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河区小吃特产 天津宁河区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河区小吃特产 天津宁河区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1 12:37:46

一.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烩小吃

 烩小吃是一道传统著名小吃,宁夏各地均有制作。因为夹板(夹沙)和丸子是小吃的两种主料,故又称烩夹板丸子。   制法:羊肉洗净剁成肉泥,拌入鸡蛋、淀粉、葱末、姜末等料,制成肉馅将制好的一半肉馅平抹在鸡蛋皮上,上面再盖一张鸡蛋皮,压实后用刀切成菱形块,下入油锅内炸呈金黄色捞出(俗称夹板或夹沙)另一半肉馅则用手挤成丸子,也下油锅炸熟。烩制时,炒勺内依次放入羊肉汤和夹板、丸子、菠菜等料,烧开后用淀粉勾薄芡即成。   
特点:质地软嫩,滋味鲜香。 

二. 天津市 宁河区 义聚永五加皮酒

义聚永五加皮酒是天津三大传统出口名酒之一。五加皮酒早在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一书中就有以“五加皮”命名的药酒,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将五加皮酒的药用价值描述得更加完善,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所述的“五加皮”酒药用价值有补中益气、强壮筋骨之功效,可主治骨节挛疾、风痹,可见它药用价值非常可观,所以在明朝时期人们以饮五加皮酒来达到强身壮体的目的。

义聚永五加皮酒以义聚永高粮酒为基酒,加入五加皮、玉竹、当归、栀子、熟地,陈皮等多种名贵中药材按古法酿制而成。色泽为天然鲜艳的红宝石色,酒香药香融为一体,酒香舒顺和谐,酒性温和微甜,具有舒筋活血,驱风祛湿的保健作用,并有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它拥有200多年的出口史,远销183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被称誉为“中国神水”。悠悠岁月的淘洗,使天津露酒业形成了一套以义聚永五加皮酒为代表的独特传统酿制技艺。

义聚永五加皮酒的主要工艺流程

原料筛选---炮制---称量---按方配料---入坛---加酒---血料封口---专窖储存---开封---取汁---压榨---配制---精调---墩期稳质---自然澄清---检验---包装---检验---成品---出厂

义聚永五加皮酒的工艺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高质量的清香型基酒—义聚永高粮酒;

二、传统的配方和地道的药材;

三、独特的酿造工艺。

义聚永五加皮酒的基酒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义聚永高粮酒,这是决定其质量和风格的关键之一。用它做基酒配制的五加皮酒才能达到药香与酒香的完美结合,达到舒顺协调,纯正绵柔。其他类型基酒决无此效果。

义聚永五加皮酒的配方是祖辈世代传承下来的,药物的配制完全按照中医药学君、臣、 佐、史的原则,非常科学严谨。不仅有驱风袪湿、活血通络的主药,还有大量的舒肝养胃益肾强身的辅药;既有热药,也有凉药,也加入了调合百药的甘草。致使五加皮酒药效显著而药性平和,可饮性强。鲜艳的红宝石色是中药材的复合颜色,这是其他品牌的五加皮酒不可比拟的。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室报道,义聚永五加皮酒所用药材有如下功效:

五加皮:含有挥发鞣质、棕榈酸、亚麻仁油酸及维生素A、B,具有袪风湿强筋骨补肝肾,抗疲劳抗辐射的作用,还有增强免疫功能,调整血压降低血脂抗肿瘤的作用。

当归:含有蒿本内酯、当归酮和多种氨基酸。具有活血补血,改善微循环。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

陈皮:含有柠檬烯,B-水芥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理气健脾燥温化痰的功效。

熟地:含有梓醇,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A和氨基酸,使滋肾补血,补益精髓增强免疫力的重要药。

丁香:重要成分是丁香油酚和乙酰丁香油酚,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局部止痛,对多种致病细菌有抑制作用。

栀子:含有干草酸及钾、钙盐类,具有补脾益气,清湿火热,清心消烦,利胆止痛的作用。

(其他药物不再一一介绍)

