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英德特产英红9号红茶价格表 英德英九红茶价格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英德特产英红9号红茶价格表 英德英九红茶价格表更新时间:2022-05-01 11:29:12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都宜红茶

宜都宜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都宜红茶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宜都宜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宜都宜红茶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黑油润,香气甜香高长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茶汤有“冷后浑”现象,是我国条形红茶的代表之一。宜都宜红茶,产自长江与清江交汇的丘陵山区。这里山峰层叠绵延,种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十九世纪中叶,有茶商来到宜都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拉开了宜都宜红茶百年兴盛的序幕。宜都宜红茶是宜红茶的典型代表,上世纪50-60年代,宜红、祁红、滇红并列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基于宜都宜红茶巨大的影响力,《宜都县志》将其收录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宜都宜红茶的发展,几经风雨后,于1951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原苏联在宜都援建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的茶厂——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开始了宜都宜红茶的收购、精制加工与销售工作。该茶曾被湖北省政府评为“优质产品”、湖北特色名茶等称号。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据历史文献记载:宜红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光绪年间,就大量出口,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解放后,由于国门封闭,宜红茶出口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宜红茶才逐渐恢复出口。

宜红茶的特殊历史地位,也成就了它特色的品牌地位。宜都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由于品质稳定,深受欧洲、美洲及中东地区消费者的喜爱。

2013年,宜都市宜红茶协会申报的“宜都宜红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宜都宜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宜都市全境包括(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聂家河镇、潘家湾土家族乡、王家畈乡、松木坪镇、枝城镇、陆城街道办事处)产地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05′55″—30°36′00″,东经111°05′47″—111°36′02″之间。规模10万亩,产量1.3万吨。

二.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红茶烧肉

红茶烧肉,临沧沧源的一道特色美食,融合了茶之清香和肉之美味,肥而不腻,香浓可口,是独具风味之佳肴。

红茶烧肉,所有原料之一是五花肉,说起五花肉,很多人嫌它油腻, 尤其是想减肥的人,碰都不敢碰,但是它跟红茶完美的融合后,可以去油腻,成为一道美味健康的饮食。

红茶烧肉的制作其实很简单,首先,红茶用开水泡茶待用,后选用新鲜的五花肉,刮皮洗净,冷水下锅焯水,后捞出切寸块,油锅稍热,切好的五花肉下锅煸香,将油控出,加少量糖去除茶的苦涩味,盐适量,加入红茶水,红茶代替老抽来上色,小火煮20分钟就可以装盘了。红烧肉虽然腻,但红茶解除了肉的腻,成就了一道美味又简单的红茶烧肉。

茶既风雅又平实,用茶可烹制出俗世佳肴——红茶烧肉。红茶烧肉,用红茶水作汤汁,色泽鲜亮悦目诱人,酥烂滑润,清香袭人,肥而不腻,健康可口,形成一道独具风味的茶香版红烧肉。

红茶烧肉是一道香而不腻的美味菜肴,用红茶烧出的肉不仅有着茶叶的清香,而且肥而不腻,非常可口。

红茶烧肉一:五花肉半斤,红茶5g,糖、盐各适量。将红茶用100ml的开水泡10分钟。滤去茶叶。肉切成小块。锅里放少许的油,放入肉翻炒片刻,加入茶水,加盐(不要用酱油),加少量的糖(可去除茶的苦涩味)。将肉用小火煮20分钟就可以装盘了。

三.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工夫红茶

茶叶是安化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安化工夫红茶是“湖红”的代表,与安徽的“祁红”,福建的“建红”鼎足而立,同为中国红茶之正宗,远销欧美,蜚声海外。
长期以来,茶叶一直是安化的一大传统产业,是主要的财税来源之一。目前,全县总面积12万亩,常年产量5000吨左右,年产值3000万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县注重名优茶的开发,取得长足发展,呈现出三大品牌茶。
安化松针,1959年,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安化茶叶试验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理化性状极佳的土壤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创制了名优绿茶“安化松针”。“安化松针”在工艺上采用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晾、整形、干燥、筛拣八道工序制成。
“安化松针”是我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条索长直、圆浑、紧细,其形状若松针,翠绿匀整,白毫显露;其质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清澈,可耐冲泡。
“安化松针”问世不久,即以独具的特色,跻身于全国名优茶行列,声名大振,饮誉海外,屡获殊荣。1962年被评为湖南省三大名茶之一;1964年被征集出国展览,获中外人士的好评;1986年起先后两度被评为商业部名茶;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3月7日的《中外产品报》头版对此作出了详细的报道,并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了茶名;1988年还获得了湖南省“五名食品”金杯奖;1989年2月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1994年8月获乌兰巴托商工贸博览会金奖;同年经国家旅游局、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联合评审,定为全国旅游产品;从1991年至1997年,“安化松针”曾五度被评为省名茶。常年产量5吨左右。
安化银毫,1992年-1994年,安化县农业局经作站,益阳地区农业局经作站,安化县唐溪茶场联合研制。外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汤色明亮,香气持久,故名银毫。1994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湖南名茶”1995年获省湘茶杯金奖。1997年省农业厅名优茶评比中获银奖。2000年在中国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获银奖。常得产量1吨左右,分特级和一级二个级别。
求喜银币茶,由安化求喜茶厂1995年研制生产,该茶白毫显露,香高持久,滋味醇厚形似银币,故名银币茶。1995年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95 2 23603.2,1996年获湖南省“湘茶杯”金奖,1998年获中国首届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银奖,2001年12月获中国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茶证书。常年产量2吨左右。

