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蕉城十大特产 蕉岭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蕉城十大特产 蕉岭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5-13 19:35:43

一.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天山清水绿

天山清水绿:为闽东天山绿茶中的上品,以其泡水清澈碧绿而得名。产于西乡天山岗下、章后乡的中天山、铁坪坑及际头乡的梨坪村。成品香气芬芳,近似珠兰花的鲜爽气味;滋味浓厚,回甘犹如新鲜橄榄;汤色碧绿,清澈鲜亮,与匀嫩鲜翠的叶底相辉映;叶肉肥厚,持久耐泡,冲泡三四次,余味犹存。宁德产茶,已有700余年历史。1781年前后天山所产“芽茶”已列为贡品。

二.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宁德槟榔芋

槟榔芋是薯蓣科作物,也叫荔浦芋,主产于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已有上千年历史。目前的广西荔浦县、平乐、恭城和福建的闽南地区为主产区。

槟榔芋形似椭圆,该品种外皮粗糙,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故又名“槟榔芋”。每年惊蛰、春分时节开始种植,霜降时即可收获,每株有唯一的母芋及大小不等的小芋。槟榔芋是淀粉含量颇高的优质蔬菜,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清朝年间列为大清贡品,因而享有“皇室贡品”之称。

三.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继光饼

在福州、宁德地区百多种地方风味小吃中,光饼是最粗最贱的一种。它的原料仅为面粉、碱面、盐巴,另加一点芝麻,形状如银元般大。与抹了油加了

调料的北京麻酱烧饼、江苏黄桥烧饼等相比,既无档次,又没味道。不过,不可小觑它,这光饼还是大有来头的。

据福州、宁德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歼敌。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光饼”。

四.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第一旗山笋干

笋干是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等工艺制取。加工的“闽笋干”,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片宽节短,肉厚脆嫩,香气郁郁,称为“玉兰片”,是“八闽山珍”之一,在国内外名菜佐料中久负盛名。笋干不仅辅佐名菜,而且有相当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保健作用: 解暑热、清脏腑、消积食等

五.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宁德清汤面

话说,我是个超爱吃面的北方人,但是我只爱吃有汤水的煮面,滑溜顺口,吃着非常爽快。再来就是天气冷,更是吃煮面的好季节...反正我就是爱吃。

福州的捞化,我一直不是很明白是什么意思,捞化,好象就是清汤捞一下的那种东西,可能是方言来着吧。福州人非常爱吃这种清淡的捞化,反正就是水里烫熟放在面上,但是味道非常赞,清淡爽口,在吃的时候,福州人的习惯就是把这些捞过的东西拿出来沾虾油吃。到现在都还记得小时候晚上肚子饿了,老爸给我煮的清汤猪肝面,好吃...汤水清清的,几片猪肝,一点葱花,吃下去好睡觉

今天说的这家,位置还挺偏的,在去闽侯的路上。生意好得很,天天门口停着好多车,都是开着车去吃面的,有的时候还会没有地方停,走一辆来一辆,老板非常忙碌。东西新鲜,便宜,实在。一碗面,加上料,端上来都是热腾腾的一大碗。再来个拌青菜,肚子就一定饱啦~

各类新鲜的料,尤鱼、猪肝、牛百叶、黄喉、鸭肠、鱼皮(福州人超爱吃,真奇怪)...好多好多。

六.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宁德酱卤鸭腿

[卤鸭腿]

~鸭腿五支,洗净;

~锅中放水、桂皮一根、八角一个、花椒一小把、两小勺白胡椒粉、老抽、一点点醋、多放点糖,尝尝味道自己满意即可;

~水没出鸭腿,大火烧开,中火烧至30分钟至40分钟,将腿取出,放凉,剁小成块,摆盘,上桌,开吃!

七.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芋头包

将蒸熟悉的芋头与薯粉相混搅成团,用“蕃薯切”切成圆条状,放入滚烫的锅中,边切边煮,拌以牡蛎、芹菜等佐料,即成色味狡特的美食——芋蛋面。古田俗称“喜乐面”。

将蒸熟的芋头去皮并拍成泥,和以薯粉揉成一团作皮,再以鲜肉、葱花、酱油、盐、味精等制作成馅,捏成面包型,放蒸笼熟即成芋头包。蒸熟悉的芋头包柔嫩有弹性。

八.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三沙粿仔

三沙粿仔,福建宁德小吃.以其具有集山珍海味于一丸之中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先将炒熟(或油煎)的花生去膜,将芹菜、香菇、笋干、葱等切成碎块,合为一锅煮熟后盛进盆中。待汤料冷却后,把三沙出产的精白地瓜粉研成粉末,放进汤盆中与上述佐料搅拌成糊状。然后,锅中开始烧油汤,待油汤滚沸后,就用汤匙把盆中的糊状原料一粒一粒均匀地舀进滚汤中,原料在滚锅中迅速硬结,形成米果状,“三沙粿仔”因此得名。“三沙粿仔”吃之鲜嫩、香醇,集山珍海味于一丸之中,既可充饥又可品尝。

