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内蒙古特产香辣牛蹄筋板筋 内蒙古特产水晶牛蹄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内蒙古特产香辣牛蹄筋板筋 内蒙古特产水晶牛蹄筋更新时间:2022-05-06 06:55:49

一.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全牛套餐

以吃牛肚肛、牛柏叶、牛心顶和牛栓肉为主,和其它地方不同的是,这里吃的牛柏叶没有去掉黑膜,主要是为了健胃。

二. 内蒙古 通辽 霍林郭勒市 科尔沁牛

科尔沁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科尔沁牛属乳肉兼用品种,因主产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科尔沁草原而得名。科尔沁牛是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蒙古牛、三河牛以及蒙古牛的0母牛为母本,采用育成杂交方法培育而成。1990年通过鉴定,并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验收命名为“科尔沁牛”。

被毛为黄(红)白花,白头,体格粗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宽深,背腰子直,四肢端正,后躯及乳房发育良好,0分布均匀。成年公牛体重991千克,母牛508千克。犊牛初生重38.1—41.7千克。

母牛280天产奶3 200千克,乳脂率4.17%,高产牛达4 643千克。在自然放牧条件下120天产奶1 256千克。科尔沁牛在常年放牧加短期补饲条件下,18月龄屠宰率为53.3%,净肉率41.9%。经短期强度育肥,屠宰率可达61.7%,净肉率为51.9%。

科尔沁牛适应性强、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强、易于放牧,是牧区比较理想的一种乳肉兼用品种。

内蒙古

通辽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通辽市所辖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开发区等9个旗(县、市、区)97个乡镇(苏木)2127个行政村(嘎查)。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5′~123°43′,北纬42°15′~45°41′

三. 黑龙江省 伊春 红星区 香辣蕨菜

香辣蕨菜,原料:蕨菜200克,香辣酱20克,盐、味精、葱丝各少许,色拉油30克。制法:将蕨菜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后入冷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切寸段备用。炒锅上火,倒入色拉油,油热入香辣酱和葱丝煸炒出红油,入蕨菜段翻炒几下,入盐,味精同炒片刻即成。

四. 青海省 海北 门源回族自治县 清蒸牛蹄筋

清蒸牛蹄筋是青海回族人民筵席中常见的地方特色菜肴之一,在清真饭馆里被列为地方风味菜。此菜淡嫩不腻,质地犹如海参,颇有高原乡土味,在内地很难吃到它。

俗话说:“牛蹄筋,味道赛过鲜海参。”回族人民对加工牛蹄筋十分考究,有高超、熟练的烹饪加工技术。牛蹄筋加工比较费时间,先将牛蹄筋留皮煺毛,烧烤洗净,削除焦黑外皮,用碱水略泡,反复刮洗,使皮为金黄色,先入锅煮烂,再上笼蒸,剥去骨骼,蒸到筋质烂透,皮亦熟绽,即可配料烹饪菜肴。切筋为条,加胡椒、花椒、精盐、酱油、辣椒粉拌匀,装碗成形再蒸,待料味渗进筋内,扣碗上桌前浇鲜牛肉汤,并撒香菜、蒜末等。蹄筋淡黄柔软。如与海参同烩,另配笋片、蘑菇、水木耳等,俗称“十锦海参”或“十样锦”色味俱全,鲜美异常。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五.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牛油粕仔粉

牛油粕仔粉

龙岩牛油粕仔粉与客家的"芋子板"、"牛肉丸"齐名。20世纪四十年代龙岩西门头的"番仔烂"店的牛油粕仔粉,在台北龙岩会馆编印的《龙岩会讯》中曾有记载。

牛油粕仔粉的制作,将湿米粉及少量的青菜,如豆芽、韭菜或菠菜等(龙岩人俗称"盖头")在开水中烫熟捞起,再舀一勺牛油粕仔与骨头汤盖在米粉上,加上油葱、醋、蒜泥。可口实惠。

