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益阳安化青塘镇特产 安化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益阳安化青塘镇特产 安化县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6 11:47:08

一.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沅江麻香糕

沅江麻香糕位居湖南“四大名糕”之首(湘潭的灯芯糕、湘乡的烘糕、宁乡的砂仁糕),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从前,有首民谣唱道:“后湖里的水,陈义盛的女;锦林的鸡狼毫,億昌的麻香糕。”后湖的水就是做麻香糕的水,陈义盛家的闺女据说个个都漂亮,鸡狼毫是当地的毛笔,“億昌”字号的麻香糕最为有名。

据史料记载,麻香糕产生于1821年,由沅江人创制,主要利用洞庭湖区黑泥糯米、芝麻、蔗糖为原材料,通过10多道制作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薄脆香甜、落口消溶,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徐六一说,麻香糕在传承的历史长河之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中华老字号“億昌”。

1911年,沅江成立县商业联合会。本地商人金迪珊集资壹万元成立“億昌”, 聘名师专业制作麻香糕,规定糕片长、宽、厚,并加一道青色眉状印记于糕片中心, 作为“億昌”牌麻香糕典型标志。受当时废帝制、兴民主思想影响,“億昌”蕴含“億万民生,昌盛兴隆”之意,前店后坊经营。

“億昌”早在集资挂牌之前,已是沅江县城小有名气的糕点作坊。“億昌”成立之后,聘沅江籍糕点师钱敏斋、王云寿为主制作麻香糕,并对麻香糕配方、生产工艺、包装进行全面创新。新创制的“億昌”麻香糕选用当时最好的“绵白糖”,以当地优质的糯米、芝麻为主要原料,并经数道工序的技术处理,改传统的木盒成型为金属盒成型,片厚由原5毫米改成3毫米后至1.6毫米,包装加印“億昌麻香糕”五字。

由于水陆交通发达,沅江历来为洞庭湖区域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四面八方商贾云集,新中国成立前,即有“小南京”之称。重新创制的“億昌”麻香糕产品色泽微黄、粉质细腻、疏松香甜、燥脆爽口、落口消溶,更兼成形规整、包装精致、图案醒目,一时在洞庭湖周边地区声名鹊起、销量大增,声誉波及全省。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桃江绿茶

桃江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桃江绿茶是湖南益阳桃江的。

桃江绿茶

湖南省桃江县茶业协会

14982173

三.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腊肉

正宗的安化腊肉,色泽金黄,不同于一般市面上的腊肉。安化有习俗,过年杀猪,所得肉全部腌制挂于灶上,烟火熏染长达数月。所以味浓味厚,合湖南、四川人口味。无论蒸、炒、煮,都好吃;炒辣椒、做土钵,都是上佳美味。腊菜本来就是湘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化山民的土制腊肉又更是地道。

作家、美食家符中士就是湖南人,他在湖南安化山区的农家吃过腊肉,肉有厚厚一层黑烟,热水洗后切片,一蒸即食,“那味道,哪怕我吃过了这么多的中西美味、南北佳肴,也至今难忘。就是闻一闻蒸肉时飘散的香气,也是一种极好的享受。”

取带肥安化腊肉用温水漂洗干净后,进蒸笼约10分钟取出。将蒸好的腊肉改刀为厚片,摆入盘中撒上味精进蒸笼蒸约10分钟即可上桌。此菜特点:腊香浓厚,肥而不腻。

安化腊肉的吃法也挺多,一般习惯素炒。先切下一大块的腊肉水煮,把肉煮软后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放在碗橱里备用,要吃腊肉时就拿出适量的一部分。炒锅放油烧热,先放肥肉,炸出油后再放瘦肉炒。炒腊肉是不用放盐的,因为腊肉腌制的时候已经放了足够的盐,最后只加一点大葱。腊肉的另外一个做法是蒸。用一个大碗,下面放油豆腐或豆豉,上面放切成片的腊肉,在高压锅里一蒸,香喷喷的腊肉就做好了。

四. 湖南省 益阳市 赫山区 老姜鸡

【菜名】 老姜鸡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肉质细嫩,姜香浓郁。 【原料】 原料:鸡腿500克,木耳10克,盐6克,胡椒粉 2克,味精2克,姜片20克,油,香油。水淀粉,鸡汤各适量。 【制作过程】 (1)鸡腿剁成块,用开水焯好。(2)起锅放底油,投入鸡块煸炒,放木耳,调料,鸡汤微火焖15分钟,水淀粉勾芡,淋明油,香油出锅。

