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厦门特产海蛎煎图解 厦门正宗海蛎煎为什么会硬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厦门特产海蛎煎图解 厦门正宗海蛎煎为什么会硬更新时间:2022-05-06 11:49:39

一. 天津市 津南区 烹煎大虾

煎烹大虾为津菜中一道大件菜,也是天津菜馆技术总监、天津烹饪大师张桂生的拿手菜。由于采用煎烹技法,可使生科直接与炒锅接触受热,较之炸烹、油焖法,可产生虾皮焦脆、虾肉细嫩的效果。同时,能保持大虾的原汁、原色、原味,使其色泽更为艳红,味道更加鲜醇。尤其是用葱、姜、蒜炝锅爆香,更突出体现了津菜擅烹河海两鲜的特色。其成品色形美观,油汁明亮,咸鲜而甜,香美无比。

二.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厦门超级酱油

厦门超级酱油:原名金标酱油。系选用东北上等黄豆、面粉为原料,按传统方法酿成。已有80余年生产历史。

三. 山东省 烟台 长岛县 牛毛海蛎羹

牛毛海蛎羹

牛毛菜名海萝,属红藻门。晒干后其色、形如牛毛,故得俗名。这种菜含有大量的卡拉胶,粘性很大,不仅可食用,也是工业原料。牛毛菜在潮间带的岩石上,当地人多在数九隆冬采其晒干贮存,备做汤菜;出“九”后,牛毛不抗火候,加热即成浆糊,且无鲜味。在涂料尚未问津的年月里,渔家用烫熟当浆糊,配粉砣用以粉刷墙内壁;农家用其糊纸缸或抹被子、浆衣裳。

牛毛菜配海蛎子、葱白、大蒜、香菜做成汤羹,不涩、不粘、不滑,解腻、开胃,味道独特,可谓“汤羹之冠”。喝起来总有肚饱眼不饱之感。

四. 福建省 厦门 海沧区 虾面

吴再添小吃店的虾面味道很特别 , 是厦门的招牌小吃,全厦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吴再添这一家,所以知道吃的人就不多。

其特别在于汤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狗虾”的小虾,去壳取肉煮熟,面用的汤是用虾壳、虾头剁碎后和猪骨熬煮而成,在用纱布过滤掉残渣。配料倒是挺简单的:小虾仁、瘦肉片。整碗面一定要加上蒜泥和韭菜段,这是绝对的点睛之笔,起到提香去腥的作用,保证每次吃完后,都会有一种“齿颊流香”的感觉,你一定会觉得,泡面中的极品康师傅 / 统一的鲜虾面跟吴再添虾面简直是没得比,“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吴再添的虾面是 1999 年中国名点、 1998 年福建名小吃 ,但是知道的外地人实在太少了。

不过要提醒一点,内陆的同胞可能不太习惯那种过于鲜虾的味道,还有大蒜头熏人的气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五.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厦门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系以厦门饮食服务公司小点名师黄则和命名。此店始创于1951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不仅在厦门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内外。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曾获1986年福建省小点比赛“金奖”殊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后两次到过厦门,都特地光临品尝花生汤,对黄则和花生汤的美味大加赞赏,给予高度的评价

( 厦门)

花生汤是福建 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 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 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

花生汤润肺生津,比之药膳也有食疗之效,价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

厦门的花生汤最著名的是位于 中山路头的 黄则和花生汤店,距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黄则和的花生汤,不仅本地有声誉,在外来旅客、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中,也早已闻名。且味道美味而久久难以忘怀。

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甚考究。 花生仁用沸水冲烫去膜,加水、加少许纯碱,用旺火煮至花生仁熟后,改用微火煮烂。其特点: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花生汤的做法

主料:新鲜的 花生仁300克, 白糖200克, 清水1500克, 橙膏30克。

做法

1、先将 花生仁盛入锅内,另用一个锅煲开水。当水滚开时,把开水趁热冲入放有花生仁的锅内,用锅盖盖密浸约15分钟。然后倒入竹筛内,用手捏擦,使花生仁膜脱出,边捏擦边边漂水,漂至全部的花生仁膜脱干净为止,待用。

2、把已脱过膜的花生仁放进锅内,加入 清水1000克(可加少许纯碱),先用旺火煮滚,然后改用慢火熬煲。熬至约1小时后,再加入清水500克,再煲滚后,改用慢火再熬,熬至花生仁用手指压下去成为粉烂时,把 白糖和 橙膏放入搅拌均匀(在熬煲的整个过程大约要2小时30分钟)。上席时把甜花生汤盛入汤碗,趁热上,即成。

