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兰州金张掖特产 兰州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兰州金张掖特产 兰州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7-02 23:07:14

一.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山丹发菜

发菜:主产于位奇乡二十里铺村、陈户乡范营村、老军乡及老军乡峡口村

二.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油泡泡

油泡泡

河西各地均有制做,而山丹的与众不同,因为里面搀了煮熟的黄参。将面粉由沸水烫成硬糊状,再搀进煮熟切碎的黄参(一种野生植物,装如人参,营养丰富,其味甘甜),然后用筷子将其一团一团夹入沸腾的油锅煎炸,呈金黄色时,即可捞而食之。油泡泡酥软香甜,营养丰富,是当地美食之一。

三.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臊子面

 臊子面是兰州又一著名的传统面食。据说是由唐朝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成为老人寿辰、小孩生日及其它节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寿延年”之意。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猪肉、黄花、木耳、鸡蛋、豆腐、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臊子;再用碱水和面,反复揉搓,然后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用菜刀切细,在锅内煮熟。食用时,先捞面条,再舀臊子,汤多面少,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成为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

四.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胗子面条

胗子面条

胗子面条是中老年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汤面食。尤其倍受喝酒人的青睐。因为它有汤有面,汤微稠,汤由青稞胗子煮成,吃起来滑润爽口、口感极佳,独具风味。

它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把面和的硬一点,揉好捂一会,然后擀薄,切成2寸长的细面条,待锅中的水开沸后把现成的小青稞粒下入,等煮到汤有红色,青稞粒烂后,下入切好的面条,也可再调入绿色的少许菜叶做点缀,放入少量的花椒粉、姜粉、葱花,用开锅的香油喷呛,再放入少量味精即可食用。

五.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黄参

黄参是生长在张掖市民乐、山丹一带海拔2400-2900米高寒黑土区的多年生野生植物,张掖民间食用黄参由来已久。经国家食品研究部门测试,黄参内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尽在其内,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是钙、磷、锌、铁含量丰富,是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除风祛湿、通经活络、强筋壮骨,健胃治痛的养生佳品。民乐、山丹开发的黄参制品,加工精细,包装精美,备受中外客商青天睐,使原先名不见经传的黄参名扬四海,身价倍增,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山丹油果子

将和成的两张面皮中夹一层红糖,做成佛手状,入油炸熟,酥香甜脆 山丹油果子是将和成的两张面皮中夹一层红糖,做成佛手状,入油炸熟,酥香甜脆。油果子有点像烧饼也有点像河南那边的锅盔,在当地是人人爱吃的特色食品。

七.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炒拨拉

炒拨拉

炒拨拉因动作而得名。支以铸铁鏊子,将切好的羊肝、肺、肚、肠、心等佐以调料葱花蒜苗下锅,以柴禾或煤炭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

炒拨拉冬季进食最佳,麻辣适度,肥而不腻,烟熏火燎,边炒边吃,美味可口,热热乎乎,实在是一种不可多见的街头小吃。

八.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张掖甘草

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中药里被称为“因老”,有“药中之王”的美称。科学研究,甘草能起到抗溃疡、抗炎症、降血压、中枢抑制、镇痛甚至抗肿瘤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甘草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原料精制而成的甘草霜、甘草膏,除有药物作用外,调在墨汁或颜料里,可使染色均匀,可用来作灭火剂的起泡剂和石油钻井液的稳定剂,作糖果、卷烟和医疗工业的调味剂。

九.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东湾蔬菜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位于靖远县城东北部,东与平川区宝积乡、共和乡接壤,南连乌兰镇,西临黄河与糜滩、三滩隔河相望,北靠平川区水泉乡。

2001年,巷道乡组织菜农赴外地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总结出了高垄种植、控制灌水、严格育苗移栽的种植经验,引进种植陇椒2号、甘椒2号、金椒8号等5个品种。菜农们为了让温室有更高的收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品种生长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将传统的一茬种植模式改变为间作套种。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调整田间结构,变单作顶部平面用光为分层、分时交替用光,可使亩均纯收入在6500元左右,让菜农尝到了蔬菜间作套种的甜头,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多亩。

2011年,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十.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羊肉垫卷子

羊肉垫卷子

山丹自古羊多,羊肉的吃法也比较独特。羊肉垫卷子就是其中之一。焖卷子,以羊羔肉为最佳。将肉切成块,等锅热油香后入内爆炒,约八成熟,佐以调料,加适量水焖炖,再将和好的面擀开,抹油加葱花,卷成二指宽的卷子,切成寸段,下锅继续焖炖,待面熟肉烂,即可进食。由于面肉相互渗透,吃面而喷香,食肉而不腻,因而备受人们青睐,每当贵客登门,当地人常常以此招待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