四.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德河鲜

北江各种河鲜

五.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红茶

金寨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金寨红茶外形紧细乌润显金毫,汤色铜红明亮有琥珀金圈,香气火香带甜,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匀明亮。金寨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金寨是极品名茶之乡,宜茶环境得天独厚;群峰环抱、茂林修竹;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高峡平湖、绿岛葱茏。境内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红石谷等自然景区,怪石清泉、自然幽静。

金寨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说;《文献通考》记载,公元965年(宋太祖乾德三年)金寨县境内就设有官办茶站;明代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20世纪50年代,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的前身——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组织专家指导金寨生产红茶,所产红茶品质卓越。

“金寨红” 茶性温和,外形紧细圆直、显金毫,色泽乌润,甜香高鲜、火香浓郁,汤色铜红明亮、琥珀金圈,滋味鲜爽回甜、甘润生津。长期饮用可壮骨固齿、减肥健美、强心防病、抗辐防癌,健康身心。

2013年,金寨县茶叶发展办公室申报的“金寨红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金寨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域涵盖整个金寨县,金寨县境内23个乡镇均适宜生产金寨红茶,其中以梅山镇、麻埠镇、油坊店乡、青山镇、张冲乡、全军乡、桃岭乡、铁冲乡、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古碑镇、吴家店镇、花石乡、白塔畈镇等14个乡镇品质最佳。地域范围:北纬31°06′—31°48′,东经115°22′—116°11′,东连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霍山县,南临湖北省英山县、罗田县,西与湖北省麻城及河南省商城两地交界,北与河南省固始县、安徽省霍邱县、叶集接壤。地域保护面积381400公顷,其中茶园面积165000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性:金寨红茶外形紧细乌润显金毫,汤色铜红明亮有琥珀金圈,香气火香带甜,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匀明亮。其典型品质特征是“铜红汤,火糖香”。 (2)内在品质特性:金寨红茶富含茶多酚、茶黄素、多种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其中水浸出物≥34.0%,总灰分≤6.5%,茶多酚含量大于≥9%,游离氨基酸含量 >1.5%,咖啡碱含量≥2%,茶黄素含量≥0.1%,茶红素含量≥2.5%。 (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T5018《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为总体基准要求;GB/T 13738.2《工夫红茶》的规定组织生产。 (4)包装:包装材料必须清洁、防潮、无破损、无异味,按照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执行。 (5)储存运输:贮存运输适温3℃至7℃,防日晒、雨淋、高温、挤压,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贮混装运输,按照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要求执行。

六. 广东省 中山 五桂山红茶

五桂山红茶始种于1977年4月,当时由五桂山白石坳知青场在后山率先种植茶树160亩,取名为五桂山红茶,随后桂南、石鼓、长命水管理区以及各小林场相继开垦土地种植数百亩。1985年镇开垦种植云南大叶茶树60亩,取名为五桂山茶场。1988年是茶叶种植的鼎盛时期,总面积约1100亩,总产量30吨。早期各茶场茶叶制作采用人工机械结合,后来五桂山茶场全部实现机械制作茶叶。由于各种原因,桂南、长命水管理区的茶场于1991年先后荒弃。五桂山茶场仍保留60亩,南桥白石坳尚有10多亩,各林场均有数10亩,年产量约8000公斤。2000年五桂山茶场及市林场茶场先后由私人承包,改称龙珠茶庄及茶趣园,已开辟成中山旅游购物点之一。五桂山红茶因生长在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的五桂山深山密林之中,茶叶甘醇美味,色泽橙红。



七.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九龙豆腐

九龙豆腐是九龙镇,以当地特有山水磨豆制成,吃来口感嫩滑、豆香盈口,在英德人人皆知。吃九龙豆腐一定要到九龙镇,那才是正宗。要做真正的九龙豆腐,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秘诀。全靠当地的水质好。首先,把挑拣好的本地黄豆用十几米以下地层的水浸泡三个小时,再用磨盘将之磨成豆浆,榨出豆汁,此谓之“榨浆”;把榨出的豆汁加热后冲入加了石膏粉的大木桶,叫做“冲浆”。

