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梅州客天下特产哪里有卖 广州哪里能买到正宗梅州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梅州客天下特产哪里有卖 广州哪里能买到正宗梅州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9 13:34:59

一.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青榄

青榄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果品,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成各种凉果。青榄还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生津止渴、治喉痛、解酒毒和鱼毒、治骨鲠等。青榄属于常绿乔木,寿命长,树龄长达100年仍丰产;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旱耐瘦脊,粗生易管,是改造低产林、绿化荒山、提高山地创值率的优良果树。

全县已建成8万多亩青榄,全梅州市青榄总面积达10.5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6.06万亩,年产量2.123万吨。

2004年12月,丰顺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青榄之乡”。

二.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薯粄

薯板是用一种紫色的形状奇怪的薯仔,把它磨成粉做的,因其本身含淀粉成分有黏性,所以不需额外加面粉了,下油锅炸。蘸上蒜醋汁,香甜爽口,风味独特,深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

三.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梅县烧卖

梅县烧卖

烧卖是客家人的传统名牌小食之一。烧卖既可以登大雅之堂,作宴会佐酒佳肴,也可以在街头巷尾供人作随意小点。据传它是由梅城虹桥头张屋紫文堂张善记传入梅县的。虹桥头烧卖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关键是在制作和选料方面下真功天夫。

它的面皮选用精面粉,体薄如纸;它选用新鲜瘦肉、香菇、竹笋、鱿鱼等作馅,吃起来别有风味。

四.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盐锔鸡

盐锔鸡则是久负盛名的客家菜肴,自古至今均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客家人选取当地嫩鸡,宰杀后不切块,除去内脏后凉干,然后用抹涂少许食油的草纸将整只鸡严实包好,埋进炒过的热盐堆中,用文火锔着半小时左右即可,取出后将其拆撕成丝肉片,放进盘内上席,再配以姜油或麻油时食,皮软肉嫩,香浓美味,并有温补功能

五.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梅花

梅州市自古以来就有“梅花之乡”的称谓。域内多见古梅。1993年,梅花被评为梅州市市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梅州历史上也留下众多以“梅”命名的山川、古迹、乡镇、村舍,如:梅峰、梅山、梅溪、梅江、梅园、梅林、梅亭、梅塘、梅教、梅江桥、梅子村、梅口镇、梅花山、梅花村、梅子坑、梅子墩、梅子坪、梅子坝、梅子岗、梅子树下等。

六. 广东省 梅州 蕉岭县 三及第

蕉岭人的一天是从三及第开始的。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到早餐店,三及第绝对是主角。一碗鲜美的三及第,一碗白米饭,夯实了肚子,蕉岭人仿佛就有了意气,意气风发开始新一天的奋斗。离开了三及第,对蕉岭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外出的蕉岭人,想念家乡最多的,就是三及第。它的味道,它的美好,早已根植于蕉岭人的灵魂深处,走到哪里,思念就跟到哪里。每处地方的人,都有一个怀念的本质,它就像一根隐形的绳索,牵着你我,走得再远,也割舍不了那份情怀。三及第,就是蕉岭人牵挂故乡的那份情怀。

客家人,尊儒重教,耕读传家,人文浓厚,这就是为什么一道普通的菜肴名字那么文雅。没有吃过三及第的人,光看名字,绝对想象不出它究竟是什么。并且,首次品尝它的人,面对热气腾腾的三及第,总是充满疑问,为什么它叫三及第?为什么不叫猪肝、猪肉、粉肠汤?蕉岭属于偏远之地,中原的士族大夫人家颠沛流离来到这里安居,面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穷山恶水,要发家富贵,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依靠读书获得功名出身,改善家族的处境,为当时当地的客家人所首选。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群群妇人上山下田干活,劳作堪比牛马。而她们的丈夫,则在围龙屋里,吟诵诗文,研读八股文。及第功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在这种氛围下,三及第这个闪烁希望光芒的名字,被安到一道菜肴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这是比较文化的一种解释。实际上,三及第肯定有它的渊源。传说,蕉岭有个秀才,到广州应试,失败后回来,想到读书人的苦衷,根据广州人的及第粥,略加改进,烹调出了三及第汤,为蕉岭读书人应试壮行,预兆他们三连及第,连中秀才、举人、进士,荣宗耀祖。但我个人更趋向于另一种想象:三及第其实是出自一位慈祥的母亲,或者是一位贤良的妻子,每当丈夫出门去拼世界时,那天早上,她就打早起来,踏着微弱的星光,到圩镇上买一点猪颈肉、粉肠、猪肝,加上菜园里刚采摘的青菜,做一碗香浓浓的菜汤,给丈夫下饭,为男人壮行。离家的人,面对饱含无以言说的情义和牵挂的菜汤,永远也不会迷失自己。

