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兴国东村什么特产有名 兴国十大特产排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兴国东村什么特产有名 兴国十大特产排行更新时间:2022-05-13 09:02:38

一.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保鲜笋

保鲜笋选用优质鲜笋为原料,经真空包装,高温高压杀菌等工艺精制而成,无任何添加剂,保留了山珍的原汁原味及自然营养成份,更具有鲜、脆嫩的独特风味。经常食用具有助消化,清热解毒及增强肠胃蠕动达到天然减肥健美之功效,实为名副其实的天然绿色食品。

二. 山东省 烟台 莱阳 东村庄村地瓜干

东村庄村地瓜干

莱阳市万第镇东村庄村曾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如今,这里勤劳的村民们靠加工熟地瓜干,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曾经不起眼的熟地瓜干现已成为烟台、青岛、威海等大城市的-货,村民凭此年可收入300余万元,该村也因此名声鹊起.

三.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兴国杜鹃花

孕育了新中国54位开国将军的江西省兴国县是全国久负盛名的“将军县”。如今兴国却以快速发展的杜鹃栽培势头远近闻名,该县目前已经成为江西最大、南方较有影响的杜鹃产区。记者日前在兴国县高兴镇看到,成片的比利时杜鹃大棚沿319国道两旁延伸开去。据县农技推广站主任王永禄介绍,目前兴国从事杜鹃栽培的农户已达100余户,栽培面积1600余亩,每年还在以100多亩的速度增长。

说不出来多么的美丽、壮观、浩瀚、华丽,那如火如荼的红艳欲有淹没前生后世之气势,让人产生一种仰望苍穹的晕眩感。

气候适宜政府支持兴国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8.9℃,非常适合杜鹃花生长。记者在花农游育元的杜鹃生产大棚里看到,经过生根处理的扦插苗直接插在黄泥里,长势非常健壮。游育元说,当地的泥土营养物质十分丰富,因此只要将生根液浓度调配好,就可以直接扦插在土里。他随机拔了一根生长了两个月的扦插苗,根系十分繁茂。当地杜鹃栽培的设施也很简单,都是用木材和毛竹搭建的简易大棚,但生产出来的杜鹃叶片都透着健康的墨绿色。去兴国考察的江西省农科院花卉所所长缪南生认为,兴国生产的杜鹃质量绝不在福建杜鹃之下。

兴国县高兴镇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早在2003年,该镇就由市委组织部挂点,三年时间建起了全国著名的“宜桂小区”,并以点带面大力发展农副产业,使高兴镇1.2万农民最先走上致富之路。近两年又有了上下街、城岗上、下厚唐等精辟小区。先后被评为中组部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映红”花卉是高兴镇烤烟、制种等十大主打产业之一,总面积七百多亩。这美丽的获得离不开驻点干部和镇领导班子的精诚所至。当时为扩大产业,使农民致富之路走得更宽广,驻点干部、镇领导三番五次进行市场调查,最终发现花卉大有前景,便拟定在离319国道边的高兴村新桥头一块岩石岗上作为示范基地。花农王南方是兴国县第一个种杜鹃的人,目前他的杜鹃种植面积达到了70余亩,年产20多万盆。据他介绍,为了使产品质量过硬,当地一些种植大户从福建请来有多年杜鹃种植经验的师傅管理生产。2007年11月,当地花农联合成立了专业的杜鹃生产合作社,并在广州芳村设立杜鹃销售窗口。合作社将全镇分散的花农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组织协调、统一收购销售、统一技术指导,实现了订单种植。在游育元等花农的带领下,合作社相关人员先后5次前往北京,争取到200万盆奥运用花合同。

该地的种植基地里有“兴国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园林技术专业实践基地”的牌匾。这是和江西一些农林专业学校开设的联合项目,让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进入基地和有实践经验的农户一起探讨杜鹃的栽培,理论结合实际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杜鹃栽培技术,兴国县花协专门聘请花卉种植能人和园艺花卉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对花农进行花卉知识培训,解决栽培技术难题,有效地防治了炭疽热、红蜘蛛等常见病害。花协还建立了专门的花卉网站,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通过网络签定订单。同时,花卉协会还经常组织花农北上南昌、上海、杭州,南下广州、厦门、福州,参加各种花卉博览会,向全国各地客商宣传和推销兴国杜鹃花。

