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州郭巷特产 苏州郭巷有什么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州郭巷特产 苏州郭巷有什么吃的更新时间:2022-06-08 02:31:01

一.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 长江银鱼

古称“脍残鱼”。此鱼形细长,身透明,体光滑,长约一指。喜栖息于近海的长江口,正规名字叫间银鱼,当地人众称“面杖鱼”。因这鱼细骨无鳞,色明莹如银,其味又极鲜美,故深受食客青睐。

平时生活于长江干支流中。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半年达性成熟。1冬龄鱼于4-5月从江河中进入湖泊,在湖边水草丛生地繁殖。亲鱼生殖后个体显著瘦弱,不久便死亡。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中。 个体不大,最大个体长约140毫米,重5克左右,为一年生鱼类。生殖季节形成渔泛,数量极为可观。银鱼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特别是产卵前的银鱼最丰美。除鲜食外,多 数晒干外销,商品名为“燕干”。干银鱼的蛋白质含量为72.1%,脂肪含量为13%,高于其它食用鱼。每百克银鱼还含赖氨酸4820毫克,蛋氨酸2308毫克,异亮氨酸4176毫克,缬氨酸4396毫克,苏氨酸6652毫克,如此丰富的氨基酸,是其它鱼种所少见的。每百克银鱼可供给热量407千卡,几乎是普通食用鱼的5-6倍;其含钙量高达761毫克,为群鱼之冠。

长江间银鱼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一般规格为 120mm 左右,最大个体可达 210mm ,体细长无色透明,没有鳞片,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吻部尖细,头部平扁,下颌长于上颌,背鳍后具一脂鳍,眼睛从背部看眼圈呈金黄色从侧面看呈银白色,活体腹面及两侧各有数行色素组成的小黑点。食性长江间银鱼为无胃型凶猛鱼类,食道之后即为直管状的肠,其幼鱼和成鱼食性差异较大,幼鱼阶段食浮游动物的枝角类,桡足类及一些藻类,体长 80mm 以后逐渐向肉食性转移, 110mm 以上主要以小型鱼虾为食,具有同种残食现象,在食性转化阶段尤为严重。长江间银鱼可吞食占自身全长 33-68% 的食物鱼,远远高于红鳍 鲌和鲌属可吞食占自身长度 20%食物鱼比例。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盛泽丝绸

翻开盛泽的历史,看到的几乎只有两个字——丝绸,如果把盛泽的历史比作一条河,那么这条长河里流淌的便是丝绸文化,可以这么说吧,盛泽的历史,就是一部丝绸发展史。

                 

盛泽的先辈曾经创造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辉煌,使盛泽这个偏僻的乡间小镇挤身于中国的四大绸都之列。今天,15万盛泽人从先辈那里接过了发展的接力捧,他们年复一年,不懈努力,正在开创绸都新的辉煌。            

盛泽丝绸不仅以量大胜人一筹,更以质优而著称于世。1962年,新生丝织厂生产的美丽绸在全国评比中获得第1名,此后,盛泽丝绸屡屡获奖,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青睐。1983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丝绸实物评比中,新生、新华、新联、新民四家丝织厂和吴江印染厂生产的四只真丝绸产品同时获得第1名,惊动了全国丝绸界,《浙江日报》为此连发了三篇社论备加赞誉,在以后的国家质量奖评比中,盛泽的丝绸产品又先后获得了三个金质奖、四个银质奖,盛泽丝绸誉满全球。现在,盛泽丝绸的品种已从传统的桑丝绸发展到桑丝、交织、人丝、合纤四大类数百个名种,产品的70%左右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国际市场,盛泽镇已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乡镇,真丝绸的出口量已占到全国的1/6,成为国内主要的丝绸出口基地。

丝绸贸易在盛泽的发展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的一页,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它一度沉寂,昔日的“庄面”也因丧失了专业市场的功能而解体。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日趋活跃,于是“东方丝绸市场”应运而生,十五年来,市场不断地发育、壮大,发展成为集专业性、综合性、技术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丝绸贸易中心。目前市场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家丝绸商行,年交易额超过130亿元,名列全国十大专业市场。再环顾全镇各主要街区,到处是丝绸商行林立,丝绸产品琳琅满目,难怪人们说整个镇区就是一个大市场,真可谓是万商云集,万绸来朝,车水马龙,蜂攒蚁集,再现了“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的繁荣景象。盛泽已经成为国内丝绸产品的一个主要集散地。

