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海烟酒土特产店 青海土特产直销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海烟酒土特产店 青海土特产直销店更新时间:2022-05-23 14:52:16

一. 青海省 海南 共和县 青海氆氇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西宁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传统品种有加翠氆氇、毛花氆氇、棉纱氆氇等。加翠氆氇厚度很像大衣呢,斜纹编织,每匹有紫红、枣红、深红、草绿等颜色;幅宽约27厘米,匹长l8米左右,正好可缝制一件藏袍。其纬密特大,每寸(3.3厘米)达230根,制成藏袍旦有良好的保湿性能,不会被雨雪淋透,适应牧区多变的自然气候。毛花氆氇为横条织物,花型大约20种,每种由7—11个颜色组成。它的色彩鲜艳,手感良好,质地厚实,平正挺括,经久耐磨,一般用于褐衫的镶边或作藏靴的靴腰。镶边时,根据需要裁为条状,缝子大襟、下摆的一周。其花型分十样锦与十字花两种。十样锦又叫条花或邦丹,就是用彩色纬纱,织成红、绿、黄、紫、蓝、白等不同颜色、宽度相等或不等的彩条,每幅图案用8个左右颜色排列对称循环。十字花又叫挡子花,就是在十样锦彩条基础上,于每个循环间以5厘米左右的白色或黄色彩条格隔开,格内印以4枚或5枚红蓝或红紫色十字做点缀。棉纱氆氇的颜色、规格及用途同于毛花氆氇,但价格使宜,适于低挡衣料镶边之用。

二.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祁连牦牛

祁连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祁连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祁连牦牛是青海海北祁连县的。

祁连牦牛产区祁连县地处相对封闭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域内峨堡镇、阿柔乡、八宝镇、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扎麻什乡,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764.1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552.05万亩。祁连牦牛长期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属传统游牧放牧饲养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同时由于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其肉质富含18种氨基酸,铁、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体现出品质好、肉质鲜美、肌纤维较粗、色泽暗红、腥膻味小的特点,具有其它牛肉无法比拟的独特风味。 祁连牦牛的来源与青藏高原民族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是藏族群众长期驯养昆仑山、祁连山的野牦牛相传至今。牦牛古称“犣”、“豪牛”、“髦”、“犛”等,善走险峻山路,称为“高原之舟”,是藏族牧业和藏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在藏族宗教艺术和民间工艺中,可看到各种牦牛图案,宗教祭祀和法事活动中佩戴牛头面具演示舞蹈等,均证实牦牛图腾崇拜的历史风俗根深蒂固地留存在藏民族的文化生活中。

位于我国青海省和甘肃省的祁连山脉带来了河西走廊孕育了丝绸之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高原之舟”的高寒地区特有的牦牛在山下丰美的水草间悠然前行,在前行中不断带动着祁连山附近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畜牧业绿色化规模化建设中,祁连山地区牦牛产业的前景更是一片大好。

所在地域: 青海

申请人: 祁连县畜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祁连牦牛地理标志地域范围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域内峨堡镇、阿柔乡、八宝镇、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扎麻什乡,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草场总面积1764.11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98°05′35″—101°02′06″,北纬37°25′16″-39°05′18″。东与门源回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刚察县、海晏县相连,西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与甘肃省酒泉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乐和山丹县为界。县域内共有祁连牦牛16.52万只。

三. 青海省 果洛 甘德县 油锞子

油锞子

油锞子多在节日或喜庆时做。将面和好后,用菜油和酥油炸,其形多为长条形,也为炸成饼状的,当地藏族均称之为“果锐”。有时将和好的面摊成小圆饼,放在水中煮熟,然后浇上熔化的酥油再吃。

四. 青海省 海西州 乌兰县 青海翻跟头

翻跟头是青海的民俗食品,是一种两头翻出中间切缝的油炸面食。将发面擀薄,切成约1寸宽、3寸长的面条;从中间切一道缝不出两头,再将两头从中缝翻出,投入沸油炸5分钟左右即成。干黄薄脆,适口易存,一般逢年过节时制做。

五. 青海省 海南 鹿血

鹿血主要功用:补肾壮阳、镇静安神、强身健体。对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神经衰弱、血细胞减少等病症有特殊疗效。

