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荣昌特产顺口溜 荣昌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荣昌特产顺口溜 荣昌必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3 04:46:09

一. 重庆市 荣昌 荣昌工艺陶

重庆荣昌陶瓷业从清乾隆时的粗陶,发展到清咸丰时的“泥精”,再发展到光绪时的刻花、色釉及民国时的釉下彩;在窑形上,从甑子窑、通窑发展为阶梯窑;燃料均以松柴为主。解放后,由柴窑发展为煤窑。在施釉方面,继承唐、宋以来的色釉装饰,发展了各种釉色。

采用的陶土细腻致密,可塑性强,烧结性能好,制成的工艺陶产品叩之发声清脆悦耳,体形秀丽精巧,釉质光润,装饰朴素大方,既实用,又美观。

二. 重庆市 荣昌 荣昌陶器

荣昌陶器原产地为安富镇,清代以前叫磁窑里,有史可证的陶器最早出现在汉代,明清时代得到广泛发展,20世纪7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100多年前就销售到东南亚地区,60年代起,销售到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挪威、芬兰、日本等国。现在,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一说起陶器,荣昌人就一脸骄傲和自豪。

荣昌有四宝,折扇、陶器、夏布、猪。荣昌陶器和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一起, 荣昌陶器合称中国四大名陶。800年的生产历史,赋予荣昌陶器更多的文化底蕴。 “安富场五里长,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窑烧陶罐罐”,这些从宋、清代就开始流传的民谣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当时荣昌生产陶器的规模和销售的盛况。因此,荣昌县和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市、广东佛山市一起并称四大陶都。

荣昌陶器主要生产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由于荣昌的陶土粘性和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素有“泥精”的美称,人们因此给了荣昌陶器“薄如纸、亮如镜、声如馨”这9个字的评价。

荣昌陶品种繁多,工艺陶中素烧的"泥精货",具有夭然色泽,给人以古朴淡雅之感。以各种色釉装饰的"釉子货",观之有晶莹剔透之形,叩之能发清脆悦耳之声,装饰大方朴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还包括各类日用品(蒸钵、鼓子、茶具、酒具、饭确、痰孟)和鉴赏品十余种和烟具,产品分"泥精货"与"秘子货"两大类。各类鉴赏品设计灵巧,造型优美,透示出强烈的生命活力。目前荣昌设立了陶都博艺馆、陶工业园区、陶吧及陶器市场,以便能更好地发挥荣昌的陶技术和陶文化优势。

荣昌陶器

荣昌县安富街道文化服务中心

13097894

陶器

三. 重庆市 荣昌 荣昌白鹅

荣昌白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昌白鹅产于重庆市荣昌县,广泛分布于平坝和丘陵水稻产区。荣昌白鹅属中国白色鹅种的优良鹅,具有生长快、肉质好、耐粗饲等特点。

荣昌白鹅体躯呈椭圆形,全身羽毛洁白,喙、肉瘤、胫、蹼呈橘红色,虹彩蓝灰色。公鹅体形较大,头颈稍粗,额部有一呈平圆形的肉瘤,好斗,叫声高而哄亮,体重4.4~5公斤。母鹅体形略小,体重4.3~4.9公斤,头清秀,颈细长,肉瘤不明显,性情温驯,叫声低而清脆,腹部有少量不太明显的皱褶,俗称“蛋包”。

荣昌白鹅,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在清光绪年间,荣昌白鹅已被列为全县重要之一, 是荣昌的重要宝贵资源。它具有生长快,育肥周期短,养殖效益高之优势。属食草为主的节粮型动物。羽绒纯白、质好,是加工羽绒服装的上等原料,其裘皮价值极高,是高档裘皮制品的重要原料。 近几年来,荣昌白鹅发展迅速,常年保持种鹅群6—7万只,年出栏商品肉鹅112.64万只,大量销往成渝两市及所辖区市县。年创收3351.04万元。

为满足市场需求,本县建立了荣昌白鹅纯繁基地,已饲养核心种鹅群近1000只,基础繁殖 近5000只,建成雏鹅孵化中心两个,年孵化能力120万只,使全县雏总孵化达140万只以 上,面向各省、市、自治区提供大批优质种鹅,荣昌白鹅将会有更大发展。

