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浑源的特产是什么 浑源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浑源的特产是什么 浑源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3 04:21:48

一.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浑源烧酒

酒是用高粱、大麦、豌豆、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因其酿造、勾兑程序不同,酒又分为三大类,即不蒸馏酒、蒸馏酒、配制酒,浑源烧酒属蒸馏酒类。所谓蒸馏酒,就是发酵的酒液经过蒸锅器蒸馏,贮存、稀释、勾兑等工序后配制而成的酒,亦称烧酒。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人群结构,再加上浑源盛产高粱、豌豆、麦类和米,因此浑源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末战国初(约公元前五世纪)李峪庙坡所遗存的价值连城的青铜器中,有不少是温酒器和饮酒器,可见二千五百年前当地人不但有饮酒的习俗,也有制酒的工艺,不过所饮之酒是原始的人工发酵酒。

到汉朝时,泱泱的大汉帝国酿酒业已相当发达,酿酒作坊遍布全国各地,作为一向以豪饮自居的浑源当然也应该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员,为统筹酒的销售,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汉武帝时对酒实行严格的专营政策。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上,王公大臣们经过激烈的辩论才对酒的专营解禁,为酿酒,售酒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浑源烧酒究竟始于何代,史料无有明确记载,但从人们的记忆和传闻中至少可以推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清乾隆版《浑源州志》将诗仙李白作为“寓贤”记载,说的是李白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同好友无演游完太原后,北出雁门尽兴游览恒山、悬空寺,被悬空寺的“惊险奇巧”所折服,于是醉书“壮观”两个大字,能将有齐眉之量的诗仙喝醉,可见当时浑源烧酒的品位。金初时状元刘撝,右丞相苏保衡曾攻读于翠屏山上的翠屏书院,每到冬季在严寒的环境中所研墨自动成冰,聪明的刘撝用烧酒研之,不但不结冰,而且墨汁香味四溢,所书之字倍增光彩。 到明朝时,浑源烧酒名气大震,已多见于史书,明正德元年(1506年)山西按察使郭显忠光顾很有名气的北岳甘泉,为这口酿酒的甘泉,挥毫题写了“甘泉诗”。诗曰:“鲰生坐井欲观天,谁传循良有孟坚。瘠土已看成乐土,苦泉宁不变甘泉。若教酿酒堪称圣,纵使箪瓢亦自贤。寄与观风行部者,民谣吏治一时传。”一句若教酿酒堪称圣,将浑源烧酒捧到神圣的地位。明代大旅行者徐霞客于崇祯六年(1633年)秋八月游览恒山,浑源后,不但写了极为精彩的《游恒山日记》,在品尝浑源烧酒后也留下了“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小蛇得味成龙”的名联。清乾隆年间浑源知州桂敬顺登岳顶而春望、把酒放歌,题书了“笑我登临成老大,尚待尊酒送斜阳”的诗句。精深的浑源酒文化早已同博大的诗词文化融汇于一起。

清朝时浑源的酒文化让国人魂牵梦绕,在华夏大地是广为流传开“吸水烟到兰州,唱烧酒浑源州”的趣话。当代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于1947年从延安出发去西柏坡途经浑源沽浑源烧酒,与战友们边走边饮,甚感香醇无比,四十三年后穆青再度来浑,未曾忘怀当年饮酒之趣,重温北岳美酒,不由得挥毫题词:“北岳佳酿,香飘万里”。香飘万里道出了浑源烧酒的真谛。不断传承不断创新的浑源烧酒让人称奇叫绝,让人垂涎欲滴。每当驮帮驮着一篓篓烧酒穿行在恒山磁峡时,高亢的喝唱声,飘逸的酒香味,给人一种如痴如醉步入仙境的感觉。

