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省大理巍山特产 正宗云南大理巍山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省大理巍山特产 正宗云南大理巍山县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2 01:18:56

一.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鲜花食品

白族因喜欢白色而得名,素雅是白族人永远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造就的白族在饮食上也追求一种素雅清淡,鲜花食品便是根植于对素雅清淡的追求,应运产生了。

你来大理或者其它白族地区游玩,风花雪月令你留连忘返,那鲜花食品也能令你大饱口福和胃福。白族食鲜花,比较古老比较传统的是白杜鹃花,这花长在苍山2500米海拔线以上,杜鹃花有白杜鹃花和红杜鹃花之分,红杜鹃花有毒不能吃,但花朵鲜艳无比,可供观赏;而那白色的杜鹃花像白族人一样,素雅而大方,鲜嫩而清爽,更是上好鲜花食品。

每年的三、四月份,苍山上消融的雪水,将整列大山浸润得像翡翠一般,这时满山遍野的白杜鹃花便应时而放,背上背箩,唱着浓浓的白族乡音调子,到山上采撷来那雪白的白杜鹃花,看到那花的海洋,就是只有抽象思维的理科生,也一定会让你陶醉其间。采一大背箩回家来,而且因为花太多,采一大背箩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在那愉悦的花海中,还有洋溢着白族乡音调子的苍山洱海之间,就是再多采一些,你都不会觉得太累的,只会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回到了三方一照壁,或者四合五天井(三方一照壁或者四合五天井都是白族的民间建筑,三方一照壁是指西、南、北方有三幢两层楼的大瓦房,而正东是一面是画刻着各种图案和文字的照壁,简称“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指东、南、西、北都有房子,合围在一起,就会围成中间是大点的一四方空地,也就是所谓的天井。四个角又各有四块小空地,加在一起就是五块天井,简称“四合五天井”)的院子里,除去白杜鹃的花蕊,然后在清亮的苍山雪水里,漂洗干净,经过沸水的煮沸,浸泡上三天三夜,主要防止中毒,沥干水份,就可以做出美味的各种菜肴了。如果将它们凉干了,以备“有客自远方来”的时候,拿出来与客人共享,那才能表达出对客人的敬重来。如果喜欢口味浓重的可以炒吃,喜欢清淡的可以跟蚕豆米炖了吃,那野劲,直让你过了好几年都还在回味。

二.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空务此”汤

汉语称海菜根为“莼”,用海菜作的汤称为“莼羹”。剑川剑湖里的海菜,白语称为“空务此”,也叫“空心菜”。海菜属于绿藻类,茎长四五尺,浮在水面上,又软又脆,茎的顶部开花,花被苞包裹,每苞有四五朵,四瓣白色,花色很美。海菜先长茎,后长叶子,叶子卷子很紧,不完全舒展,尖尖的。春冬秋季节都可以采摘做汤,汤色鲜亮、海菜鲜碧,味道鲜美,入口柔性滑。夏季吃时注意清洗,因为此时蜗牛、水蛭可能被卷在叶子中,不容易发现。

在历史上“莼羹”被当成是思念故乡的符号。晋代的苏州人张翰,很有才气,在洛阳做官,此时正天下纷争,祸起萧墙。一天,看到秋风吹起,想起了家的莼菜做的莼羹和鲈鱼脍,说:“人生重要的是要做的事适合自己的心意,心情舒畅,何必为得到一点名利官位而跑到几千里外呢?”于是就辞官回到家乡。后来,中国的文人志士,秋天思念故乡时就会想起这件事,辛弃疾想起故乡济南时说“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所以在古代称在外思乡的人为“莼客”,所以历史上才有的诗句道:“到岸茶商期又失,怀家莼客眼添香。”赵式铭在昆明为官,思念家乡时在《柴门》中写到“细莼入俎青丝滑,肥蕨登盘玉箸齐。”后来赵式铭先生辞去官职,回到环境幽静的剑川,过着张翰不惜辞官所要追求的隐居生活。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三.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苏裹梅

苏裹梅在剑川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用梅子、紫苏叶、花淑、蜂蜜、红糖等原料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工艺讲究。先将梅核取出,雕成梅瓣,装入配料,外用紫苏叶层层包裹,然后装入陶罐,再放少许白酒,密封贮藏。贮藏时间愈长愈佳,其酸、甜、麻、香、醇五味俱全,口感极好,有生津健胃之神奇功效。

