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郧阳特产馆 郧阳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郧阳特产馆 郧阳美食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05-13 12:41:34

一.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老黄酒

老黄酒

郧县老黄酒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流传全县各地,家家有酒,人人喜饮,为传统饮料之一。近年来郧县移民将老黄酒带到武昌、嘉鱼、汉阳、京山、宜城等县,当地人品尝后,无不叫佳,争先学制黄酒。郧县老黄酒制作不难,家庭主妇,人人会制,但在制曲配料、酿酒方面均有一套世袭相传的独特技艺,制作黄酒曲的主要原料是全麦面,或麸皮及花色草。制作方法是采夏伏天新鲜花色草,净水浸光至发粘后将草挥出,用浸过花色草的水拌料,以能捏合为宜,将料放入模子内压成砖块状,俗称“踩曲”。将做好的曲块覆盖发酵至散酒香味,取出晾干即成。黄酒曲以存放时间越长越好。酿酒原料有糯米、糯粟米、玉米等,以糯米为佳。因拌曲方式不同,分过曲酒、混曲酒两种。其作法:取糯米少量,将其蒸熟,夏天晾冷拌曲,冬天趁热拌曲,拌曲前先将砖曲砸碎放入净水中浸泡数小时,过滤后用曲水拌料,凉瓮,封口,半月后开瓮,酒香扑鼻,即成黄酒。黄酒一年四季均可酿制,以农历9月9日隔年的腊水酿制为最佳。清同治《郧县志》记载:“凡酿酒家家必取腊水为之,经历不坏。”

郧县老黄酒罐装存放,越久越好,饮用时,开瓮满房生香,色泽黄亮,醇香可口,微带梅酸,味薄平和,颇富后劲,酣饮不伤人。春饮两颊桃红,夏饮清凉消暑,秋饮舒盘恬神,冬饮驱寒保暖,为四季之最佳饮料,常饮壮骨健身,延年益寿。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21世纪将是功能性食品的世纪。郧县老黄酒最具功能性食品的特点,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通经活血、延缓衰老、防癌、降血压、抗疲劳、去瘀散结的功效,用红糯粟谷作的老黄酒,还能治疗经血不调、产后瘀血等多种妇科病,故郧县产妇坐月子饮黄酒已成良习。以黄酒为原料拌制的膏、丹丸,可治跌打损伤,消肿止痛,在郧县用黄酒制成的中成药高达100多个品种。可见,黄酒在祖国医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二. 广西 贵港 桂平 敬慈斋馆素餐

敬慈斋馆素餐

敬慈斋馆在广西桂平市西山风景区洗石庵内。由桂平城区佛教协会营办,可预约承办港澳台胞、华侨和各界人士的素餐,并供应素面、粉饺等风味小吃。在敬慈斋馆进餐,不仅可以领略素食的特殊风味,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吃在佛教文化中的渊源。

敬慈斋馆制作的素食受广东的影响,有相似之处,又有别于广东佛教界制作的素食。素餐宴席上经常出现的菜色有“绣球玉液”、“彩菇争艳”、“杏林春满”、“百花拼盘”、“千层百叶”、“芙蓉酥酡”、“酥脆香卷”、“如意吉祥”、“不可思议”等。有的菜名诗意盎然,表现了出家人的幽默。如“杏林春满”、“不可思议”等。“杏林春满”用冬菇、杏仁、胡萝卜、丝瓜、竹笋、作料,切粒混合炒制而成。红、绿、黄、白、褐五色相间,清雅素淡,春意盎然。用沙田柚皮泡制的“不可思议”皮酥肉嫩,甘香可口,如无人介绍,吃时不知是何物所制,令人有不可思议之感。“如意吉祥”用荔浦芋制作,形状酷似“五柳鱼”,甜、酸、酥、嫩皆备,闻其味即令人食欲大增。

三.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阳酸浆面

酸浆面是鄂西北重镇郧县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其劲利爽口、面白味美、酸辣开胃而脍炙人口。夏天食之能祛油腻助消化、消暑开胃;冬天食时多调些辣子油、胡椒粉,能开胃祛寒、增强食欲。

