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清流特产有什么用 清流特产介绍三明清流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清流特产有什么用 清流特产介绍三明清流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2-05-23 20:13:47

一.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清流溪鱼

清流溪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位于闽西北的清流县山青水秀,风景怡人;溪流交错,碧波荡漾。在清流县境内的溪流有:龙津河、嵩溪溪、长潭河、罗口溪、罗丰溪和文昌溪等6条,特别是安沙电站和嵩口电站建成后,龙津河、九龙滩水位平稳,水流平缓,两岸植被良好,沿河低山形成了不少河汊、库湾,是鱼类躲避山洪、回流以及索饵、繁殖的优良环境。由于龙津河上游及沿河工厂少,水质无污染,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各种鱼虾种类繁多。定居性、半回游性、溪河性鱼类均有,人们统称为“清流溪鱼”。溪河中生存的鱼类有草鱼、鲤鱼、白刀、鲶鱼等达60余种,尤其盛产鳜鱼、河鲶等名贵鱼类。

品尝肉嫩味鲜、鲜美清香的“清流溪鱼”,让人想起唐朝著名乐府诗人,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元外郎、国子司业世人称张司业或张水部的张籍(767——830)。那是唐宪宗元和年间,张籍看望时任汀州刺史的好友元自虚,由北方入闽至延平,溯沙溪及燕江而上,过清流九龙滩(又称九龙溪、龙津河),宿沙芜洞口村。传说,当年元自虚任汀州刺史,他得讯大诗人张籍要来汀州(当时清流属汀州府),连忙到沙芜九龙溪来迎接。他知道张籍爱吃鱼,就带了厨子伍大厨一同前往。九龙溪溪流交错,溪水清澈,溪鱼肥硕,味鲜清香,可蒸可煮,可煎可炒,是待客的上等菜肴。他要伍大厨千方百计变着法做鱼菜。张籍和元自虚上岸游览数日,游山玩水,乐不思蜀。因清流山川秀美,溪中鱼儿游戈,林中百鸟翱翔,蓝天白云,环周如画,或层林幽谷,或小桥流水,风中还不时传来牧童的笛声。九龙溪畔一群白鹭溪畔盘旋,好像在烟雨迷离中化为白衣仙子舞姿翩翩,令张籍目迷神驰,酩酊欲醉,仿佛在半醉半醒之间。张籍感慨万千写下《送汀洲元使君诗》:“曾成赴北归朝计,因拜王门最好官。为郡暂辞双凤阕,全家远过九龙滩。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地僻寻常来客少,刺桐花发共谁看”。有一次,伍大厨在蒸鱼时误将米酒当成酱油放入瓦罐中,他只好随手又放上几片生姜;谁知张籍吃后觉得风味独特,味香酸辣又鲜嫩清爽,十分高兴,于是就问伍大厨这道鱼菜的名字。伍大厨灵机一动,心想这老酒(清流人习惯称米酒为老酒)蒸鱼干脆就叫“清蒸鱼”吧。这随口而出的一个“清蒸鱼”,就成了千百年来清流人的家常菜,流传至今并闻名遐迩。

清流是纯客家县,对鱼的敬仰尤为隆重。逢年过节鱼是必备的菜肴,在杀鱼的时候还要将鱼尾砍下,贴在门上,寓意着年年有“鱼”(余)。每年的端午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鱼”(余)。这里有一个传说。那是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有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玉皇大帝宠爱得像掌上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玉皇大帝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将送来了天宫的仙丹妙药,采来了昆仑山的灵芝草,挖来了长白山的人参娃,捞来了大海的珍珠。但是这些药都没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玉皇大帝急得茶饭不思。后来,玉皇大帝听说“人间江河里的百鱼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间,从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种鱼,熬成汤,端给公主。公主吃了以后,没几天病就好啦。为了感谢鱼的救命之恩,玉皇大帝下令保护江河湖海里的鱼类,不准随意伤害它们。玉皇大帝还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许给人类一滴。此时,天下大旱,清流客家人十分忧愁。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牛,祭天求雨。可是,玉皇大帝仍旧一滴水也不给人类。最后,猪牛都宰杀完了,在端午这天,乡亲们从溪里、河里、湖里、池塘里捉来一些鲤鱼、鲢鱼、鲑鱼、鲫鱼和娃娃鱼,来代替猪牛供品,祭天求雨。谁知,玉皇大帝看到人间为了活命杀死了他的恩鱼,想到鱼对他女儿的救命之恩,不由伤心地痛哭起来。他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玉皇大帝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下了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满了农田,滋润了草木。从此,清流山水一片翠绿,沃野飘香,物阜鱼丰。

