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秦皇岛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秦皇岛能带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秦皇岛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秦皇岛能带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9 12:43:14

一. 河北省 秦皇岛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水豆腐

青龙水豆腐

青龙水豆腐,天下独一无二,每次吃完,心情都格外的爽,回头客那是相当的多,吃完之后嘴里留有余香,00舌头回味一下……

说起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地方特色名吃,水豆腐是绝对不能不提的,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水豆腐就随着满族人一起来到了青龙,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受众最多的地方特色名吃之一,水豆腐更是成为了各家饭店的必备菜肴。

水豆腐,顾名思义,就是含水量众多。青龙水豆腐含水量在85%—88%之间,俗话说“好水出好豆腐”。青龙水豆腐之所以色、香、味俱全,关键在于青龙有好水。青龙水资源丰富,地上水与地下水酸碱度PH值在6.74—9.55之间,为国家一级水标准。水量丰富与水制优良为做好《青龙水豆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用同样的大豆,离开青龙的水来做水豆腐,就做不出青龙水豆腐的色、香、味了。水是青龙水豆腐的绝与迷。

青龙有做水豆腐的风俗,水豆腐必须用卤水点的才算货真价实。在秋冬季节来客吃水豆腐比较盛行,喷香诱人,热热乎乎。青龙水豆腐不仅入口软、滑、有一种原汁原味豆子的清香,使人吃到嘴里回味无穷,还有很好的药膳作用。

二. 河北省 秦皇岛 抚宁区 茶棚西红柿

茶棚西红柿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茶棚乡的。“茶棚” 牌西红柿不仅叫响京津市场,而且畅销东北三省。2008年被评为河北著名商标。

茶棚乡地处抚宁县西部,距县城 9.5公里,距秦皇岛市40公里,乡域东部、南部与抚宁镇接壤,西临卢龙县,北接台营镇。辖38个行政村,总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4 万口人,人均耕地面积1.43亩。茶棚乡属于半山区,东部为平原,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种植蔬菜、玉米等作物,西部为浅山区,荒山和坡耕地 较多,适合种植白薯和林果业,是抚宁县农业重点乡镇之一。

作为调优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抓手,西红柿产业一直是茶棚乡的支柱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13860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24%,可年产西红柿6000万公斤,产值达2.2亿元。不仅为菜民创造了巨大的效益,还在“中国城市投资与发展大会”举办的“中国优秀特色产业基地品牌推介展播活动”中荣获“中国番茄之乡”称号,这也是此次评选中全国唯一获此殊荣单位。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四. 河北省 秦皇岛 卢龙县 “一奇”甘薯粉丝

“一奇”甘薯粉丝

“一奇”牌薯制品的名牌创建工作自九六年开始实施以来,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

到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奇”产品的年产量已达到14000吨,产品在北京、天津、石家庄、

东三省已经形成了稳固的销售市场,并打入了南方及一些边远省市,部分产品远销南韩、加拿大等国。“一奇”产品先后六次被评为省优质农产品,99年荣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五. 河北省 秦皇岛 卢龙县 甘薯

甘薯

卢龙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甘薯产区,甘薯栽植面积多年来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其最具特色的是甘薯生产加工,薯制品品种有13种以上,形成了两大系列:一是化工产品系列。其中柠檬酸钠填补了国内空白。二是食品加工系列。除淀粉、粉条、粉丝、粉皮外,还有冷面、薯罐头、薯脯、薯酱、金属片、薯叶柄、薯枣、膨化薯片等产品。

六. 河北省 秦皇岛 昌黎 昌黎蜜梨

昌黎蜜梨:以其汁甜含蜜香而得名。因该县两山一带所产蜜梨品质最佳,又称两山蜜梨。色泽金黄,肉白色,汁多,味清香,甜脆爽口。

昌黎蜜梨栽培历史悠久,年产量1000万斤以上。碣石山东麓的两山乡是集中产地。昌黎蜜梨是昌黎县的鲜果,果实色泽金黄,大小均匀,具有核小皮薄、肉细汁多、甜脆爽口、含糖量高、耐贮藏等特点,窖存半年仍味浓色鲜。昌黎蜜梨不仅销往国内数省,而且还冠以“天津蜜梨”的称谓,由天津口岸远销香港及东南亚地区。两山蜜梨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唐山地区名产献给毛泽东主席,由新闻记者抓拍的毛主席收到丰收果的照片,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欣慰,也给两山蜜梨的历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七. 河北省 秦皇岛 海港区 秦皇岛海参

属棘皮动物,种类甚多,威海的海参属于刺参。我国可供食用的海参有20多种,刺参为上品,而北戴河的刺参品味尤佳。海参体近圆柱形,两端钝圆,腹面平坦且管足密集,背面有突棘,多为灰黑色或黄褐色,成参体长20-40厘米。北戴河沿海岩礁众多,海藻茂密,海底腐植碎屑丰富,因此所产海参个体肥大,突棘粗大,肉质肥厚,鲜嫩可口。

海参味道鲜美,食而不腻,是海中八珍之一,数百年来,一直是宴席上的珍品。海参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糖类丰富,不含胆固醇,是理想的滋补佳品。

八. 河北省 秦皇岛 昌黎 昌黎猪

产于河北昌黎。体型中等紧凑,成年公猪体重150公斤左右,体长140多厘米,胸围130多厘米;成年母猪体重140多公斤。头较小,额部有皱纹,颈较粗短,腰背宽而平直,臂部丰满,四肢胶短,被毛黑色,四肢下部尾尖及鼻端均具白斑。公猪四肢粗壮,胸部宽深;母猪乳房发育良好。猪具有适应性强、增重快、早熟,易育肥、皮薄肉嫩、出肉率高等优点。

