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普宁特产方糖 普宁特产各种糖制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普宁特产方糖 普宁特产各种糖制品更新时间:2022-05-05 00:37:33

一.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洪阳酥糖

洪阳酥糖为洪阳“利合斋”所制,迄今80多年,现衍传6户。制时选用优质猪油、花生、白糖为原料。每鼎白糖9斤,加热至168℃,再加脱膜熟花生仁、猪油、葱,拌匀,取起上架,抽拔加工,使吸收空气形成微孔,然后切成条块,即为产品。该酥糖口尝,松脆有香味,点火能燃,下水即浮,驰名海内外。

二.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广东奶皇包

广东奶皇包

广东特有的一种甜味包子,以蛋黄做馅,是广东甜包子里最负盛名的一种。但是喜好咸口的食客应该不会十分喜欢这种甜腻的包子。

三. 广东省 湛江 霞山区 广东鲍鱼

广东鲍鱼:主要分布于市郊海域及陆丰、惠阳至阳江等地沿海。品种有杂色鲍、耳鲍、半纹鲍及羊鲍等,以耳鲍最为名贵,唐代以来均为贡品。

四. 广东省 东莞 眉豆糕

眉豆糕的做法非常简单,是用新鲜的眉豆加上糯米粉和其它香料熬成的,上面还撒上用香油炒过的芝麻,十分可口。这道小食还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在东莞,会做的眉豆糕的人家不少,现在的农贸市场上,还经常可以看到有眉豆糕卖。做得好的不多,据说其中有独门秘方。

眉豆糕的主料是糯米,但入口之后并没有普通糯米制品那种过于粘濡的感觉,而是十分适口,一咬就断,味道则因为眉豆和芝麻的加入而变得很特别。

五. 广东省 东莞 龙舟饼

龙舟饼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连年。每年的龙舟节都以龙舟饼作为犒船的主要物品,而每艘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群众派发龙舟饼,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采取人工制作和烘焙两个程序制成,入口爽脆松化,老少咸宜。

六.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流沙花猪

流沙花猪

七.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橄榄

橄榄也称青榄,是普宁大宗传统果类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全市遍布,主产区有里湖、梅塘、洪阳、广太、石牌、高埔、船埔等地。最高株产是云落红饶一株长于河唇的,年收获1250公斤。全市种植面积3千多公顷,总产量4000吨,居全国第一位。青榄可鲜食,有消痰止咳、去喉热和助消化的药效。新春佳节,居民用青榄摆于桌上招待客人,称"槟榔"。青榄鲜果适宜保鲜贮藏和运输,只要保藏得法,翌年四、五月还有鲜果供应。青榄可加工成橄榄脯、苏州榄、八珍榄、和顺榄、化皮榄等凉果珍品。

(揭阳普宁)

八.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广东虾饺

二十年代由广州市河南区伍村伍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所创,后经不断发展而成为广东久盛不衰的名牌点心,大、小酒家、茶楼均有供应。此品用熟淀面(又称澄粉)作皮,鲜虾肉、猪肉泥、嫩笋肉作馅,包成饺形,蒸制而成。其形似弯梳,故又称弯梳饺。虾饺皮爽软,色白,晶莹透亮,软韧而爽,饺内馅料隐约可见;馅心鲜美,形态精致玲珑,味鲜香醇,被外省同行称为三绝。此品是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郊伍村河边一家茶楼首创的。起初,用料和造型都较粗糙。但因它选用刚从河里捕的鲜虾作馅,鲜美异常,为早茶市食客钟爱。后来,传入广州市区各大茶楼、酒家,经名师逐步改制而成为精美点心,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淀面,是从面粉中分解出来的,用于作点心,目前仅限于广东。此粉性软,延伸性小,可塑性大,点心师们利用其特性,制成龙珠饺、凤眼饺、百花饺等多种精美点心,款式多样而新颖。原料:澄粉450克,淀粉50克,虾肉125克,干笋丝125克,猪油90克,盐味精、白糖、麻油、胡椒粉各适量。做法:①将澄粉、淀粉加盐拌匀,用开水冲搅,加盖焖5分钟,取出搓擦匀透,再加猪油揉匀成团,待用;②生虾肉洗净吸干水分,用刀背剁成细茸,放入盆内;熟虾肉切小粒;猪肥肉用开水稍烫,冷水浸透切成小粒;干笋丝发好,用水漂清,加些猪油、胡椒粉拌匀;在虾茸中加点盐,用力搅拌,放入熟虾肉粒、肥肉粒、葱丝、味精、白糖、麻油等拌匀,放入冰箱内冷冻;将澄面团摘胚、制皮,包入虾陷,捏成水饺形,上旺火笼内蒸熟或下油锅煎熟即可。( 广州)

九.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豆酱鸡

风味特点

1.此菜为广州八大名鸡之一,八大名鸡指大同脆皮鸡。伴溪香液鸡、北园花雕鸡、广州文昌鸡、大三元茶香鸡、东江盐鸡、利口福口福鸡、南园豆酱鸡。
2.孔子《论语》曰:“不得其酱不食”,善于用酱,是厨艺的一个关键,“豆酱鸡”的酱料,选用普宁所产的豆瓣酱,并加芝麻酱、糖等,调匀而成,这种酱料味醇而辛香,用以烹制的鸡,皮色金黄,肉质嫩滑,鲜香浓烈,本是潮汕地区的传统鸡肴,现为广州南园酒家的招牌名菜,并在岭南及港澳地区广泛流传。

烹制方法

1.将鸡宰净,晾干,敲断颈骨,斩断鸡脚,脱出柱骨。将猪肥肉切成薄片,轻划数刀。
2.把豆酱中的豆瓣捞出压烂,与原酱汁一起调匀,再加芝麻酱、绍酒拌匀,遍涂于鸡身内外,让其腌约15分钟,再加姜、葱。香菜头于鸡腔内。
3.将砂锅洗净擦干,以竹箅垫底,上铺肥肉片,继放鸡和鸡脚,沿锅边注入二汤,加盖,用湿草纸贴封盖边,以减少泄气;然后将锅放在炭炉上,先用旺火烧沸,即转入小火(焖)约20分钟至熟。其间要使火候恰到好处,中途不能加水,以熟时锅内有原汁150克为度。
4.熟后取出,先剁去头、颈和翼,然后起骨肉。把骨砍成段,装在盘中,肉切块,装在骨上,拼摆成鸡形,取烧沸原汁加味精调匀淋上,以香菜叶伴边便成。

工艺关键

1.为粤菜常用技法,多数是将主料下味腌过,然后再,一般分瓦(即砂锅)和镬上两种,此菜使用瓦法,有特殊风味。
2.掌握好火候,用先猛后慢之法,其问要使火候恰到好处,中途不能加水,以熟时锅内有原汁150克为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