九.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虎贝黄家蒸笼

虎贝黄家蒸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黄家蒸笼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黄家村祖传的传统工艺艺术产品,由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熟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至今有900多年悠久历史,黄家蒸笼的制作工艺是柳杉片手缚技艺的典型遗存,在全国民间手工艺中独树一帜,仍一脉相承,堪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活化石”,2009年,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4月18日,虎贝黄家蒸笼协会正式挂牌成立,40多家黄家蒸笼企业结成一体,共谋蒸笼行业发展,至此,黄家蒸笼重又引起许多人的关注。黄家蒸笼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家蒸笼:流传千年的古老手工技艺

虎贝乡是我市蕉城区的“好西乡”,距离市区约50公里路程,过去,这里由于距离蕉城区比较偏远,少有人了解。而由乡政府所在地西去20多公里,位于蕉城古田屏南三县交界的黄家村就更少人至了。黄家是虎贝乡的大村,这里至今仍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黄家蒸笼制作工艺,这是柳杉片手缚技艺的典型遗存,在全国民间手工艺中独树一帜。

漫步在黄家村中,可见其中散布着许多家庭式作坊。许多人家里的大厅、房间里层层重叠着摆满了高过人的蒸笼。这些蒸笼大多由柳杉和竹片制成,大小规格不一。小的只有人的一个巴掌大,刚好能放入一个包子;大的一笼可以装入上百个馒头肉包。村民说他们以前还生产过一个台湾老板定制的巨型蒸笼,制作的时候,整个人站在笼箍里面,都还不用低头。

除了大小不同,蒸笼的形态和工艺也各有所异,这些来自北京、上海、台湾、香港和国外的不同订单产品中,有的底屉用的是竹木,有的是陶瓷等,有的笼箍用上了闪亮的铝片,显得更为精致、时尚。如今,随着生产工艺的发展,蒸笼还成为了品种多样的工艺品。

黄家蒸笼采用柳杉、毛竹、水藤等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其制作技艺,看似简单,却能使其具备易熟保温、透气不馊、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等优点,用它蒸出来的米饭有一股特有的清香味道,并久置不馊,因此,它一直是闽东百姓喜爱的蒸食佳品,在外国人眼中,它是无化学毒性的良好蒸熟器。

工序80多道,关键环节还靠手工

在近年中,黄家蒸笼的生产工序逐渐被一些机械设备代替,但是,许多关键环节还是要靠手工才能完成。

黄小化是黄家村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从爷爷的手上传承了这项技艺。他熟练地将一个个圆形的底座安入腰箍中,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好几个,他说就这道工序,他一天一般能够安装三十到六十个,但这只是制作黄家蒸笼诸多环节中的一道小工序,事实上,黄家蒸笼的制作技艺相当复杂。

“黄家蒸笼的制作技艺,看似简单,实则繁难精湛,要凭手工制作出合格的产品绝非易事。”黄北梨(现黄家村党委书)介绍说,以制作一只内径为25厘米的代表性蒸熟器“饭甄”为例,大体来说,先后要经过盘制腰箍、盘制上下墩、盘制底座(即水座或下包)、盘制笼盖、插板、制底屉等工序,最后才能完成一只完整的蒸笼。而每个环节,又包含着十多道小工序,制作一只原生态的黄家蒸笼,从备料到最后装入底屉完工,需要多达80多道大小工序。一位师傅要花上整工二日,才可制作出一只二斗装(15市斤)的“饭甄”。

“我们要选用的是多年生的杆直、节长、无虫蚀的成竹,按要制作的大小规格截成一定的长度。”在该村的一处厂房内,一个村民正在用刀熟练地将一段竹子破开,他介绍,先要将竹子开片、去青,制成宽几厘米的竹片,然后将竹片放到刨床上进行刨光。“过去,这些都是由人工用刀细细加工的,没有多年的经验和手艺可不行,现在生产技术先进了,有了机床,加工就省力多了。”

