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省蕲春县土特产 蕲春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省蕲春县土特产 蕲春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8 14:46:19

一. 湖北省 潜江 太子米

太子米主产于湖北省孝感的孝昌县邹岗镇,历史上曾是皇朝五大贡米之一色亮、味香、口感好,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1991、1997、2001年被评为全国农副产品银质奖、全国农业博览会湖北地方名牌产品。目前,太子米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产品供不应求,年需求量在6-8万吨。孝昌太子米开发总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拟扩大生产规模,达到年产6万吨太子米生产能力。近年来,孝昌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太子稻,太子稻的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在12万吨以上,生产太子米的原料有足够的保证。

二.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哈尼豆豉

哈尼豆豉是哈尼人家的一种独特豆制食品。豆多呈黑褐色,味美甘甜,很开胃口。其香馨浓且特别, 老远便随风扑鼻而来,使人馋涎欲滴。绿春县的哈尼族老乡制作豆豉的方法因地方不同而异,但三勐、平河一带的腊咪(哈尼支系之一)的传统制法,据说最数正宗。

腊咪妇女们把黄豆在水中浸泡一夜,待胀大变软后舂(或磨)成细渣。取洁净并脱过籽实的荞杆,晒干放在盆里或石板上点火烧成白色的灰末;将百分之五至十左右的荞杆灰拌入豆渣内,放适当的盐,掺少 许温水和匀,然后捏做成小孩拳头般大小的扁圆小团,再摆放到簸箕里,用稻草盖上,搁置在背荫通风处十天左右,让其充分变腐发酵,散溢出阵阵特有的浓香,这就成了。

在制作豆豉时,有的还加点辣子和花椒粉等配料使其增味。一时吃不完的豆豉,蒸熟以后晒干放置在火塘边上,保存两三年也不走味。豆豉常作调味品,亦可单独做菜。象煮青菜或南瓜叶等,如掰一小块豆豉在火炭上烘至焦脆时捏碎撒拌进去,菜和汤都既香又鲜。在锅里放油把豆豉炸透后,铲到碗里再加点汤,配些佐料,就是上好的蘸汁。如果没有别的菜,临时烧一块豆豉也可下饭。哈尼族民间还用豆豉做药,将其烧焦后研入温开水中服下,治疗肠胃疼痛不适、吐泻和隔食腹胀等,效果不错。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山药

蕲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蕲山药是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蕲山药,形似棒槌,棒长20~30cm,重100~500g,鲜品表皮色黄亮,有须根,内质色白细腻而多汁,味清爽香甜,煮食汤色纯白,糊厚滑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蕲山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蕲山药是蕲春县青石镇的传统,也是桐梓河流域的重点农作物,其优质美味闻名于世。“蕲山药”盛名由来已久,“蕲山药”有三奇:一奇是长在青山绿水间。“蕲山药”主产于蕲春县青石镇高溪村一带,这里位于神奇的北纬30°,北倚大别山,南临长江,青山绿水,环境洁净无污染。二奇是用在饮食延年寿。蕲山药枝肥个大,淀粉丰富,色白多汁,食味香甜。据《本草纲目》记载:蕲山药,“甘,温平无毒”,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之功效。蕲山药富含多种营养,尤其多糖含量高。其中多糖是公认的山药主要活性成分,据报道,山药多糖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突变、抗衰老等药理作用。而山药做粥叫“神仙粥”,山药做粒叫“仙人粒”。 三奇是种在田野效益丰。2013年,青石镇高溪村种植的“蕲山药”亩产3500-4000斤,售价平均6元/斤,亩平纯收入16000元以上。产品远销全省各地乃至外地区。

桐梓山药以高溪为龙头,带动芭桥、龙溪、界岭、温泉、许冲等村形成了连片种植5000亩规模,申请注册了“蕲山药”商标,改进了包装,效益明显提高,亩平均产值达到12000元,亩平均纯收入过万元。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交替明显。山药生长期为10个月,蕲北山区的冲积物作为山药生长的土壤。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生产的山药,营养成分非常高,省农科院已成功试制了十几种产品,有山药面、山药粉、山药片、山药罐头、山药糕点等。

青石山药具有明显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通过GAP生产、中成药加工、国际标准化认证,青石山药将走向国际市场。