酸浆面的烹食有一套传统的烹制方法。从清末至今,真正继承和发扬了正宗郧县酸浆面风味的仅有四家:一是宣统年间开业的高家酸浆面馆,二是民国时期的刘家酸浆面馆,三是解放后的张狗娃酸浆面馆,而今在鄂西北一代久负盛名的就是张师傅的徒弟彭记酸浆面馆。

其制作方法如下:  

制浆:选用适量的小青菜(小白菜、雪里蕻为最好)、芹菜淘洗干净沥尽水,入沸水锅中焯水适度捞起,置一预先用开水洗净消过毒的大口瓦坛中;再把焯菜的水烧开,倒入适量事先调好的生面糊烧沸,舀入瓦坛中用净塑料布盖住坛口密封(第一次不要太多的水,多了则影响酸浆的质量),二至三天后即酸香扑鼻,就成了老浆。以后每次把坛中的老浆舀出,把坛洗净后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把焯好水的菜及焯菜的水舀置坛中再倒入老浆(千万不得沾生水,否则酸浆就会变质,就不能用了)盖好密封,就可得到源源不断的酸浆水。

和面:取上白面粉加入适量的精盐和食用碱拌匀,用温水和匀面团(要求冬天稍软、夏天略硬)揉好,每隔十几分钟揉搓一次至面团光亮无裂口为度。

擀面:用适量的面粉入锅中用文火炒熟摊凉,把和好的面团置面板上以炒面为扑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折叠成5cm宽的条,用刀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抖散置面板上,撒一些面扑,以防沾连。

过汤:取一净锅加满净水置大火上烧开,把切好的面条(每次不超过1,000克,5碗量)投入煮熟捞起,迅速倒入净凉水中投凉,以使面条有筋力,然后捞起控干水份。

煮浆:选大号净砂锅一个置火上(不要用铁锅和铝锅),舀入适量的酸浆,放入用纱布包好的调料(八角、桂皮、小茴香、砂仁、豆蔻各适量)、洗净的葱、拍破的姜,烧沸煮至出香味,移入文火上用精盐调好味,使之微沸待用。

煮面:取一净锅加满水置大火上烧沸,将洗净的绿豆芽50克,焯水至断生捞起,和切碎的酸菜同置一大碗内,用漏勺盛适量的面条放入沸水中略煮倒入碗中,浇淋煮好的酸浆,撒上一汤匙炒熟且碾碎的芝麻,根据个人口味浇一勺用香油调好的辣油,撒上葱花、胡椒粉、味精调好口味,即是一碗美味可口的酸浆面了。

四.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网油砂

郧县网油砂为郧县的一道高贵名菜,据说其始于北宋时的汴京,是当时皇亲国戚盛宴上的佳品。



网油砂的用料和做法非常考究,它的里馅选用上好的红豇豆,经大米煮、小火煨,剥壳去水用其泥。做一次用一年,不变色,不走味,一年四季清香四溢。它的肤面是洁白、无破绽的猪网油皮,将里馅卷成条状,再涂以鲜鸡蛋清加黄粉,经麻油温炸,刀切成形,白糖撒面,再辅以青红丝点缀,摆在盘里,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雪莲,又似雪地上的点点梅花。



网油砂外层香脆,中层柔软,吃到嘴里馅味醇甜。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绿茶

郧县茶叶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已有成片栽培,主要是本地产的群体小叶茶,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鲍峡高桥、叶大泰山、黄龙财神庙较多。



