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北衡水特产美食 河北衡水的特色美食的照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北衡水特产美食 河北衡水的特色美食的照片更新时间:2022-04-29 03:51:25

一. 河北省 衡水 饶阳县 大火烧夹驴肉

大火烧夹驴肉

大火烧夹驴肉,顾名思义,主料即为面粉,副料为驴肉、驴油、大葱等。制作时,每斤面粉大约掺水6两,适量的盐和成面团稍场面,搓条l两4个的剂子在面板上摆齐,每个小剂用手按扁刷上油,由外向里叠起来,折叠几层,再拉住头拉长,由一头向里卷盘成螺丝转圆形,再擀成茶碗口大小的扁圆形,然后用木制的印板打上简单的图案,铛上稍淋点油,擀好的饼上先烙一面,成浅黄色,翻个身刷点油再烙另一面。在锅烙熟后,再放进炭火炉里烘烤,直到表面略显焦黄为止。大火烧烙熟后,放在案上用刀揭开,趁热往里塞满事先切成丝状的熟驴肉,摊在饼上加入葱丝由外向里卷起即成。

大火烧夹驴肉吃起来热乎乎,香喷喷,一点也不腻人。如果串亲或旅游,也十分便于携带。

二.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冀州焖饼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焖饼始于冀州。旧时,冀州有一个传统,叫做“幼而读书,长而经商”。一些聪明的冀州餐饮人跟随着经商的热潮,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了冀州馆,使“冀州焖饼”落户并逐渐成名。

后来,冀州傅官村人刘立平秉承冀州焖饼的传统工艺,把这一传统食品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他做的焖饼色泽黄亮、劲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醇厚、香气扑鼻,并且还有素焖饼、肉焖饼、黄菜(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两样)等多个品种。解放后,刘立平的传人杨站长在码头李供销社饭店做厨师,1966年还为视察地震灾区的周总理做过焖饼。杨站长的徒弟马丙树长期主灶冀州湖宾楼饭庄,用冀州焖饼先后招待过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被河北省劳动厅授予“业务技术能手”称号。

冀州焖饼,有着它悠久的历史渊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为人知的故事,至今流传于世。

《冀县志》载:每年二月二,冀州人有吃焖饼的习俗,象征着“烙干大田不生虫”。短短十几个字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冀州人在农耕社会时期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企盼。

据考证焖饼在明朝时源于冀州。到清末,在京津等地经商的冀州人形成了“银行帮”、“五金帮”、“杂货帮”等几大商业群体。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由冀州人在京津等地开办的“冀州馆”都有“冀州焖饼”这种地方特色主食,以招揽家乡客人。这样,“冀州焖饼”渐渐地有了名气。

制做传统的冀州焖饼需有一个特制的铁锅,厚5到8cm,头盔状,重20余斤。这种铁锅传热稳定而均匀,汤易吃进去而不粘锅,而一般的炒勺则达不到这种功效。所用饼条也需特殊烙制,俗称“包袱饼”,不超过3层,要擀薄烙熟,手工切条,精细均匀。制作工艺讲究“老汤香油,先炒后焖,盖锅回味,翻勺出锅”。老汤是指在后锅灶上用排骨和鸡骨混合熬制的高汤。汤和饼条的比例也有严格要求。一般是一斤饼,3两汤。火候也挺关键,要大火炒,文火焖。时间过长,则饼条发干;过短,则显得粘软,均影响口味。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冀州焖饼色泽黄亮,筋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香醇。焖饼的种类很多,有素焖、肉焖(肥肉为大炒焖、瘦肉为小炒焖)、黄菜焖饼(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中有两个花样)等几种。

冀州焖饼不但有独特的风味,而且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还演绎出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刘立平(1889——1963)是冀州傅官村人,能做拿手的冀州焖饼和满汉全席。民国初年,他在商业重镇码头李的万兴楼掌灶。每年庙会时,京剧名角“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都要到码头李来唱戏。他喜欢吃刘立平做的焖饼和炒菜。一次因天下大雨,伙计没到万兴楼去订饭,就近从一个饭馆订了些端上来。奚啸伯一尝,放下筷子,脸色一变道:“怎么不是那味了?这一定不是万兴楼刘立平做的!”说着就要把饭菜撤下,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吃了些。由此可见,奚啸伯对传统冀州焖饼的欣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冀州的发展,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都吃过冀州焖饼,对这一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食品均赞不绝口。一百多年来,冀州焖饼融入祖国饮食文化大家庭并不断演变,逐渐由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饮食演变为一种流行范围广泛的大众化食品。