四.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无量山乌骨鸡

无量.山乌骨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原产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无量山、普洱市的哀牢山及两山之间的广大山区,中心产区为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大理州南涧县。2010年1月15日,无量山乌骨鸡被列入中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生长环境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金庸的《天龙八部》让无量山饮誉海内外。无量山位于景东县西部,西北起于南涧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沧江,东至川河。无量山属横断山脉南端中山峡谷亚区,与哀牢山同处于横断山系和云南高原两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气候区划处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生物种类众多,是横断山脉南部中山峡谷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建有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丰富的气候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的品种形成及生长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证了其优良品质。.

体貌特征

无量山乌骨鸡体型大,头较小,颈长适中,胸部宽深,胸肌发达,背腰平直 图2 无量山乌骨鸡鸡王评选赛中最雄壮的公鸡

.,骨骼粗壮结实,腿粗,肌肉发达,体躯宽深,呈方形。头尾昂扬,耳多为灰白、部分有绿耳,喙平,上喙弯曲,喙、胫、趾为铁青色,皮肤多为黑色,少部分为白色,脚有胫羽、趾羽,故称“毛脚鸡”。有高脚、短脚、单冠、复冠,白羽黑肉、黑皮黑骨黑肉鸡等几个类群。成年无量山乌骨公鸡眼大有神,冠大直立,单冠为主,偶有复冠,冠齿5至6个;冠和肉髯呈紫红色、鲜红色,毛色多为紫红色、黄褐色、麻花、白色,主翼羽、胫羽、背羽、鞍羽多为黄褐色,尾羽黑色镶边,部分公鸡为麻花、全白,毛色鲜艳有光泽。成年母鸡眼大有神,冠髯较小,虹彩金黄,少部分有凤头;毛色有黄褐色、麻花、白色、黑色等毛色;多数麻花鸡体躯毛色为新月形条纹。雏鸡毛色多为麻花色、黄褐色、白色、黑色等。.

生产特性

无量山乌骨公鸡150至180天开啼,母鸡开产日龄160至200天;年 图3 无量山乌骨鸡鸡王评选赛中最漂亮的母鸡

.产蛋90至130枚;300日龄平均蛋重52克。蛋壳色泽为粉白色,少部分为浅褐色。母鸡一年四季都能产蛋、孵化,每次产蛋18至20枚后停产就巢;种蛋受精率为85%至95%,受精蛋孵化率90%左右;自然放养饲养条件下,一年内就巢5至6次,每次就巢25至30天。一般成年鸡体重为5至7斤,公鸡屠宰率88%、母鸡屠宰率91%。

五.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大理饵块

饵块是一种风味食品,大理一带的饵块更是别有风味。清早走在大街上,你随时可以看到一个个小摊,一个火盆上放置着张铁丝网,下面是红红的栗炭火。摊主正在翻烤着一块块白色的园饼,饼比较薄,一会儿就烤熟了,闻起来有点香,这就是饵块饼。随后,摊主将饵块饼放在一个盘子里递给食客,由食客随需放上佐料。有的喜欢在饵块中裹上一根油条,有的则喜欢将烧饵块掰成小片后放到热豆粉汤里吃,这就是大理街头常见的早点--烧饵块。

饵块也可以制作成丝状,叫饵块丝。有两种煮饵丝比较出名,一种叫扒肉饵线,另一种叫脆香饵丝。扒肉饵丝是先将鸡胸肉或猪腿肉煮扒至肉泥状,剔骨后备用。用鸡汤作辅料,放入煮热的扒肉,再加上葱、芫荽、辣椒、酸菜等佐料,然后将煮熟的饵丝捞进碗中。扒肉饵丝吃起来绵软香爽,富有营养而又不油腻。脆香饵丝制作工序较复杂,先用腊猪头熬汤作辅料,佐料用煎鸡蛋丝、油炸猪皮脆丁、油炸洋芋丁、沸水中汆过的苦菜丝、沸水煮过的豆芽、瘦腊肉丝等,再加适量葱花芫荽、辣椒油等,然后将蒸熟的饵丝放入汤碗中即可。

六.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花椒

花椒是永平出产的大宗名优之一,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果。花椒树寿命长达三四十年,如果管理得当,种植以后两年内就有经济效益。