杜鹃花不尽然是单一的红色,不同的品种便是不同的颜色:生地黄红得似火,紫罗兰的色泽如秋燕羽毛,皇冠的粉色是少女沐着阳光的双颊;而甚称杜鹃之冠的红双喜的花瓣是红黄相间。杜鹃花棚内,涌动着人潮,都在为杜鹃花而陶醉。与杜鹃相映成辉的还有长青藤、富贵子、罗汉松、盆景等。它们虽没有杜鹃杰出,但因了它们的参与,使杜鹃显得更加耀眼,就像浩翰的天空,就像辽阔的大地,要想使这两种伟大之物相互依托,中间必须填充卑微的苍生。为更多地推销花卉,近年到青岛、上海、广州等几大城市的新楼开盘活动时提供花卉。

因为有春雨的滋润,才有弥漫的花香。杜鹃花开,“映红”花卉成了一个八方闻名的“聚宝盆”。

四.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百丈泉香辣鹅酱

百丈泉香辣鹅酱选用国家外贸协作会鉴定品位第一的兴国灰鹅为原料,加以多种天然配料精制而成,是居家、旅行的理想调味品。也是居家美食的上等佐料,可用于拌面食、做兴国特色粉菜。

五.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兴国粉蒸鱼

兴国粉蒸鱼是江西赣州兴国县的。

粉蒸鱼的由来缘于夫妻俩的斗智。相传清末,兴国一罗姓船工常到河边捕鱼,日子一长,鱼也吃腻了。一天,他对妻子说,若能做出一道与往日不同的鱼菜,奖她一对镯子。罗家女人想:往日,不是煎就是煮,这回只有试一试蒸了。于是她在蒸甑里面放上芋头、茄子、豆角之类的蔬菜,拌上米粉、作料,用猛火攻之,待蔬菜熟了,拌好油、盐、生姜等调成的糊汁,洒上葱花后上桌。等木甑上桌掀开木盖时,鱼味四散,夹入口中,活鲜麻辣俱在,不但米粉鱼好吃,下面垫底的蔬菜因沾了鱼味也很可口。后来,此法传开,人们把木甑改成竹制的蒸笼,做法更为简便。现在此菜在兴国广为流传,再加上4个具有客家风味的小菜,就成了毛泽东亲自命名的“四星望月”。

六.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兴国油茶

兴国该县油茶品种较多,油茶山面积占山地面积的67%,人平油茶3.9亩,人平油茶产业收入280元。在油茶主产区的均村、茶园等乡镇,油茶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按成熟季节分有秋分子、寒露子、二水桃、霜降子4个品种,其中“二水桃”被列入全省推广的优良品种。据有关史料记载,兴国栽培油茶已有2300多年历史。全县每个乡村均有油茶分布,其中油茶面积上万亩的乡镇有18个,最多的均村乡16.5万亩,茶园乡12.9万亩。全县常年油茶产品产值5225万元,占农业产值的7%。兴国油茶还具有单产高、品质好的优势。据调查,该县已涌现一大批油茶高产典型。如县经济林场80亩油茶林,一般年份亩产茶油20多公斤,高产年份可达到30多公斤。均村乡长竹村农民陈瑞生承包乡林场500亩油茶山,亩平产油11公斤。高兴镇老营盘村村民叶爱华经营的15亩油茶山,亩产茶油近12公斤。如今,兴国县茶油以其色青味香的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远销南昌、上海、北京和港澳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为了促进油茶系列原辅材料的加工升值,该县在发展民间小加工厂的同时,建设了两家较大规模的茶油加工企业,不仅大大提高了出油率和茶油品质,还开始了皂素提炼等精炼加工,兴办了活性炭厂。两家大加工企业年可加工茶籽1.3万吨,茶枯饼2.7万吨,不仅解决了该县油茶产业的后顾之忧,还带动了周边县市的相关产业。其中一家加工企业还被市政府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