二十余味中药的复合作用形成了义聚永五加皮酒的颜色、口感和特有的功效。

为确保五加皮酒的质量,所用的药材均采用本种药材最好的固定产地。如当归要求选择甘肃、陕西及湖北一带产的,必须是两年期8月采集的,阴干后才能使用;丁香要求是印度或马来西亚产的公丁香,要求个大,油性足,颜色深红,香气浓郁,入水下沉才能使用;砂仁要求广东、广西产的阳春砂,在每年的8至9月份采集,要求采集成熟果实,个大、坚实、饱满,红棕色,香气浓,低温培干后使用;栀子要求产地为湖南湖北浙江一带,每年10月份采集,程红黄色,皮薄,果实饱满,经沸水烫后捞出晒干才能使用;玉竹要求产地在河北河南一带,每年8月份采集,采摘后经蒸制揉搓至透明,晒干后才能使用;甘草要求产地河北一带,每年8月份采集,只要根部,经晒干后使用;五加皮要求产地为湖北、湖南、河南一带,每年9月份采集,断面灰白色,无木芯,经晒干后使用。择优采购,不因价格的高低而变动产地。

在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上,也是根据药理药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和时间,有的醇提(酒浸),有的水提,有的药需一年以上,有的药则仅需一个月。配制五加皮酒时各种药液地加入顺序,传统工艺都有具体的规定。配制以后的酒要经过长时间的自然老熟,自然沉淀,不能使用机械过滤,避免损失药效成分。产品灌装以前还要进行感官品评,理化检验,气相色谱分析,达到规定标准后方可出厂。

义聚永五加皮酒传统酿制技艺的整个生产过程有六大工艺流程和八十八道工序,六大工艺流程为:选料、炮制、陈酿、配制、墩存、成装。八十八道工序中特别典型的六道工艺分别是:原料筛选、分料炮制、血料封口、按方配制、墩期稳质、自然澄清,真正做到以上等中药材为神,以优质基酒为本,以传统工艺为核心的独门技艺。

义聚永五加皮酒传统酿制技艺是义聚永五加皮酒的酿制核心,每一道工序无一不遵循古老的手工酿造法,例如“血封”是义聚永最独特的制作工艺之一,它是在封坛时必须用透气性和密封性最好的毛头纸和猪血层层密封起来,用它封出坛口和坛皮整体一致,既有密封的作用又有良好的透气性。义聚永五加皮酒传统酿制技艺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复杂的过程,凝聚着众多民间传统工艺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历史、人文、经济和社会价值。它是几百年来历代酿酒人智慧的结晶,即便是在今天,这套传统的工艺仍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保证传统义聚永五加皮酒的品质,公司始终坚持以传统酿造技艺进行生产,选料、配制等工艺环节均由经验丰富的酿制老技师亲自操作,整个酿造过程全部由其总体把握。义聚永五加皮酒传统酿制技艺中的工序环节均为义聚永历代酿酒师丰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通过师徒相授传承至今,有效地保证了义聚永五加皮酒的纯正品质。得天独厚的生产环境和独特的酿造工艺成为义聚永五加皮酒传统酿制技艺中不可复制的资源,形成了义聚永五加皮酒“天然鲜艳的红宝石色,酒香药香融为一体,酒香舒顺和谐,酒性温和微甜”的独特风格。

金星义聚永老字号由来

天津最早的工业,应属制盐和酿酒,义聚永记烧锅历史悠久,其酿造技术源于元代的直沽烧锅,约创建于1880年。创业之初,发起人刘鑫先生即在天津卫大直沽置产投资,支锅烧酒。由于酒坊酿酒技术超群,加之不断改进工艺,酿造的五加皮酒等系列酒口味独特,香气醇正,很快得到酒商和老百姓的认可。

