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双版纳土特产宣传片工作室 西双版纳土特产短视频样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双版纳土特产宣传片工作室 西双版纳土特产短视频样片更新时间:2022-04-30 14:16:00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蝉酱

以蝉为主要原料,加以糊辣椒粉、野花椒粉、姜蒜、芜荽等佐料调制,这道菜只能在初夏之时制作。雨水刚落地时,蝉常常于夜间在有浅水的洼地上云集。人们趁机将蝉捕来,去羽、去脚,蒸熟剁细,拌上糊辣椒粉、姜末、蒜泥、野花椒粉、芫荽、加适量食用。味虽谈不上美,但营养丰富,特色独具。( 西双版纳)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菠萝饭

菠萝饭

原料:香米饭(蒸熟)250克,鲜菠萝1个,鸡蛋1个,熟腰果仁少许,青红菜椒各1/2个,洋葱半个,鲜虾仁100克。

调味料:蚝油,油、盐、鸡精。

做法:一、将新鲜菠萝切半,用小刀将其肉挖出,切成1CM大小的丁浸入盐水,保留1/2个菠萝壳做容器。二、青红椒、切1CM大小的丁。三、锅中热油,待六成热时,磕入鸡蛋,抄成鸡蛋碎,盛出备用;虾仁过开水汤熟。四、锅内留底油,待热后依次放入洋葱、青红椒翻炒片刻后,加入香米饭,炒匀。五、往锅中加入鸡蛋碎、菠萝丁、虾仁,放入盐、蚝油、鸡精调味。六、将炒好的菠萝饭盛入菠萝碗中,撒上熟腰果仁即可。

推荐理由:营养全面,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形式可爱,色彩丰富,香甜可口,在考试前夕能帮助精神压力大的孩子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制作小贴士:一、香米应蒸得稍干一些,这样制成的炒饭才好吃;二、有过敏史的孩子最好不要吃。菠萝中含有一种致敏物质——菠萝朊酶,而盐水能破坏其致敏结构,所以菠萝切开后要在盐水中浸泡一下。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茶花鸡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主产于云南省德红、西双版纳、红河、文山四个自治州和临沧、思茅两地区。

1主要特性特征体型矮小,羽毛紧凑,体躯匀称,近似船形,性情活泼,机灵,好斗,能飞善跑。胸肌发达,胸部宽平。头小而清秀,多为平头,少数凤头。多为单冠,少数豆冠。喙黑色,少数黑中带黄色。虹彩黄色居多,也有褐色和灰色。耳叶、肉髯红色。皮肤白色者多,少数浅黄色。胫、趾黑色,少数黑中带黄色。公鸡羽毛除翼羽、主尾羽、镰羽为黑色或黑色镶边外,其余全身红色,颈羽、鞍羽具有鲜艳光泽,尾羽发达。母鸡除翼羽、尾羽多数是黑色外,全身呈麻褐色。

2保种方式云南省西双版纳建立茶花鸡保种场承担保种任务,并建立保种区,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1998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公鸡平均1190克,母鸡平均1000克。18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5.6%,母鸡为75.6%;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0.4%,母鸡为70.1%。

2繁殖性能茶花鸡开产日龄140~160天,年产蛋数70~130个,平均开产蛋重26.5克,平均蛋重37~41克,种蛋受精率84%~88%,受精蛋孵化率84%~92%,就巢性强,每次就巢20天左右,就巢率60%。

【开发利用情况】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保健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对质量高、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为茶花鸡生产提供了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已创办的大青树牧业科技拓展有限公司,注册了茶花鸡商标,取得了“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现代肉鸡业中不断加强对胸肌和腿肌的选择,以提高肉鸡的产肉性能,茶花鸡胸肌发达,在地方品种中名列前茅,可以进行适当的杂交利用,提高其他地方鸡种或引进鸡种的产肉性能。茶花鸡是提高和改善地方鸡种胸肌率宝贵的遗传资源。

信息来源: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油炸花蜘蛛

油炸花蜘蛛,是云南布朗族的风味菜。花蜘蛛学名大腹圆蛛,多生长在山林间,常在树林中结网,个儿比一般蜘蛛大,浑身长满白花斑,故名。宜在夏秋季节捕捉。有解毒功效,可治淋巴结核、疔疮、蜂蝎蜇伤及毒蛇咬伤。入菜煎吃,香味扑鼻,比炸蚕蛹还味香可口。

花蜘蛛,生长在高山丛林间,常在树林中结网,个儿比一般蜘蛛大,有小手指般大,浑身长满不规则的花斑。圆鼓鼓的肚子里,满是乳白色汁液,含蛋白质丰富,蕴藏碱性蛋白酶,具有解毒功能,可治疗疮、淋巴结核、蜂蝎螫伤及毒蛇咬伤。民间治毒蛇咬伤,将活蜘蛛放在伤口,任其吸吮毒液,可减少肿势。多在夏秋季节捕捉,人们上山下地时,用树枝裹缠蜘蛛所结的网,把花蜘蛛裹在网内取回。放入沸水中烫死,控干水分,晒干收藏。

