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遵义市哪里有卖正安特产 遵义正安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遵义市哪里有卖正安特产 遵义正安小吃更新时间:2022-04-27 20:56:28

一.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谢坝灰豆腐果

灰豆腐果,又名豆腐丸,主产于正安县谢坝,历史悠久,约在明朝开始生产。灰豆腐果形如乒乓球,皮灰黄色,肉质呈海绵状,拌入已煮熟的猪蹄、鸡肉、狗肉等食品内,口感极佳。改革开放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市场一直畅销,供不应求。

二.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小湾翠芽

仁怀市小湾翠芽产于仁怀市内海拔最高的芦竹山上。所用原料全部采摘于清明节前,并采用现代茶叶的生产加工技术精制而成,具有较好的口感和药用价值。

三. 贵州省 遵义 余庆县 遵义烤烟

遵义烤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遵义地区种植烟草历史悠久,据《蚓庵琐语》等史料记载从明代中叶开始,至今近四百年历史,当时种植的烟草称为“叶子烟”,即土烟,也被后人称为晾晒烟。据《遵义府志》和《遵义县志》等资料记载,烤烟于1940年引入遵义县引种成功,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团溪也一时成为遐迩闻名的美烟集散市场。1943年烤烟在遵义、湄潭、余庆等县试种,逐渐向全区推广,发展成为全区农村的重要经济作物。 遵义烤烟具有成熟度好,叶色桔黄、色泽鲜亮、正反色差小,油分好,身份适中,结构疏松、弹性好及香气质好量足、透发性好,余味干净舒适,回甜感强,杂气少、刺激性小,劲头适中。该产品具有香气醇和、蜜甜明显,柔和绵长等特征。

种植时采用沼渣、沼液作为生态烟用肥,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烟叶的内在品质,深受烟农的喜爱。

地域范围

遵义烤烟农产品地理标志地保护范围为: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市汇川区、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仁怀市十三县(区)。东西长247.5公里,南北宽232.5公里,国土面积27657平方公里,计28.06万公顷宜烟耕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2′--108°13′、北纬27°8′--29°12′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色 ①外在感官特征 鲜烟叶:烟株进入成熟期后,整株叶片由下而上逐渐为黄绿色或绿黄色,黄色成熟斑明显,易把握成熟度便于适时采收。 烘烤烟叶:成熟度好,叶色桔黄、色泽鲜亮、正反色差小,油分好,身份适中,结构疏松、弹性好。 ②内在品质指标 香气质好量足、透发性好,余味干净舒适,回甜感强,杂气少、刺激性小,劲头适中。具有香气醇和、蜜甜明显,柔和绵长特征。 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总糖、还原糖含量适中略偏高,烟碱、总氮、氧化钾含量适中,氯离子含量适中略偏低。其中,总糖17.5%-35.0%,还原糖16.0%-33.5%,总氮含量1.35%-2.50%,烟碱:上部2.05%-3.80%,中部1.20%-3.05%,下部0.90%-2.50%,氧化钾1.30%-3.50%,氯离子0.10%-0.70%。(2)质量安全规定 产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产地环境符合“NY/T852烟草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等标准的规定。 农药残留:符合“NY1500.1.1~1500.30.4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标准的规定。 重金属:符合“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标准的规定。

四.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董酒

据文献记载它只有200多年历史。现今董酒的生产始于30年代期的程氏酒坊,当时遵义北 郊董公寺有好几家作坊酿酒,唯有程姓一家,由于曲好,酿出来的酒香。后来,他又收留自茅台流浪来的一位重病难行的酿酒师傅,吸取了茅台酒之长,使之名声日益远扬,这就是董酒。其名沿用至今。

董酒是以优质糯高梁为主要原料,采用140 多种中药材和小麦制曲,以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一次串蒸 而得酒。然后,再经过量质摘酒,分级陈酿,科学勾兑,精心包装而成。董酒,由于采用大小两种酒曲酿造,工艺操作过程又不同于其他名酒,所以,它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 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的特点,并微带使人产生快感的药材香。故董酒的香型介于浓清之间,就是说浓香、清香兼而有之,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它被定为其他香型白酒。其特点为以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的独特风格,享有中国名酒的美誉。