直到现在,嵩口的沧龙,沙芜的洞口,李家的鲜水,每年端午这天,都要到河边去杀鱼。祈求这方水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鱼”(余)。用河水煮出的鲜鱼,肉质鲜美,鱼味清香,也就是今天的李家鲜水鱼。

海阔凭鱼跃。如今,“清流溪鱼”养殖正发展成为清流县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清流县委、县0高度重视渔业产业的发展,把渔业产业列为农业重点项目,由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牵头,在抓好渔政执法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坚持“立足资源、项目带动、培育特色、做强产业”的发展思路,稳定冷水性鱼类、大水面养殖、淡水鱼加工和闽台渔业等特色产业,带动全县养殖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农民创收、增收铺就康庄大道。2007年6月,清流县成立了溪鱼发展协会及清流溪鱼配送中心,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打出了“清流溪鱼”品牌;统一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标准;统一种苗、饲料和产品配送;统一信息、技术指导和行业管理。0补贴20多万元,给养鱼大户配备了10多部清流溪鱼配送车。协会设立了移动信息局域网,将所有会员手机录入电脑,及时发布“清流溪鱼”供求信息、养殖关键时期技术要求和洪灾、旱灾预报。今天的清流,在广袤静谧的湖面上,交错分布的鱼塘里,我们处处可见一条条“清流溪鱼”在尽情游动,跳跃着清流人民的丰收和幸福。

“清流溪鱼”品牌的鱼销到了三明、龙岩、厦门、福州等地,价格也比其他产地的高。三明水产批发市场批发商黄火成说,“清流溪鱼”价格每斤虽高几毛钱,但其个体匀称、品质良好,深受消费者青睐,每次上市都比其他地方的鱼销售快。清流县把渔业与旅游休闲、餐饮美食等行业相结合,为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清流境内现有加工溪鱼的饮食馆115家,其中县里授予“清流溪鱼美食馆”的有7家、三明市区2家,全县年可消耗鲜鱼1000多吨。

清流溪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清流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彰化肉圆

彰化肉圆

彰化肉圆的主要材料是特选番薯粉(清明节后产制),上等猪肉、香菇、蛋黄、冬虾、竹笋配葱、玉桂香料。经过配制炊蒸,即是圆形表皮润泽富弹性的半成品。放入不温不燥的油锅炸上数分钟,捞起浇洒特制的佐料——糯米、花生、芝麻、糖搅拌而成的甜酱,加上上等壶底酱油。吃起来感觉皮脆馅香,味道可囗。吃完后还付送一碗清淡美味的骨汤(用香菇头、大骨经过二小时的慢炖细熬炼成的)。

三. 山西省 长治 壶关县 清流陶瓷

清流陶瓷产于壶关县清流陶瓷厂。以历史悠久、产品新颖、瓷质细腻、质量可靠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主要产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现有20余种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 300多万件。

四.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赖坊大蒜

赖坊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流县赖坊乡种植大蒜历史悠久,出产的大蒜香味浓,风味独特。

五.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原州油用亚麻

原州油用亚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西部,六盘山东麓,东邻甘肃省的环县、镇原县;南接甘肃省的平凉市和宁夏的泾源、隆德两县;西与西吉、海原两县接壤;北与同心县相连。地跨东经105°58′-106°30′,北纬35°34′-36°38′。面积3505.9平方公里,现有可耕地面积120666.7公顷,总生产面积6700公顷,总产量6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土壤以黑垆土、湘黄土为主,pH7.8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1.0-1.5%,全氮含量0.021-0.111%,全磷含量0.10-0.215%全钾含量2.19-2.53%。

(2)水文情况:原州区境内河流主要有清水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脑,由南向北流经原州区、三营等城镇,到七营镇的高崖出境,经同心、中宁入黄河。清水河上游开城至固原县城一带,河水矿化度为0.7克/升属淡水,三营为2.6克/升,七营为6克/升。

(3)气候情况:本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海拔高度1470-2920米,年平均气温5.7℃-7.5℃,≥10℃积温2160℃-2560℃,无霜期135-160天,光照时数2400-2600小时。年降雨量350-650mm,降水受地形影响,自南向北随地势降低而降水逐渐减少,南北较差300mm。亚麻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干旱区、北