2013年,蕲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蕲山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蕲春县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鄂东边陲,位于北纬29°59′-30°41′;东经115°12′-115°55′。县境地域东与湖北省黄梅县、武穴市和安徽省宿松县3个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浠水县毗连;北与湖北省英山县和安徽省太湖县两县交界;南与湖北省阳新县隔江相望。蕲山药主产区为蕲春县三个乡镇,位于北纬30°14′-30°28′;东经115°44′-115°55′之间,其中在青石镇10000亩、刘河镇2000亩、漕河镇3000亩等3个乡镇一些区域,生产面积共计15000亩,总产量在2250万kg。

四.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湖蒿

湖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无公害优质特色蔬菜,去叶取其茎杆,或凉拌,或炒肉丝,或炒腊肉,便可制成餐桌上的优质菜肴,其性清凉,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常食用之,可明目开胃,增加食欲,强身健体。

五. 湖北省 仙桃 仙桃鳝鱼米粉

鳝鱼米粉是仙桃当地的名小吃,早餐必备,相当于武汉的热干面一样。粉细如丝缕,汤汁浓稠、爽滑可口,滋味鲜香,熬汤的料要选用野鳝鱼骨、猪腿骨和肉皮,熬出来的汤鲜,味长,将新鲜的大米泡制8小时,泡好的米磨成米浆,这样汤汁浓稠。花源酒店的这位老师傅做了35年的鳝鱼米粉,花源酒店开业20年,这个特色早餐一直是花源酒店的招牌,每天要卖出几百碗。

历史典故:

鳝鱼米粉,原名糊汤米粉,是流传在沔阳(现仙桃市)的一款著名的风味小吃。传说在清朝末年,沔阳一位寒门孝子,无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抓药治病,听老人说黄鳝(鳝鱼)吃了可以补身体,补血气,于是自己下河堤捉了十几条,买了一点骨头,生姜熬成汤给她母亲喝,来调养身体,他母亲喝后说:儿啊这是什么汤这么鲜美,儿子听后非常高兴说,这是儿子自己捉的黄鳝加骨头熬的汤,于是儿子就天天下河抓鱼熬汤给母亲喝这样半年过后母亲竟然病好了,康复后的母亲将自己田里的米磨成浆,做成米线,将鳝鱼汤加入米浆和儿子开始在街边叫卖糊汤粉,由于味道特别,鲜味十足,一传十、十传百,渐渐成了沔阳家喻户晓的风味早点。

六.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阳新猪

阳新猪是一款地方优良猪种,原产于湖北省阳新而得名。1982年经专家鉴定与黄梅的“梅花星猪”属同种。以早熟,耐粗饲,母性好,温驯而著称。

阳新猪中心产区

中心产区在阳新县及黄梅县等地,分布于湖北省广济、圻春等县。中心产区阳新、黄梅两县,地处长江中游两岸,与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广济、九江、宿松等九县、市交界,江河湖泊众多,水陆交通发达。南北两地猪种多有交往。

阳新猪品种形成

阳新猪形成历史较悠久,其具体年代尚待稽查。产于我国华北型和华中型猪之间的过渡地带,是由这两个类型猪的0后代经长期选育而形成。阳新县历史上农业生产落后,养猪以放养为主,群众过着“红苕半年粮”的贫困生活,养猪只能利用丰富的甘薯藤和块根以及采集野生青饲料,再加部分糠麸;在选种上很注意选择架子大、叉口深、奶头多、母性好、耐粗饲的猪作种用。经长期选育形成了温驯、早熟、肉嫩味鲜的“阳新猪”。

阳新猪品种特征

阳新猪体型中等。头型有“狮子头”和“象鼻头”之分。阳新县“狮子头”猪为多,头短额宽,额部皱纹多且深、一般呈菱形,嘴筒上翘,颈较丰满,肥腮大。“象鼻头”猪在黄梅县较多,头较小,长而窄,嘴筒长,口叉深,耳比“狮子头”小,额部皱纹少而浅。其额部有一小撮似梅花状白毛,故群众称“梅花星猪”。耳大下垂。背山稍凹,腹大不拖地,臀倾斜。四肢粗壮,蹄质坚实。皮多皱褶,毛色全黑或在额、鼻端、尾尖、四肢末端和腹部有少量白斑。

阳新猪品种性能

阳新猪24月龄公猪体重128.19±9.02公斤,体长139.80±3.47厘米,胸围116.43±3.08厘米,体高67.66±1.59厘米;24月龄母猪相应为:94.30±2.30公斤,123.25±0.96厘米,109.95±0.96厘米,59.23±0.15厘米。阳新猪具有适于湖区放牧、性温驯、母猪发情明显、产仔较多、瘦肉较多和杂交效果良好等优点,但生长缓慢。