六. 青海省 果洛 果洛大黄

神奇、美丽、富饶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风光幽美奇异,有插入云天的陡峭雪山,有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源头溪流,有宛如明镜的海子湖泊,有广袤千里的金色草原。素有"植物王国"之美称。果洛历史悠久,果洛藏语意为“反败为胜的头人”。远在黄河源头的河谷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为西羌牧地,南北朝时,为党项牧地中心地带。唐、宋时期,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节制。明属“朵甘思行都指挥使司”管辖,明末清初果洛黄河以北牧地被青海蒙古和硕特部所居,果洛隶青海办事大臣。公元1721年后,当今的班玛、久治、达日隶属于四川成棉龙茂道松潘漳腊营。由于果洛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历代封建王朝没有在这里真正建立过政权,实行直接统治,长期游离在各大政治集团之外,大小部落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直到1952年解放前夕,这里仍处在封建部落割据状态。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是游牧、狩猎、和采集业,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穷。在长期的狩猎和采集过程中将部分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积累,换取生活来源或简单的医用。据史书记载,在草原宗教生活中采集大黄不但作为医用,而且用大黄流行占卜,在玛多莫格德哇遗址中发现一些石头排成圆圈,在石圆圈附近,出土了一些类似大黄残留物,显然在这儿曾进行过一些丧礼或或有关宗教仪式。根据以上推断,果洛先民通过宗教活动已初步掌握了用大黄进行医治或食用的方法,几百年来,果洛草原头人之间为了扩充草地资源相互残杀,由于少数头人牲畜不断增加,从而也增加了牲畜因疾病而死亡,为了减少牲畜的死亡率,大黄成了医治牛羊的良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消食,当地牧民将大黄切成片,作为大黄茶进行饮用,至今,在以肉食为主的果洛地区部分牧民任然喝用大黄制成的茶来降脂。在果洛民间对大黄的传说和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大兴地精的各路神仙,地藏仙与地仙女,请引领我歌辞我福。此地乃是玛域福泽地,是将向往四溢的宝地,我是岭国智慧的受护神。此歌是岭国情器赞,在此要叙述草药。夏盛奇药大黄的由来,在森尖珠母诞生的格莫。曾长出过一只大黄,从此每逢盛夏,大黄之宝满山野,形如鹿角叶茂盛”。传说:很久以前,一商队从赤岭(今湟源一带)来到果洛达日地区,商队首领是个果洛通,旁晚在帐篷住宿,见有少女鞭打一老者,商人上前责问:“你何故这般打骂老人”?那女子道:“我责罚自己的儿子,与你何干”?闻者皆大吃一惊,原来此女子竟年近八十,老汉也已是花甲之年,他受责打是因为不遵守族规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商人吃惊又好奇,鞠躬请教:“敢问女士,不知服的是何种灵丹妙药”?女子只是说:“这是一味藏药,是寺院“热宝且”(译—-),哪里得来的,它不是草,像鹿角,在我们草原上到处都有”,商人见女子不肯透露细节,忙跪拜道:“在下是赤岭(今青海湟源地区)郎中,家中老父年迈,命我带商队来贵地换一些养颜,便秘,积食的藏药,真是保佑今日遇见您,我愿将全部货物换你的草药”。女子见来着诚心一片,便以实情相告:“这草药名叫“军木扎”(译音)坚实,又称“将军”,四季可服用”。食用后使女人与花相配,男儿与许仙相容。后来,果洛生产的大黄名声越来越大,深受牧民的喜爱。果洛州班玛县著名藏医丘智合先生在他的藏医专著中专门叙述了大黄的药用及食用的的方法。果洛大黄除具有泻火解毒、活血消瘀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突出的抗菌、抗病毒、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特别适用是糖尿病患者和保护肾脏的作用。使其从单一药用植物资源的局限中摆脱出来,得以向特色食品、饮料、保健品等产业领域扩展,资源实际需要量日趋增加,而人工栽培大黄用工少,投入小,收益大,无需精细管理。林缘山脚、闲置荒地、房前屋后、圈窝子旁都可种植,种植大黄即可改善退化草地,保护生态环境,也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农牧民收入。果洛地广人稀,日照强烈,气候特别适宜栽培大黄,潜力极大。果洛野生大黄面积400多万亩,人工种植20多万亩,年产量达120万吨,年产值达1.8亿元以上,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地域范围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东经96°54′~101°51′,北纬32°31′~35°37′。以高山区为主,区内海拔4000—5000米的地区约占全区面积的80﹪左右。巴颜喀拉山绵亘在果洛州南部,阿尼玛卿雪山逶迤于果洛州北部,年宝叶什则屹立于东南。州内地貌类型大致可分为山地、河谷、盆地三大类。西邻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和北部同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接壤,东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邻,东部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相毗邻,南面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紧紧相依。东西长约448公里,南北宽约334公里,土地面积为80781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1.22%,可利用草场面积8860.1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12%。野生果洛大黄在全州6县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玛沁县大武镇;甘德县上贡麻乡、下贡、麻乡、岗龙乡、柯曲镇、青珍乡;达日县建设乡、窝赛乡、特合土乡、吉迈镇、莫坝乡;久治县智青松多镇、门堂乡;班玛县吉卡乡、达卡乡等地区的河谷滩地、漫坡及平原地带,面积约400万亩。人工种植果洛大黄主要分布在玛沁县大武镇、达日县窝赛乡、班玛县玛柯河乡等地区的退化草地,面积约20万亩。