永平花椒个大色红、油润发亮、壳肉厚实、香气纯正而浓郁,味道纯麻爽口,是颇受欢迎的调味佳品。用它制作的花椒油调配川滇菜肴,具有麻辣香醇、味道可口的特点。它除了可以食用外,还可入药,具有明目镇痛、杀虫驱寒的功能。花椒的种子称椒目,具有行水清肿的作用。

永平县是大理州花椒的主要产地之一,出产量占全州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主产于义路、金河、古富、初一铺、大平坦、官应、李子树、文库等地。这些地方气候湿润,日照条件好,山岩起伏,灌木丛生,昼夜温差大,极适宜于花椒的种植和生长。近几年来,花椒的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县委政府把经济林果的发展作为生态农业的一项重头产业来抓,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品行销省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七. 云南省 大理 巍山县 草墩

草墩就是用稻草编成的墩子,巍山草墩独特之处在于其造型、色彩。巍山草墩形状多样、大小不一,色彩则是由缠在稻草上的布的颜色决定,因而也就色彩斑斓,且还能呈现各种图形,如:八卦、心形等。

八. 云南省 大理 巍山县 巍山火巴肉饵丝

要说巍山小吃中最有名气的,应该就是火巴肉饵丝了。走进古城,大街小巷随处都有卖这种小吃的店铺。谁也说不清这种美食从何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又走出小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和味觉,只知道,从小到大的每一天,都有这样的美食温情地抚慰我们的味蕾,带来心底一丝丝淡淡的长久的温润。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巍山人,都是在这种一根根细软如银丝的小吃的热汤和香气里浸润长大的。

火巴肉饵丝,顾名思义,就是用云南最常见的米制品饵丝为主要原料做成。云南很多地方都有饵丝这种小吃,而巍山的饵丝总是和火巴肉联系在一起,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成就了巍山火巴肉饵丝的美味美名。

如果说一根面因为加工的繁琐是在近年才走进市场走进每一个平常的日子,而小甄糕也因为制作的特定工具只能在固定的摊上吃到,那么,火巴肉饵丝就显得平和亲近多了,每一家人,每一天,都能自己制作美味可口的火巴肉饵丝。饵丝是现成的,有专门加工的作坊,过去的作坊用手工制作,精选上好的粳米淘洗、浸泡,蒸煮,切丝加工而成,如今用机器代替了手工,每天天不亮,一丝丝粗细适度,软硬恰好的银丝般的饵丝散发着大米的淡香从机器里流出,被送到大街小巷的小吃店,集贸市场,开始了一段快乐的温情之旅。

不论是居家还是小吃店的火巴肉饵丝,味道优劣的关键就在于火巴肉和汤的制作。这种制作的程序,于我,早就耳熟能详。因为有一手好厨艺的父亲总认为店里的火巴肉和汤不及自家煲制的美味,所以总是不嫌麻烦的自己制作。从小,就经常看到父亲制作火巴肉,首先到市场选择新鲜上好的猪前胛膀蹄,去掉细毛,放在温热的炭火上慢慢烧烤,当一缕缕肉香随着袅袅的青烟升腾在小院的上空时,那些新鲜的猪肉就被烤得外皮金黄而肉却不糊不烂。然后放到淘米水里浸泡两三个小时再用温水刮洗干净,再把洗净的猪肉放到特制的大土锅里煮,汤内还要加入新鲜的筒子骨,本地精致的火腿、姜片、草果等作料。先将汤煮沸,再用微火慢慢悠悠地煨炖。10来个小时后,一锅香气袅袅,味道鲜美,油而不腻的靓汤美肉就可以出锅了。然后将买来的那一根根银线一样洁白软糯的饵丝在热水里一过,放入白瓷青花的大腕,洒上切得细细的颜色翠绿的香菜,葱花,加入香气扑鼻的汤,放上皮色金黄的火巴肉,再按自己的口味加进一些调料,一碗汤色洁白香气四溢色泽丰富的美食,就呈现于你的眼前了。只一眼,就让人垂涎三尺,让你忍不住手中的筷子和味蕾里跳动的食欲。

一箸下去,入口,饵丝口感温润,软而不断,细嫩却有筋骨,火巴肉鲜嫩软糯,浓香四溢,再加上热腾腾油而不腻的靓汤,一个字:爽!如果再放上点本地自制的咸菜,味道就更加丰富怡人了。