1901年,在大直沽惨遭八国联军涂炭后,义聚永率先出资联合其他烧锅重建大直沽酒业,至今这段历史在“敉乱碑”仍有记载。刘鑫重建烧锅作坊后,充分运用大直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天津酒业的传统酿造工艺,酿制出新一代五加皮酒等系列酒,使义聚永名声大振。为了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寻求海外发展路线,以远大的眼光,分别于1927年、1931年,抢先在南洋和香港注册了带有英文标志的“金星牌”商标,从此一炮打响,业务迅速扩大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及当时整个南洋市场,使天津金星牌 “五加皮” 等系列酒成为南洋人民至今喜闻乐见的美酒佳酿。1934年义聚永作为天津唯一的酒商又先后参加“首都国货展”和“芝加哥博览会”,使义聚永作为国货精品置身于世界酒林的大雅之堂。

义聚永打假

许多人以为商品“打假”是近些年的事,殊不知最早的“打假”发生在78年前。

1931年出版的《天津志略》封二下半页刊发了一篇声明,横标题一侧写着“义聚永酒庄”,另一侧写着“经理刘桂森君(即刘香久)”,刘桂森的照片嵌在中间。竖标题的题目是《声明假冒》,声明的主要内容是:启者本号开设天津大直沽迄今历五十余载,自造五香冬菜精醇乾酒以及各色药露酒品种类繁多,不及备述所有,各货均系拣选上等原料,聘请专门技师,遵古泡制隔年方能装销定价,务求低廉,遍销中国内地各省,与欧美并南洋各埠遐迩驰名,交口赞许,兹为推广,营业仰副,顾客盛意起见更礼聘科学专家按化学原理详为研究,加意改良于食用可口之外,务使除湿祛障舒筋活血,适合卫生之佳品也惠顾诸君请认明金星招牌决不质疑。

1880年创立“义聚永酒庄”的刘鑫,对五加皮酒等系列酒进行了技术创新,渐渐使酒庄名声大振,酒商们纷至沓来。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酒商格外青睐,不远万里到天津卫进酒,给酒庄和酒商都带来了不菲的利润,同时自然也会引来不少“眼热的”、“嫉妒的”,于是假冒的义聚永悄然出现在市场上。

面对这种状况,已于1910年接掌义聚永的刘香久,不仅根据客户的要求不断改善酒的口味与质量,而且还逐渐形成了义聚永的系列产品,更重要的是他已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品牌。1927年,他率先在南洋给义聚永酒庄的酒注册了“金星牌” ,1931年又在香港注册商标。接着又独树一帜地在《天津志略》上刊出了“假冒声明”。当时刘香久的这一系列保护自己产品的举动,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第一次知道用这种方法“打假”。

如今, “义聚永酒庄”已发展成为天津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但他们一直还在生产义聚永的“金星” 牌五加皮酒等系列酒,产品始终畅销国外。2006年12月9日,义聚永“金星” 牌商标获得了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成为天津市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酒类产品。现在,在公司的展览馆里,人们能够看到许多资料,有1934年义聚永作为天津唯一酒业厂家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参加首都国货展的情况,有1937年获得国民0实业部国展奖以及经理刘香久相继在国内外的报刊上发表一系列不同文字与形式打击假冒的《假冒声明》样本。

从1919年的《天津酒业公所报告》到1931年的《天津志略》,从亚洲的《南洋商报》到欧洲的《华商日报》,从山东平阴到广东江门,从韩国首尔到美国纽约,从天津到巴黎,从历史到现在,义聚永经历了长达200多年的漫漫打假维权路,并在竞争中成长,在维权中壮大。

三.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小吃

传统食品类:孟大茂香糕、越味茴香豆、长塘角笋、糟鸡、越鸡、腐乳;霉系列:如霉干菜、霉千张、霉毛豆、霉苋菜梗;酱系列:酱鸡、酱鸭、酱菜等产品;现代食品类:银丝米面、中华鳖、珍珠粉;醉系列:如醉虾、醉鸡、醉鱼干等产品。( 绍兴)

