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随州环潭特产 随州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随州环潭特产 随州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2-05-07 14:08:04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滑肉

广水滑肉是湖北名肴,曾载入《三楚名肴》和《中国菜谱湖北菜系》两书中。民间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应山籍有位姓詹的御厨做滑肉的手艺很高。他将五花肉切成小块,用面粉拌和,加上蛋清、葱、姜等上十种配料,先炸,再溜,后烩,做出一道颜色金黄,外形很像豆腐的菜。唐玄宗吃这道菜时感到特别鲜美爽口,不用细嚼就滑入喉咙,称此莱为“滑肉”。不知为什么,詹厨师得罪了安禄山,他勾结内奸在唐玄宗面前谗言,詹厨师被杀。后来安绿山叛乱,唐玄宗才发现自己误杀詹厨师,特追封为厨王,其忌日为农历八月十三日。以后每到这天,应山厨师们都要相聚一起,设酒筵祭奠他,第一道菜便是滑肉。

民间另一个版本说詹厨师为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的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一道滑肉,荤素搭配,觉得醇香可口,又不腻人,很是开胃,一碗滑肉都被吃光。此后每天都有这道菜,李世民身体强壮起来,便封詹御厨为厨王。

二.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云峰山茶叶

云峰山茶叶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的。云峰山茶场是湖北省十大名茶场。“随峰牌”茶叶出口日本、美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云雾毛尖、云峰翠毫、珍眉二级茶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授予“中国名茶”称号。

洪山镇是茶叶大镇,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常年无霜期230天,有效积温4600~5000℃,雨量1100~1200毫米,土壤酸性,PH值在5左右,很适合茶树生长。自1966年在张体学省长亲自关心下在洪山镇建起第一个茶园后,上世纪70年代全镇开始大规模建立茶园, 有大小茶园40多个,茶叶面积近万亩,茶叶产量40万公斤。云峰山茶场是洪山的茶叶龙头企业之一。云峰山茶场始建于1975年,经过先后几次大规模开挖扩建,现有茶园面积13000亩,成为湖北省十大名茶场。茶场自投产发展到现在,已先后研制生产出“随峰牌”云雾毛尖茶、老板茶、银芽茶、龙井茶等近几十种级别不同的系列产品。并出口日本、美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40多次参加省、市、国家级行业茶叶评比并获奖。其中云雾毛尖、云峰翠毫、珍眉二级茶上世纪90年代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授予中国名茶称号。1988年,国家主席1曾将云峰山茶作礼品赠给保加利亚客人。

云峰山茶场四大主导产品介绍如下:

曾侯银剑茶

曾侯银剑茶,原产于隋国,楚昭王10年,吴国、唐国围攻楚国,楚昭王在隋国避乱时与隋王曾侯品茶论剑,曾侯银剑茶因此而得名。神农时代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茶叶当为药用之始。现代医学证明,绿茶氨基酸含量高,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敌烟醒酒、利尿解毒、防癌、降血糖、清甘滋醇、回甜爽口,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首选保健饮品。

曾侯银剑茶其特点是:条索挺直,芽头肥硕匀齐,银绿翠隐,清香高鲜,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冲泡时茶芽立于杯底,形似银剑竖立。该产品内含物质丰富,外包装随州风味浓厚,被各界友人誉为随州茶业标志性产品。二OO七年曾侯银剑茶又在中国“蓝天玉叶”杯和世界第一届绿茶评比中双获金奖。二OO八年在韩国的第七届国际名优茶评比中又获金奖。

编钟龙井茶

编钟龙井茶是我场精心研制的又一特种炒青绿茶。该茶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制作前经适当摊放,再应用抖、搭、拓、抓、推、磨、荡等十几种炒制手法精炒细作而成,因其形似随州编钟,特别是滋味香气犹如古老而神秘的编钟那绕梁三日般的韵律,令人回味无穷,而故名——编钟龙井茶。

该产品无论是在制作风格上,还是在内在品质上均酷似西湖龙井,具有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尤其是其独特的清香,幽而不俗,沁人肺腑,隽永绵长,实乃茶之神品