荣昌白鹅

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10380827

白鹅

四. 重庆市 荣昌 荣昌白猪

荣昌白猪荣昌的家畜,具有“皮薄肉嫩,瘦肉多”的特点,50年代,英国出版的《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就已收入专条记录。“七五”期间,国家农业部把荣昌猪与太湖猪、东北民猪列为国家级保护的三个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在全国首次家畜品种资源保存和利用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呼吁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把荣昌猪作为国宝加以保护和推广。近年来,荣昌仔猪每年外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日本、朝鲜等近150万头左右。是全国最大的外向型仔猪生产基地。荣昌猪鬃更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具有洁白、刚韧、根条粗、毛尖不分岔、弹性强、耐高温、不变形等特点,是制造工业和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料。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全盛时期年产销量达10万斤。( 荣昌)

五. 重庆市 荣昌 酸辣粉丝

重庆市荣昌县河包镇以出产粉条闻名于世,河包酸辣粉丝也借粉条盛名而远近闻名。在山城重庆流传:"三根酸辣粉丝中,有两根是荣昌河包生产的"。河包酸辣粉丝烹食方法简便,粉丝具有久煮不浑汤、耐煮不断节、长煮不糊锅、入汤即可食、柔软爽滑、物美价廉、营养丰富、加以色香味具全的辅料更是汤鲜味美。

六. 重庆市 荣昌 黄凉粉

说起荣昌黄凉粉,那可是80万荣昌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美食,既价廉又物美。荣昌人到了外地,想起最多的小吃莫过于它,回来后最先尝的也必是它。

黄凉粉须是本地产的豌豆做出的才正宗。说也奇怪,那黄凉粉切成土豆样的细丝,竟能成条不烂,软而不断,调成咸鲜、微辣带麻,姜、葱、蒜香味突出的味道,吃起来有粉质感,且口里有股豌豆的清香味。因不放酱油(醋凭个人喜好),用盐巴和豆粉做成的粘稠盐欠,将各种佐料均匀地粘附在凉粉上,吃起来自然入味。

黄凉粉的摊点在荣昌城内随处可见,最为集中的要数南门桥一带,最有名气的当属“李氏凉粉”和“张凉粉”。如有兴趣的话,你还可尝尝凉面、凉皮、刮刮粉等小吃。

七. 重庆市 荣昌 荣昌折扇

折扇一名聚头扇,又称撒扇、折骨扇,既是一种用于夏季拂凉的民间

手工艺品,也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工艺美术品,同时还是戏剧、舞蹈表演的重要道具。北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中国。明永乐年间,成祖喜折扇“舒展之便,命工如式为之”,全国折扇生产由此铺开,“邑中职此业者不下千家万户”。荣昌折扇生产起自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已历近450年。其产品精致典雅,自古享有盛名。沈德符(1578—1642年)《万历野获篇》曰:“聚头扇自吴制外,惟川扇称佳,其精雅则宜士人,其华灿则宜艳女。”川中折扇,又首推荣昌。谢无量曾撰联赞誉荣昌折扇:“海棠香国,新看画栋连云,占尽三巴风月;蛱蝶名工,制就齐纨拂暑,凉生两戒河山。”

荣昌折扇由于制作考究,工艺精湛,故尺幅之间,满目珠玑,仪态万方,成为一种特殊的日用品和工艺珍品。自古以来,荣昌折扇就畅销全国,甚至远销印度、缅甸等国。近几十年,荣昌折扇生产又有长足发展,已有正棕、全楠、皮底、硬青、串子、全棕、檀香、绸面、羽毛、胶质等345个品种;并由写画派生出印花折扇,为旅游、文艺等部门广泛采用。

八. 重庆市 荣昌 路孔艾粑

艾粑使用糯米、艾蒿、砂糖为原料微甜,浓浓的艾蒿香,糯糯的也不黏牙!在路孔当地一般农家会在正月制作艾粑,香香的艾粑,浓浓的年味!现在你随时可以在镇上买到!值得一尝!

信息来源:万灵古镇

九. 重庆市 荣昌 盘龙生姜

盘龙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长岭社区以盛产生姜(俗称盘龙生姜)而闻名,盘龙生姜具有色白质嫩,清香可口,爽口化渣,粗纤维含量低,含硫量少等特点,既可为菜,也可调味,更可入药,备受广大消费者亲睐,是餐厅、宾馆必备的上等蔬菜。生姜经过深加工后可成为老少咸宜的保健生姜饮料。当地农民着力打造万亩无公害生姜基地,小小生姜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2003年5月,盘龙镇长岭社区以本地特色重点农产品—生姜种植为依托,成立了“荣昌县盘龙长岭仔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传授技术、服务群众为宗旨,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目标,致力于生姜种植产业的推广与发展。该合作社被重庆市评为“十佳模范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到目前盘龙镇生姜种植户数达14000户,覆盖全镇16个村(社区),种植面积15000多亩,初步形成规模化发展模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