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漳州特产盐水鸭 漳州盐水鸭去哪里吃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漳州特产盐水鸭 漳州盐水鸭去哪里吃最正宗更新时间:2022-05-15 21:00:24

一.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咸水鸭

上海咸水鸭介绍:

原料:光鸭一只,葱、姜、盐、黄酒、花椒各适

做法:

1、将鸭洗涤干净用花椒、盐在鸭身里外擦透,腌3小时;

2、再将腌过的鸭加姜、葱、盐、黄酒上笼,用旺火蒸1O分钟,再改用中火蒸2O分钟,至熟后出笼冷却,食用时,可将鸭卤浇在鸭块上。

二.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大溪荔枝

平和大溪荔枝是福建漳州平和的。

平和大溪荔枝

平和县协会

11448153

荔枝

三. 江苏省 南京市 玄武 南京盐水鸭

南京盐水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京盐水鸭

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久富盛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南京盐水鸭一年四季皆可制作,腌制复卤期短,现做现卖,现买现吃,不宜久藏。此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故美名日:桂花鸭。《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桂花鸭“清而旨,久食不厌”,是下酒佳品。逢年过节或平日家中来客,上街去买一碗盐水鸭,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礼节。

地域范围

盐水鸭的主要产区位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南京盐水鸭保护范围为南京市行政区划范围,保护面积6598平方公里。南京年养殖肉鸭4000多万只,年出栏量3000多万只,年保护量3500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外形饱满,体表光洁;皮簿油润,白中泛黄;肌肉切面呈微红色,质地有弹性;脂肪呈浅黄色;口感咸淡适中,清淡爽口;香醇可口,味似桂花。回味持久;肉质鲜嫩,嫩而不柴,久食不腻。 2、内在品质指标: 水分含量≤75.0%;蛋白质含量≥19.0%;脂肪含量≤20.0%。 3、安全要求: 南京盐水鸭原料要求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执行,加工严格按照《南京盐水鸭加工工艺规范》要求执行。

四.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闽南牛

英文名:Southern Fujian Cattle

一、产地与分布

中心产区在福建省龙海、漳浦、晋江、平和、同安、南安、及漳州等地。广泛分布于龙溪、晋江、莆田及福州4个地区、20多个县、市。

二、外貌特征

结构良好,发育匀称,体质紧凑,肌肉丰满偏于役肉兼用型,头略长,眼微突,轮阔清晰,角形不一,公牛多呈八字形;母牛角短,略向前弯曲。公牛肩峰高耸,垂皮达,胸宽深适中,背腰平直,尻部略斜,仙肉尚丰实。四肢略纤细,但关节明显结实。蹄叉紧,多呈木碗蹄。

五.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南靖麻竹

南靖物华天宝,境内冬无严寒、在夏无酷暑,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森林覆盖率60%,绿化率85%,是闽东南的一片绿

又称甜竹、大叶乌竹,是大型合轴丛生竹类,在我国华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近年来,湖南、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浙江等省区也开始大量推广种值,栽培表现极好,其经济效益明显超过毛竹(楠竹),该品种已成为我国南方栽培最广的壮竹属竹种。

麻竹植株粗壮、高大,节间长50厘米,一般秆高20米左右,部分秆高超过30米,成竹直径20厘米左右,也有直径超过33厘米的大竹,是我国当前最高大的巨型竹种之一。麻竹笋期长,夏秋出笋,出笋期为5-10月。麻竹鲜笋极大,一般单笋重4-5千克,大者超过20千克,其竹笋个体之大令人惊叹。麻竹笋产量极高,以亩栽222株为例,栽苗当年一般可亩产鲜笋600-1000千克,第二年亩产鲜笋2000-3000千克,第三年进入丰产期。进入丰产期后。一般亩产鲜笋5000-800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16000千克,为我国当前产笋量最高的品种。麻竹笋一般高达1-1.2米才割笋,此时竹笋仍然嫩脆,肉质不老不绵,这跟其它笋用竹有明显的区别,也是麻竹笋产量高的原因之一。麻竹笋味道鲜美,有“嫩、脆、甜”三大特点,为我国当前竹笋品质优良的品种之一。麻竹笋不但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十分鲜美的蔬菜,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据分析,麻竹笋含蛋白质2.56%-3.28%,脂肪0.49%,总糖2.5%,粗纤维0.68%,还富含磷、镁、钙、铁、维生素B1、B2、C及17种氨基酸等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食品,能促进肠胃消化和排泄。常食竹笋可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滞和吸收,具有防癌和减的功效。因此,大力发展笋竹产业,对改善现代城乡人民的食物结构和食疗保健具有积极的意义。用麻竹笋加工成的笋干、笋丝和罐头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麻竹鲜笋带壳现在市场价一般为每千克3元,而投入反而比种粮食少。

