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黔西特产欢迎你的光临 黔西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黔西特产欢迎你的光临 黔西必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4 13:56:54

一.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仁县 蜡染工艺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龙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

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轻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蜡染布多作妇女头巾、衣裙、围腰、被面、门帘、窗帘之用。有些工艺水平较高,图案非常新奇精美的,也被当作艺术壁挂来装饰居室客厅及宾馆饭店。布依族妇女还在蜡染衣裙上再加刺绣更加风采迷人。

二.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普安县 普安茶叶

普安茶叶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的。普安是“中国古茶树之乡”,茶叶成熟期早,富含锌硒,耐泡,汤色碧绿,味香,口感鲜醇回甜。普天、金雀、细寨银针、雪峰香茗等品牌在国内外多次摘金夺银。

普安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北部,地处北纬25°38′和东经105°2′,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14℃,无霜期290天左右,年均日照1563小时,年均降雨量1360毫米,属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些条件决定了普安能适宜大、中、小叶茶树的生长,宜茶地区生态环境优良,空气、土壤无污染,重金属含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为4.5-5.5,对发展绿色食品茶和生态有机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普安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普安与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发现的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茶籽化石,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茶籽化石。目前在青山的普白大箐等地还保存2000余株古茶树。

为更好的指导茶产业发展,2010年,编制了《普安县2011-2020茶产业发展规划》,拟在中部镇胜高速公路沿线的江西坡、盘水和三板桥3个乡镇布局茶园6.5万亩,新建4.3万亩,其中有机茶园2万亩。在南部的罗汉、青山、新店、地瓜、雪浦、楼下6个乡镇布局茶园4.5万亩,新建3.99万亩,其中有机茶园3万亩。在北部的高棉、窝沿、龙吟、罐子窑、白沙5个乡镇布局茶园4万亩,新建3.66万亩,其中有机茶园1万亩。

三.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晴隆脐橙

晴隆脐橙,果皮橙黄,油胞发达,光洁色鲜,果心小,果肉细嫩化渣,酸甜清瘦,果汁充足,果味较浓,具有微香。主产于贵州省睛隆县,多分布于海拔750~1100米的河谷地带及半山台地。产地气温较高,年均气温 16.1~18.2℃,≥10℃的年积温4933~6033℃;相对湿度 82%左右,年降水量 1150毫米以上,土质多紫色沙壤和黄壤,表层结构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富含钾。所产黄果为圆球或扁圆形,纵径6.25厘米,横径7.41厘米,平均单果重179.65克,果皮厚0.47厘米,果心小。半充实,中心往软,部瓣易剥离,可食部分占全果重量的66~72%。每100毫升果汁含糖6.00~8.89克,酸0.5~1.26克,可溶性固形物9.0~12.0%。其以鲜食为主,十分可口,亦可制成原汁、饮料。据一成车三年劝诫府志记载 ,晴隆脐橙距今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 1982年在全国柑桔鉴评会上获全国地方科举优良品种第二名。

晴隆脐橙距今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多分布于海拔750~1100米的河谷地带及半山台地。产地气温较高,年均气温 16.1~18.2℃,≥10℃的年积温4933~6033℃;相对湿度 82%左右,年降水量 1150毫米以上,土质多紫色沙壤和黄壤,表层结构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富含钾。

晴隆脐橙果型整齐、端庄,色泽橙紅、艳丽,果面細膩,肉质脆嫩,汁多,风味浓甜,香味独特,回味悠长,鮮食极佳。具保健作用,长期食用有软化血管,增强心脑机能,预防癌症、中风糖尿病、便秘等作用。耐贮运,货架寿命长,产品在常温下贮藏到第二年四月而风味不变,达A级绿色食品标准,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晴隆脐橙主要产地晴隆县柑桔场建于1975年,1986年经贵州省农业厅批准为地方国营柑桔场,归口农垦系统,资产总额2350万元,固定资产1478万元,经营管理果园面积6100亩。以县柑桔场为依托的脐橙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命名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基地生产的“晴珍牌”晴隆脐橙经农业部批准获绿色食品标志;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华名果等奖项。2006年“晴珍牌”商标被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2008年晴隆脐橙获黔西南州优质农产品称号。

四.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册亨县 刷把头

兴义刷把头起始于清同治年间,因其形状如民间所用竹刷把而得名。 “刷反头”做工十分精细,全是手工劳作;配料选料也很讲究。以面粉、 竹笋、瘦肉、鸡蛋、为主要材料。制作过程是选取优竹笋切碎,放入开水锅 中氽两三次,再用清水冲五、六次,滤干后用猪油烹出香味。而皮是用精制 面粉,鸡蛋、盐、清水调匀,搓成小丸子,再擀成薄片如纸。一斤面粉配三个鸡蛋。包“刷把砂”很有趣,用一双削细削尖了的筷子将剁碎的拌着佐料 的瘦肉挑一些放于面皮上,肉上再放加工好的竹,然后用于捏拢,成品的外 形底大颈细,顶端参差。猛火蒸五六分钟,熟后的“刷把头”比大拇指略大,淡黄油亮,引人食欲。用鸡汤,油浸胡椒面、酱油、葱花、味精等兑成蘸水,味美无比。( 黔西南州)

