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兰州的特产有什么 兰州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兰州的特产有什么 兰州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4-26 09:15:41

一.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灰豆子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独特食品。其方法是将圆豆子洗净,在铁锅中熬至半熟,再加水入沙锅中,放食用盐、红枣等调料,小火煮成稀糊,吃时加入白糖,别具风味,备受老少欢迎。 外地游客可到张掖路中段北侧的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杜唯成灰豆店”品尝,此店被甘肃省商业厅授予“金城灰豆王”称号。( 兰州)

二.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兰州大尾羊

兰州大尾羊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主要产于兰州市及其郊区。据说,在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年)从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引入几只同羊,与兰州当地羊(蒙古羊)杂交,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形成了今日的兰州大尾羊。

外貌特征: 兰州大尾羊被毛纯白,头大小中等,公、母羊均无角,耳大略向前垂,眼圈淡红色,鼻梁隆起,颈较长而粗,胸宽深,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臀部略倾斜,四肢相对较长,体型呈长方形。脂尾肥大,方圆平展,自然下垂达飞节上下,尾中有沟,将尾部分为左右对称两瓣,尾尖外翻,紧贴中沟,尾面着生被毛,内面光滑无毛,呈淡红色。

品种性能:兰州大尾羊体格大,早期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周岁公羊体重53.10公斤,周岁母羊为42.60公斤;成年公羊体重57.89公斤,成年母羊44.35公斤。10月龄羯羔胴体重21.34公斤,净肉重15.04公斤,脂尾重2.46公斤,屠宰率58.57%,用体净肉率78.179,脂尾重占用体重的11.46%;成年羯羊上述指标相应为30.52公斤、22.37公斤、4.29公斤、62.66%、83.72%和13.23%。

兰州大尾羊春秋两季各剪毛卫次,剪毛量成年公羊平均2.45公斤,成年母羊为1.38公斤。被毛异质,以母羊为例,无髓毛占64.95%,两型毛占17.58%,干死毛占17.47%。

兰州大尾羊母羔7~8月龄开始发情,公羔9—10月龄可以配种。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母羊一年四季均可发情配种,两年产3胎。产羔率为117.02%。

三.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西瓜

兰州的西瓜,更是品种繁多,种植历史至少在300年以上,兰州西瓜分为“上河瓜”和“旱砂瓜”两类。 “上河瓜”主要分布在西固区沿黄河一带, “旱砂瓜”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的旱砂田里。 兰州西瓜品种多,演变快,目前共有30多个品种。种植范围最广的是P2西瓜,具有产量高、抗逆力强、生产旺盛、质好、个大、味甜、汁多、肉细、籽少、瓤沙、爽口等特点,平均含糖量在10~11%,早熟,生育期短,7月上旬就能上市。白花皮西瓜,产量高,成熟期短,瓜皮薄,含糖量高,籽少,是兰州市目前发展较快,上市早,经济效益好的瓜种。中熟瓜中育1号,瓜皮呈绿色,果实呈圆形,平均重4~5公斤,皮薄而脆,瓜瓤鲜红,肉质细,纤维少,多汁,味甜,含糖量一般占10%以上。晚熟品种以74—5—1为代表,以个头大,糖分高赢得消费者好评,其特点是耐贮存,是兰州西瓜品种中最耐贮存、最适宜运销的一个品种。( 兰州)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五.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烫面饼子

所谓烫面,是与发面相比而言的,发面要经过发酵的过程,烫面是随时和面随时用。用发面做饼子,基本上是今天和面,第二天烙饼子;用烫面做饼子则来得快,用开水和面马上就可以烙饼子了。发面饼一般是家里人自己吃,一次烙得较多些;烫面饼大多是招待客人,一般是趁热一次性就吃完了。

过去,家里来了客人,没什么现成吃的,赶紧烫点面,在锅里加上油,把面饼放进去,翻来翻去,最后烙出来时,一块圆形的饼子变得形状不太规则,颜色看起来焦黄焦黄的。这种饼也称“破布衫”,是对出锅后饼的形状的形象描述。尽管饼的形状不成样子,但因为这样烙出的饼渗油充分,入味比较深,如果再加上苦豆子或玫瑰酱,那更是美上加美、香上加香了。到苦水旅游,这种饼几乎是所有农家乐主打的招牌主食,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六. 甘肃省 兰州 七里河 兰州软儿梨

兰州软儿梨,在享有“瓜果城”之赞誉的兰州,以它特殊的风味而成为梨中的佼佼者。软儿梨的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立冬后成熟,其色黄中带绿,青中泛红,果皮较厚,果肉硬,味道酸涩。

若藏至冬季,则冻结成冰球,食用时需置于温暖处化开,果肉则成一包香水,浆液极多,味甜胜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时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顿时溶入口中,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绝。因此,软儿梨也称"香水梨"。 软儿梨富含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蔗糖、葡萄糖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生津化痰、滋身祛疾之功效,是食疗兼备的妙品。若存至翌年二、三月间食用,其味更佳。

七.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麻辣烫

  在工大上学的时候,学校门口坡下面,有一个中年妇女,常年在那儿支个小摊卖麻辣烫。

    她做的麻辣烫口味浓香,麻辣可口,串还大,一盘麻辣粉就是我们这些馋嘴女生的一餐了。

    基本上一个星期我们去吃两三回,我每次去都要土豆片,生菜,血块,菜花,再加一盘细粉或宽粉,吃之前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一阵阵地飘过来,让人食欲大振。

    虽然是露天,可丝毫不影响我们的食欲和情绪,坐在简易的长条凳上,面对这一盘子红红绿绿的蔬菜,哈喇子早流了下来,再加上一盘粉,加上醋,让辣味轻一点,便开动了。那叫一个香,吃的人微微地出了汗,有时候还能辣出眼泪来,可是馋啊,没有办法。

    毕业好几年了,离开兰州的日子也是我最想念麻辣烫的日子,这里的麻辣烫根本是地方特色,一打锅老汤,把各样蔬菜粉条什么的混合在一起,放在一个漏勺里,在锅里烫几下,捞出来加点什么鸡汤,我是十分不喜欢这个味道的,吃了一回就再也不想吃第二回了,让我更加的想念学校门口的小摊了。

    有时候在同学网上大学同学相遇,说到的还是那家的麻辣烫,都说想念的慌,馋得没有办法。可惜我离家太远,下次如果有机会回家,我一定要去吃个过瘾。不知道那个小瘫还在不在了!

八.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九. 甘肃省 兰州 安宁区 兰州香桃

兰州桃主要产在市西北角的安宁区,是我国著名桃乡之一。桃色泽鲜艳,风味甘醇,肉质细腻,汁水丰盛。桃除鲜食外,桃仁可配药,桃枝,桃叶可灭虱;桃花可润肠通便;桃的核壳可做活性炭。桃还可加工成桃脯、桃干、桃酱和罐头。

十.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臊子面

 臊子面是兰州又一著名的传统面食。据说是由唐朝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成为老人寿辰、小孩生日及其它节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寿延年”之意。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猪肉、黄花、木耳、鸡蛋、豆腐、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臊子;再用碱水和面,反复揉搓,然后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用菜刀切细,在锅内煮熟。食用时,先捞面条,再舀臊子,汤多面少,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成为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