这样的一碗小吃,在当地,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吧。这样的吃法源于何处,如今已无从考证,可是,它的美味,它的温暖,润泽了每一个巍山人成长的每一段时光。可以说,每一个巍山人,记忆里都有火巴肉饵丝的香气存留,无论你游走何方无论你的舌尖品过多少美食,火巴肉饵丝带来的悠长的温暖和润泽,注定与你如影随形,一如那缕淡淡的绵长的对故土的牵念和悠远的情怀。

火巴肉饵丝,寻常,平和,温泽,一如巍山人待人的诚挚与温情,和着那缕缕香气和温热,静静地飘散于古老的岁月间。走进古城,晨光里最大的享受,莫过于随意找家小店,来上一碗浓香的火巴肉饵丝,随味蕾享受一份暖到心底的慰藉。无论是最常见的吃法,抑或是老王家新创的“过江饵丝”,都将这种小吃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当一碗温软的银丝安静于如白玉般散发香气的汤里,一碗炖得软硬合适肥而不腻的火巴肉呈于面前,一天的好心情,一天的好劲头,就在这样的一碗小吃里获得了底气和抚慰。

当形如棋盘的古城还未在晨曦里醒来,这些小吃店就在微亮的晨光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早起的学生来了,一碗火巴肉饵丝,带来一天学习的劲头;晨练的老人来了,一碗火巴肉饵丝,越发显出鹤发童颜的精神和不老的心智;远方的游客来了,一碗火巴肉饵丝,留下对这方古老城池不忘的记忆和怀想。而我,最喜欢的是在清晨和暖的阳光里坐在小街安静的小吃店里,让这样的一碗经年不变的美食,温润我一天的心情和日子。

听着耳畔熟悉的不熟悉的来来往往的人们轻声的家长里短,细细嚼着精润可口的饵丝鲜嫩美味的扒肉,慢慢喝下浓香鲜美的靓汤,一缕温情,一份满足,悄悄地,浸润了我的心田。

作者:苏佳琴

九.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水酥

一道传统名菜。特点是既泡又酥,又香又甜。其做法:以猪肉末拌入炒熟的花生仁,捏成小团子,裹上一层用鸡蛋、小粉调成的蛋糊,然后放入油锅中,用文火炸至微黄取出晾干,然后放入精鸡汤或猪排骨汤中煮至浮起,再撒进味精、胡椒粉,舀入装有豌豆尖的菜碗里即成。水酥很受人们欢迎,是宴席上的“压桌菜”。 ( 大理)

十.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白族扎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染布是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它的踪影。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当旅游者从当地把扎染天南海北地带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时,它从远古时期走来的脚步仿佛与当代步伐连接到了一起,叫人不能不格外惊叹于它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魅力。

扎染如此受欢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染织物的个性。它朴素自然,蓝地上的白花清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是白族人民勤劳、质朴、纯洁、诚实、善良和乐观、开朗、热情好客等美好品格和情趣化合成的。传说它是苍山的溪水所变,或说是仙女织出带给人间……穿用它不仅美观,还代表着灵巧和智慧,在人们心目中差不多已成为大理最耀眼、最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徽。

扎染古称绞缬,是由来已久的一种染布工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扎染工艺出现较早,宋代《大理国画卷》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到了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1984年,周城兴建了扎染厂,带动近5000名妇女参加扎花,80%以上销往日、英、美、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游人到了这里,可以看到妇女们个个在扎花,户户在入染,已成为重要的扎染织物产地。

扎染用的布料过去完全采用白族自家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现在土布已较少,主要用工业机织生白布、包装布等布料,吸水性强,质地柔软。加工主要有扎花、浸染、漂晾三道工序。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接着便是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放入染缸中浸泡,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数次,最后捞出放入清水将多余的染料漂除,晾干后将线拆除,将“疙瘩”挑开,被线扎缠缝合的部分末受色,呈现出空心状的白布色,便是“花”;其余部分成深兰色,即是“地”,至此,一块漂亮的扎染布就完成了。“花”和“地”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的效果,多冰裂纹,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传统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据说,象板蓝根一类的染料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在回归自然、提倡保健的今天,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格外得到人们的亲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