至道光后浑源的酿酒业步入极盛时期,道光初年重修北岳恒山布施碑中上布施的制酒作坊就有近七十多处,这些缸房分别是:三泉益、永合盛、合成羡、仪盛鸣、光全仪、东盛明、德盛云、南双德、山永裕、恒荣功、和仪明、元成美、永成信、元恒盛、永功焕、永泉焕、万福昌、山玉美、乐盛荣、元成隽、三泰和、北三和、三义和、南三和、同新美、毓元缸房、永恒缸房、永盛缸房、永兴缸房、天元缸房、万和缸房、天德缸房、万恒缸房、万成缸房、永和缸房、中和缸房、永世缸房、永盛缸房、万元缸房、万通缸房、万顺缸房、万亿缸房、西兴缸房、正元缸房、万德缸房、万成缸房、醇美缸房、兴盛缸房、合顺缸房、泉成缸房、永泰缸房、恒茂缸房、万盛缸房、大德缸房、运成缸房、兴盛号、顾关缸房、毓和缸房、三义恒、裕丰恒、恒聚源、余缸房……

据晋政揖要记载:浑源酿酒缸房到光绪年间己发展到103家。规模较大的有冯缸坊、复隆缸坊、吕东缸坊、隆盛缸坊、集成缸坊、永金缸坊、永和缸坊、天元缸坊、天顺缸房、纯德缸房、泉溢缸坊、广泉缸坊、集义缸坊,泉盛缸坊、永世缸坊、永隆缸坊、天德缸坊、王成缸房等18家,从业人员近二千人,年产烧酒40万公斤,东销于京津,南销于石家庄、阜平、灵丘、邢唐,西销于西安、兰州,北销于绥远、包头、外蒙和乌兰巴托。清末明初酿酒业日渐萎缩,全县酿酒作坊只剩下四十五家,日寇占领浑源后酿酒业更加萧条,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全县酿酒缸坊只剩下八家,年产白酒不足15万公斤。1948年春由政府主持将“楼子缸坊”、“庆成厚”、“三泰常”、“福盛魁”四家制酒作坊兼并为国营酒厂,1953年定名为山西浑源酒厂,1992年秋更名为恒山酒厂。

浑源酿酒业从1995年后跃入全国酿酒行业500之强,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仅次于山西汾酒厂的酿酒骨干企业,特别老白干、北岳高粱酒、恒山春等系列产品荣获五项省优,三项部优和三项国际金奖。“八五”期间的五年中(1991——1995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1845万元,上交利税4555万元,成为支撑浑源财政税收的顶梁柱,为浑源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现在的恒山酿酒厂厂长于梓又重新抗起了恒山酒旗,重振雄风,恒芪康白酒让浑源烧酒重新香飘万里。

二.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大磁窑彩陶

彩陶是我国古代仰韶文化的产物,具有很高的文物、文化和观赏价值。浑源大磁窑陶瓷厂生产的系列彩陶,古色古香,质朴雅典,受到文人雅士和广大彩陶爱好者的欢迎。( 大同)

三.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塞北莜面

塞北莜面

莜面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食品,其他地方的人不仅没有吃过、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一个南方人问,什么是莜面,莜面是不是用油和成的面,闹出笑话。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土地长什么庄稼。东北有大豆高粱、山东有谷子、中原有小麦、江南有稻子、青藏高原有青稞。在西北和华北生长着耐寒的莜麦,盛夏时节一片青绿,风吹之下此起彼伏、蔚为大观。

莜面,含蛋白质高、热量高,含糖份很低、降糖减压、补气健脾、深受人们喜爱,远道而来的客人也赞不绝口。1984年秋,-同志视察内蒙古途经河北张北,就曾品尝过莜面。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真是丰富多彩,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饮食。山东的煎饼、陕西的羊肉泡馍、四川的麻婆豆腐、内蒙古的手抓羊肉、新疆的馕、河北的驴肉火烧、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子。每一种饮食都与当地的地理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山东过去很穷,只产小米,所以就只能吃用小米面做的煎饼。就连吕剧也这么唱,“听说包公要放粮,忙坏了娘娘和西宫。东宫娘娘摊煎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莜面好吃,它的制作也很讲究,需要淘洗、阴干、焙炒、推碾子等,最好选择三九天加工。这样才可长久的存放,三年、两载不会霉变。

一种莜面可做多种饭样。推窝窝、搓条条、蒸饺子、做山药鱼子、打傀儡。仅傀儡就可以做好几种,如,锅打傀儡、油炒傀儡、山药傀儡、笼蒸傀儡。最有艺术品质的饭样应该是推窝窝。看姑娘和年轻的媳妇推窝窝,那真是一种享受。一点莜面掐在手上,在光滑的石板上一推就变成薄薄的一片,然后手指一动那么一卷就变成了一个小圆筒儿,不一会就摆满了一笼屉。蘸莜面吃的菜也很平常,有羊肉和蘑菇,白菜和山药,熬咸芥菜,熬酸菜,再配上辣椒、蒜、醋,那才叫好吃呢。