  

最后,把豆浆倒入一个个半米见方的木格里,让其自然凝结,再用木板和大石板压上木格,将多余的水分挤掉,雪白凝脂般的豆腐就做出来了。把豆腐放在加热的铁板上微微煎烤片刻,豆腐块的表皮呈现焦黄,内里仍旧雪白如故,这样就可以摆上摊挡销售了。

古老的石磨把豆子磨成浆要花去好几个小时,现在用上“打浆机”,电源一开,二十分钟就磨好了。有质量、有效率。目前,九龙制作豆腐的作坊有十几家,除供应本地乡镇,有的已把生意做到珠江三角洲的酒楼去了。

八. 广西 来宾 金秀 金秀红茶

金秀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秀红茶是广西来宾金秀的。

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 “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提到的42个著名产茶区之一。民国《象县志》评象州茶“其特佳者,中平有青山茶,色黄绿,味香滑;大樟乡有东温茶;瑶山中有瑶茶,微红,极促消化,隔宿其味不变”。其中所指的“青山”、“东温”、“瑶山”等地名,均在现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另有罗香乡罗运村所产白牛茶,清朝年间,官府曾进贡皇上,颇负盛名,当地群众将采制的谷雨茶细心保存,用于治疗痢疾和咳嗽等病。近年来金秀县境内陆续发现大量原生态野生茶群落,资源丰富、品种稀特。据有关专家研究,金秀县有些年限长久的古茶树年龄达几百至上千年,属乔木、半乔木型,大、中、小、叶种均有,极具有研究开发价值。

所在地域: 广西

申请人: 金秀瑶族自治县水果茶叶技术指导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 “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提到的42个著名产茶区之一。民国《象县志》评象州茶“其特佳者,中平有青山茶,色黄绿,味香滑;大樟乡有东温茶;瑶山中有瑶茶,微红,极促消化,隔宿其味不变”。其中所指的“青山”、“东温”、“瑶山”等地名,均在现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另有罗香乡罗运村所产白牛茶,清朝年间,官府曾进贡皇上,颇负盛名,当地群众将采制的谷雨茶细心保存,用于治疗痢疾和咳嗽等病。近年来金秀县境内陆续发现大量原生态野生茶群落,资源丰富、品种稀特。据有关专家研究,金秀县有些年限长久的古茶树年龄达几百至上千年,属乔木、半乔木型,大、中、小、叶种均有,极具有研究开发价值。

九.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大湾菜包

大湾菜包是用生糯米拌以冬菇、腊肉、虾米、鲜肉粒等,再用猪婆菜或油麦菜 将其包裹起来,隔水蒸熟,蘸上酱油,吃起来糯香菜滑,是英德农村的特色小食。

十.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罗坑红茶

罗坑红茶产自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坑茶区。罗坑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200多年。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称赞雪花岩下的罗坑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代道光年间《英德县志》专述“茶产罗坑……香古味醇,如朴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光绪、宣统《曲江县志》和《韶州府志》称罗坑茶“色红味醇,经宿不变,功专消暑”。罗坑红茶产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全年盛行南北气流,冷暖交替明显,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质肥沃,生态环境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湿润,常年平均气温为20.4℃,河溪极为发达,优质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为罗坑红茶的生长提供了天然无污染环境。罗坑红茶为条形茶,外形色泽红褐,带烟火味陈香,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醇回甘,能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泡饮后存放2~3天也不会产生异味或馊酸味。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等有特殊功效。罗坑红茶主要生产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包装—商品茶。生产罗坑红茶的主要单位有:广东雪花岩茶业有限公司、韶关市曲1坑猴采红茶业有限公司、曲江区罗坑原生态茶业产销专业合作社。

罗坑茶厂简介

唐代的陆羽茶经:“茶产韶州往往得之,其味甚佳….”;宋代,出身于韶关的名相“余靖”写有很多制茶,品茶的诗作,可见宋代韶关茶文化之旺盛;清代,韶州府志:‘茶产罗坑,经宿不变味,功专消暑,七泡有余香......。"

韶关市曲江区罗坑茶厂坐落于罗坑国家级鳄蜥自然保护区罗坑镇,罗坑最高山峰“船底顶”海拔1568米,山上遍布野生茶树。生长于这里的瑶族茶农世代采茶为生。解放初期,罗坑茶厂产品以远销海外驰名东南亚一带,但后由于种种原因,80年代后期停产。于2002年开始,由韶关市茗香茶行重新复产经营,同时引进福建铁观音,台湾翠玉乌龙茶等名优品种。于2008年成立茶叶合作社。2010年研制乌龙工艺红茶“果香蜜韵”,2011、2013年“果香蜜韵”荣获九届、十届中茶杯一等奖。罗坑茶厂结合罗坑茶叶合作社,现在正在全力打造罗坑有机茶品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