五.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仁县 回龙蕌头

回龙蕌头是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县的。

贵州省兴仁县回龙镇、马马崖镇、波阳镇、大山镇、巴铃镇、屯脚镇、百德镇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望谟县 望谟火龙果

望谟火龙果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的。望谟县“红肉火龙果”属亚热带水果,由于其肉色紫红、多汁、口感清甜,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望谟县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县内海拔在375—1718米,年均温19℃,无霜期340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县内无“三废”污染,非常适宜火龙果生长。

望谟火龙果种植2011年6月起步,到目前已投入中央和省级生产发展资金114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00万元,公司和种植农户自筹1200万元,火龙果种植区域分布在油迈、乐元、蔗香等6个乡镇。全县现有火龙果种植面积5000余亩,挂果近1500亩,成为黔西南州目前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

七.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羊场茶食

羊场茶食

黔西茶食早为清宫御点,由晚清宫廷御点师后代张女尼在黔西羊场乡秘授女徒张二和尚,后又传至羊场民间。其制作只要以上等糯米为原料,水泡40天,每三日换水一次,晾干碾成粉,拌水提成块,煮成蜂窝装,取出放石碓内搅拌至翻泡,按比例加野小豆根粉搅匀,铺于案板上晾干后,剪成各种图案花样穿挂,晾干用混合油浸泡数分钟后放于扇勺内用热油淋,直至膨胀定型食用,此品入口酥脆香甜,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和席上美食。

羊场茶食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特色美食。茶食,因其色、香、味具佳,入口酥脆香甜,且有健胃醒酒之功效而成为人们饮酒时用以佐食的风味佳肴。

羊场茶食制作方法考究,在低温下将优质糯米泡上45天左右(3—5天换一次水),捞出滤干后用碓舂成面粉,用箩筛后将面和水捏成圆形薄面粑,放到沸水里煮到起蜂窝状,捞出后放到碓里搅拌,直到起泡后将备好的去皮细捣烂的野小豆根等植物放进去共同搅和,搅拌到又起泡,能在搅棒上挂片时,捞出分大小块放在洒有干面粉的木板上摊开晾干,5、6天后将半干的面片剪成各种形状,如:鱼、兔、鸟、蝴蝶、或剪成条,编成绣球、花形等,再继续晾干即成。

“茶食”的名称始于宋代,泛指佐茶食用的糕点,在清乾隆年间作为进贡食品传入宫中。而传入黔西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茶食为晚清时期由“御点”制作后代——四川人杨大娘(又一说法为张姓女尼)传入,因其先辈曾是宫廷御点师,在宫里专门负责制作茶食,告老还乡后,因违抗宫廷禁令将茶食制作工艺传到民间,从而导致其家庭遭诛连,杨大娘逃生后讨饭到贵州黔西,在偏僻的羊场乡出家为尼,居住在羊场乡文昌阁里。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清朝政府被推翻后,当年的杨大娘成了老态龙钟的老太婆,她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不久于人世了,而且羊场又远离京城,天高皇帝远的,不必担心朝廷会追究了。于是,偷偷做了“茶食”祭祀自己被诛灭的祖先,祭祀后的“茶食”她自己一人吃不完,就分给文昌阁里的尼姑和附近平常对她很接济的村民们吃,大家吃后赞不绝口,都说不愧为“清宫御点”,纷纷要求向她学习这一工艺制作方法。盛情难却之下,杨大娘决心将茶食的制作工艺传出,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茶食”是黔西县著名风味小吃之一,其保健性对人的健康有益良多,对茶食工艺的研究有助于黔西风味小吃市场的拓展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2006年6月,羊场“茶食”被黔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刺绣和挑花

毕节市苗族刺绣和挑花多以大自然为背景,结合生产实际,绣出风格优雅、充满民族气息的花纹图案。苗族妇女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有平绣、盘绣、结绣、绉绣、牵线绣、布贴绣等多种绣法,图案美观大方,耐人寻味,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才能和智慧,堪与其他绣种争芳斗妍。挑花历史悠久,除苗族以外,其他民族也非常喜爱。挑花多以几何化的形体挑绣,讲究反挑正看,平滑细腻,朴素自然,无论在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极富审美情趣,用挑花绣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围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饰品在民族传统工艺品中独具特色,深受游人青睐。

九.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三合汤

安龙著名小吃,摊馆必备,居家常食。在糯米饭内放适量本县的四季豆米,加酥肉片、酱油、醋、葱、胡椒粉、辣椒等佐料,掺入鸡汤或猪脚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安龙县)

十.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麻花炒羔蟹

麻花炒羔蟹

“麻花炒羔蟹”酸辣可口,风味独特。

配方:羔蟹1000克,麻花50克,泡椒20克,姜、葱各5克,泡椒油20克,料酒10克,色拉油2000克(实耗50克),精盐、鸡精、胡椒、白糖、吉士粉适量。

制作工艺:将羔蟹宰杀洗净,用料酒腌制2分钟,沾吉士粉待用;炒锅注油上火,待油温升至六至七成时,下入羔蟹至金黄色捞出:锅留油少许,放入泡椒、姜片、葱节煸出香味后,放入羔蟹,加入盐、鸡精、料酒、白糖、胡椒,加入高汤炒如味后,放入麻花翻炒均匀,淋入泡椒油起锅装盘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