七. 湖北省 天门 天门皮蛋

湖北天门麻洋蛋厂生产的糖心皮蛋品质优良,每年都生产将近一百多万只出口远销。蛋的表面褐色透明,呈松花纹状,蛋黄形如圆珠,软而不散。这种皮蛋,既好看,又好吃。并具有夏秋解暑健胃、冬春温补健身的功效
( 天门)

八.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红河风味小吃

红河风味小吃

九. 湖北省 湖北白猪

湖北白猪 湖北白猪是该所与华中农业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共同培育的国内最佳瘦肉型母本新品种,具有繁殖性能好、生长快、瘦肉率高、耐粗饲、肉质鲜美的特点。1986年育成并通过鉴定,同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白猪现有500头育种核心群,年向社会提供种猪4 000多头。

湖北白猪具有典型的瘦肉型猪体型。体型较大,被毛全白,两耳前倾或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躯较长,腹小,腿臀丰满,肢蹄结实,0平均7对。

湖北白猪生长发育快,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强度与长白猪近似,具有典型的瘦肉猪肌肉生长的特征。母猪在5~6月龄就达到性成熟,初配体重在115千克左右(8月龄)。母猪利用年限可达6年。经产母猪窝平产仔12头以上,产活仔ll头左右,仔猪初生重为1.5千克;42天断奶,断奶窝重140千克,断奶仔猪9.5头。

湖北白猪肥育性能好,175天可达到100千克体重,肥育期料重比2.9:1;100千克屠宰,屠宰率75.04%,胴体重77.72千克,瘦肉率62.56%。

以湖北白猪为母本,大白猪为父本生产的湖北白猪配套系(大×湖)具瘦肉率达到65%左右,平均日增重750克,料重比2.6:1。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而组建的湖北白猪高效配套繁育体系生产的“杜×大湖”商品猪平均日增重达到800克,瘦肉率达到66%以上,且后躯更加丰满,前躯更加粗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商品猪。日前,湖北白猪及其配套系已推广30 000多头,累计产值5 000多万元,遍及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安徽、河南、甘肃、新疆、上海、海南、深圳等17个省(区)市。

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具有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配合力强的特点。目前,确是础母猪800头,年向社会提供种猪7000多头。大约克夏猪生长快,2~6月龄平均日增重800克,发育匀称,兼有父本和母本特征。育肥猪165天达到100千克体重,料重比2.5:1;100千克体重屠宰,屠宰率78.22%,胴体重79.56千克,瘦肉率64.73%。

杜洛克猪 该所杜洛克猪是在1987年引入当时最优秀的匈系杜洛克和美系杜洛克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最终形成了200头规模的育种核心群,年向社会提供种猪1 500多头,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好、瘦肉率高的特点。

杜洛克猪头颈清秀,耳小、略前倾,被毛棕红色,前躯开阔,胸深,腿臀肌肉很发达,四肢粗壮,腹部收缩好,07对。

杜洛克猪体型较大,发育雄健,日增重达到800克以上,体尺外貌具有父系特征。

杜洛克猪公猪8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母猪120千克(6月龄)左右达到初配体重,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l头,产活仔10.5头,初生体重1.45千克;35天断奶,窝重89.35千克,断奶仔猪10头,母猪利用年限为5~6年。

杜洛克猪生长快,肥育期达100千克日龄160天,料肉比2.4:l;100千克屠宰,屠宰率79.40%,胴体体重79.73千克,瘦肉率66%以上。

以杜洛克猪为终端父木的“杜×长大”繁育体系生产的商品猪,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好、肉色鲜红等特点,已累计推广10 000多头,直接经济效益2 000多万元,现已推广到湖北、江西、湖南、广西、福建、广东、安徽等15个省(区)市。

十.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春薏苡仁

蕲春薏苡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蕲春薏苡仁

薏苡是蕲春县北部山区传统种植的作物之一。薏苡又名六谷子、苡仁、薏仁米、苡米、沟子米等,薏苡仁是药食兼优的佳品。以种仁供药用,为常用中药,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的功能,浙江省康莱特集团,就是以薏苡仁为主要原料,提取康莱特制成抗癌新中成药,已在俄罗斯全国获准进入临床实验;薏苡仁营养丰富,含有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类成份和脂肪酸、糖类,也是食疗的佳品。

蕲春县薏苡成熟期在10月,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亩左右,产量100吨左右。

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大同镇、张塝镇、青石镇、向桥镇、刘河镇、狮子镇、株林镇、横车镇9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湖北省《蕲春县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蕲春薏苡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蕲政函〔2012〕48号

蕲春县地方标准:DB421126/23-2010《蕲春薏苡仁种植技术规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