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连特产可以带回去的 大连土特产什么可以带上飞机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连特产可以带回去的 大连土特产什么可以带上飞机带走更新时间:2022-06-04 12:53:27

一. 辽宁省 大连 旅顺口区 旅顺海带

旅顺海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旅顺海带”证明商标的产品生产地域限定在东经120°51′~121°58′,北纬38°40′~39°10′范围内的周边海域,主要是旅顺口区的龙塘街道和铁山街道的海域范围。这一海域处于黄海和渤海对流的狭长海区,海水温度低,水下礁石密布暗流密集,有利于水体交换,海水不易污染,对海带生产十分有利,而且这里生长的海带体长而宽,叶片厚,颜色正,褐藻胶、甘露醇、碘等成份含量高,是既是很好的绿色食品,又是制碘企业、海藻化工企业的首选原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一直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据旅顺口区藻类协会介绍,目前旅顺地区海带规模养殖及加工企业已达百余家,从业人员近万名,年产海带约22万吨。“旅顺海带”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极大地刺激了旅顺海带市场,过去海带每吨400元还要赊帐,现在每吨800元还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就可为旅顺地区海带养殖户增收人民币8800万元,为全区的海带生产和加工企业增收人民币2亿多元。

“旅顺海带”产地处于黄海和渤海对流的狭长海域,海水温度低,水下暗流密集,有利于水体交换,海水不易污染。该地域的海带产品叶片厚,颜色正,褐藻胶、甘露醇、碘等成份含量高,既是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又是制碘企业、海藻化工企业的首选原料。

据旅顺藻类协会负责人介绍,“旅顺海带”地理商标的成功注册,将有利于规范海带养殖加工市场,提升旅顺海带的市场信誉,从而促进旅顺口区乃至整个大连海带产业的发展。

二. 辽宁省 大连 庄河 淡菜

中文名称:淡菜 英文名称:dried mussels 定义:紫贻贝的煮干品。

菜是贻贝科动物的贝肉。也叫壳菜或青口。海洋软休动贻贝是一些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青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淡菜在中国北方俗称海红,是驰名中外的海产食品之一。贻贝是贝类养殖事业中的重要种类,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养殖,特别是北欧、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养殖贻贝很盛行,生产数量也很大。淡菜的经济价值很高,也有一定的药食价值。

淡菜是贻贝(拉丁文学名:Mytilidae)的干制品,又名壳菜。贻贝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也是属于双壳类的一种贝类,它的身体构造跟蚶子和牡蛎、蚌等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它的左右两个外套膜除了在背面连接以外,在后端还有一点愈合,所以在后面背方形成一个显明的排水孔。在外套膜的后腹面的边椽生有很多分枝状的小触手。通过淡贻贝身体的水流,就是从达些生有触手的外套膜之间流入外套腔内,然后经过鳃到身体背部由排水孔排出来。贻贝便利用流经身体的海水进行呼吸和循环,它也利用水流带进体为的微小生物做食料。[1] 贻贝有两个闭壳肌,前面的一个很小,后面的一个很大,是属于异柱类的。它的韧带生在身体后背缘两个贝壳相连的都分。贻贝也是利用闭壳肌和韧带开启和关闭贝壳的,但是贻贝闭壳未能象蚶子闭得那样紧,常常留有缝隙,缝隙就是足丝伸出的地方,因为贻贝是用由足分泌的足丝固着在海底岩石或共他外物上生活的。足丝是一种蛋白质物,很坚固而又有韧性,所以用足丝固着的力量很大,有时候人们要采它是很费力的,但是贻贝在用足丝固着以后,还可以牵制足丝,使身体在固着面上做小范围的活动。如果遇到环境变化,还能使足丝脱落,进行较大范围的活动,在新的适宜环境分泌新的足丝,重新固着。[

三. 辽宁省 大连市 庄河 庄河蓝莓

庄河蓝莓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庄河蓝莓

庄河市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为棕壤土、酸性土壤,特别适合蓝莓的生长发育。庄河市从2002年开始引进蓝莓,已成为我国蓝莓重点发展区域。目前全市蓝莓栽培面积8000余亩,结果2000余亩,主要集中分布在庄河的大营、吴炉、桂云花等地。

目前,庄河市已发展蓝莓1.8万亩,其中结果面积0.5万亩,年产量2500多吨,年产值1亿多元,栽培面积、栽培品种均居东北地区县(市)之首。2008年,庄河荣获“中国蓝莓之乡”荣誉称号。

蓝莓是名副其实的水果“外来户”,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安利佳教授等曾在普兰店等地进行小规模试种,但效果均不理想。2004年,安教授开始在庄河试种,发现这里的土壤、无霜期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都很适合发展蓝莓产业。庄河蓝莓的果实呈蓝色,果肉细腻,营养价值高,国际粮农组织已将这种新型水果列为人类五大健康保健食品之一。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售价昂贵,且供不应求。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庄河蓝莓”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地域分布图绘制规范》及庄河蓝莓独特品质形成的产地环境,适宜庄河蓝莓栽培区域主要地处在南起北纬39°27′52″,北至40°12′10″,西起东经122°29′10″,东至123°31′24″的范围之内。其界定的边界为东至栗子房镇砬腰村火石岭屯,西至明阳镇永胜村沙包屯,南至城关街道海洋村,北至塔岭镇隈子村隈子屯。保护面积30万亩,生产面积15万亩,涉及到18个乡镇,121个村,预计产量9万吨,产值90亿元。

四.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五. 辽宁省 大连 庄河 淡水鱼类资源

庄河内陆大小水域2106处,可用以养殖的淡水水域总面积为5万亩。境内淡水鱼类、虾蟹类、贝类资源40余种。有香鱼(秋生鱼)、中华细鲫(鲫鱼)、中华绒螯蟹(河蟹)、鳗鲡、马口、河蚌、河虾、引进的良种有鲢鱼、(白鲢)鳙鱼(花鲢)、草鱼、青鱼、鲤鱼等。( 庄河)

六.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阎店地瓜

瓦房店市地瓜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尤以阎店地瓜最为著名。由于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阎店及周边乡镇的地瓜外观呈梭形、红皮黄瓤、外皮光滑、大小适中,表面无凸凹、无疤痕,口感细腻甜脆,受到消费者欢迎。曾荣获大连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地瓜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美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

改革开放以后,阎店地瓜走出乡村,成为城里人的餐桌佳肴。我省各地及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促进了这一地区地瓜产业的发展,地瓜栽植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之一。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八.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将军石地瓜

将军石地区农产品有地瓜、桃和苹果,由于受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沙质土地)的影响,这里生长的地瓜外观梭形、红皮黄壤、整体光滑顺溜无凸凹不平、口感细腻甜脆。也正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将军石地瓜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同时这里的地瓜也是抗癌明星,在所有的抗癌食品中,它的作用经科学验证,在全世界推广。

九.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十.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