五.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沅江芦笋

沅江芦笋,又名“荻笋”,生长在南洞庭湖的滩涂湿地上。它天赐野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集天然野生和绿色有机等特点于一体,是大自然对人类美食的无私馈赠。

据史料记载,沅江芦笋的食用,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自宋代起,不少文人墨客更留下了关于美味芦笋的美词佳句。

苏东坡观察刚出土的芦笋,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描述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王安石从食用芦笋中了解了芦笋的营养价值,有诗云“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而在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笔下:“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认为芦笋炖鲥鱼是不折不扣的美味。

千年过去,时光荏苒。

尽管现代中国各种美食竞显风流,沅江芦笋仍是洞庭人家一道不可替代的佳肴。洞庭人将芦笋凉拌、清炒、炖煮、下火锅、做熟食,或与鱼、肉、鸡、蛋配制成菜。芦笋清香脆嫩、润滑鲜美,只一口,就叫你能领略到洞庭湿地的别样风味。

“沅江芦笋天然野生,无需人工栽培。不仅风味独特,更重要的是绿色健康,营养价值高。”沅江市芦笋办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

芦笋食药同源,自古以来备受推崇。《神农本草》将芦笋列为“上品之上”,称“久服不仅能轻身,还有益气延年”的功效。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芦笋“瘿结热气,利小便”,具润肺、镇咳、祛痰、杀虫之功效,称其能“解诸内毒”。《中华医典》更是详述芦笋内含芦丁、维生素C,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吸收,可作为高血压、冠心病人的食疗方剂。

近两年,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对芦笋的药理进行研究,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芦笋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丰富的硒元素,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活性。芦笋中的组织蛋白能促使细胞正常生长,并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所有癌症病人有一定疗效,可以作为各类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同时,芦笋还是很好的抗氧化食物,是营养、美容、减肥、抗衰老的保健佳品。

今天,清肺解毒的食物更显珍贵。最新研究显示,芦笋清热生津、清肺解毒的功效,对人们,恰好有着十分明显的调理作用。

也许,正因为芦笋的种种好处,慷慨的沅江人迫不及待将它推向全国。沅江芦笋相继走进长沙、广州、北京等地高档酒店,成为美食界的新宠。

六.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桃江茗笋钵

桃江茗笋钵

春笋是春天的“菜王”,脆嫩甘鲜、爽口清新,可谓是“荤素百搭”。湖南是一个产笋的好地方,最出名的便是浏阳的雷笋与桃江的白笋,几乎与辣辣的湘妹子一样出名。

这是一地道湖南家庭菜,所选用的是桃江大笋,色白,口感鲜嫩。用鸡汤在干锅中煨,放入不多的剁椒,充分吊出了笋的鲜美味道,越吃越入味。

七.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小郁竹器

益阳小郁竹器始于元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产品造型美观,做工精细,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是湖南优良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小郁竹器选用优质楠竹、麻竹、稿竹、水竹和黄杆竹为原料,运用郁制、拼、嵌、榫合四大传统技法和竹材着色,竹青贴在,竹头镶边,竹枝郁花四项新工艺,创造了造型各异、品种繁多、物美质优的产品。品种有桌、椅、橙、架、柜、床、枕、灯具、屏风、鸟笼、装饰厅、小儿车12大类,200多个花色。

1963年益阳小郁竹器送往国际市场,远销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以及非洲、北美洲等到一些国家。许多有竹材资源的国家,如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中非、伊朗、斐济、墨西哥等。争相邀聘益阳竹艺厂技工前往传授技艺。泰国、挪威、埃及等一些国家的考察团也纷来厂考察。

八. 湖南省 益阳市 赫山区 虾米辣椒糊

虾米辣椒糊

虾米辣椒糊,是赫山湖乡农民喜爱的一道家常风味菜,酸、甜、鲜、辣、香、色齐备,吃起来格外鲜美爽口,开胃增食。

赫山农家以辣椒糊作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在秋冬和青菜淡季吃的一种方便风味菜。其原料是用三分之二的粳米伴三分之一的糯米,用石磨磨成米粉,或用粉碎机碎成米粉。然后一斤米粉拌上一、二两剁辣椒,拌匀之后装入瓦坛中,盖上坛盖,坛沿灌上水,让其密封发酵十天左右。揭开坛盖,辣椒米粉酸香扑鼻,即可挖出来炒食。炒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吃辣椒米粉糊,把辣椒米粉挖出来,用凉水稀释,放点精盐和味精拌匀,待油在锅中烧好铺开,然后再将稀释的辣椒米粉糊,倒入油锅中搅拌,边开边搅,使之不粘锅烧糊,搅熟后即可装碗上桌,吃起来酸辣香甜,美味可口。第二种吃法是用油反复煎炒,做成糌辣椒。把发酵的辣椒米粉挖出坛,稍微加水稀释,然后放进油锅中煎炒,要反复淋油反复翻动,使之不粘锅烧糊,煎出来的糌辣椒,油香扑鼻,酸辣可口。