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酿酒作坊酿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为“董酒”。1957年建立遵义董酒厂,1963年第一被评为国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评为国家名酒,1963年被命名为贵州省名酒,1986年获贵州省名酒金樽奖,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8年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金奖,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91年在日本东京第三届国际酒、饮料酒博览会上获金牌奖;1992年在美国洛杉矶国际酒类展评交流会上获华盛顿金杯奖。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浓香型,也不同于酱香型,而属于其它香型。该酒的生产方法独特,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融合在一起。

董酒产于贵州遵义董酒厂,属大曲其他香型优质白酒;它以其独特的工艺、典型的风格,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在中国名酒中独树一帜。

董酒,是 :董香型 白酒。董酒无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还有淡雅舒适的药香和爽口的微酸,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由于酒质芳香奇特,被人们誉为其它香型白酒中独树一枝的“董香型”典型代表。董酒是 :董香型 白酒 (是其他香型除浓香,酱香外,其他香型代表以前称复香型,兼香型或药香型) 产于中国优质白酒核心区——贵州遵义,是中国老八大名酒,80年代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齐名的名酒,贵州省仅有的两大国家名酒之一(茅台,董酒)。它是历代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根基的民族瑰宝,是承袭中国数千年酿酒文化脉络的真正活化石,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沉淀的中医养生文化,它是中国白酒行业中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产品。

董酒,曾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四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并荣获国家金质奖章,其生产工艺和配方在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在蒸馏酒行业中独树一帜,被国家权威部门永久列为“国家机密”。 2008年8月由国家主管部门正式确定“董香型”白酒地方标准,而董酒则是国内“董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遵义酿酒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二十万年前,遵义一带就有人类劳动生息。董酒,秉承“药食同源”“酒药同源”人类酿酒起源的脉络,其酿造脉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盛世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亘古千年的历史。国密董酒,就是国家机密(秘密)。董酒独创的串香工艺和配方“百草单”“产香单”曾三次被列为国家机密。1983年国家轻工业部将董酒工艺、配方列为科学技术保密项目“机密”级。1994年、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保密局又重申这一项目为“国家秘密技术”,对外可参观、不介绍、不拍照、严禁对外宣传,保密期限为长期。因此董酒是唯一被三次列为国家秘密的名酒。

五.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张家牛肉烧腊

1、品质特点

张家牛肉烧腊又名牛肉脯,具有紫红透亮,鲜美可口,卤香独特,余味悠长,久负盛名的品质特点,并是回民每年“古尔邦”“尔代”“圣祭”三大节日的必备祭品。

2、历史渊源及 地理人文关系

朔源张家牛肉烧腊,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由甘肃兰州府名叫张福的老人伙同海、宛、关三家回民带着家人经商来到正安县城,经营牛肉食品,不久,海、关两家搬去云南,宛家改行更作其它的生意,唯有张家世代经营200余年,故得名张家牛肉烧腊。民国年间张家世孙张永泰,在正安县城南街开一牛肉馆,经营牛肉蒸碗(粉蒸牛肉)、牛肉汤锅(清炖牛肉)、牛肉烧腊(卤牛肉),牛肉烧腊等系列回族风味食品,味道鲜美独特,非是一般居家能烹调,生意甚是兴隆。到一九五五年,张家牛肉食品纳入正安县饮食服务公司经营,张永泰之大儿媳妇参加工作,才献出张家原汁卤水,后到一九六0年处于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因肉源极其缺乏,张家牛肉烧腊被迫停产。直至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家于一九八一年提出申请,希望政府支持,恢复生产,经县、地科委批准张家牛肉烧腊列为正安传统工艺食品,并拨给资金6000元支持恢复生产。

张家牛肉烧腊具有加工选料精良,加工工艺考究,制作精细,高温消毒严密。首先必须选择健壮无病的黄牛自购自杀,经宰杀、剥皮、脱骨、剔去肋、膜、切块洗净后,放入锅预煮,煮至半熟,捞出沥烧干,切成小块后,在进行一次精选,再放入盛装原汁卤水的锅中煮透,不绵(熟透),不烂(煮熟),再次捞出,在按肉形切成块或丁,切好后用木炭火烤烧腊即成牛肉烧腊,牛肉烧腊味道的佳美关键在卤水,每次卤肉后,要按照相应的份量加入冰糖、食盐、酱油、料酒、生姜和五香等佐料敷制,使卤水恢复原味。还要定时卤些鸡鸭,提高卤水的香味度,张家制作卤水的祖传药方及配料密方,其制作的一锅卤水,世代相传,其具体的配方和关键的加工工艺至今张家严守祖训,传子传媳,不传于女。