“科技兴油”提升了兴国油茶林的品质。该县在油茶普查的基础上,挑选了一批优质“二水桃”品种,培育出优质砧木,从浙江亚林所引进42个优良无性系品种的枝条为接穗,通过嫁接,建成了80余亩良种采穗两用种苗基地。在国家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以茶园、均村、良村、南坑、枫边等5个乡镇为示范乡镇,实施大规模油茶低改。经过3年项目建设,共改造低产油茶1.6万亩,增产茶油2.2万公斤。茶园乡义渡村上官进全承包的9亩油茶山,实施低改技术以后,由亩产茶油2.6公斤提高到11.3公斤。近几年,该县每年计划安排1万亩油茶低改任务,逐步提高油茶单产。为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该县还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由县油茶办实施,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资料,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规范低改技术标准。通过这些措施,该县涌现了一批年产茶油500公斤以上的产油大户。

兴国油茶加工业现状尤其被人们关注。据了解,目前,该县较大的加工企业只有2家,其余都是家庭小作坊,深度加工不够,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比例还不高。由于龙头企业的品牌尚未完全形成,产品知名度不高,直接影响了兴国茶油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有关人士指出,树立品牌创新意识,走出传统小作坊,主动融入大市场,是兴国油茶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为此,该县还需要继续努力,采取措施,把油茶产业从散户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企业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包括建立油茶丰产林基地);同时,尽快提高加工技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把兴国茶油真正打造成走到哪里都“吃香”的品牌。

据兴国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该县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责任制,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严格奖罚;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实行送科技下乡,免费为林农服务,分期分批办好“农民知识化培训班”;抓好良种推广应用,以本地选育的“二水桃”良种和引进省、市林科所选育的良种造林,逐年淘汰劣种;抓实低改,重点抓好40万亩低产林的常规改造,提高单产;抓好加工,对茶枯进行深加工,扶持龙头茶油加工企业,解决林农卖“油”、“饼”难的问题,增加油茶产品的附加值。

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兴国县榜上有名,被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被誉为“江南绿色油库”的兴国,油茶资源丰富,全县有油茶林面积52.3万亩,常年产油量达230万公斤,最高年产达到近330万公斤,在赣南稳居第一,在省内位列前三,是江西最大的“绿色油库”之一。油茶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获得“中国油茶之乡”称号之后,兴国县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信心更足了。兴国茶油由此“香”名正盛,越飘越远。

兴国油茶产业日益壮大,是该县多年来重视油茶生产的结果。长期以来,兴国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油茶生产当作一项富民产业来抓。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全县油茶生产规划和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县油茶生产领导小组,在县林业局设立了油茶办。县里还为此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山林权落实到位,并长期保持稳定,不随人口的增减而调整;鼓励油茶林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方式经营,对油茶大户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提供贴息贷款;县财政每年全额返还油茶籽税用于发展油茶生产,并从中安排10万元给林业部门专门培育壮苗,县林业局还从育林基金中每年拿出5万元用于油茶低产林改造和科技投入。

七.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兴国甜橙

兴国甜橙具有果大质优,出汁率高、籽少,风味浓郁,耐储运,适应性、抗逆性强,稳产高产等特点,其综合性状达到国内同类品种领先水平,是优良的鲜食、制汁兼优型品种、江西柑桔榨汁生产线的优质原料,是江西省橙类地方优良品种之一。

八.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泥鳅炆芋

赣南虽为山区,但河流纵横,清波涟涟,水田泱泱,泥鳅出没其间,肥嫩鲜活,农人夜间便打着笼火常去捕捉,一个半夜就能抓得成筐成篓。特别是开春插秧时节,边劳作边捉泥鳅,煞是一件快活的事。抓的泥鳅多了,便用缸子养着,想吃时就用勺子捞起,相当方便。至于芋子,更是多得不得了。当地人家家户户喜欢种芋,清明时节,往田里铺上一两次猪牛粪,再浇上一两次尿素,芋荷叶就开始疯长,待长到一人多高时,就等着挖芋了。农家人挖芋是想吃时才挖,吃一窝挖一窝,芋长期埋在田里,就等于长期保鲜。所以,清明种芋,大多数人是一边挖芋另一边又挑选芋种,立马又栽到新的芋头田里去。芋通身可吃,无论芋荷,还是芋头、芋子,都可做菜,从农历七月开始,吃芋的人就多起来了,有的人家还把芋子当成主菜,隔三差五,常有芋子上桌。