九. 河北省 秦皇岛 抚宁区 抚宁老髦肉

抚宁老髦肉:系以创始人王锡符的绰号“老髦”而命名。其色棕黄,肉质净,具有弹性,料味深入,质嫩不绵,清香滑口,熏味香醇,伏日不招蝇、1,耐于贮存,便于携带,且风干而不变质。本品创始距今已130余年历史

当今,在秦皇岛地区人们一提起地方名吃,就想起秦皇岛的0位、昌黎的赵家馆,但是,在清末民国初年,抚宁的老髦肉享誉京东一带。

在抚宁县城西街有家老髦肉铺,为旧县村人王增所开,每天店铺门前是前来买肉的人排着长龙,络绎不绝,好不热闹。今抚宁东街仍有一家老髦肉铺。

老髦肉系以创始人王增的绰号“老髦”而命名。其色棕黄,肉质净,具有弹性,料味深入,质嫩不绵,清香滑口,熏味香醇,伏日不招蝇、1,耐于贮存,便于携带,且风干而不变质。距今已130余年历史。

据清雍正六年《王氏家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王巨贤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到坟坨管理区的旧县村落户。几代相传,至王增这辈,虽然人丁兴旺,但是皆无功名。王增(1873---1958)9岁时随祖父王锡符迁到抚宁县城西街,典房居住,以煮猪头为业。起初日煮一两个,买卖也不太兴旺。心灵手巧、善于思考的他,经过反复试验,精心制作,不仅色泽鲜艳,味道鲜嫩可口,销量大增,后来每天可煮十余个。由于王增口音不太清晰,每天将煮好的熟肉背到鼓楼根下叫卖:“烧肠、烧肉喔!”当地人听不清,都听作“髦肉喔”。天长日久,人们便给他起个外号叫作“老髦”,他熏制的猪肉得名“老髦肉”。1917年后,王增不断探索,改进制作工艺,使得“老髦肉”味美适口,肥肉不腻,颇受顾客赞誉,连奉军大帅张作霖也经常派人来关内买“老髦肉”用以馈赠亲友。因此,“老髦肉”在东三省及京津一带名声大振。“老髦肉”的加工制作非常讲究,选肉严格,不鲜的不要,过肥的不要,清洗认真,不得留下残存毛根,猪肉和猪头、下水配比适量,确保老汤纯净。

城关西街“老髦肉馆”从清代至民国初期较为繁荣,“老髦肉”颇有名气。1933年春日军占领抚宁城后,日伪、土豪劣绅残酷欺压剥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多重课税,老髦肉铺不堪重负,从此一蹶不振。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1又占领抚宁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老髦肉铺经营不善,一直惨淡经营,最后不得不倒闭。

改革开放后,王氏后人曾经多次力图重振雄风,但是由于制作工艺、经营理念、资金制约、餐饮业竞争激烈等多方面的因素,效果仍不理想。

但是,老髦肉一直在抚宁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并且已经成为一句歇后语了,被贵州人民出版社《风物掌故歇后语》一书收录:“抚宁熏猪肉——老髦肉”。意思是形容一些人干工作慢吞吞的,不利索。因而在抚宁方言中,“肉”有磨洋工,办事效率低的含义。

十. 河北省 秦皇岛 卢龙县 卢龙甘薯

卢龙是全国甘薯主产区之一,素有“薯县”、“粉乡”之称,常年种植面积34万亩以上,总产达6.5亿公斤,可加工淀粉1亿多公斤。止前已开发出乳酸、柠檬酸钠等为主要产品的化工系列产品和以淀粉、粉丝为主的“一奇”牌系列产品。

卢龙县属于河北省的秦皇岛市辖县,坐落在整个省的东北部。这个有着一百多年甘薯栽植历史典型的农业县,已经将甘薯作为了全县首要的我农业作物,并一直以来都享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

作为有名的“中国甘薯之乡”,卢龙县按照“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兴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的思路,坚持围绕资源上项目,广泛对外招商引资,光友薯业、鑫马腾祥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相继安家落户。到目前,甘薯加工骨干企业达到42家,薯制品增加到精制淀粉、粉丝、薯香酥等1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6万吨以上。

甘薯栽植在卢龙县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宜尤其是产业化经营的拉动,甘薯已成为全县第一大主栽作物。2002年,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1996年,卢龙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1997年又被河北省评为“发展特色产业先进县”。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并被列为全省22个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对卢龙甘薯产业化情况做了专门报道。围绕甘薯产业化基地建设,我们不断引进优新品种,大力推广小拱棚(地膜)覆盖、无毒化栽培等先进实用增产技术,引导农民猛攻单产增总产。2002年,全县甘薯总产6.5亿公斤以上。龙头加工企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02年,全县甘薯加工企业已达49家,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卢龙县生产的“一奇”牌薯制品屡获殊荣,连续6次被评为“河北省优质农产品”,1999年被评为“‘99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传统名牌产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目前薯类制品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进行销售并出口到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甘薯产业已成为该县立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全县农民来自甘薯产业的人均纯收入已占全县农民当年人均纯收入40%左右。

卢龙县还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2004年6月,“卢龙粉丝”原产地域保护通过专家评审,2005年8月,《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卢龙粉丝》国家强制性标准通过审查,成为第一个甘薯粉丝的国家标准,18家企业投资近2000万元,按照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完善了软硬件设施。光友薯业、十八里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基本达到市场准入要求。积极引导和扶持17家企业注册各类薯制品商标26个,争创市场名牌。2006年9月,“光友粉丝”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被省消协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十八里”粉丝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其产品被评为省第七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君颐”粉丝在中国廊坊第九届和第十届农产品展销会上连续被评为名优农产品。“十八里”“老疙瘩”“君颐”等品牌薯制品覆盖了东北、华北市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