麻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麻竹在我国重庆、四川、湖南、江西、贵州、湖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亚热带地区均生长良好。具有病虫害少,不择土壤,对气温适应范围广等优点,适应在温度为-7-42℃,PH值为4.5-8的江河两岸、河滩荒坡、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大量种植。麻竹观赏和审美价值极高。它株丛高大、竹秆通直、竹叶苍翠、竹梢下弯,成片造林可形成独特的景观。如将造林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比如建造竹林迷宫等,其观赏价值比毛竹更胜一筹。

六.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白藤水鸭

产于水鸭食料丰美的白藤湖。滋味清鲜,补而不燥,是一种很受顾客欢迎的野禽。( 珠海)

七.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云霄枇杷

云霄枇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霄枇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云霄枇杷种植有较长的历史,历来产品多以鲜果及药用干叶为主。近年来,云霄县引进以“解放钟”与日本“森尾早生”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早钟6号”枇杷,集中了父本早熟、优质、果大等特点,还能比一般品种提早15至30天成熟,每年元宵佳节即可上市,此品种具有果皮果肉均呈橙红色,肉质细嫩,香气浓郁,甜质多、酸味少等优点,1992年被省有关部门评定为“枇杷更新换代优良品种”。此外,云霄枇杷种植还有解放钟种、大钟种、红肉长种、红肉圆种、温州种、莆田种、下坂土圆种、鸭蛋本种、大红袍种、软条白纱种等等,堪谓种类繁多,产量丰富,驰誉大江南北乃至海外,成为云霄水果品种之首。

福建省云霄县,国家林业局评定的“中国枇杷之乡”。云霄枇杷,有闽南报春第一果的美誉。

云霄县地处沿海,背山面海、东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聚留冬季海上西南暖湿气流,冬季区内润而不燥,年均温21.4℃,有霜日短只有2.7天,是福建省越冬条件最好的三个县份之一,也是福建省大陆唯一没有出现极端最低气温0℃以下的县份,十分有利于热带型的云霄枇杷果实生长发育。

云霄枇杷属热带型常绿小乔木,云霄枇杷风味和品质俱佳,果实柔软多汁,细嫩化渣,易剥皮,甜酸适度,风味浓,香气足;果大,单果重50g左右,最大可达到150g,可食率高,一般在70%左右;营养丰富,有润喉、止咳、健胃和清热等作用,是老少皆宜的保健水果。

云霄县是云霄枇杷的原产地,云霄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造就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云霄枇杷。云霄枇杷素以早熟、柔软细腻、外观鲜艳、果面富有绒毛而著称,有“闽南报春第一果”之美誉。

云霄枇杷栽培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史料记载。一千三百多年前,陈政、陈元光父子奉诏南下,中原文化也随之传入。当时的部将、诗人丁儒就曾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锦苑来丹荔,清波出素鳞。巴蕉金剖润,龙眼玉生津。蜜取花间露,柑藏树上珍。”写的就是云霄的山肥水美、花果飘香。云霄枇杷作为果中珍品,时令贡品,以其风味和品质俱佳,美名誉于当时,始称云霄枇杷。

宋朝时漳州知府杨万里《咏枇杷》:“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压低枝重,浆流冰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

到了明代,云霄祀奉林偕春的庙宇“云山书院”中设有260首求医药签,多有以枇杷叶为药件的处方,枇杷花、叶均可入药,枇杷叶具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用,为治疗肺气咳嗽的要药,可见云霄在明代已盛产枇杷,且其功用为百姓所熟知。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乃和胃降气,清热解暑之佳品良药。”

清代光绪年间,秋谨的祖父秋嘉禾曾二度(公元1878年和1889年)在云霄任同知,就经常以当地盛产的枇杷花、枇杷叶、枇杷根置于其住地,供百姓煮水饮用,以滋阴降火,清肺化痰,治疗感冒咳嗽、肺胃盛热、口干舌燥。他常对百姓说道:“这是民间药品,省钱又能治病。”