六. 湖南省 郴州市 临武 山茶油香辣鸭

山茶油是从野生油茶树果中榨取而得。油茶树分布在我国南方山区及丘陵地带,油茶树果历经冬、春、夏、秋、冬漫长五季的云滋雾养,饱含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天工开物》赞其“油味甚美”。山茶油因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与橄榄油极其相似,被营养学界誉为“东方橄榄油”。因山茶油含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如山茶甙、角鲨烯等,能降低胆固醇、血脂和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国药典》将山茶油列为药用油脂,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对人体心血管有益的保健型营养油。

临武鸭为湖南,自舜帝起为历朝贡品,中国八大名鸭之一,具有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等特点。

山茶油临武鸭,选用珠江源头、舜峰山涧、武水溪野外放养的纯种临武鸭为原料,精选南岭山脉中的野生油茶树果,用物理压榨法精榨而成的山茶油为烹调油,加入临武大冲辣椒,采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结合传统生产工艺,精心制作而成,为居家、旅游、宴席的上等食品。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开福区 玫瑰蹄筋

原料配方:猪蹄髈100公斤,精盐3公斤,白糖2公斤,玫瑰糖600克,60°酒2公斤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选择猪前后腿蹄筋(有的称蹄髈、肘髈),和背脊排骨。

2.猪前后蹄筋去骨时,注意不要割烂蹄筋肌肉,衬子骨在肌肉内,肌肉周围无刀伤,然后修去蹄筋上的肉筋,再用刀在蹄筋上划直线三花刀,以利进料。

3.排骨去骨时,注意不要把背脊枚子肉粘在膘头上面,一定要粘到背脊排骨上,再用刀从每根排骨处切开,每块长约8厘米,宽度约2~3厘米,切完后过磅,并按比例配好辅料,先用盐、糖腌制4小时,然后把酒、玫瑰糖放入盒子里,搅拌均匀,倒入已腌制的原料坯内,反复拌匀,使辅料渗透到原料中,以原料坯上都粘到辅料为限,再铲出来装在缸内腌浸。蹄筋必须一个个用手扯平放入缸内,使之烘烤时不变形。腌浸时间,春冬季为12小时,夏秋季为4~6小时,腌浸时要将蹄筋有油皮的一层朝底,划了刀花的精肉朝上,逐个排放。

质量标准:玫瑰蹄筋形状像肥鸡腿,排骨色泽与寸香肉相同。咸淡适宜,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出品率一般为61~62%。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干炒香辣蚌肉

原料:蚌肉300克 配料:鲜紫苏,生姜、大蒜、鲜红米椒、酸插菜 调料:油、盐、味精、鸡粉、嚎油、酒、香油制作:先将蚌肉切成小细丝,姜切丝,鲜红椒切米,酸插菜切碎,紫苏切碎,大蒜切碎,锅上火放油,先入姜丝煸香,下入蚌肉丝煸炒,烹入酒,加入调味品翻炒出香味,放各种配料,紫苏,大蒜待出锅时放,装入盘内。 特点:此菜干香,无汤汁,味鲜美,较辣,有劲,鲜香,是下酒好菜

九.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巴山牛

巴山牛的产地包括陕南、川西、鄂西北三省连界的广大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正处于大巴山系。按类型,巴山牛的粗壮型分布于湖北的竹山、竹溪、房县,陕西的平利、旬阳等县;结实型分布于陕西的西乡、镇巴、洋县、城固、南郑、紫阳等县; 细致型分布于四川的宣汉、达县、开江、万源、城口、平昌等县、市。

【形成历史】

主产于川、鄂、陕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区。产于四川境内的宣汉、达县等地者,层名宣汉牛;产于湖北境内郧阳地区的竹山、竹溪、房县者曾名妙垭牛,后经省、地级定名为郧巴牛;产于陕西境内西乡、镇巴、平利旬阳赤崖及商洛地区者,曾名西镇牛、平利牛、赤崖牛和岭南牛,后经省级统一命名为秦巴牛。1982年5月,《中国牛品种志》编写组会同三省有关地、县领导和科技人员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上述地区的生态条件、牛的来源及其特征和特性等相似,各地方品种应属同一品种可,并统一定名为巴山牛。