油炸花蜘蛛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一种是将捕捉回来的花蜘蛛,去掉头和脚,仅用圆肚作为原料,,用水淘洗后置入油锅内以微火煎炸,至蜘蛛腹呈黄色时取出,撒上适量食盐便可食用。另一种是将收藏的干花蜘蛛,用开水稍加浸泡,回软洗净,去头、脚,锅上火烧热加如菜籽油,,用小火慢慢煎至桔黄色便可食用。十分味美,与油炸蜂蛹一样的喷香可口。

油炸花蜘蛛,均似小手指大小,营养丰富,烹饪简单,脆而不焦,颜色微黄,异香扑鼻,肉质鲜香,香美爽脆,口齿生香,回味无穷,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少数民族奇特的美食。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少女头饰

傣族姑娘戴着的花卉头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村寨,年轻的小卜哨(未婚姑娘)往往在重大节庆活动或文艺表演中戴上独特的花卉头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傣族酸肉

傣族酸肉是指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善于腌渍酸肉,所腌酸肉,以西双版纳旅游食品中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西双版纳傣族所腌酸肉,以西双版纳旅游食品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西双版纳酸牛筋:以牛筋(主要为蹄筋)为原料腌制,加工西双版纳酸牛筋时,将牛筋上的油、肉、粘膜等杂质剔去,取纯牛筋切条,将西双版纳傣族酸牛筋煮至可以嚼食程度,捞出用冷水淘洗、滤干、晾冷。拌以适量食盐、辣椒、西双版纳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使西双版纳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这道菜,筋白而净,清清爽爽,味微酸,香辣适口,是西双版纳当地傣味餐馆一道独具风格的西双版纳旅游食品主菜。

酸腌牛头脚:一般以一个牛头、4只牛脚为主要原料,先用沸水烧烫牛头、牛脚,刮尽牛毛(有不尽之毛,应用火燎烧后刮除),剔去头骨、脚骨,仅取皮肉用淘米水浸泡,认真搓揉清洗,再用清水漂洗,煮熟晾干,皮肉切片、牛筋切条,加食盐、姜末、蒜末、辣椒面、桔皮、花椒叶、野花椒等佐料和少许稀饭搅拌均匀,装入坛内或竹筒内密封腌制3-5天,使牛肉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腌制的牛头脚筋肉,味略酸辛,无油腻感,清凉爽口,宜作夏日冷盘。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民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制法有两种,一种是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又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小饭甄里,甄子底层堆放一层用水浸透的糯米,甄心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蒸约十五分钟,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这种方法制出的竹筒香茶,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竹筒的口径约为6厘米,长25厘米左右,边装边用木棍将竹筒内的茶叶舂压紧,边装、边烤,边舂,直到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竹筒口,放在离炭火约40厘米的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约五分钟翻动竹筒一次,待竹筒由青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全部烧干时剖开竹筒,竹香茶即制成。

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竹香茶具有芽叶肥嫩,白毫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甜的特点。傣族群众到田间劳动,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山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入竹筒香茶再烧数分钟,待茶水稍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令人浑身舒畅。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傣味炸牛皮

其原料是牛皮和食用油。制作时先将牛皮煮熟,把毛刮净,用刀划成半尺长、2寸宽的若干块,洗净、晒干备用。待食用时,把油倒入铁锅里加热,然后把晒干的牛皮放入能浸没牛皮的油锅里,慢慢地油炸,使牛皮发泡、微黄时即可取出。这种油炸牛皮既可直接蘸酸角酱汁食用,也可以用来做配菜,是傣家人最喜爱下米线、米干的食品。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傣家烤鱼

西双版纳的傣族生活在美丽的澜沧江畔,不仅善于捕鱼,而且善于烹调。当地傣族烹调鱼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除了的腌酸鱼,酸辣鱼外,最独特的要算烤鱼了。

傣族烤鱼的制作是先将活鱼去鳞、从背部剖开,取出内脏肚杂,把精盐、干辣椒、苤菜根等佐料塞进鱼腹,然后用两块竹片把鱼夹在一起,放在火上烘烤。烤至鱼黄出油时就可食用了。

烤鱼香嫩爽口,每逢节日、婚庆、招待宾客,傣族都要做烤鱼款待亲戚朋友。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叶包蒸猪肉

叶包蒸猪肉,原料有猪肉、葱、蒜、姜、青辣椒、花椒粉、香茅草、盐等。制作时,将猪肉剔掉皮,洗净,剁碎,放在盆里;将葱、蒜、青辣椒切好,把香茅草结成一个小疙瘩,放入盆内,撒上盐和花椒粉,与剁好的肉调匀,然后用芭蕉叶包成一个一个小包,放在甑子里蒸熟就可食用了。叶包蒸肉软酥香,有花椒香味,十分可口。( 西双版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