莜面不仅有营养,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听听那些苍凉的民歌吧——“半斤莜面摆三摆,挨打受气为谁挨;半斤莜面推窝窝,挨打受气为哥哥”,“坝上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听了这些歌谣,吃过这些莜面做的面食,你会爱上这莜面,这生长莜面的土地,这些靠莜面为生的父老乡亲。

四.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恒山黄芪

恒山黄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山西浑源恒山。

恒山黄芪被誉为“黄芪王”,其条匀顺直,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为中国北芪之正宗。

恒山黄芪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粘液质、叶酸、甜茶碱、胆碱、树胶、纤维素以及多种氨基酸。

功效:我国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黄芪列为上品,称其为补药之长。根入药,味甜,性温和,具有泻阴火、益正气、壮脾胃、去肌热、排浓止痛、活血医疮等功能,主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痛疽等症。当地群众用黄芪煮肉、汇酒,可促其早熟,除去腥气,增加营养,黄芪羊肉汤是浑源一带款待贵客必不可少的佳肴。

恒山黄芪产地范围为山西省浑源县官儿乡、千佛岭乡、青磁窑乡、东坊城乡、裴村乡、大磁窑镇、黄花滩乡、大仁庄乡、沙圪坨镇、王庄堡镇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山西省地方标准:《恒山黄芪》(草案)

五.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浑源凉粉

浑源凉粉是山西浑源的汉族特色美食。在夏季,凉粉是老百姓喜欢吃的食品之一,而山西浑源人爱吃凉粉,不分春夏秋冬,街头上,一年四季都有那么几十家摆凉粉摊的。 山西浑源地处我国道教圣地北岳恒山脚下,以山美水美人美闻名于天下,而很多人了解浑源却是从一碗普通的凉粉开始的。

吃过浑源凉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独特的味道。在浑源的每一个凉粉摊,你都会看到那里除了碗坨状的凉粉外,还有十几个小盆,那里放着各种各样的调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葱花、黄瓜、香菜,而使浑源凉粉之所以称为浑源凉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则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

浑源凉粉以土豆淀粉为原料,加入适量的明矾,搅成糊状,在火上滚熟,凉冷倒出即成,故又名粉砣。浑源凉粉又白又细又利口,象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中“滑溜溜”。

地道的浑源凉粉的辣椒油是按照独特的配方、加工、研制而成的。它以清而不腻、辣而不涩、朴而奇香、香而纯正的特点倍受消费者欢迎。

浑源县的凉粉出名,不仅在凉粉的质量上,更主要是好在调料上。从解放前,卖凉粉的有三调料罐子:醋罐子(有的加入姜丝)、生葱熟油盐水和辣椒油罐。在夏季还搭配点黄瓜丝、水萝卜片之类的佐料。

卖凉粉的除了三罐调料外,还必备些豆腐干和莲花豆作为辅佐品,这样吃起来味道格外香。

历史渊源编辑浑源凉粉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于立夏之日御驾北征至恒山脚下,饥渴难耐,乏困至极,随

从薛仁贵速命火头军将薛家府秘制的凉粉奉上。唐王李世民御享后,饥渴顿消,精神焕发,龙颜大悦,特赐封为浑源凉粉,由此得名。薛仁贵遂赋诗一首《护驾翠屏峡》,恒山风来立夏寒,斩尽胡鞑腹肌宽。幸有御膳粉宴餐,太宗将士皆得欢 。为报隆恩,薛家府作为立夏等节日、庆典、待客纪念佳肴并传统保留,传承至今,之后家家户户效仿,广为食用。宋太宗,明正徳,清康熙、乾隆等皇帝御巡浑州,州官以浑源凉粉为贡膳,受到封赏。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等文人墨客游览恒山品尝浑源凉粉赋诗赞赏。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1、1、1、1等来浑视察,以浑源凉粉为恒山招待,受到高度赞扬。近年来,留美博士薛晓博等人用以馈赠美国师生好友和华人,他们赞口不绝,使浑源凉粉享誉海内外,成为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的桥梁,浑源凉粉采用传统配方、工序和现代科技、工艺,质量不断提升,香辣爽口,防暑驱寒,老少咸宜,备受青睐,供不应求!