3、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张家牛肉烧腊由于品质优良,特色突出鲜明,自一九九一年以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下,购置更新了生产加工设备,更新了生产工艺,对包装等工艺实现机器包装,从而提高产量,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张家后裔有四家设厂制作牛肉烧腊等系列产品,年产量在100吨左右,按现行市场价每公斤40元,可创产价400万元。有真空塑料袋装、精美盒装,除销售西南各省外,还远销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并与旅游部门和食品经销单位鉴定合同,批量发货,产品市场销售前景极好,供不应求。

六.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黄糕粑

黄糕粑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糯米和黄豆。做好的黄糕粑,为一个一个的长方块,外包斑竹笋叶。最早制作黄糕粑的是虾子场,由于它营养丰富,甜美可口,又携带方便,于是逐渐扩展到南白、鸭溪和其他地区。吃的时候,去掉笋叶,将粑切成薄片,便可看到晶莹闪光的糯米粒夹在其中。吃法或炸、或烤、或炒、或熏蒸,都滋润爽口。近年来,北京、上海、西安、重庆等地,都有人慕名前来购买,带回家细细品尝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且颇有特色的食品。城里人爱吃黄粑,却苦于没有原料、工具,既然难以吃到,所以就把其归为小吃,是用来细细品尝的;在乡间,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但又少有闲暇来做美食,所以一遇农闲,哪家做上一甑黄粑,便平添了几分节日般的喜庆。

在贵州,黄粑不为某地所特有,在各处几乎都可吃到。吃得多了广了,倒也就有了对比———其中以黔北遵义的南白镇黄粑和黔中贵阳的清镇黄粑为佳。前者个头颇大,有如旧时的方枕,按一指宽片片的切开,吃起来实在让人朵颐大快;后者个头见小,约摸一拳大小,更适合于自个儿一“粑”在手,自得其乐的细细品味。

说到黄粑的起源,还有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那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于是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你说胜了就胜了吧,可他既不顾穷寇莫追的忌讳,也不顾这帮军士的饭还没吃,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这一追倒也没什么,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这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碰巧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的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这不,贵州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黄粑。

黄粑的原料的确就像小故事中说的那样,极其简单,主要是粘米、糯米和黄豆。但是其制作相当繁杂,耗时也颇长。

以遵义的南白镇黄粑为例,先将洗净的粘米与黄豆打制成混合的米浆,再将糯米洗净,放入传统的木甑中蒸煮到七八成熟。然后将打制好的米浆与蒸好的糯米饭倒入大木盆中再行混合,其间还可加入少量的红糖。在大木盆中几经搅拌,待米浆中的水分被糯米饭完全吸收,便可将糯米饭搓打成一个个雪白的大饭团了。紧接着,便用清洗并煮制好的老笋壳叶或大竹叶将糯米饭团依次捆扎好,然后便可全部盛入大木甑中加火蒸煮了。

因为蒸制好的黄粑色泽红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让人误以为黄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以着色调味,其实不然,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就赖这漫长蒸煮。混合了黄豆浆汁的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同时也越发的香糯,黄粑也由此而得名,而这也是黄粑的最大特点——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几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这么看来,黄粑也算颇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经过漫长的20个小时,黄粑出锅了,香气透过湿热的竹叶蒸腾而出。趁热剥去竹叶,黄润晶莹的黄粑跃然眼前,糯香、甜香、竹香扑入口鼻又沁入心田,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

生在贵州,时时得此美味,真可称“幸”事;若旅经贵州,不能尝此美味,倒要当心成了“憾”事。

七. 贵州省 遵义 汇川区 遵义黄粑

原名黄糕粑。以大米、黄豆浆与糯米拌合,用笋壳叶包、蒸而成。糕色深黄,滋润软糯,芳香浓郁,甜美可口,粒粒糯米镶嵌其中,形似珍珠,玲珑透明。食时一般切片,经蒸、炸、烤均可。以遵义县南白镇所产品质为佳。