云雾毛尖茶

云雾毛尖茶是我场研发并最早投入市场的传统名优茶。该茶精选早春时节一芽一叶或二叶初展的茶树嫩稍经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复揉→烘干→拣剔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并以条索紧秀,圆润弯曲显毫,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的风格不仅成为广大茶叶消费者的首选品牌,同时,随峰牌云雾毛尖茶是湖北省绿茶行业第一个被评为湖北名牌的产品,且连续五届被认定为湖北省名牌产品,1986年该产品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荣获国际金奖,并多次被评为中国名茶、部(省)优产品称号。

神农绿碎茶

神农绿碎茶源于人类始祖——神农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便大量采摘利用,因受当时制作条件所限,他们将茶鲜叶晒干后,揉搓成细小碎片,以方便药用,神农绿碎茶因此而得名。为了满足当今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的需要,我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发并采用现代加工设备和技术将该茶发扬光大。

该茶外形呈沙粒形颗粒状、色泽绿润、汤色鲜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浓醇。理化卫生指标均符合欧盟有机标准,是各种保健茶、袋泡茶最理想的茶叶原料。用该原料生产的商务袋泡茶,饮用方便、卫生环保、经济实惠,是公务接待、大型会议用茶的最佳选择。

三.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柏树湾金银花

柏树湾金银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柏树湾金银花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特色种植,科技致富。5月的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弥漫着浓郁的金银花的花香。

该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烘干房前,来交售金银花的农民络绎不绝,人们的欢声笑语和着金银花的香气,扑面而来。花农们纷纷告诉记者,今年的花开得特别旺,摘就摘不过来。

在该村四组的坡岗地上,程仁朝、周忠芳夫妇正在忙着采摘金银花。他们告诉记者,这一片坡岗地,以前只能种些旱庄稼,产量低收入少,许多村民干脆撂荒出外打工了。自从村里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种植金银花,请技术人员来讲课,手把手地教栽培、整枝技术,并帮助测土配方,施有机肥,这金银花当年栽当年受益,长势越来越旺,很快进入丰产期,而且一年可以采摘四茬鲜花,一亩田一年可以产1000多斤花,尽管今年的市场行情波动大,价格比去年低,但比以前,收入还是要高几倍,在家种花的村民越来越多了。

在采访过程中,该村党支部书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光能,仍不时与山东河南的合作企业联系,“今年金银花市场行情到了低谷,但市场风险由我们合作社承担,对社员花农实行保护价收购,每斤鲜花7元,高于市场价格,亏损的部分我们将用别的项目弥补。而且收购用现款结账,所需流动资金很大,镇委镇政府给了我们大力支持。”

该村是2008年开始引进种植金银花的。张光能说,当时思考如何带领群众致富,想到村里没有交通和资源优势,要想致富,必须另辟蹊径。经考察分析和试验,金银花“中秦一号”品种,特别适合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喜阳耐旱,一次种植多年受益,而且在这里生长,完全不需要治虫,是完全的有机作物,药用价值高。经逐步推广,村里已种植金银花2000亩,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农民种植金银花。合作社投资160余万元建成了金银花烘干房,配备国内先进的分风式烘干设备,建成3个金银花初加工生产线,每天可以处理鲜金银花5吨以上。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万亩金银花药 源基地,并不断提升种植、加工技术水平,为农民致富增加价值。”张光能说,在发展金银花的同时,该村还发展种植了意杨、油茶、牡丹、芍药等其它经济作物,目前已种植油茶4000亩、牡丹芍药1000亩、意杨50万株。

柏树湾金银花

随县金银花协会

11631145

金银花(植物)

四.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大洪山黑木耳

黑木耳是大洪山区特有的山珍之一。绿林木耳朵大肉厚,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胶质,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润作用,具有清毛,洗肠,润肺,减少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状硬化,降低血栓的作用,黑木耳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对肿瘤有一定预防效果。

五.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县板栗

随县板栗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板栗是随县传统土特农产品,随县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历来都有种植板栗的传统。