兴国属传统客家县份,这里有着浓郁而独特的民情风俗,老表们待人接客更是相当热情。据说早年间,乡下人生活困难,连买油盐的钱都要用鸡蛋去换,倘若这时来客了,拿不出什么好招待的,就从田里挖一窝芋回来,又从缸里捞一勺泥鳅起来,放进小锅,明火炆上半个小时,端上桌,香喷喷的,就是一道好菜了。

先刨好一窝芋子,白白的像棉花似的,煮得又松又软,又白又嫩,淀粉很多,泥鳅是活蹦乱跳地下到锅里,又鲜又滑,再加上一些辣椒,放点盐,即使不施油,那味道也不同一般,有一种天然的鲜甜味。这道菜,不但泥鳅好吃,芋子好吃,汤就更好吃。酒喝多了,总想催饭下肚,这时盛一碗饭,拌搅芋汤,尽管从嘴角辣到了脸腮子上,仍然撑得肚子踏踏实实的。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道菜不再只是老表家里有了,它也堂而皇之地跻身酒家餐馆的桌上。翻开菜谱,“泥鳅芋”赫然入目。这道菜不比鱼肉鸡鸭,昨天吃了,今天还想吃,仿佛永远也吃不厌一样。

九.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赣南客家擂茶

赣南客家盛行饮食擂茶,尤其常见于妇女之间的交往。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细茶或粗茶之叶用擂钵捣碎,加入油、盐、生姜、芝麻、花生仁等果品,视多寡配制而定,然后炒香碾碎,制成茶泥,俗称“飨料”。饮用时取茶泥少许冲入开水,有的将做熟剁碎的大蒜、青菜、煎豆腐、肉丁、香菇丁、粉干、粉皮以及油炸并碾碎了的花生米、豆子、糍酥等添入茶碗内。制成后色、香、味俱佳。

十.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客家芋子饺

一般饺子大都用面粉做皮包成的,而在我家乡却是用芋子加适量番薯粉做饺子皮包成的一种饺子。芋子和番薯那是家乡的主要杂粮,正如农谚所言:“番薯芋子半年粮”。在我们客家地区芋子被视为“农家最重之蔬”,它既可当蔬菜,又可当粮食。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每至秋季,家家户户的地窖、房角都堆满那红姣姣的地瓜和黑黢黢的芋子。当地还流传着一个“芋赈饥”的小故事:古时有一寺僧,专力种芋,岁收极多,杵之如泥,筑造为墙,后遇大饥,独此寺四十余僧食芋泥以度凶岁。可见芋子是个好东西,是山中之珍品。而聪明能干的客家人在吃杂粮时,不断变换口味,变换芋子的吃法,更新芋子的烹制花样,以芋子烹制菜肴宴请客人,于是就在生活实践中烹制出乡间美食——芋子饺。

制做“芋子饺”方法简便。儿时,每每过年过节才能吃上芋子饺。我最喜爱吃母亲制作的芋子饺。如今母亲做芋子饺的情形还时常浮现眼前:母亲将个大、易烂的芋子洗净,连皮置锅内煮熟,然后取出剥去芋皮,置簸箕内捣(烂)成芋泥后,加入适量番薯粉和精盐,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待用。接着将瘦猪肉、香菇、冬笋(或笋干)丝、虾仁、箩卜丝、葱白等料剁碎,放入精盐、味精下锅翻炒,滤去汤汁即成馅心,出锅置盆中待用。当饺子皮和馅心做好后,就开始包芋子饺了。于是,全家人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一会儿功夫,皮如琥珀,形如半月的芋子饺便一排排、一群群、一片片站起来了。那令人难忘的包芋子饺场景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散发出缕缕的温馨。特别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那顿芋子饺,就更有着特殊的味道,家人之间一年来的理解和支持,对新一年的展望,对老人的祝福,对晚辈的期待,似乎都默默融入那手上的芋子饺之中了。芋子饺包好后,母亲就小心翼翼地摆入垫有纱布的蒸笼中,下锅用猛火蒸15分钟后便香气如蝶、满屋翩跹,令人垂涎。此时出锅摆盘,放入麻油、猪油等调料。一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芋子饺就出现在我们面前,趁热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馅香香的、美美的,每人一大盘,吃得笑逐颜开,吃得心花怒放。芋子饺除蒸着吃,也可用水煮、油炸、油煎等各种烹调方法,其味各具特色。(连允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