1949年产茶叶600公斤。1964年开始引进外地优良品种,1965年产茶2100公斤。接着,又先后从福建、浙江、云南、安徽黄山和湖北宜昌引进良种茶苗,品种有大叶茶、鸠坑茶、眉谭茶、福鼎大白茶等。1975年全县产茶叶9050公斤。1976年到1983年全县共产茶叶199250公斤。在种植过程中,鸠坑和鼎大白茶逐步成为主栽品种。1985年全县茶园共8792亩,分布于除城关镇以外的13个区(镇)的183个村,丹江库区沿岸的杨溪、大堰、茶店、鲍峡、五峰成为主产区。生长在最高海拔1200米(叶大黄乡、金盆坡)和最低海拔200米(柳陂里沟村)之间,主要产区在海拔400米至600米地带。1989年茶园面积9899亩,当年采摘面积5360亩,产量41571公斤。其中,安阳茶园1441亩(面积最大),东河产茶叶7764公斤(产量最多)。1992年全县茶园16125亩,产量55599公斤,当年胡家营种茶2355亩(面积最大),黄柿产茶叶9500公斤(产量最多),1994年全县茶场152个,面积25595亩,产量76118公斤,当年青山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为6435亩和12945公斤,占全县第一位。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黄酒

郧县黄酒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的。郧县老黄酒罐装存放,越久越好,饮用时,开瓮满房生香,色泽黄亮,醇香可口,微带梅酸,味薄平和,颇富后劲,酣饮不伤人。

郧县老黄酒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流传全县各地,家家有酒,人人喜饮,为传统饮料之一。郧县老黄酒制作不难,家庭主妇,人人会制,但在制曲配料、酿酒方面均有一套世袭相传的独特技艺,制作黄酒曲的主要原料是全麦面,或麸皮及花色草。黄酒一年四季均可酿制,以农历9月9日隔年的腊水酿制为最佳。清同治《郧县志》记载:“凡酿酒家家必取腊水为之,经历不坏。”

郧县老黄酒的制作方法:采夏伏天新鲜花色草,净水浸光至发粘后将草挥出,用浸过花色草的水拌料,以能捏合为宜,将料放入模子内压成砖块状,俗称“踩曲”。将做好的曲块覆盖发酵至散酒香味,取出晾干即成。黄酒曲以存放时间越长越好。酿酒原料有糯米、糯粟米、玉米等,以糯米为佳。因拌曲方式不同,分过曲酒、混曲酒两种。其作法取糯米少量,将其蒸熟,夏天晾冷拌曲,冬天趁热拌曲,拌曲前先将砖曲砸碎放入净水中浸泡数小时,过滤后用曲水拌料,凉瓮,封口,半月后开瓮,酒香扑鼻,即成黄酒。

郧县老黄酒罐装存放,越久越好,饮用时,开瓮满房生香,色泽黄亮,醇香可口,微带梅酸,味薄平和,颇富后劲,酣饮不伤人。春饮两颊桃红,夏饮清凉消暑,秋饮舒盘恬神,冬饮驱寒保暖,为四季之最佳饮料,常饮壮骨健身,延年益寿。

七.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砂金

砂金

砂金是从大量的河少中淘洗筛选出来的,因此它的提取过程俗称“淘金”。淘金的工具有特制的盆。其生产过程是:将挖出含有黄金的少子放到淘金床或盆里,再置入水中摇动冲洗,俗称“摇床子“,去掉大量的泥土沙石粒,再用汞混合,使微小的金属未附着于汞上,最后放入火中“烧金”,汞挥发后,余下的颗粒即为黄金。

在十堰,砂金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汉江两岸。在这里,每立方米沙石幸均含砂金在0。3~0。6克之间,而且成色较好,其中93%~95%呈赤红色。全市目前已探明的砂金储量达成10吨以上。

素有“黄金之乡”美称的郧县,其淘金历史悠久,有关民间开采砂金的文字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就已出现。明朝李时珍在其《本草钢目》中写到:“大金出汉江,大者为瓜子,小者为麸皮。”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郧县境内“汉江两岸宛如闹市,驿站、酒馆沿壁环筑,人群喧嚷”。可见当时采金的盛况。

为了加速金、银开采的进度,郧县成立了黄金公司。负责开采的管理和技术指导,通过国家、集体、个人承包等形式进行广泛的采集,使全县涌现出一批淘金专业村和专业户,从事淘金的人数达4000多人,目前全县平均年产黄金3434克。

八. 河北省 唐山市 遵化 赵家馆馄饨

赵家馆馄饨,自1936年开馆至1956年公私合营,20年间,誉满全城。赵家馄饨馆共有老少爷5个,由于是自家经营,不计工钱利润,只为全家糊口。因此,做的馄饨质好量足,物美价廉。