花生汤的特点: 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六. 福建省 泉州 鲤城区 东石海蛎煎

海蛎煎又称蚝仔煎,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小吃。香鲜细腻、美味可口。

海蛎味道有点腥,如何去腥并保持鲜味,海蛎的新鲜程度至关重要。通常,为了去除腥味,有些厨师会在海蛎里拌入鸡蛋。在盖掉海蛎腥味的同时,海蛎煎也丧失了灵魂。这道海蛎煎的做法是把蛋围在海蛎煎的周围,保持了海蛎的原味。

东石海蛎煎 “东石海蛎煎”闻名海内外,其以上等番薯粉,大蒜叶,精盐与鲜海蛎和水搅拌,有的配以鸡蛋和鲜蟹肉,而后于热油中煎炒而成,可谓色香味俱全。

原料:新鲜海蛎350克,韭菜150克,鸡蛋2个,地瓜粉200克;

调料:盐、味精、胡椒粉、姜末少许。

制法:

1、取圆盆一个,将洗过的海蛎沥干水倒入,韭菜切小段放入,然后下盐、味精、胡椒粉、地瓜粉、姜汁拌匀,待用;

2、将锅置入火中烧热滑油,倒入已拌好的配料,翻炒至快成熟时,把打好的蛋均匀地淋在上面,再翻几次后立即起锅(要成圆形),倒入圆盘中,放上少许芫荽即可上桌。

特点:味香,鲜嫩不腻。

七.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厦门好清香烧肉粽

厦门“好清香”座落于厦门市大元路32号,旧称“赖厝埕”,1940年王朝基先生创办,以经营饶有风味的“烧肉粽,”、“芋包”等小吃驰名中外。厦门好清香大酒楼数十次应邀于日本、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及省内外的大宾馆、酒店举办厦门风味美食节;多次在全国烹饪大赛上荣摘金、银、铜、名优奖,成为风格独具的“中华老字号”。厦门“好清香烧肉粽”,50多年来,以“三精”取胜(精选、精配、精制),不断至美,以味浓鲜香、油而不腻、糯软爽口,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赢得市民和海内外侨胞由衷厚爱,以致有“不到好清香,枉费鹭岛行”之赞语
( 厦门)

八. 辽宁省 大连市 金州区 金州海蛎子

金州海蛎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州海蛎子是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的。海蛎子的生物学称呼叫牡蛎。金州海蛎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连海蛎子养殖区主要集中在长海县,金州新区杏树街道、大李家街道以及金石滩等地。

海蛎子的生物学称呼叫牡蛎,是海洋中常见的贝类,南粤称"蚝",闽南称"蛎房",北方渔民称之为海蛎、石蛎。牡蛎属贝类,肉肥美爽滑,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

2013年,大连金州新区渔业协会申报的“金州海蛎子”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金州海蛎子主要分布于大连市金州新区杏树、登沙河、大李家、金石滩街道所辖海域。北至杏树街道北部大沙河河口,南至金石滩街道沙鱼嘴,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0′40.266″~121°57′47.325″,北纬39°19′03.070″~38°56′40.434″(金州海蛎子产地区域分布图见附件)。具体海域范围如下: 1. N 39°19′03.070″, E 122°15′39.481″ 2. N 39°16′31.644″, E 122°20′40.266″ 3. N 39°12′29.236″, E 122°14′17.646″ 4. N 39°10′09.915″, E 122°14′19.149″ 5. N 38°56′40.434″, E 122°03′05.499″ 6. N 39°01′52.277″, E 121°57′47.325″

九. 贵州省 贵阳 观山湖区 引子煎软饼

原 料:糯米粉100克,粘米粉10克,吉土粉20克,白糖适量。 调 料:引子(苏麻)20克,白芝麻20克,花生20克,糖粉30克。 制作方法:煎。先将糯米粉、粘米粉、吉土粉混匀,加白糖、清水调成粉浆。再将引子、花生、白芝麻分别炒香、磨碎。白糖制成糖粉,全部混合拌匀成粉状的馅心。平锅置火上,放少许色拉油烧热,下粉浆摊成圆形的薄饼,煎熟取出铺在案上,均匀地撒上馅心,卷成长条的圆筒,再用万斜切成短节,切面向上在盘中摆成菊花形即成。 风味特色:色泽淡黄,柔软糍糯,馅心甜香。 技术要领:饼皮的厚薄要摊均匀。煎时注意火候,中间不能煎煳。( 贵阳)

十.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干煎凤尾鱼

干煎凤尾鱼

原料:凤尾鱼、姜葱蒜米。

制法:凤尾鱼洗净晾干水分,烧热镬慢火将鱼煎至两边金黄色,落料头略焗一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