四.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 福州小吃

福州小吃

五. 天津市 宁河区 宁河南美白对虾

2001年宁河县开始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以后养殖南美白对虾迅速发展,到2003年,全县养殖面积增加到19567亩,总产量1730吨。

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高密度精养、大水面粗放粗养、鱼虾混养、虾蟹混养、膜系统养殖技术等。

生产南美白对虾主要销往东北吉林、黑龙江,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地。

南美白对虾成为宁河县水产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宁河县成为天津市优质水产品——南美白对虾养殖优势产区。

六. 陕西省 西安 阎良区 西安小吃

西安小吃

七.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宁洋风鸭

宁洋风鸭

闽西漳平双洋镇(旧时宁洋县)地处偏远山区,这里霜冻低温,阳光充沛,空气新鲜。当地百姓加工风鸭有百年历史。鸭肥肉香,便于蕴藏的风鸭,过去加工只是为了自家过年食用。如今,经过精心加工改进的宁洋风鸭,是利用海拔千米以上高寒地带的霜风、阳光、纯净的空气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选用以稻谷为主饲料的地方良种番鸭为原料,经山泉水浸透后,采用地方传统工艺和科学配方,适时精制加工而成,加以精美包装,成为特具色泽金赤润亮、味美香醇的地方风味,且具有健胃宜脾之功效,是送礼迎宾之佳品,被誉为闽西佳肴一绝。

●料理方法:

将风鸭蒸熟,切装冷盘即吃;或做火锅味道奇美!

风鸭糊:在漳平,每逢人冬,家家户户杀番鸭,褪毛弃内脏后,用竹片撑开鸭肚,用五香、胡椒粉、味精、食盐等卤料抹遍鸭内外后,将鸭悬挂在通风日照的走廊过道处,任风吹日晒使鸭风干,故俗成"风鸭"。用风鸭肉丁和以冬笋丝、香菇片、碎肉、大蒜等,拌煮成糊状,谓之风鸭糊,香醇可口。

此次到双洋,正值天气转寒,各家各户纷纷开始制作风鸭,到春节时自家食用、酒席招待、馈赠亲朋都是一等的好东西。

亦有众多人家用那“鸭药”药粉来加工猪肉条、猪耳朵等。

其“鸭药”尤以“宏仁堂”最为有名。用料与加工均讲究,内含花椒、八角等名贵药材八种。

加工时把洗净之肉品遍涂其“鸭药”,腌制两天,然后在干燥的霜天“风”干,鸭子需五斤以上为宜——成型美观。雨季不适,特别个别未用心下药而造成涂抹不到之处(如鸭脖内、翅膀下)或不用天然“风”干而用烘房加工的,就无法成味甚至容易变质。所以生产与保存的季节性强。

