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源特产图片大全 河源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源特产图片大全 河源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5-14 21:50:06

一. 广东省 河源 龙川 酿香菇

先用瘦猪肉剁碎成馅,将馅做成“肉丸”,每个“肉丸”贴上一片香菇皮上锅蒸熟。其味也十分鲜美。

材料:

新鲜香菇10个,五花腩150克(后来发现肉太多了,应该100克就够了),咸蛋一个。

过程:

1、五花腩切小块后放入搅拌机搅碎,然后放15克生粉、适量的盐和糖还有胡椒粉,拌匀后用力摔打了二三十下。

2、香菇洗净后掐干水分,碎肉酿在香菇上并加上咸蛋黄。放入锅中大火蒸了8分钟。

3、咸蛋白加入生粉水中勾成芡。

二.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丹仙湖茶

提起绿茶,人们立即会想到龙井、碧螺春等珍品,丹仙湖茶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作为河源第一——丹仙湖绿茶,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丹仙湖绿茶产自海拔一千多米,常年云雾缭绕的仙湖山顶,其独特的土壤和生长环境孕育出仙湖茶独特的甘、香、滑风味。丹仙湖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不施肥、不杀虫、纯天然生长,用传统的手工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用传统的手工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的茶多酚,色泽鲜绿,气味清香,入口甘醇,饮后回味无穷。

常饮丹仙湖茶能止咳化痰、消积健胃、减肥降压、对防癌、搞癌效果更佳。该产品2003年通过了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认证,经省农业茶叶研究所专家鉴定为“广东名优绿茶”。

三.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上莞仙湖茶

上莞仙湖茶是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的。仙湖茶口感甘、香、醇、滑,无污染,是上莞镇的拳头产品,更是岭南茶叶中的珍品。

仙湖茶产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仙湖山脉。上莞镇地处东源与龙川、和平三县交界处,距市区仅60公里,东与龙川义都接壤,南与曾田相通,西与漳溪交界,北与船塘毗邻,民风纯朴,属革命老区。在海拔1000米的仙湖顶,生活在那里的农民世代种茶。

茶树均种植在850米至1000米的崇山峻岭,山腰峡谷之中,由于茶园地势高耸,四季云缭绕,空气湿度大,日照短,漫射光多,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所以,茶树大多茎干较矮,茸毛发达,叶绿素多,内含的茶素和含氮芳香物质丰富。优越的生态条件使上莞仙湖茶成为广东省名优绿茶之一。

仙湖茶口感甘、香、醇、滑,无污染,是上莞镇的拳头产品,更是岭南茶叶中的珍品。

上莞仙湖牌茶叶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万亩优质仙湖茶生产基地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优茶示范基地”和“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去(2008)年香港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经专家委员会评审,上莞仙湖有机茶荣获金奖。

四. 广东省 河源 紫金 九树山楂

 主要分布于在上村木勺沥一带,年产量100余吨。果实营养丰富,含钙高,有丰富的维生素、尼克酸、柠檬酸等,干片具有消滞、健胃、活血、化痰、解毒、增强心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等功能。一般制作腌制鲜果,瓶装作为礼品馈赠较多。

五. 广东省 河源 和平 和平油茶

彭寨镇境内土地肥沃,耕作条件优越,是和平县内有名的鱼米之乡。境内油茶经济面积比较大。

六. 广东省 河源 紫金 油角

虽然叫油角,做法好似炸饺子。但油角的馅是甜的,还拌以椰丝、炒花生、芝麻等等香实果搅碎而成,包在饺子皮里。与包饺子不同的是油角不用褶边而是锁边,对折粘合后,用指甲沿边一路轻捏成麻绳状,然后适度煎炸即可食用。每家的油角不一样,有的咬起来硬嘎嘎的声声作响,有的松脆爽爽,口感鲜香,前者是和面时没有放鸡蛋,后者不仅放了鸡蛋还放了适量的猪油。

七. 广东省 河源 连平 樱桃番茄

  樱桃番茄又名迷你番茄、小番茄等,属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蔬菜,是番茄半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原产于秘鲁。从 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迅速发展。我国近几年从国外引入,南北方均可进行栽培,樱桃番茄以成熟果实供食,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完熟果实的糖度高达7~8度。每100克鲜果中含水分94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矿物质等,可当成水果生食或菜肴熟食,也能制成罐头等,具有独特的风味。其果汗中含有甘汞,对肝脏病有特效,也有利尿、保肾之功能,其果皮中含有与维生素D作用相同的物质,可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脑溢血等疾病。近年来,国内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深受宾馆和饭店的青睐。

八. 广东省 河源 龙川 碰柑

  上坪碰柑果实高扁园形或园锥形,单果重120-150g,可溶性固形物12-15%,果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果面有光泽,果皮松,易剥离,中心柱大而空,汁胞肥大,质地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且耐贮藏,品质上乘,有“桔中之王”美誉。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分解脂肪,排泄体内积累的有害金属和放射性元素。

九.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豆腐套餐

客家人酿豆腐源于中原时包饺子的习惯,因迁徙到岭南无麦可包饺子,想出了酿豆腐的吃法。客家人吃豆腐各种煮法都有,所谓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用的豆腐花,当主菜的煎酿豆腐、豆腐煲、豆腐丸、糯米酿豆腐、炸豆腐皮等,还有当小吃的豆腐乳等等。

十. 广东省 河源 紫金 客家地瓜包

醇香、柔软、嫩滑的地瓜包,是客家地区道地的充饥美食,凸现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充满浓郁的乡土韵味。

地瓜包如同北方的饺子,不同的是用地瓜粉作皮,用手工制作,土里土气,或包成棱形、三角形,或船形,大多是包成三角包。早先是山里挖掘的蕨类粉制作,而蕨类植物只有火烧山之后才能生长,虽然质量高,却数量少,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于是,以地瓜粉取而代之,故称地瓜皮。

地瓜包很讲究的是馅料。大多馅料是香菇、瘦肉、冬笋、大葱之类捣碎,加上调味品,放置锅里炒熟。芋头煮熟之后,去皮,拌进地瓜粉反复揉搓,直至如面粉一样可以捏成薄薄的皮,而后包上馅料,或蒸或煮,皆美味鲜嫩。那是山中的珍馐,能端上餐桌招待客人的一道很体面的美食!

春节,客家各户都忙于包地瓜包,亦如北方人的包饺子。在北方,没有饺子就不算过年。客家地区也是如此,没有地瓜包就没有过年的韵味,因此,再穷的人家,既使没钱买肉,也要包几盘素菜的地瓜包。新年来客,地瓜包是必不可少的美食。餐桌有地瓜包,客人就感到舒心美气,多了一分祥和喜庆,那怕客人打着饱嗝,也不能少这道美食!

改革开放后,人们欣赏山野之物,地瓜包堂而皇之的搬上餐桌,成了一道美食,不知迷醉几多食客,那美味久久留在他们心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