部川区。

(4)人文历史情况:原州区在古代曾为游牧区,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戊边、屯垦,人口增长较快耕垦日增。晚清以来,种植业迅速扩大,畜牧业相应缩小。原州区油用亚麻种植已有近2000年的种植历史。油用亚麻作为食用油,以其品质优良,味香可口,深受西北、华北一带人民的喜爱。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应选前茬地为小麦、豆类或蔬菜地种植,忌选薯茬。轮作年限3年以上。入选田块前作收后要适时深耕,熟化土壤,白露及时收耱,冬春打碾保墒,为播种出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品种选择:旱地有宁亚10号、宁亚14号;水地有宁亚17号、宁亚11号、宁亚16号和陇亚8号。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适时播种:种植时间为每年4月清明前后。播种方法水地采用机播,台地采用耧播。播量为:水地为150-225公斤/公顷,旱地为60-75公斤/公顷。

田间管理:

①保全苗:在播种时要求精细整地,土壤表层上虚下实。播种后在土壤不粘结时进行镇压一次,墒情差时播种后应立即镇压一次,这对出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播种后遇雨,幼苗尚未出土,土层形成板结层,要及时用钉耙实行横向破除,防止幼苗窝黄不出苗。

②中耕锄草:确保土壤湿度良好和田间清洁无杂草。苗高6-9cm进行第一次锄草;苗高12-15cm进行第二次锄草。

③肥水管理:亚麻出苗后30天(5月20日左右)进行第一次灌水,结合灌水追施尿素75-150公斤/公顷;孕蕾期(5月下旬-6月上旬)进行第二次灌水,特别干旱时应在子粒形成期灌第三水。旱地在此期间看下雨状况追施尿素为60公斤/公顷。

合理施肥:

施肥方法采用基肥、追肥相结合,以无机促有机,以肥治薄,以肥调水,增施肥料是胡麻均衡增产的关键性措施。在施肥方法上以秋施肥料为主。一

般旱地秋施农家肥为每公顷15000公斤,碳铵255公斤,普磷240公斤;水地秋施农家肥每公顷45000公斤,普磷402公斤,碳铵426公斤。在未秋施肥的田块应采用先施肥后播种的方法。

病虫害防治:

我区常见的病害主要是枯萎病、立枯病。虫害有黑绒金龟甲。农事操作防治一般采用轮作倒茬3年以上、深耕翻晒、拔除田间病株、选用抗病品种等农业措施。

(4)及时收获:当亚麻上部叶片黄萎,下部叶片脱落,茎秆和75%蒴果变黄色,种子变硬时即可收获。过早成熟不够影响产量;过晚蒴果易爆裂,且种皮变厚,降低出油率。

(5)生产记录要求:真实、准确记录油用亚麻从选地到收获的生产全过程。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油用亚麻:属于亚麻科(Linaceae)亚麻属(Linum)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世界上大田生产栽培的约有15个种和亚种。而生产上栽培最为广泛的为普通亚麻栽培种(LinumUsitatissimum),在普通亚麻栽培种里有五个变种类型具有较广泛的栽培价值。即:油用型、油纤兼用型、纤维用型、大粒种型及半冬性多茎匍匐型,本区境内种植油用型亚麻,主栽品种有宁亚17号、宁亚10号、宁亚11号、宁亚16号等。在我区旱塬地带、北部川水区大面积种植,是本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亚麻籽呈扁平卵形,表面亮泽,有黄、白、棕、褐等色。

(2)内在品质指标:油用亚麻的种子和纤维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的副产品也有很多用途。油用亚麻种子含油率一般为35-40%,最高可达45%以上。油用亚麻油品质优良,味香可口,是西北、华北一带人民的主要食用油。油

用亚麻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碘值很高,与空气接触容易氧化而干燥,是一种很好的干性油,在油漆、油墨、涂料、皮革、橡胶等工业有广泛的用途。油用亚麻种皮内含有6-10%的亚麻胶,是一种良好的粘合剂,在制革、食品加工、医药及国防上应用广泛。

油用亚麻是提高人们生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绿色食品资源。油用亚麻油是品位较高的食用油,其中亚油酸16.7%,a-亚麻酸40-60%,还含有人体必须的18种氨基酸、三种维生素(A、E、B1)和8种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纤维等,油用亚麻籽榨油后饼粕的蛋白质含量达33.3%,脂肪含量达8.6%,无氮浸出物31.7%,纤维素7.8%,可作为牲畜的饲料,也是加工配合饲料的重要原料。油用亚麻饼粕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成份,经过沤制发酵,是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料。油、纤兼用的油用亚麻品种,油用亚麻秆可生产纤维,一般出麻率为12-15%。加工纤维时剩下的麻屑,可以压制纤维板,代替木料。剩下的麻秆和乱麻,是造纸的好原料。油用亚麻脱粒后剩下的果壳和秕粒,俗称“油用亚麻衣”,可作猪饲料。