八. 贵州省 遵义 余庆县 红油炸糕

主料:大米500克,黄豆100克,米饭75克

辅料:猪肉250克,菜籽油1千克(实耗75克),折耳根粒20克,食盐3克,姜末、葱花各10克,酱油10克,味精2克,红油100克(以上原料为10个量)

制作过程: 将大米、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5小时,发胀后加入米饭磨成浆;把猪肉剁成末,加姜末、葱花、盐、味精拌匀制成肉馅;净锅上火放油,烧至油温六成,把高4厘米、直径4厘米的专用6边形铁制模具放入油锅中浸烫至热,将米浆舀入模具,占内空的一半,放肉馅,再舀浆盖在肉馅上炸2分钟定型后,从模具内倒入锅中继续炸至金黄、酥脆即成。用酱油、红油、折耳根粒、姜末、葱花,加盐混合拌匀放入炸糕中佐食。(因形似鸡蛋糕,当地俗称“红油鸡蛋糕”)。

味型:咸鲜、微辣

特点:外酥内嫩

九.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红苕粉

1、品质特点

色白微黄,精制粉雪白,筋丝强,绵性大,色味俱佳。

2、历史渊源及地理人文关系

正安红苕粉是俱有粉中精品美称的地方土。据正安县z志记载,1972年,凤仪镇窝凼村民李昌明经多次试验,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使正安县红苕粉煮不浑汤,挑不断丝,柔嫩可口。红苕粉食用可干炸,混炒、凉拌、烘烫、加入火锅,清炖肉,氽烫圆子等菜肴内,味道更鲜美。

其制作工艺是:选用鲜红苕、洗净、去皮、切块、打浆、过滤、去渣、再过滤。普通粉一般三滤,精制粉则需多滤几次,去水将沉淀物焙干即成淀粉。制粉条时,将部分淀粉加水放入锅内稠熟(熟度要掌握火候)然后再加少许白矾调匀成熟芡。再按一定份量取熟芡、干淀粉,清水混合,反复揉搓成团,取小团放漏模内,以手握拳连续打击挤压,粉丝即从漏模流入锅内。锅中热水需掌握在700C左右,经烫熟捞出,入清水中漂净,冷却,上挂晾干即成干粉条。粉条的粗、细、扁、圆更换相应的漏模即可,长短则按需要切成。

3、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正安红苕粉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改造原生产弯豆粉工艺基础上试制成功后,成为当地招待来宾的佳肴。其产品礼送北方等地也深受欢迎。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于1984年,重庆市,遵义地区科协协作区在正安召开红苕粉加工经验交流会,有2省4地区23个县50名代表参加。同时举办历时7天的培训班传授技术。此后,每年都有人受聘外出传授技术,帮助开办红苕粉加工作坊。至1990年,正安红苕粉从业350多户,户量85万公斤,供应县内销住邻县及遵义、南川等地。

十.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金鱼饺

原 料:澄粉250克,生粉75克,绵白糖、化猪油、熟蛋黄、苋菜汁、可可粉等适量。 调 料:鸡脯肉沫75克,猪肉沫75克,香菇粒、葱花、猪油、盐、味精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澄粉与生粉和匀,用开水烫熟,加化猪油揉匀成澄粉面团,分少部分下米加入苋菜汁、熟蛋黄、可可粉,揉成红、黄、咖啡三色面团待用。两种肉末加上香菇、盐、味精用猪油炒成馅心备用。将白色的澄粉面团搓条、下剂、搓圆后压扁,包入馅心,封好口,捏成金鱼形坯子,鱼尾用木梳平压出花纹。用花钳夹出鱼背鳍,咖啡色澄面和黄色澄面做成鱼后和鱼眼圈,红色的澄面搓圆镶嵌成“鱼眼珠”,最后放入盘中入笼蒸5、6分钟至熟,取出即成。 风味特色:形似金鱼,晶莹剔透,馅成鲜香。 技术要领:造型要生动逼真,下剂要均匀,炒馅心时炒熟晾冷后才放葱花。( 遵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