据了解,现在漳平的许多的饭店也从双洋大量购进“鸭药”以制作“风鸭”,来满足顾客们的需求。

八.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帐房小吃

牧民群众一年四季逐水草而迁移,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他们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风味特异的小吃。这些小吃不见于摊贩,不登餐厅的大雅之堂,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享受到那奇异的口味。它的品种繁多,制作方法别致新奇,吃法粗犷豪放,尤饶情趣。由于多食羊肉,在羊肠的吃法上就有不少花样。如氽灌肠就有五种:灌注羊血的叫血肠;填装碎肉丁的叫肉肠;装以面糊和油混合品的叫面肠;以羊油为主料加拌肉丁的叫油肠;填装切碎肝脏丁的叫肝肠等。灌注血肠时,拌入食盐,有的加点葱末,在开水锅中翻滚十余分钟,即可捞出切段而食。装肉肠的肉丁切得比较粗,并加盐、花椒粉、生姜末等佐料,煮熟切段,食时肉嫩味鲜,不腻不塞牙,味道绝美。面肠以豆面为主(也有用白面的),加一些羊油、葱末,调以盐、姜粉,煮熟后切—段放在火上反复烘烤,等到皮黄脆硬时吃,馅香皮脆,十分可口。油肠以肥腻见长;肝肠以嫩软取胜。五肠五味各有千秋,令人食后难忘。再说烧羊肝:取鲜羊肝,洗净血水,撒上一点食盐,用润湿的纸包裹两三层,丢进通红的牛粪火中,约近半小时,纸由湿变干,由于变成焦灰,扒出剥尽表层沾染的杂屑,热香阵阵。此时,用刀割块、削片,蘸以姜末、盐、胡椒粉等佐料食用,质嫩味鲜,余味无穷。此外还有做法独特的水油饼,是把面擀成薄饼,先在开水锅中煮熟,涂抹上已拌匀的酥油、曲拉和糖的混合物,吃时柔软香甜;大米制的酥油蒸饭,是在洗净的大米中拌入酥油、蕨麻、红白糖放在碗中蒸熟,食时油香四溢,色彩斑烂;或将煮烂的蕨麻拌以酸奶或熬热的酥油,分别制成酸奶蕨麻和酥油蕨麻;青稞粉、蕨麻、酥油调匀蒸熟切块食用的蕨麻油糕等,不但是牧人虔诚待客的上品,也是典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吃法,是纯正的草原风味。( 西宁)

九. 天津市 宁河区 芦白猪

芦白猪产于河北省国营芦台农场。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辽宁、山东等省。近年来主要推广到天津、北京市郊区。

生长环境:该场地处天津市宁河县境内,位于蓟运河西岸,靠近渤海湾。产区冬季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秋季多雨。年平均降雨量638毫米,多集中在七八两个月。年平均气温11.5℃。土壤以粘土为主,地下水位较高。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高粱、小麦、玉米等。

外貌特征:芦白猪体型较大,被毛全白,皮肤红润。嘴筒稍长而直。耳中等大小,向前上方竖立。肩宽,腰平直,腹不下垂。四肢强壮有力。06对以上。

品种性能:芦白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280公斤,体长179厘米,胸围152厘米,体高90厘米,体躯指数86.03%;成年母猪平均体重205公斤,体长166厘米,胸围140厘米,体高85厘米,体躯指数84.33%。芦白猪具有体质结实,被毛全白,生长较快,繁殖率较高,瘦肉率适中,肉质较好等特点。属肉脂兼用型。

十. 天津市 宁河区 七里海河蟹

七里海河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七里海河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七里海河蟹学名中华绒鳌蟹,因生长在七里海水域而得名。

七里海河蟹是宁河,曾与“银鱼”、“芦苇草”齐名,被群众称为七里海“三种宝”。明、清时代是宫廷贡品,历史以来享有盛誉。2002年被评为天津市名牌农产品。

七里海河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人们逢年过节或招待亲朋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肴。

宁河县现有河蟹养殖面积1.3万亩,2003年河蟹总产量350吨,其中扣蟹总产量50吨。七里海扣蟹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适应能力强,养殖成活率高,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湖北、广东、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省市,尽产尽销。

近年来,新兴休闲渔业——河蟹垂钓蓬勃发展,游客利用节假日组团前来,到七里海垂钓河蟹,宜人的自然环境和新鲜美味,使游客留连忘返。

开展河蟹贮存,反季节上市,使消费者在新春佳节也能够吃上新鲜美味。

积极开展河蟹产品深加工,宁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醉蟹加工厂生产的“芦美牌”醉蟹和卤蟹,味道鲜美,是人们佐餐的佳品,往往使人们吃了一次,还想吃第二次,有机会您可以品尝一下。醉蟹和卤蟹年加工能力10000坛。

七里海河蟹、扣蟹、醉蟹、卤蟹,货源充足,欢迎订购。

七里海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天津市宁河县 关于划定宁河县“七里海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宁河政函[2006]2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大北镇、七里海镇、北淮淀乡、表口乡、造甲城镇、潘庄镇、宁河镇、廉庄乡、苗庄镇、丰台镇、岳龙镇、板桥镇、东棘坨镇等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