三.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养元牌”核桃乳

河北衡水元源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养元牌”核桃乳,是以太行山深处的优质核桃为原料,以科学的工艺、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生产天然植物蛋白营养保健饮品。目前年产量为1万吨。“养元牌”核桃乳一经问世,就以它营养全、档次高、口感好和“真”、“纯”、“补”的特点,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 衡水)

四.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桃城橡胶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日前被农业部、中国农学会、中国经济研究会等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橡胶制品之乡”。

桃城区的橡胶产业,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40年的发展壮大,产品档次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大幅增长,特别是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其生产规模、管理水平、研发能力和装备工艺等,都达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目前,桃城区的橡胶产业规模全国最大、综合实力全国最强、产品种类全国最全、市场覆盖面全国最广、取得的专利全国最多。有6家企业进入了全国同业前10位。尤其是工程橡胶产品,占据了全国43%以上的市场份额。2004年,全区橡胶产业年产值达40亿元,利润3亿多元,上缴税金5800多万元。

五. 河北省 衡水 安平县 郑庄挂面

郑庄挂面是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的。郑庄村以圣姑牌手工挂面为特色。选用优质小麦,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纯手工,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已成为郑庄村的品牌产品,并带动全村向绿色产业发展。

郑庄主要是明代永乐二年(一四O四年)从山西迁来的移民。他们原来就有制作“贡面”的手艺,又带来筋力极强的麦种,自己种的小麦,自己用石磨加工面粉,用滹沱河的好水合面,经过十三道的传统工序,要用两天时间才能完成。制成的挂面细如发丝且中空,被称作“洁、白、净、细、干”五大特色。食之柔韧、滑爽、筋道,营养丰富,是老人、孩童、产妇、病人的首选营养品。是当地待客的头道饭食。据该村健在的八十多岁老人回忆,他的先辈就把挂面送北京,叫做“贡品”。只是后来断了宫廷这条路,成为民间的传统大众名品。毫不炒作的说,郑庄挂面曾经是“贡品”、“宫面”。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应该是安平传统名优。

现在郑庄有三百多户,仍有一半人家继承了这项传统手艺。他们精选优质小麦自己磨面,或选名厂的专用粉为原料,严格按传统工艺生产,只是比过去更加先进,更加科学了。他们生产的挂面,完全可以同市场上的所谓“贡面、宫面”媲美,只是没有正名,没有注册,没有精美包装。我相信郑庄挂面总有一天要登上大雅之堂,走向大城市,走向超市,走向对外的接待窗口,名扬天下,为安平增光。

六. 河北省 衡水 武强 贴饼子

贴饼子

贴饼子的做法:

1.玉米面小米面黄豆面的比例10比1比1;

2.放一个鸡蛋放一点小苏达,面和成稠糊状;

3.烧饼铛,铛热放一点油,用勺盛面糊到在饼铛上,成焦黄翻个;

4.底再成焦黄放少量水盖锅盖,水蒸气没有了就熟了。

5.因为放了鸡蛋才要把面和成糊这样烙出的才松软。

七.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冀州小椒

冀州辣椒市场座落于京大路西侧、周村镇镇区和平路和振商街内,呈“十字”形, 总投资近3千万元,分期建设,全部实现“四通”,有门店170个,总建筑面积7440平 方米。购销商主要来自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西、福建、山东、 山西、河南等十五个省市,年购销量150吨以上的有10余家,高峰期日交易达120吨, 全年交易期5个多月,交易量1.5万吨以上,交易额近2亿元。同时,还带动了饭店、 旅店、商店、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仅这两年镇区市场周围新增大小饭店、旅店8 家、商店12家,创利达到50万元。仅参与辣椒购销的农用运输车辆达1000余辆,创收 400余万元。仅此一项可使全镇人均增收1500元。投资820万元,年加大辣椒2000吨的 天津奇力食品有限公司冀州分公司就座落在市场内,它是华北最大的辣椒出口企业之 一。( 冀州)

八. 河北省 衡水 景县 景县粉玍大

景县粉玍大是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的美食。景县粉玍大做工精细、口感好、份量足,深受当地人喜爱。