赵家馄饨的用面,全是精制的白面。用煮熟的瘦肉做馅,放点用药料煮肉的白汤,加上葱、蒜、姜、味之素,到冬春两季再放点鲜嫩的韭菜。这样配制的馅,肉烂、菜鲜、味美。馅配好后,将揉匀的面擀薄,然后切成三角形或菱形的小片。把馅捏在里边,猫耳朵形的馄饨即成。馄饨汤的配料也很讲究,汤里有紫菜、虾仁、白汤、喝起来,味道鲜美。凡是到赵家馄饨馆用过餐的人,无不夸好。因此,小小馄饨馆每天顾客盈门,络绎不绝。

九.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三合汤

郧阳(郧县)府城,自元时期开始展拓城池,广兴庙宇。郧阳府曾以古朴典雅、气势恢宏的建筑风格和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而著称于鄂城,许多游侠商贾、文人墨客都曾经在此赋词作诗,信步留题。其中,郧县的饮食文化更让人刮目。郧县风味小吃种类齐全,而上榜名吃“三合汤”则是本地膳食门类中的一绝。据说,三合的汤的制作,发源于郧县回民同胞清真食俗的。当时,在郧县老城久负盛名的唯有张狗娃三合汤,他的制作技巧是正宗祖上传下来的,别具特色,老少皆宜,现在已被众多店家发扬光大。



大凡经营三合汤的店主,无论其铺面装饰的如何典雅豪华,但都模式化地在门口架着一口直径约为1—2米的大铁锅,锅中间放着一只铁围圈坐着一只大砂罐,其目的是隔开内外地的食物和汤的主要配料。若你走到大锅旁边,嗅见那扑鼻的浓香,看着绛红的卤牛肉,粗壮长嫩的葱白子,鲜红尖角的老辣椒,橙黄油泛的热汤汁,你就会腿脚不听使唤,欲走开则徘徊不前,便毫不犹豫地掏钱吃碗三合汤,过把口福瘾。



三合汤的主要配料有:韧性强、精丝好的红薯粉条,上等牛肉馅包成的饺子,切工考究的卤牛肉片三种成分。其制作方法是:首先,将细粉条抓入竹罩,过滤,放进锅中间铁围圈或砂罐内,经反复烫沸3—5次再倒入大碗里,然后,取6个熟水饺,抓叠薄薄的牛肉片一并入碗,接着再从锅内舀两勺滚热的汤汁(最好是选用牛剔骨、猪剔骨熬成的油汤)浇在上面,直到把配料淹住为止。最后,再撒上味精、胡椒粉、香菜末、葱花、蒜泥,就可食了。吃的时候,根据各自的口味调理,爱吃辣的再加上一小勺辣椒油,喜食酸的滴几滴陈年老醋。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美味可口的三合汤便制作完毕。



三合汤经营最红火的是冬春两季。特别是立冬以后,三合汤店铺便会有应接不暇的食客,座无虚席,人们吃着、品着,还不时发出阵阵唏嘘声。男人吃得满头大汗,女人吃得泪垂唇边,一碗三合汤下肚,浑身暖和,具有解疲乏、治哮喘、疗风湿的食疗作用。



三合汤从古到今为郧县著名小吃,故有“到了郧阳不吃‘三合汤’等于未到郧阳”之说。

十.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神仙叶凉粉

神仙叶凉粉味道微苦,具有清热下火、消暑等功能,我市郧阳区、郧西、房县等多地均有制作,外省陕西、河南、湖南、四川也有此类食物。先上山将采回的新鲜神仙叶洗干净,放到盆中用开水烫,再掺凉水搅拌,同时加适量的土木灰,用双手反复揉搓,直使叶子和热水成为糊状,然后用纱布过滤存放阴凉处,凝固后放进清水里漂着便成了凉粉。人们把凉粉切成块状,用大蒜、花椒、香醋等食物冲制成的蒜汁搅拌在里面,便成了美味的神仙叶凉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