三及第名声远扬。不光蕉岭,在梅州大街小巷,都有“蕉岭三及第”。只是许多朋友都说,吃过不少地方的三及第,还是蕉岭的好吃。是烹调手法,抑或有其他原因?无从分辨。我有一朋友,到梅城快餐店,主打三及第,他的食材,必定打早从蕉岭购进,因而被顾客称赞味道正宗的三及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出产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风味的食物,这就是老天爷对居住地人的眷顾吧?蕉岭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三及第,就是上天赐给蕉岭人的一道美味吧。

食材采用新鲜猪肝、猪粉肠以及猪脊顶肉,蔬菜配以芫茜等,汤的味道鲜美,肉的味道可口。“三及第”之名又寓高中、升迁之美意。到了蕉岭不吃此菜,等于石灰撒路——白行。

三及第汤的来源:

在科举取仕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林召棠(清朝状元)用猪肝、瘦肉、猪肚子三种猪内脏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汤由此而得名。客家人将三及第配上枸杞叶、咸菜等辅料,再加上几滴酒糟,便做成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三及第汤。一碗三及第,加上一大碗的腌面,这样丰富的早餐是许多梅州客家人的最爱!

做法:

原料:猪肝50,猪粉肠50克,瘦肉50克,枸杞叶若干。

配料:糟汁10克、咸菜20克、盐5克、味精5克。

制法:先将猪肝、瘦肉切成薄片,猪粉肠刮净,肠内异物洗净,切成段,把切好瘦肉拌入薯粉。起镬放入汤水,加咸菜、糟汁待汤水滚沸时加入枸杞叶,再加入猪肝、瘦肉、粉肠调味,滚煮到刚熟时上碗即成。

七.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羊肉煲

把羊肉洗净,切成块;当归洗净,生姜洗净切片;把羊肉、生姜、当归、绍酒、葱、盐放入炖锅内,(推荐使用砂锅或者陶制锅具),加清水2000毫升;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八. 广东省 梅州 蕉岭县 蕉岭冬笋

蕉岭冬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毛竹产业是我县大农业范畴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毛竹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其中南礤镇毛竹种植面积8万亩,蓝坊镇5万亩,广福镇1万亩,其他各镇共1万亩),年产0.8万吨,是蕉岭县冬笋节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

冬笋是蕉岭县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其获得原因是:一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二是产品天然绿色、口味好、品质佳;三是产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显著;四是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有广阔的市场、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

九.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马图绿茶

马图绿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马图绿茶是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的。马图绿茶条索成眉条状,色泽灰绿有光,叶底柔软幼嫩,汤色青绿略带微黄,饮之甘醇爽口,香气清高味浓,提神醒脑,回味无穷。

丰顺龙岗镇马图村原名叫马头村,这里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是我市著名的老苏区。龙岗镇马图村有 “梅州高原”之称,地理条件优越,被誉为“梅州最适宜种茶的地方之一”。早在300多年前村中就开始种植高山绿茶,品种以珍稀小叶乌龙为主。

马图茶产于马图村海拔915~956米高的畲地上。茶叶经过二炒二揉精制而成,条索紧结,颜色灰绿有光泽,滋味甘爽清香,汤色青绿略带微黄。饮之甘醇爽口,香气清高味浓,提神醒脑,回味无穷。因此质地优良的马图茶逐渐成为地方名茶, 1984 年被评为梅州市八大名茶之一。旅居东南亚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时,都要委托人或专程前往马图买上几斤马图茶,作为馈赠亲朋的佳品。

广东省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现辖行政区域

丰顺县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划定马图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丰府函〔2012〕24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马图绿茶》(草案)

十. 广东省 梅州 蕉岭县 簸箕粄

簸箕粄又名"卷粄",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舀入直径约三十厘米的圆形簸箕内,左右摇动使米浆均匀,再入锅用猛火蒸。约五分钟后将蒸熟的薄薄一层米浆粄皮揭下,把炒熟的肉丝、韭菜、豆芽、鲜笋、虾米、香菇等馅放入,卷成筒状。簸箕粄细嫩可口,多食不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