油用亚麻油中起保健功能的有效成分是a-亚麻酸,它在油用亚麻籽的脂肪酸组成中约占45%。研究证明a-亚麻酸在人体肝脏中,在脱饱和酶和链延长酶的作用下,能够生成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

就是说a-亚麻酸既是ω3型脂肪酸的成员之一,又是ω3型脂肪酸其它两个成员EPA和DHA的母体。因此,人体缺乏ω3型脂肪酸,既可以直接补充EPA和DHA,也可以通过食用油用亚麻油来获得。

(3)安全要求: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的用物理、农业、生物防治措施,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农药的使用要注意品种、用量、使用时间、使用对象及安全间隔期,以保证化学农药不超标。选用全国农技中心推荐的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品种。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控制农药残留不超标和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对本产地的产品采取分点、分户抽验的办法,将被抽检的产品用塑料袋包装运送到有资质的质检部门,按照NY5306-2005《无公害食品食用植物油》检验标准进行检测。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04)标准和《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T5010-2002)的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一级:含油量(以标准水、杂质计)36.0%,水分9.0,杂质3.0,色泽,气味正常。二级:含油量(以标准水、杂质计)35.0%,水分9.0,杂质4.0,色泽,气味正常。三级:含油量(以标准水、杂质计)34.0%,水分9.0,杂质5.0,色泽,气味正常。

(2)包装:包装使用麻袋时应符合GB8115要求。每一包装件必须是同一品种、同一品质、同等级的。包装容器应符合卫生要求,清洁干燥,无毒、无异味。保证适合运输和储存。

(3)标识: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标注规定。还应在包装外部印刷、粘贴或吊挂商品标志,标志应清晰、不易脱落或褪色。商品标志应注明以下内容:

——农产品地理标志名称、品种;

——产地、生产者名称、地址、商标;

——包装规格、净重、等级;

——包装日期、质检人代号。

(4)储藏:亚麻籽的储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商业部《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5)运输:亚麻籽的运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商业部粮油运输中《关于执行国家粮油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执行。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有防雨和通风设施。

六.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赖坊红衣花生

“赖坊红衣花生籽粒多,一般一颗花生有3——5粒籽,颗颗花生籽粒均匀、饱满,且口感好,香甜酥脆”

“赖坊红衣花生”是清流县赖坊当地传统种植的珍稀特色花生品种,在赖坊已经有近百年种植历史。该品种荚果细长,壳薄粒满,籽仁长椭圆型,种皮深红色,以3~4粒籽居多。“赖坊红衣花生”清甜酥脆,具有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天然香味,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赖坊红衣花生”的种植销售也成为清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七.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蕨须包

蕨须包

它是清流县风味食点。制法:将煮熟的菜芋去皮后捣烂,与蕨粉(地瓜粉、木薯粉)揉和,以水粘手即可捏造成薄胚,馅则因料而异,多用香菰、红菰、冬笋、虾肉、干贝、精肉、豆芽、韭菜、葱、蒜、豆腐干等,包成菱状,蒸、煮皆宜。熟后以酱油、味精、猪油。具有皮薄馅饱、滑嫩易嚼、鲜美不腻、四季皆宜的特点。

八.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清流鲜切花

清流鲜切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流鲜切花

位于八闽之北的美丽山城清流县,每到春夏之际,便青山碧水,花荣草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长期以来,清流人喜于开垦山地,种植鲜花,鲜切花的生产便一直延续下来。

福建省清流县现辖行政区域

《清流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清流鲜切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的请示》,清政文〔2013〕47号

清流县农业标准规范:QLNY/T5.1~5.2-2012《清流鲜切花》

九.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芋艿球

芋艿球

原料:芋艿500克,长面包1只,黄油。

调料:食油,精盐,味精,生粉,葱。

制作:

(1)芋艿蒸酥绞成泥,面包去皮切成0.5厘米见方小丁。在芋艿中投入盐、葱未、味精、生粉,拌匀后做成40克1只的坯,包入黄油,滚上面包丁。

(2)将炒锅置于旺火

加热,倒入1000克精油加热至五成热温油时,投入芋艿球炸,用手勺不断翻动,炸至金黄时捞出装盘。

十.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鱼干

鱼干

清流鱼干是清流县最有名的之一。本品采用清流无公害鲜鱼。食用盐,味精,黄酒,生姜,植物油,陈醋,辣椒,天然药材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