六.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羊毛地毯

羊毛地毯是我国正宗出口的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织造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根据专家勘测,我国青海省曾经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毛毯残片,8字形的“扭麻花”编结法已经和现在的编结法很相似。大同地区的毛织地毯,远在春秋战国赵武灵王设郡之时就已经开始生产,东汉时期已经具有很高的生产技术水平,能够用红、褐、紫、绿等各种颜色织出各种花纹图案。解放以后,大同、山阴、浑源等地都建立地毯厂,若论其毛质优良、做工精细、图案新颖、色泽调和、经久耐用,则以大同县地毯厂为最。大同县地毯厂建于1970年,是专门生产出口地毯的厂家。生产高级纯毛90道机拉洗手工栽绒地毯,产品设计精致,四角对称,分为大边、中边、小边,中间图案常为山水风景、奇花异草、松鹤延年、五幅捧寿、福禄祯祥、吉祥如意等。如今该厂生产床毯、炕毯、地毯、沙发毯、汽车座毯等一系列产品,通过纺线、染色、织毯、平整、剪花、洗光等工序,均能保质保量经久耐用,具有用着舒适、隔潮保温、除邪去寒、冬暖夏凉、有利健康等特点,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它不仅在全国各地受到欢迎,而且畅销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和港澳地区。( 大同)

七.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北芪菇

北芪菇

“北芪菇”是根据传统中医药“药食同源”的理论,利用北岳恒山正宗黄芪(又称北芪)和多种中草药及农作物副产品作培养料,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培育而成的新型菌类产品。故命名“北芪菇”。为药食同用的功能型产品。北芪菇有效成分为:氨基酸16.235%、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仅赖氨酸一项达1.185%;多糖9.688%:硒0.239ppm:锌77.77ppm;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物质。

北芪菇不仅具有食用菌不含脂肪、胆固醇的特点,而且含有浑源黄芪(北芪)的药理成分,是一种美味营养食品。经山西省医药研究所化验,并请权威专家鉴定,认定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及矿物质,是一种富硒菌。长期食用可充分补充人体所需的部分营养,是人们健康实用的美味佳品。

北芪菇还有一种特殊用处,那就是能治疗牛皮癣和其它瘙痒性皮肤病,早在1992、1993年《光明日报》两次对此作了详细报道。如今,有很多皮肤病患者用以治疗各种皮肤病。

八.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浑源砂器

浑源砂器制作年代深远,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浑源县志》记载,浑源砂器制作始于唐代,从宋代起当地就涌现出大批砂器工匠,到明清时砂器制作已有着很高名气,并在民间广泛应用。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时任河东河道总督的治河专家栗毓美曾把浑源砂锅带入朝内,得到道光皇帝的赞赏,并1为“朝廷贡品”,从此,砂器享誉全国。清代,浑源砂器曾与平定砂货、宜兴紫砂陶齐名,被世人誉为“三鼎甲”更是闻名遐迩。

距县城北十二华里的下韩村,文化底蕴深厚,砂器资源丰富,几百年来,古老的传统砂器手工制作技艺在这里代代相传,并一直沿传至今。下韩村传统技艺娴熟,烧制风格独特,整个制作工序完全采用古老的传统手工制法,烧制的产品内外光洁,皮薄质细,方便使用,物美价廉。特别是砂锅,煮饭不变色,炖肉不变味,煎药不变性,既滚锅快,又保温长,有着其它餐具不具有的风格。

除传统砂锅、砂盆、砂吊等产品外,现忆开发出了砂药瓢、砂酒壶、砂餐具和砂茶具等工艺品,色泽上也由过去的灰褐色呈现出鲜艳的银白等多种颜色,已从生活实用型走向了工艺型。产品深受广大用户的亲睐,并远销到河北、北京、内蒙、陕西、山东等地。

