失传。早期能演出者亦仅《大采桑》、《双卖花》、《磨豆腐》、《荡湖船》、《跳高楼》、《打窗楼》、《草庵相会》、《后游庵》、《前落发》、《后落发》、《双落发》、《买石榴》、《摘石榴》、《猜木箱》、《借披风》、《还披风》、《老实头人烧香》、《卖草囤》、《男教情》、《女教情》、《三官堂》、《买青炭》、《十不许》、《胡子哥》、《落布》、《毛瞎子捉0》等27本。

建国后,有关部门曾帮助鹦哥戏艺人改进剧目,组织演出,由于当时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演出困难较大。1961年11月,由绍兴曲艺协会招收学员16人,举办培训班,并改称为绍兴滩簧。学员结业后,正式建立绍兴滩簧剧团。“0”中,剧团一度被撤销。1978年,恢复重建。1981年4月,绍兴滩簧剧团再次撤销,演职人员全部安排转业。此后,境内已无专业绍兴滩簧艺人。

十.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河蟹

产品名称:绍兴河蟹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黄毛、青背、白肚、金爪,黄满膏丰

产品成分: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钙126毫克、铁2.9毫克、硒56.7微克、维生素A389微克、核黄素0.28毫克、维生素E6.1微克

产品功能: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淤、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
产品历史:南宋嘉泰《会稽志》载:“会稽往岁有蟹葘,小蟹无数相虯结,大如三斗器,随潮入浦,散入濒海诸乡,食稻为尽,螟蝗之害不加于此。”明嘉靖十五年(1536)兴建三江闸,河海隔绝,亲蟹入海和蟹苗入河减少,螃蟹资源下降。

产品简介:河蟹又称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拉丁学名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swards,英文名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我国蟹类500多种,而河蟹是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的淡水蟹。绍兴河蟹,黄毛、青背、白肚、金爪,黄满膏丰,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是传统鲜美佳肴。70年代中期开始,河蟹常年捕捞过度,产量越来越少。90年代以来,价格直线上升,市场供应多从外地调入。

河蟹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自辽宁的鸭绿江、南至广东的雷州半岛都有分布,甚至在远离海洋1000多公里的湖北沙市也能找到它的足迹。50年代末到60年代,由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在通海的江河兴建了水闸和大坝,阻断了河蟹的通道,影响了河蟹自然增殖,外加水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河蟹资源大幅度减少,蟹苗供应严重不足,放流蟹苗来源困难,致使河蟹产量锐减。导致市场河蟹价格昂贵。放流增殖工作在我国开始于60年代,70年代初我国水产工作者在沿海河蟹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始了人工繁殖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先后解决了亲蟹饲养运输、交配产卵、越冬孵化、幼体培育和蟹苗暂养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浙江水产研究所首先利用海水人工繁育蟹苗成功。接着安徽省滁县水产研究所利用人工半咸水人工繁殖蟹苗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自古养蟹靠捕捞天然蟹苗的历史,为我国各地尤其是内陆地区进行河蟹的繁育、养殖开辟了广阔前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