丝绸业的迅速发展,凝聚了几代人毕生的心血。这里面有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企业家、有潜心研究、屡克技术难关的科技人员、有不辞辛劳、日夜奔波在机台旁的普通工人。尤其令人自豪的是五十年代末丝织厂走出了一群荣获全国劳模、操作能手称号的丝织女工,从洪金凤、钱福珠、鲁桦、吴凤英到金顺珠,代代相传。

丝绸业的再度辉煌,带动了盛泽经济的繁荣。盛泽镇区的面积已从建国初的2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镇区道路已形成了“一环、一纵、二横”的大框架。全长14.8公里的环镇路宽阔平坦,环路的两侧便是盛泽经济开发区,区内100多家丝绸厂织机轰鸣,展示了“机声十里”的壮观景象。呈十字交叉的舜湖路、舜新路繁华商业区内,各式商店鳞次栉比,遍布全镇的16家宾馆灯火辉煌,宾客盈门。400余辆出租车、近千辆私家轿车和运输丝绸的大货车、小三轮以及潮水般的自行车流穿梭往来,把马路挤得满满当当;13路公交车把全镇的各个社区和行政村串连在了一起。位于市场西侧的货运中心内,31条货运专线通向全国几十个省、市,把各地客商的丝绸物品迅速、安全地运达目的地。

盛泽这个充满了活力的绸都,正用自己的业绩描绘着中国丝绸业明天的灿烂辉煌。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七都鳗鲡

地濒太湖的七都盛产鳗鲡,其野生者被称为"太湖人参"。

鳗鲡,身体细长如蛇,最长者可达1米有余,前端圆柱形,自1后渐侧扁,尾部细小,背部呈灰黑色,腹部为灰白色或浅黄色。

鳗鲡原产于海中,溯游到淡水里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每年春季,大批幼鳗成群结队自大海进入江河口。雄鳗通常就在江河口成长,而雌鳗则逆水上溯进入江河的干、支流和与江河相通的湖泊,有的甚至跋涉数千公里到达江河的上游。它们在江河湖泊中生长、发育,昼伏夜出,喜欢弱光、穴居,具有很强的溯水能力,其潜逃能力也很强。

鳗鲡常在夜间捕食,所食有小鱼、蟹、虾、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也食动物1尸体,在它的食物中还能发现高等植物的碎屑。它的摄食强度及生长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增强,一般以春、夏两季为最强。

鳗鱼生性好斗,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渔民们出海捕鳗鱼,可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都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他的船和船上的各种捕鱼装备以及盛鱼的船舱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可他的鳗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因此,他的鳗鱼卖的价钱要高过别人许多。没过几年,这个渔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这个人一直保守着这一秘密,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才告诉了他的儿子。原来,他在装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生性好咬好斗,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也1竭力反击。在战斗的状态中,鳗鱼求生的本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就活了下来。而没有放进鲶鱼的鳗鱼,之所以死去,是因为它们知道被捕住了,等待它们的只有死路一条,生的希望破灭了,所以在船舱里过不了多久就死掉了。渔民最后忠告他的儿子,要勇于挑战,只有在挑战中,生命才会充满生机和希望。

鳗鲡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脂肪,肉和肝的维生素A含量特别高,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鳗鲡的吃法有清蒸鳗鲡、红烧鳗鲡,还有鳗鲡百叶包等。另外,鳗鲡的肉、骨、血、鳔等均可入药,其肉性味甘、平,有滋补强壮之效,李时珍认为:"鳗鲡所主诸病,其功专在杀虫去风"。入药对治疗肺结核经久不愈而造成的身体虚弱、结核发热、赤白带下、风湿、骨痛、体虚等症均有一定功效。

四. 江苏省 苏州 姑苏区 浇头面

同得兴号称“精品奥灶面”,据说老板觉得,凭什么日本面条能卖二三十块、苏州面只卖几块钱。于是他把面馆装修成了大酒楼,真把苏州面卖出了大价钱。苏州本地人有点不屑,说谁脑子坏掉了才会吃二十块钱一碗面,可你进去一看,还真有这么多“脑子坏掉的人”在吃面!

