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肥城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山东肥城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肥城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山东肥城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8 11:32:19

一.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二.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三美豆腐

无论去高档饭店,还是到街头餐馆,您都能品尝到清香味美的泰安三美豆腐。三美豆腐取意“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的民间说法。真正的极品作法,除精选豆腐和白菜之外,必须用泰山泉水来炖,因此建议您选择靠近山麓或在登山途中有泉水处品尝这道菜。另外豆腐丸子、锅塌豆腐、砂锅豆腐、奶汤豆腐、软烧豆腐、羊肉炖豆腐、豆腐炒鸡蛋也是到处皆有的美味小吃。

“泰安三美豆腐”是泰安风味名菜。泰安产的白菜、豆腐和泰山泉水,历来被誉为“泰安三美”。泰安白菜个儿大心实,质细无筋;泰安豆腐,浆细质纯,嫩而不老;泰山泉水,清甜爽口,杂质少。当地饭店以善制“泰安三美”风味菜肴而著名。豆腐原是泰安农家的四季菜,后来随着历代帝王到泰安祭泰山,先后建起了不少寺庙、庵堂,吃素吃斋者增多,豆腐便成为这里的重要菜肴,在元朝以前,就已成为泰山和泰安地区一流名菜。乾隆年问修订的《泰安县志》曾作这样的记述:“凌晨街街梆子响,晚问户户豆腐香,泰城家家豆腐坊”,反映了当时泰安城豆腐业兴旺的景象。李白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由湖北安陆迁来济南后,以及杜甫客居山东时,他们都曾多次上泰山,并品尝“泰安三美”菜肴之风味。“游山不来品三美,泰山风光没赏全”,这是当地长期流传的赞誉三美菜肴的佳话。“三美豆腐”一直流传至今,驰名中外。

三.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石横无公害韭菜

韭菜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有补肾益阳、健胃提神、散血解瘀、降低血脂、扩张血管等保健药用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严冬和早春,对韭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种植效益,肥城市石横镇的拱棚韭菜,由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种植。主要品种有平韭4号和791雪韭。共同特点是耐热、耐寒、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适于冬季保护栽培。

韭蛆是韭菜生产的大敌,韭农为了防治韭蛆,曾使用3911、1605等高毒、高残留农药。食用韭菜中毒者,时有发生。消费者“谈韭色变”,韭菜价格下降,种植效益欠佳。为了确保消费者健康,2000年3月,石横镇政府向省农业厅申报了“石横”牌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加大了无公害韭菜科学管理力度,成立了韭菜协会,多次举办培训班,组织韭农学习无公韭菜种植管理技术。针对过去以户为单位防治韭菜病虫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污染较重的实际,镇政府购买了弥雾机,免费送给韭菜村,结束了以户为单位防治韭菜病虫害的历史,由村里组织机防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统一防治韭菜病虫害。

2000年8月,省农业厅对该镇农田大气、农田土壤、农灌水、韭菜植株进行了多点抽样检测化验,均达到无公害标准。2000年,“石横”牌无公害韭菜种植面积达7500亩,亩产3000千克。

四.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肥城徐氏锡俱

肥城市王庄镇西徐村徐氏锡俱制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相传,产品发展到茶俱、酒俱、特殊产品3大类50多个品种。

此产品选用江苏省宜兴县的绛紫色钢泥(沙子)茶壶、锡嘴锡盖用含锡量96%的典铜锡为原、经熔化、压片(或浇铸)、焊接成型、铣平、磨光、制成嘴、盖、并用黄铜片镶嵌边缘,再同壶头焊接成一体。先用粗细砂纸搓平,后用乌贼草顺方向打光,先后需20多道工序,方可制成。该产品工艺型古朴典雅,美观大方,既保持了紫砂陶器的优点,又体现了工艺美术的品格,集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沏茶色正味纯,常用后壶中地茶,冲水亦出茶色、茶香。茶水连存数月不霉变,能保持茶叶的各种营养成份。酒俱全部采用高纯度锡加工,由酒壶、酒杯、酒盘组成,颇具端庄典雅,玲珑剔透的特色。该产品具有较高的工艺收藏价值,加之精美的包装,已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徐氏锡俱年加工能力1000套左右,年收入近10万元。该产品以其独物的艺术特点和收藏价值远销济南、青岛、上海、海南、东北三省及香港、台湾地区。多次参加泰安、肥城工艺品展销,在泰山国际登山节上直销往日本。

五.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桃胶山药

桃胶山药,是以肥城当地原料为主创新的一道地方菜,口味咸鲜微甜,是一道独具特色的桃文化美食。

美食类型:地方菜

六.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河岔口鸭蛋

河岔口鸭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汶阳镇的河岔口村,自古以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质优味美,远近闻名。河岔口村地处汶(汶河)、浊(浊河)汇流处。这里河面宽阔、水深、常年流水。冬去春来,沿河芦苇满滩,水草丛生,是鱼、蛙类栖聚的良好所在。入夏,鱼、蛙产卵,无数幼鱼蝌蚪、草虫浮游水面,哈、螺遍布河底,是大自然赐给鸭类的优质食料。群鸭白天觅食于河滩,傍晚回家,再用豆饼、麦麸玉米掺于拌食喂养,晚间产蛋,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精心喂养,不仅产蛋率高,而且个大质优。

有些鸭蛋经过加工腌制后,煮熟色泽鲜艳,质地细嫩,剖开后油脂四溢、沙瓤,吃起来蛋黄沙沙作声,别具风味,自古视为上乘佳品,早在600年前,这里的鸭蛋就以贡品奉献皇室。据记载,从明朝永乐年间,河岔口村就在皇宫注册立户,岁进鸭蛋100~200个,赏金钱一串,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河岔口鸭蛋如今成为招待贵宾的上菜佳品,现在全村300多户,户户养鸭,已发展到附近村庄,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门路。

七.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八.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九.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十.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肥城桃木雕刻

肥城市立足桃木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把桃木产业发展摆到重要位置来抓,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逐步将桃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特别是去年以来把桃木产业作为着力推进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持续用力推进,实现了桃木产业的突破性发展,走出了一条旅游商品开发的成功之路。目前,肥城市桃木生产销售企业达150余家,全国连锁销售企业600余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

桃木在我国民间文学和信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几千年来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桃文化,为中国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肥城是桃文化胜地,境内10万亩桃园,已被载入基尼斯大全。结合几千年的桃文化,肥城立足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坚持把桃木旅游商品开发摆到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逐步把小商品做成大产业。承载着吉祥文化和桃源风情的桃木旅游商品,已成为全国旅游商品的重要卖点、景观看点和特色亮点,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已发展到桃木剑、桃木如意、桃木挂饰等20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生产销售企业150多家,全国连锁销售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先后荣获国际、国内各类大奖100多个,被评为“全国最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全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山东省标志旅游商品”。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大城市,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桃都肥城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桃木旅游商品生产销售集散地

肥城桃木雕刻

肥城市桃木雕刻协会

10143043

桃木工艺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