虾米辣椒糊,是后来的创新。湖乡的沟港里,小虾米特别多,且营养丰富。有一次,一户农民捞了很多小虾米,一家人吃不完,晒干又没有太阳,农妇怕虾米坏了,就把它拌进了入坛的辣椒粉子中,过几天挖出来,搅成辣椒糊,味道鲜美极了。这意外的发现,就使虾米辣椒湖身价十倍,成了农家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如今,虾米辣椒糊不但走俏在各村农家乐的桌餐,而且还被城市里的大厨师,请进了豪华的宾馆酒楼,成了豪华餐桌上的一道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佳肴。

九. 湖南省 益阳市 南县 南县小龙虾

南县小龙虾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县小龙虾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行政区域内的三仙湖镇、中鱼口乡、青树嘴镇、南洲镇、麻河口镇、华阁镇、明山头镇、茅草街镇、厂窖镇、武圣宫镇、乌嘴乡、浪拔湖镇现辖行政区域

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南县小龙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南政报〔2016〕43号)

协会行业技术规程:

HYGC02/324-2015

《南县小龙虾养殖技术规程》

十.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湘波绿

湖南—湘波绿,原系茶树种名,属无性系品种,是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于20世纪50年代育成的良种。属灌木型、大叶类、晚芽种。制成红碎茶有花香,制成绿茶品质亦佳。高桥银峰问世后,由于品质优特,消费者十分喜爱,生产供不应求。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弯曲,色泽绿翠显毫,香气高悦鲜爽,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叶底黄绿光鲜。经测定,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儿茶素、咖啡碱含量较高,品质甚优。

典故:湘波绿不但茶叶很好,它的名称也十分美丽,并以其独特的诗情画意卓立于全国万千茶名之中。究其来源,应该出自北宋词人张先(900—1078)的一首著名的《菩萨蛮》词,词曰: 衰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湘波绿,伴随着高桥银峰问世以来,颇受广大茗饮者的喜爱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1980年,著名电影艺术家赵丹和画家富华,在上海合作一幅画,画中为一古色古香的茶壶,以花卉作背景,茶香飘溢的意境跃然纸上,并题写“一壶湘波绿,满纸银峰香”,以此来赞赏湘波绿和高桥银峰茶的超逸品格和茗韵幽长。1990年,长沙电视台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拍摄了电视片《湘波绿》,以郭沫若的题词(《为湖南茶叶研究所题诗——咏高桥银峰茶》)作主题歌,由著名歌唱家何纪光演唱。1992年4月,著名画家李立、虞逸夫、王超尘等云集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举办茶文化联谊活动,品茗、作画、题联——李立、袁海潮、陈惠生联袂为该所合绘一幅2米长的《春满茶乡》国画;79岁的虞逸夫先生书写汉隶联“佳茗八百延年药,香味万千醒梦丹”;全国五大隶书家之一的王超尘先生题写了隶书联“赏心悦目谈书画,煮宗品茗色味香”——画家、书法家以及社会各界贤达们,以其技法超群、功力深厚的书画佳作,来高度评价和礼赞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创制湘波绿、银峰茶等为现代茶叶科学所作出的贡献。

精于茶道的日本人对湘波绿也有所了解。2001年汤青峰在长沙城东创办得雨活名茶店时,有一日本客人匆匆来到店内,指名求购湘波绿,恰好店里没货,汤青峰向他推荐各种其他名茶,他都摇头,只用他仅能说的三个汉字,带着浓浓的日语口音反复念叨着:湘波绿、湘波绿。由此可见,湘波绿已是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了。

制作:湘波绿原料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全部采自无性系良种,既继承了高桥银峰的优点,整个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初干、复揉、复干、做条、提毫、清风、摊凉和烘焙10道工序。原料又较高桥银峰粗壮,加工前摊放、杀青偏重,揉捻分两次用力稍重以加大芽叶破损,增强茶汤浓度。

湘波绿,产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茶厂。该茶是湖南茶叶研究所继1959年研制成功高桥银峰名茶之后,为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于1961年又创制了绿茶名品湘波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