民国时期云霄是漳州南部五县的经济、文化中心,航运尤其发达,云霄枇杷也随之南下汕头、广州、香港,北上福州、宁波、上海,云霄成为福建省枇杷主产区,以早熟、优质而闻名。

1958年3月5日,时任团中央书记的1同志到云霄视察,在询问了云霄山地种果的情况和枇杷的品性后,勉励大家说:“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开山种果、果化云霄。”后来云霄枇杷种植发展到全县6镇3乡1开发区,遍布全县的山地和农地。

改革开放以来,云霄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优势,大力发展枇杷种植。于1994年,推广枇杷早熟优质新品种“早钟6号”,使云霄枇杷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通过龙头企业与科研部门合作,研制开发出“枇杷酒”、“枇杷膏”、“枇杷汁”、“枇杷花茶”等深加工产品,并成功投放市场,延长了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了枇杷产业效益,成为市场热捧的“黄金果”。2005年全县种植面积8.8万亩,产量5.7万吨,产值5.6亿元,至2010年种植面积12.5万亩,产量7.5万吨,产值7.8亿元。目前云霄枇杷已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畅销福建本省及粤、浙、苏、沪、川、渝、鄂等国内大中城市,并出口至欧盟、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云霄枇杷部分荣誉:

2001年,云霄县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枇杷之乡”;

2003年,申请注册“云霄”枇杷集体商标;

2007年云霄枇杷获得国家质检总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

2008年云霄县被批准为“中国优质枇杷基地重点县”和“服务果业全国先进单位”。

2009年云霄枇杷被评为漳州市“十大名优花果”;

2010年“云霄枇杷”商标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2011年11月,“云霄枇杷”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云霄枇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云霄县 《关于界定云霄枇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云政综〔2007〕9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云霄县现辖行政区域。

八.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南靖兰花

南靖兰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靖自古是我国建兰、墨兰的主产区之一,古时就因多出名兰佳品而被称为“兰陵”、“兰水”。境内山多林密,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时间久,适宜各种兰花的生产繁衍。野生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境内生产的兰花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据初步调查主要有6大类,1000多个品种,尤其以建兰(又叫秋兰)、墨兰、寒兰、春兰品系最多,是全国四大兰花原产地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具特色的墨兰生产区。台湾世界兰蕙交流协会原会长黄秀球赞誉南靖县是“兰花之乡”,中国兰花协会会长、原农业部部长何康视察南靖时,欣然挥毫赞颂:“南靖山水秀,幽谷佳兰香。” 1998年10月,南靖县被中国农学会经济委员会授予“中国兰花之乡”称号。

南靖县是我国兰花主产区之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68%;土壤肥沃。境内山多林密,竹木参天,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兰花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野生兰花资源十分丰富,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兰花集散地。南靖自古是我国建兰、墨兰的主产区之一,古时县城即名"兰陵"、"兰水"。

在高海拔林区盛产寒兰、兔耳兰、春兰、多花兰;在中、低海拔竹木林区盛产建兰、墨兰等。目前南靖县已有1200多户种兰专业户,植兰面积达1600多亩,年创产值超亿元,存圃兰花1000多个品种6000多万苗,出口创汇2000多万元,中国委员会授予南靖县“中国兰花之乡”的光荣称号。并多次在全国兰博会上获奖、饮誉海内外。

境内生产的兰花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支持县兰花协会创办2.5公顷的国兰示范场,鼓励农民发展兰花,为全县推广兰花种植新技术、新设备提供技术示范。1999年,南靖县被中国委员会授予"中国兰花之乡"。

九.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下河金枣

下河金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河金枣”历史上又称“霞河金枣”,于明万历时期开始引进,是下河乡的主种水果品种之一,主要供鲜食和金枣精制品的原料。“下河金枣”果树种植需经嫁接(土柚子当砧木,金枣枝条作接穗),方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下河金枣”具有皮薄柔嫩,橙黄泛金,枣皮质如幼桔,色香味俱佳,金枣制品有咸、甜等,咸金枣可药用,甜金枣为喜庆时节上乘佳品,清末民国初,下河金枣就开始远销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各国和地区。

据《云霄县志》农业卷介绍:云霄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般春多阴雨,夏秋高温多雨,时有台风暴雨,晚秋、初冬凉爽,冬季干旱少雨,光照热量充足,年均无霜期347.4天。云霄生物资源丰富,耕地宜种甚广,山区及平原地区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水果和蔬菜的种植。