随县南北山区多产板栗。集中产于柳林、三里岗、洪山、万和、草店、淮河等镇,尤以柳林的“大红袍”品质最佳,实大肉黄,粉多味甜,在全国板栗中名列前茅。淮河镇谢家湾板栗以不生虫而有名,这里的板栗树长在一片河滩沙土地上,大树已有300余年历史,古树连片,遮天蔽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据《随州贸易志》记载,“1”时期(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伐木烧炭,板栗树毁掉60%,其后板栗产量骤减。1968年以后大力推广人工嫁接栗树,产量始渐上升,曾达到150万公斤产量。

近年来,随县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在随南建设示范20公里板栗带,推进全县板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带动全县发展板栗面积10万余亩。目前,随县板栗主要销往湖南、河南、陕西、四川等省份及邻近京山平坝等地,年产量3000余吨,创产值1000余万元。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草店香菇

湖北省随县草店镇位于随县北部,桐柏山南麓,淮河流域上游,版图面积3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570亩,草店镇是特色经济发展大镇、农业强镇,除水稻、油菜、花生外,最负盛名的是食用菌产业,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该镇就开始种植香菇,并以盛产花菇而闻名全国。

草店镇是中南地区重要的香菇菌种生产基地,其菌种除供应本地香菇种植户外,还远销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全镇现从事香菇贸易的有200多家,3000余人;从事食用菌栽培的农户6000多户,占全镇总户数90%以上,共种3000多万袋袋料香菇,户均4000多袋,年产干菇约1050万公斤,年产值达3亿,户均收入3万余元,占全镇农民家庭总收入70%以上。香菇产业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网络。近年来,该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优质菌种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各地菇农形象地称赞:“草店菌种,一点就中。”

草店镇被誉为“中国花菇之乡”。先后被认定为中南地区食用菌种供种基地、中国万吨食用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胭脂红鲜桃

广水胭脂红鲜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广水胭脂红鲜桃”是我市传统桃树选育品种,是广水.“广水胭脂红鲜桃”果皮有红斑和红色条纹交错成花脸状,果肉呈深红色或紫红色,肉质松脆,汁多味甜。食用后嘴唇像抹上了一层“胭脂红”唇膏,因此而得“胭脂红”之名。“胭脂红”营养丰富: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用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面黄肌瘦,心悸气短者;含铁量较高,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理想辅助食物;含钾多,含钠少,适合水肿病人食用;桃仁有活血化淤,润肠通便作用,可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等辅助治疗; 桃仁提取物有抗凝血作用,并能抑制咳嗽中枢而止咳,同时能使血压下降,可用于高血压病人的辅助治疗。种植规模2000多亩,年产量1500吨,产值1100多万元。

广水胭脂红鲜桃营养分析

1. 桃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用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面黄肌瘦,心悸气短者;

2. 桃的含铁量较高,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理想辅助食物;

3. 桃含钾多,含钠少,适合水肿病人食用;

4. 桃仁有活血化淤,润肠通便作用,可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等辅助治疗;

5. 桃仁提取物有抗凝血作用,并能抑制咳嗽中枢而止咳,同时能使血压下降,可用于高血压病人的辅助治疗。

地域范围

广水胭脂红鲜桃(大红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水市农业局《关于划定广水胭脂红鲜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的函》(广农函[2009]3号)划定的范围为准,其地域保护范围为湖北省广水市杨寨镇、太平乡、李店乡、十里办事处、陈巷镇、骆店乡、长岭镇、马坪镇、关庙镇、余店镇、蔡河镇、郝店镇、吴店镇、城郊乡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地跨东经113°32′-114°08′,北纬31°32′-32°06′。区域南北长78.7公里,东西宽57.5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最高的大贵山主峰海拔907.80米,西南部最低处平林河床海拔37米。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泡泡青

随州泡泡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随州泡泡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随州泡泡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学名:皱叶黑油白菜俗称:泡泡青外貌特征:叶泡浓绿至墨绿,叶片呈泡状,色泽乌黑,全绿,叶肉厚实,质地柔软产地:湖北省随州市至枣阳市一带地区