浑源砂器是用天然石矸为主料烧制而成的正北砂器,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亦称砂陶,介于陶与瓷之间。制作原料:以当地石矸、纯白土、纯黑土、煤为主料。制作工具:轮子、板锤、绳子、刀片、模、底坐、草垫、边模、铁锅盖、笼盖、铁棍、铁钗等。

传统工艺制作流程:和泥 :工匠们先把石矸料粉碎取磨,煤烧焦粉碎取磨,然后按3:2比例加水混和均匀成泥。踩泥 :用脚踩,一脚一脚的踩,直至把整块泥踩完,如反复地踩,次数越多,泥就有劲好做活。制坯:一个人操作先拨动轮子,使其转动后,再在轮上把泥制坯。 上釉:备好纯黑、纯白土原料,需两个空水缸,把土放在一个缸里加水搅拌,待土块溶解后,把溶液盛到另一个缸里沉淀,留部分水把多余的水倒掉,上釉时搅拌均匀后,把砂坯放在药水里,快速蘸一个,这样药薄厚才均匀。 烧制:用明火烧,烧时把坯放在煤窝,笼盖扣上砂器,烧到笼盖温度700——800度时,把砂器挑出,并放些木柴磨,扣在铁锅盖下焐约30分钟再取出,烧制的成品就会发亮,保证质量。

浑尖砂器经历了由单纯生活用具为主的砂锅,发展成为以砂器为载体的工艺品砂器,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已远远超过了砂锅自身的生活用品价值。它的制作技艺对研究我国砂器历史不但起到人类文明发展、诞生炊具、进化饮食方法的实用作用,而且可以从砂器的类型、制作工艺、产品流通以及研究古代的生活习俗、文化传承、风土人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近年来浑源县委、县政府和文化部门对其进行了积极性抢救保护,并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虽在传承民间传统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但由于资金不足,处于小规模作坊式生产,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直接影响、制约着生产发展。今年将开始招收学员培训传承人,由老艺人发挥传、帮、带作用。2014年充实新生力量,使其熟练掌握制作技能,达到传承发展后继有人。2015年多方筹集资金,建造作坊,发展生产规模,创建经济实体。2016年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使砂器产品多样化,并走向更大市场。2017年研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使砂器成为浑源龙头文化产业。(穆鹏)

九.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浑源正北芪

浑源黄芪,又称正北芪。产于中国北岳恒山,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就以名贵进贡于朝廷,它是国内绿色保健品种的佳品,也是我国外贸出口的名贵药材。

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性温、具有补气不足、活血壮脾、固表止汗、生津止渴、清五脏恶血之功效。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感冒、小儿支气管哮喘、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肾炎、病毒性心肌炎、腰酸腿疼等症。经药理化验证明恒山黄芪含蛋白质、淀粉酶、核黄素、β-谷留醇、微元素硒、亚麻酸二十一种氨基酸。有铁、钙、磷二十多种营养成份。经常服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衰老、抗癌、抗病毒、调节血糖、利尿、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都有较好疗效。实乃有祛病养身、益寿延年之功效,是馈赠之保健佳品。

黄芪还可用于炖肉、炖鸡、泡酒、炖汤、烧菜煮粥等膳食添加。按汤水容量多少酌情摄入,一般每500克加30克,药用请遵医嘱。

十.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甜杏仁油

“恒卓”甜杏仁油,以绿色仁用杏基地生产的原料,采用新的低温物理压榨工艺技术制成,气味清香,在温度低至一10℃时仍可保持透明,是公认的健康营养油。

甜杏仁油具有滑而不腻,不粘锅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烹饪方式,尤其是牛排等西餐的制作中使口感细腻润滑。最宜凉拌、煎、炸、炒因油温高易破坏甜杏仁油的活性成分。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3.88%,其中,含C16:0棕榈酸4.3,C16:1棕榈酸—烯酸0.6,C17:1十七烯酸0.1,C18:0硬脂酸1.0,C18:1油酸73.3,C18:2亚油酸20.0,C18:3亚麻酸0.1,C20:0花生酸0.1,C20:1花生一烯酸0.1。富含维生素A1、B2、B5、C、D、E和类黄酮及锰、铁、锌、磷、硒等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软化血管、抗氧化、抗衰老作用;能促食欲,食用后容易消化,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不会产生脂肪积累;令肌肤光滑柔细,增进肌肤弹性,有利健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