产区出土的宋代(公元960-1279年)卧姿陶牛,外形粗壮结实,肩峰高,肌肉丰满,与现代的巴山牛相似,可见当地饲养黄牛已有悠久历史,在宋代,巴山牛已具雏形。

耕牛是产区用以运输、耕地的主要役畜和肉食来源,历史上早就把耕牛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以增加经济收入,或串换自己所需要的耕牛。产区各县都有牛市,并有悠久历史,交换者常跋涉数百里,聚集数百人。由于牛种的影响,刺激养牛户养大牛、养壮牛。

产区为三省交界地区,历史上累遭兵乱和灾荒,灾区曾大量移民,耕牛也随之迁入。由于移民来自各地,牛的来源也各不相同,迁入当地后,经长期风土驯化和当地牛群混牧和种牛的交换,当地人民对黄牛的选择和饲养管理精细程度的不同和生态条件的某些差异,因而巴山牛又形成了不同的类型。粗壮型体躯充实,肌肉比较丰满,体型较大;结实型骨骼结实,结构紧凑,肌肉比较丰满,毛细密,皮较薄;细致型皮薄毛细,耳、颈血管明显,乳静脉显露,体格较小,细致紧凑结构匀称。

产区人民历来重视耕牛的选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种牛的选择,要求红毛黑蹄、“一高”(肩峰高)、“二大”(-大)、“三宽”(头、胸、尻宽)、“四窄”(蹄缝紧)、“五粗”(颈、四肢粗)、“六光”(两眼、四蹄光亮)。仰慕牛户常不辞劳苦,牵发情母牛跋涉十里外,挑选优秀公牛配种。

十.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奶水牛

灵山县始终把奶水牛业作为一项特色优势产业来发展,坚持相应政策扶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提高服务。2006年,全县奶水牛存栏达13782头,外销奶水牛14977头,鲜水牛奶产量1984吨,水牛奶业产值达8242.4万元。仅养殖奶水牛一项,养殖户人均纯收入4933元,占奶农人均纯收入的67%,从肉牛和牛奶加工过程中产生税收412万元。该县继2003年荣获全国唯一“中国奶水牛之乡”荣誉称号后,2006年6月,该县奶水牛业又获全区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二等奖。

品改先行掀起奶水牛业开发热潮

1996年、1999年,灵山县相继承担《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项目》、《国际级中国—欧盟水牛开发项目》,该县经杂交改良繁育出来的奶水牛呈现体型大、役力强、产肉多、奶量高等优点,出现了杂交水牛畅销广西区内外、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该县以水牛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奶水牛养殖,先后引进摩拉、尼里纯种公牛115头,建设人工授牛精站35个,形成了县、镇、村三级配种网络,并通过人工授精和本交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进牛的品种改良工作。2006年全县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达55.8%,走在全区各县市前列。1999年以来,灵山县共杂交配种母水牛13万头,繁殖杂交水牛9.4万头,为灵山乃至广西奶水牛发展提供了牛源保障。

协会引路确保奶水牛产销渠道畅通

为进一步引导奶水牛业加快发展,灵山县政府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管理原则,2001年引导扶持文利镇成立了奶水牛养殖协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协会已发展会员192人,建立收奶站1个、培训中心1个,固定资产36万元。协会引导和鼓励农民与龙头企业对接,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协会为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的奶源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依靠品牌、信息优势和销售渠道为协会和农民提供服务。协会同时凭借自身在技术、服务、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把分散的奶农组织起来,为奶水牛户开展原料奶收购、销售、储运、人员培训、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等社会化服务。在协会的组织指导下,2006年文利镇奶水牛养殖户发展到1653户,杂交水牛存栏4621头、产奶1086吨、出栏杂交水牛5687头,全计收入3207.2万元,养牛户户均收入1.9万元,其中丁宣宝、袁叶中、吴锡爱、丁大新等养牛大户,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以上。2004年文利镇奶水牛养殖协会获“广西农村经合组织之星”、“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级农村经济协会。

民企互动实现民企双赢

灵山县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奶水牛养殖、水牛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倾力引奶农加盟百强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民企双方签订鲜奶收购合同,形成订单生产,双方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现在,奶农每天把牛奶送到收奶站,公司则按月将奶款直接拨付给农村信用社各奶牛养殖户专门的户头上,奶水牛养殖户每月到信用社领取奶款,奶农从每头奶水牛养殖中获得的纯收益由2000年的2000多元提高到2006年的3700元,增长近1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