七. 青海省 海西州 德令哈市 青海冬果梨

青海的冬果梨是白梨系统中的一个品种,因它摘下放置至冬吃,味道特别甘美,因而得名“冬果”。冬果梨既不喜欢高温多湿的气候,也不耐严寒低温。以民和为中心的地区,夏天没有酷暑温,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冬果梨的集中栽培区。

冬果梨树冠高大,枝繁叶茂,树势强健,树龄长久,200多年的老树,仍能开花结实,果农们称它为“老寿星”。河湟岸,常见100年以上的冬果梨树,依然梨实满枝,硕果累累,单株产量有的高达500至1000公斤。

民和县川口镇附近产的冬果梨,质量最佳。果实呈卵形或倒卵形,个大而整齐,平均个重250克左右,大者超过500克。初摘时,果色鲜绿,果皮光滑,覆有一层薄薄的腊质;贮藏后变为黄色或金黄色,有大而密的果点,突出果面。果实的梗洼浅窄,萼洼深圆。果肉白色,质细脆嫩,汁多浆丰,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果心较小,石细胞少,品质佳良。冬果梨是晚熟品种,一般到10月中、下旬成熟。刚采收的梨果,味淡质硬,含酸较多,缺乏甘美甜香的气味,应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成熟以后再吃。冬果梨极耐贮藏,放存得法,能贮放到翌年新梨上市,可以周年满足市场需要,且可长途运输。果农通常把冬果梨贮贼于温凉湿润的地窖里,在鲜果缺乏的冬春季节,取出食用或出售。有诗赞曰:“新梨收时啖旧梨,甜若蜜露甘似饴,神仙尝得冬果梨,不住天上愿谪地”。梨通常宜于生食,但冬果梨煮熟来吃,却独具风味。严寒季节,雪冷风冽,此时若能做上一碗与冰糖、葡萄干同煮的冬果梨,热气腾腾,风味甘美,又香又甜,别致诱人。吃后满口生津,浑身生热,并能止咳暖胃,消痰润肺

八. 青海省 玉树 囊谦县 硇砂

李时珍说:“硇砂有毒,能使人脑乱,故名脑砂。”硇砂系卤化物类矿物紫色石盐或氯化胺类的一处矿石。硇砂分紫白两种,紫色者称紫硇砂,藏语称“卡如察”。

白色者称白硇砂,藏语称“坚木察”。紫硇砂,轴晶系,颜色和致密程度不一,溶于水,重结晶为立方体状石盐;白硇砂,等轴晶系,粒大,八面体或立方体连晶成柱形、纤维状集合体,或为粒状,粒精确度集合体。溶于水后,重新结晶为箭明簇状骸晶。硇砂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硇砂,具有消积、软坚、破瘀、散结、祛痰、去翳的作用。用于症瘕祛癖、噎隔、反胃、痰饮喉痹、积痢经闭、外治目翳、疣赘、痛肿、恶疮等。

九. 青海省 黄南 雪莲茶

雪莲花采自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线附近,是一种名贵的青海土品。本品是以雪莲花为主,配以红茶等原料,采用科学工艺提取浓缩精制而成,无任何毒副作用,饮用方便,其特点:科学提取雪莲花的有效成分,较常规食用更易于人体吸收,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适用妇女经期饮用,风湿关节患者。用于闭经、痛经、解留、除寒、除湿、0、咳嗽等症。

十. 青海省 黄南 泽库县 西秦艽

规格:《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分成二个等级:一等 表面灰黄色或棕色,质坚而脆。断面棕红色或棕黄色,中心土黄色,芦下直径1.2厘米以上,无芦头,须根、杂质。二等芦下直径1.2厘米以下,最小不低于0.6厘米,余同一等。出口规格方面,分四个等级:一等芦下直径10条平均每条1.5厘米以下,身长10厘米以上。二等芦下直径10条平均每条0.8~1.3厘米,身长8.3厘米以上,但有的短此而直径达到0.8厘米可入此等级,最多不能占20%。三等芦下直径10条平均每条0.4 ~ 0.8厘米,身长5厘米以上。但有的短些而直径达到0.4厘米可入此等级,但最多不能占20%。等外 凡不合前三个等级的入此等。

包装:草席,外包麻布,每件净重40公斤。

性状:秦艽 呈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的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柔润,皮部黄白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麻花艽 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大,直径可达7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网状孔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 小秦艽 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cm,直径0.2-1cm。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一个,有残存的茎基及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单枝。表面黄白色。 以质实、色棕黄、气浓者为佳。

性味: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