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省西和县的特产 西和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省西和县的特产 西和县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8 11:41:02

一.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二.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竹蒿薯

竹蒿薯是我区传统农产品之一,在明清时曾列为贡品。主地有泰和县的沿溪、万合、塘洲和永丰县桥南、佐龙等乡。每年种植面积约2000亩,总产达300万公斤以上。该薯属一年生藤本植物,薯长50--60厘米左右,表皮褐色,肉质洁白,嫩味美,常与肉类搭配,为餐菜之佳品。

竹蒿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单个薯重0.5公斤左右,亩产一般可达1000--1500公斤在营养物质上,含淀粉82%,粗蛋白3%,粗脂肪0.2%,粗纤维0.4%.常食用对人体有补脾健胃滋补强身,润肺治油腻助消化之功能,故素有"参"之称,深童叟喜爱.

三.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土纸

土纸

泰和的桥头、碧溪、水槎等地盛产毛竹,历来是江西的土纸主要产地。土纸由嫩竹经石灰处理后捣碎成浆,以手工抄造而成,现在有些地方已用机械代替手工操作。土纸可用作毛笔书写、包装、手纸等。品种有毛边纸、竹纸、大表纸等。主要产于桥头乡的津洞、高市、碧溪乡的土坪,水槎的西阳山等地。产品销南昌、兴国及武汉等地。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五.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白桥茶干

白桥茶干:和县地方,久负盛名,有80多年历史。以黄豆为主要原料制成干坯入锅后,用隔年的陈酱煮,再加上八角、丁香、甘草、白芷、桂皮、冰糖等精制而成,色泽红润,柔韧相济,越嚼越香,营养丰富

六. 河北省 邢台 南和县 赵家蒸包

赵家蒸包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的特色小吃。赵家蒸包取材于小麦粉、肉馅和葱,做法简单,经发酵作皮,十香粉调味、炉香碾粉调味后,经蒸笼蒸熟后即可食用,具有香、嫩、不腻、满口留香,皮薄馅大特点。

赵家蒸包相传于清末民初时期,有个姓赵的人家在南和县城开了个饭店,主营蒸包,吸引了百里顾客。百余年来,代代相传,久经不衰。现赵家第四代传人赵国强继承老传统,结合新工艺又研制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赵家蒸包。

七.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花椒

西和花椒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西和县所产花椒果大均匀、色泽红亮、香麻味浓,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西和境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所产花椒果大均匀、色泽红亮、香麻味浓,南部山区所产的“大红袍”花椒,皮红口黄,粒大肉厚,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近年来,西和县立足资源优势,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利用当地适宜花椒栽植的有利条件,把花椒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按照“南椒北果”的经济林果发展思路,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于花椒产业开发建设,通过地埂栽植、荒山建园、地埂椒核套栽等模式,发展壮大花椒产业。

截止2007年6月底,全县花椒栽植总面积已达到18万亩,年产椒量120万公斤,花椒总产值2400万元,大桥乡实现了花椒全覆盖,南部的大桥、蒿林、太石河、洛峪、西高山五乡镇花椒面积将近占全县花椒总面积的一半,大桥乡的龙凤、白五,蒿林乡的赵沟等15个村已成为全县的示范村和典型,特别是西高山乡寇山、冯坪村的地埂椒核套栽模式已在全省推广。

八.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茶油

泰和茶油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的。茶油色清味香,久储不变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左右,营养价值很高,在植物油中首屈一指。

江西省茶油面积和产油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泰和县是江西油茶生产基地县之一,年产茶油500吨左右。茶油是泰和县主要食用油之一。它不仅易被人体吸收,而且不会使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最适宜于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食用。

九.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十.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和县姥半夏

和县姥半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