焖肉、爊鸭、枫镇大肉、爆鱼是他家的经典浇头,难得来一趟,就全点上吧。苏州红汤面并不是倒点酱油进去充颜色的,那是熬出来的汤汁,一人一碗红汤面在手,几个经典浇头摆开,有多壮观!叫瓶酒也行,反正不用开车,喝吧。

平常苏州人爱去的是陆长兴、东吴面馆之类的传统老店,都是各有各的绝活。门口买票,拿着小票站到窗口排队自己端面是苏州面馆的传统场景。苏州人都挺和气,不会有人插队,只要好声好气跟人说,打面加浇头的阿姨叔叔都很愿意听你的:汤要宽哦(汤多)、过桥哦(浇头单独放小碟子里)、面硬一点哦……

这些小面店的现炒浇头最好吃,猪肝、腰花、鳝丝都很入味,哪怕一份简单的炒肉丝,也是一股幸福的家常味道。虾腰(清炒河虾仁+爆炒腰花)面是经典组合,再加份青菜或者扁尖肉丝,哎呀,是有多丰盛!

苏州本地人喜欢早上吃碗焖肉面去上班,热汤热水的很给力。中午就来碗现炒浇头面,晚上来吃面的往往还自己提着瓶黄酒,喝上几口,浑身通泰。对了,你看到有人往面碗里倒姜丝的,那肯定是地道苏州人,或者是像我这种长年的苏州面爱好者,这个习惯别处真没看到过。

五.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橙糕

苏州太湖的东、西山盛产橙子,每年农历九十月间,洞庭东、西山的橙子成熟不久,橙糕就上市了。橙糕色如新橙,灿烂如金,味道甜中带酸,食时满嘴芳香,口颊生津;橙糕还有醒酒的功效。

六. 江苏省 苏州 吴中 苏州灯彩

元宵观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早在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就“结灯为山祭祀太乙”。到唐代,元宵张灯的风俗进一步盛行。唐睿宗时,在长安搭建灯楼,燃灯万盏。进入宋代,更是盛况空前,城镇上出现了灯市。因此,我国历来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辛弃疾有《元》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灯节的景象写得十分壮观。宋代苏州灯节之盛,据《石湖乐府序》记载:“吴中风俗,尤况上元,前一日已卖灯,谓之灯市。……诗云: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奴晴,已向街头作灯市。选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服人力穷。两品争新是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塞杂影呼,夜夜长如正月斗。由于元宵赏灯风俗在苏州十分盛行,这就促进了苏州纸扎彩灯工艺的高度发展。据史书记载,宋代在杭州举行的花灯展览会上,苏州与福州制作的花灯名列茅,评为上品,蜚声海内。苏州花灯品种繁多,有罗帛、琉璃、鱼鲩、麦丝、竹缕、夹纱、料丝、鳌山。《红楼梦》中讲到薛蟠从苏州带回京师的花灯叫纱工灯,也是一种。

苏州灯彩工艺十分精巧,画面丰富多彩,绘有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不仅光华灿烂,而且制作巧妙,如有一种“剔画彩灯”和“走马灯”,灯上设置各种故事人物,有西施采莲、张生跳墙、刘海戏蟾之类。待灯里燃起蜡烛,冷热空气对流,人物即能循环转动,颇有趣味。有一只“上桥落马灯”,灯面上绘着小桥流水人家,粗看无人,但点上蜡烛,即隐约出现一个骑马的人影,跑到桥堍,人与马又会分离,马影先过桥,然后人影随后过桥,过桥后又跨上马背,渐渐隐去,其手艺的高超,使人惊叹。

七. 江苏省 苏州 常熟 大唐葡萄

常熟市支塘丰联果品园艺场,园内种植葡萄规模280亩,2004年开始从事鲜食葡萄生产,其品牌谓“唐姐”,其主人是一名巾帼“唐雅珍”。

2006年“唐姐”葡萄园已经进入始产期,始产面积110亩,产收鲜食葡萄8万多斤,实现销售收入40多万元,2007年葡萄采收面积将达200亩,产出鲜食葡萄35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80多万元。