云霄县下河乡的村落多沿乌山山脉东北侧条状分布,气温偏低,日温差相对比全县大多数的乡镇大,灌溉方便,是全县水果主产区之一,素称“水果之乡”。据县农业局统计,全县各类水果主要有19种,绝大多数在下河乡有种植。

“下河金枣”历史上又称“霞河金枣”,于明万历时期开始引进,是下河乡的主种水果品种之一,主要供鲜食和金枣精制品的原料。“下河金枣”果树种植需经嫁接(土柚子当砧木,金枣枝条作接穗),方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下河金枣”具有皮薄柔嫩,橙黄泛金,枣皮质如幼桔,色香味俱佳,金枣制品有咸、甜等,咸金枣可药用,甜金枣为喜庆时节上乘佳品,清末民国初,下河金枣就开始远销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各国和地区。

“下河金枣”目前全乡种植金枣面积达1.2万亩,产值2000万元,主要的种植区为下河乡(东经117°14′07″--117°20′02″,北纬23°56′45″--24°08′15″)的下河村、上河村、内龙村、外龙村、凤兴村、世坂村、车圩村、新坡村、坡下村、孙坑村和上窖村。金枣产业对于促进地处山区的云霄县下河乡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十.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南胜咸水鸭

平和南胜咸水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胜咸水鸭有数百年的制作历史,因产地在南胜镇而得名,是平和县著名的土。南胜咸水鸭有一套独特精细的加工工艺,采用本地产名鸭,经放血去毛,开膛除脏,通风沥水,抹盐堆腌,撑鸭造型,晒后吊晾等数道工序,环环相扣,数日即可制成。咸水鸭吃法简便,吃时洗净,清水蒸之即可,若再乘热洒些红酒,则清香扑鼻,风味更美。其风味有别于他处,热销于邻近各县。随着南胜咸水鸭市场的热销,传统的南胜咸水鸭加工业发展很快,仅南胜镇、小溪镇就有十数家,成为一个新兴的食品行业。

咸水鸭的制作方法

一、备料:

1.把整鸭洗净,在水中浸泡20分钟以去除血水

2.把调料(盐、味精、鸡精、料酒、花椒、姜丝、葱花)填入鸭肉,用保鲜膜包好腌渍,放入冰箱

3.二到三天后拿出来,放冷水里煮,放调料,用大火。水将开未开时改为小火,以去血沫

4.八成熟时(筷子可插入)关火。冷却后捞出,放冰箱晾凉

5.切块,放入(葱、姜、红辣椒)丝就可以啦~!

鸭子洗干净,找个用坏也不心疼的炒菜锅,擦干,把大量的盐和花椒倒进去炒,火关小一点,直到盐有点发黄,闻到花椒香味关火。然后趁热把花椒盐擦到鸭子的皮上和肚子里。我觉得可以等盐凉一点再弄,应该不会太影响风味,总之别太凉,用手套也会好些。里里外外擦两遍,注意擦里面的时候要小心骨头。有鸭脖子,也把它擦上盐,塞到鸭肚子里。然后就找个容器把鸭子装进去,盖好,放冰箱下格。我一套保鲜盒里最大的那个正好放得下。我一般腌两整天,中间翻一次面。

煮鸭子也很关键,因为盐水鸭讲究鸭肉板扎,不能像酱鸭那样烂烂的。我们在家买的鸭子有时候骨头里还有血丝呢,不过我煮鸭子的方法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至少我从来没有遇到过。

把鸭子从冰箱拿出来以后,用凉水冲干净表面上的盐和花椒粒。找一块姜,切片,葱一两根切段。大锅里放凉水,葱姜,鸭子,开大火,至沸,关小点,让它保持沸腾5分钟,关火,把鸭子翻个面。立刻把盖子盖上,等10到15分钟,再开大火,开后再让它沸5分钟。关火,闷一会儿,拿出来。晾凉后切块就可以吃了,冷热皆宜。

①将鸭洗涤干净用花椒、盐在鸭身里外擦透,腌3小时;

②再将腌过的鸭加姜、葱、盐、黄酒上笼,用旺火蒸1O分钟,再改用中火蒸2O分钟,至熟后出笼冷却,食用时,可将鸭卤浇在鸭块上。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平和南胜咸水鸭”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