玍大(音ga da),这个怪怪的名字对一些人来说也许感到陌生,然而对衡水景县人来说,这却是他们很普通的一种传统食品。它是把绿豆面和成糊状,在平底锅上摊成饼,烙一面,待熟后折叠成三角状或四角状,然后采用凉拌、炒、炖等方式食用。

景县人吃粉缶大的习俗已流传了五六百年的时间。永乐初年,一群以李姓居多的山西移民迁到离连镇不远的一个地方定居。这里土地贫瘠,李姓居民便以摊缶大(当地人将粉皮也归入其类)、做粉皮等买卖为生。他们摊了粉缶大去连镇、孙镇等集市上去卖,因做工精细、口感好、份量足,不久便远近闻名,人送村名缶大李。后来,缶大李逐渐演变成缶大庄。

数百年来,做粉缶大的技术由缶大庄逐渐传至邻近的焦庄、赵庄等村。吃粉缶大的习俗也逐渐遍及景县全境及毗邻的阜城县几个乡镇。相传,旧时京津地区售的粉缶大也是景县人制作的。粉缶大在历史上相当一段时期,是以景县的面貌出现的。

1981年景县地名普查时,缶大庄因系生僻字村名,又因该村已发展为苏、王两姓居多,遂改名为苏王庄。如今,苏王庄的村民早已不靠摊粉缶大为生。虽然时代变迁了,“缶大庄”人的谋生方式改变了,但他们吃粉缶大的习俗一直没变。每当逢年过节或来客人时,村民们都要做些特好的粉缶大,变着花样做成各种菜肴来招待客人。

像苏王庄一样,景县的大多数乡村也持续地传承着吃粉缶大的习俗。在景县乡间,经常会看到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卖粉缶大 的生意人。城里的蔬菜门市部也兼卖这种小吃。在景县的一些酒店,针对当地消费群体的饮食特点,采用现代烹饪方式,把传统的粉缶大做成许多颇具现代气息的地方特色菜,如糖醋粉缶大、醋溜粉缶大、缶大汤等,很受人们欢迎。一些景县人在衡水开的酒店也有这种地方特色菜,非常受顾客青睐。

九. 河北省 衡水 故城县 故城龙须凤尾贡面

龙凤贡面也称龙须凤尾贡面,因面条匀净细长、状似龙须,并曾作为宫廷贡品而得名。龙凤贡面起源于明朝,为故城镇齐氏始创。制作龙凤贡面最有名的是故城西南镇齐纪修所开的“齐福源”挂面坊。齐纪修16岁学做挂面,他吸收诸家挂面工艺的特长,不断研究、总结,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销路也越来越好。在故城挂面业小有名气后,被客商从运河输入京城,很快进入宫廷,成为御用食品。从此龙凤贡面身价倍增,饮誉四方。

龙凤贡面白色微青,柔韧而晶亮,面条匀净细长,如须而空心,耐煮,汤清,味厚,细软,有口劲。面条吸水,一筋挑起,碗内无汤;放下,仍清汤满碗,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风味。

由于龙凤贡面生产技术复杂,手工制作费时、费力,制作时必须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要求操作才能成品。首先用面粉、蛋清、盐水按比例调和和面,再把和好的面放在盆中醒好。然后做大条,在面板上将面用刀切成条并均匀刷油,上劲放入盆中。之后盘小条,在面板上向大盆内搓条。再将小条挂在竹扦上,进行抻面,也叫桄纤。再把抻好的面连同竹纤,一同放入面槽中醒面。最后在车间里的面架上将面制作成细条后自然干燥,切成小段,过秤、分装。

目前,故城仅存五家规模较小的制作作坊,掌握制作故城挂面技术的有28人,其中技术上乘者仅有四人,且年事已高,急需保护。

十.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周村辣椒

周村镇位于衡水冀州市西南13公里处,是冀州市辣椒生产的发源地和基地中心,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镇域内生产的冀州小椒以其色泽鲜艳、椒形好、辣度大、香味浓著称。1997年该镇的天鹰椒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冀周”牌商标,被评为“河北省优质名牌产品”。

周村镇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为冀州小椒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1988年种植天鹰椒以来,辣椒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万亩以上,亩产量稳定在300公斤左右,并辐射带动了全市11个乡镇的辣椒种植,全市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总产4500万公斤,产值3.6亿元。种植区域现已扩展到周边邢台、石家庄、沧州、廊坊及山东省的10多个市县,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

位于镇区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占地205亩,有门店500多间,200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鲜活农产品定点市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