引进与自繁是“唐姐”葡萄园一大特色。引进优良的葡萄品种,以迎合市场需求,葡萄自繁是降低开发成本,低投入高产出的需要,这是开发者的一个共同特征。“唐姐”葡萄园共先后引进“醉金香”、“巨玫瑰”、“无核早红”、“夏黑”、“红罗莎、白罗莎”等欧亚系列品种近十只,引种面积近百亩;通过自我繁育引进品种,各自形成相当规模;其中,主栽品种“醉金香”50亩、“巨玫瑰”30亩、“无核早红”30亩、“夏黑”40亩、“红罗莎、白罗莎”30亩,自繁面积近二百亩。

现今葡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唐姐”葡萄打质量牌,以质量取胜。具体措施为:控制单产,提高甜度;小拱棚避雨栽培,实行套袋,减少病危害,以减少一半用药次数与量;增施有机肥,以有机为主,促进葡萄品质的根本提高;“唐姐”牌鲜食葡萄已申报为无公害食品,“唐姐”牌“巨玫瑰”获江苏省葡萄协会首届葡萄学术交流及新品种展示会评比金奖。2007年“矢富罗莎”葡萄获江苏省葡萄协会“中山杯”优质葡萄金奖。

八. 江苏省 苏州 虎丘 苏州花茶

花茶又名“香片”、“熏花茶”、“窨花茶”、我国生产花茶历史悠久,早在七百多年前,南宋赵希鹄《调燮类篇》记载:“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据苏州虎丘山麓古花神庙碑文记载:苏州生产花茶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苏州是全国香花四大产区之一,由于全年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之暖房盆栽,故香气更浓郁,更纯正,用此香花窨制的花茶品位也更高。苏州是全国花茶主要产区之一,花茶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苏州茶厂生产的“虎丘牌”一级茉莉花茶还荣获“全国优质食品银质奖”,二级三级茉莉花茶获商业部和江苏省优质产品荣誉称号,茉莉花明豪被评为全国名茶,苏州茶厂的产品还有兰花茶、玳玳花茶。( 苏州)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苏州茉莉花茶

我国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苏州茉莉花茶,约于清代雍正年问已开始发展,距今已有250年的产销历史。据史料记载,苏州在宋代时已栽种茉莉花,并以它作为制茶的原料。1860年时,苏州茉莉花茶已盛销于东北、华北一带。

苏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产花季节的不同而有浓淡,其香气依花期有别,头花所窨者香气较淡,“优花”窨者香气最浓。苏州茉莉花茶主要茶胚为烘青,也有杀茶、尖茶、大方,特高者还有以龙井、碧螺春、毛峰窨制的高级花茶。与同类花茶相比属清香类型,香气清芬鲜灵,茶味醇和含香,汤色黄绿澄明。

从解放初期始,苏州茉莉花茶开始出口,外销香港、东南亚、欧洲、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 蕈油面

松树蕈油面,这种面是常熟的一个传统的特色面点,有“素中之王”之称,兴福蕈油面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蕈,是一种野生菌,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它生长在松树的根部,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它的主要生长期是春秋两季,那个时候的蕈又嫩又鲜,可是新鲜采下来的蕈里有很多小虫子,先撕去表层膜衣、洗干净后必须用盐水浸泡三四个小时,然后才能下锅用素油熬。这个素油也不能随便用,加工蕈油时一定要用纯正的农家菜油。基本的步骤就是先将生姜块拍松后投入菜油,等油锅烧到冒青烟时,锅离火口,慢慢放入八角、丁香等佐料,接着再将蕈放入油锅中爆透,再移旺火加酱油、盐、糖等,烧至水分挥发即成。用蕈油作为面“浇头”的蕈油面,香气扑鼻,鲜美异常,非一般蘑菇可比。



蕈油面,最早只是常熟兴福寺和尚食用的一道素食,后来得到了食客们的青睐。1947年10月19日,宋庆龄、宋美龄姐妹畅游罢兴福寺,在寺外林中野餐,一碗兴福蕈油面端上桌,清香扑鼻,色泽诱人,宋氏姐妹品尝后觉得名不虚传,更是赞不绝口,连声道:“好、好、好,想不到小地方有这么好吃的菜和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