竹片经过机床刨光后,就成为规格一致、薄而柔韧的竹片了,但这些竹片还不能马上就用,还要经过蒸煮、晾晒、风干,去除多余水分,这样做成的蒸笼才能耐久而不变形。用柳杉片制作的流程也与此大同小异。

盘制腰箍也是一道精巧的工艺,其内径的大小决定蒸笼的大小和容积,其上下沿需分别与上下墩对接,吻合紧密是最为关键的。这些腰箍没有用一根钉,而是用藤条等绑定。首先,将竹片或柳杉木条,按规格盘成一圈或两圈,然后在接头处用钻子打上孔洞,再用藤条穿过其中绑定。这些孔洞的个数和排列也是有讲究的,总体说来,有三孔、五孔、七孔,乃至十二孔,不同的孔洞,藤条的绑系方法也不一样,从而显现出多种美观的图案,既实用又起到装饰作用。

腰箍制成后,还要盘制上下墩、盘制底座(即水座或下包)等。蒸笼的底屉大多也是用竹子制成的,将竹片按一定形状切削,打孔后,用竹子穿过其中,或用藤条连结起来,然后裁成适合蒸笼规格的圆屉。过去没有机器的时候,这些都是纯手工完成的,现在有了机器,工人只要将一叠的笼屉放在机床中,脚一踩,机床铡刀落下,就裁出一片片圆底来。

盘制笼盖也是一项技术活,将柳杉木条盘成盖头圈后将盖板压入,使之与上墩伸出的突出部紧密吻合。笼盖子则是用薄竹条编制后裁切而成,在传统的手工生产中,不同的编制方式显现出来的花样也有好多种,各有特色。

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做好的蒸笼进行晾晒、打磨,去除毛边等,有的还要烙上产品标识,就可以进行成品蒸笼包装了。

口口相传900多年,宋时技艺重放光彩

说起黄家蒸笼的风光历史,黄北梨充满了自豪。据介绍,黄家蒸笼手工技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早在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由石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它用原始的方法、原始的工具,并且口口相传,手把手教,有的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子承父业的传承方式,却能经过绵延不绝的流传,至今仍一脉尚存,堪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活化石”。

据资料记载,石洋即是黄家村的古称,又称熟洋。当地海拔800多米,山岭连绵,潮湿多雾,气候湿润,尤其适合柳杉和竹子生长。丰富的柳杉资源,为黄家蒸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在黄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蒸笼,至清朝乾隆年间,更能制作包括蒸笼在内的碗、杯、盘、盒、碟、瓶、壶等日常器用,这些柳杉制品均可做到随物赋形,争奇斗艳,有的甚至成为当时的贡品。到上个世纪末,闽东许多农家人中,还能经常见到使用这些日常器具。

旧时,黄家村人都是用一副挑担挑着做蒸笼的工具、材料,走街串巷现场制作,在闽东各县小有名气,但这并非村民的主导产业。上世纪七十年代,黄家村村民黄北柱办起了黄家村历史上的第一家蒸笼厂。

真正形成黄家蒸笼产业规模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有一位台湾客商,在外地看到了黄家蒸笼,感觉手艺不错,就找上门来,要求订做一批竹蒸笼。那次,全村不但圆满完成了订单,很多年轻人还借着这一成功启示,纷纷办起了自己的蒸笼厂。黄家蒸笼的产业从此不断壮大,走出了国门,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

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从事和发展这一行业,如今,在黄家村从事蒸笼制作的家庭达到约三四百户。黄家蒸笼成了黄家村的主导产业,如今,“黄家蒸笼”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在品牌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这项古老传统技艺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重视,有关部门提出了“五年保护计划”,希望能延续这一千年手工绝技。

虎贝黄家蒸笼

宁德市蕉城区黄家蒸笼行业协会

10779425

蒸笼

十.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宁德缢蛏

宁德缢蛏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宁德缢蛏养殖历史悠久,是宁德市海水养殖主要传统品种之一。“目前发展蛏埕面积达3.4万亩,产量近2万吨,产值近3亿元;蛏苗年产量近8000多吨。”蕉城区水技站站长苏仰源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蛏埕面积为8000多亩,产量3500吨。如今,在蕉城区沿海的漳湾镇、飞鸾镇、三都镇、城南镇等地都拥有大面积养殖区域,据统计,直接从事养殖人员有1万多人,相关企业单位专业合作社30家,人工蛏苗培育企业12家,蛏干加工企业14家。

宁德缢蛏

宁德市蕉城区缢蛏协会

10729939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