简介

随州泡泡青菜,又名黑油白菜。是随州曾都区特有的地方品种,该品种属塌地生长植物,叶泡浓绿至墨绿,叶片呈泡状,色泽乌黑,全绿,叶肉厚实,质地柔软,抗寒性强。经霜雪后,品质尤佳,春节前后上市,是城乡居民春节期间尤为喜爱的菜肴之一。由于抗寒性强,一般作越冬作物露地栽培,9月中、下旬开始分期播种,11月至次年2-3月采收上市,立春后开始抽苔开花。泡泡青因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在随州地区普遍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每亩产鲜菜1000公斤左右,每年可产鲜菜5万吨左右,单项总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泡泡青过去主要在本地区销售。近几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泡泡青逐步享誉省内外,甚至成为随州人招待贵宾、馈赠外地亲朋好友的礼品。随州泡泡青,系随州地区的当家主栽品种,它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十字花科白菜类不结球白菜的越冬栽培草本植物,主要以柔嫩叶供食,后期也可食用嫩茎。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随州“泡泡青”已经取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绿色产品认证。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对曾都“泡泡青”检验报告显示,该产品营养物质丰富,是无公害绿色食品。

地域范围

随州泡泡青地域保护范围为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的东城、西城、南郊、北郊、万店、何店、淅河及随县的安居、厉山、新街、环潭、均川、万和、尚市、唐镇、柳林等1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3′~113°46′,北纬31°19′~32°26′。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奎面

广水奎面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奎面又名应山奎面,传说中曾被誉为“银丝贡面”,以“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广水市原名应山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聪明勤劳的应山人创造了系列美食,应山魁面就是其中之一。据传,明末清初应山人吴太盛在四川夔州学会做挂面手艺,携妻魁氏回到应山,在草街以“吴太盛”为字号开面铺谋生,因制面工艺为吴太盛妻家所传,故取名“魁面”。后经吴氏几代不懈努力经营和工艺创新,到清末时已初具规模并小有名气。1905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朝廷重巨李鸿章巡视湖广路过应山,应山知县购“魁面”十余担奉献。李鸿章带回北京,作为地方敬献慈禧太后,慈禧食后赞口不绝。从此“魁面”贵为皇室食品,名声大噪。因而民间就有了“银丝贡面”之称。“应山魁面”因而鼎盛一时。

吴氏“应山魁面”制作工艺严谨,其工艺程序大致为面粉30斤,水10余斤,盐4两,香油2两,20个鸡蛋蛋清。于晚八时和面直至拍打面团似有鼓声为止。盖上湿布醒1小时,九时30分,将醒好的面上木案,擀至三公分厚。再用刀将面割开,条状面如盘龙出现,接着扯条搓圆,放于盆中,状如草帽,再扯条搓圆置于另一盆中,接着再扯条搓圆回到和面盆。面放在木案上割开后,两人操作,主搓互盘如游龙翻腾于案板左右间,由粗变细随心所欲,约11时左右盘卧回盆,盖上湿布再醒面。和面时,不时变换手法,力度均匀有力,醒面时,用温棉纱将面盆盖实,保湿保温,防风防尘。于次日4时左右开始在羊角上上筷子上箱,也就是将土筷子厚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而后分签,再将分签后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这道工序在八时左右完毕,醒至上午十时开始出面,风干后包装出售。

广水市奎佳食品有限公司是广水市一家新兴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00年7月。拥有一条日产50吨等级面粉生产线、一条低温索道式精制面粉生产线和一个传统的“空心奎面”加工车间,主要生产“奎佳”牌精制挂面、多味营养挂面、“奎”字空心奎面、等级面粉等20多个产品,产品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系列产品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被授予“中国名牌食品”金奖。企业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点,产品远销湖北、湖南、江西、广东、重庆等60多个省市,“奎佳”牌奎面以高档质量、中档价格已进入武汉、广州等大中型城市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十.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县香菇

随县香菇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随县香菇尤以花菇质佳,其菌柄短壮,肉质肥厚,花纹明显,美观匀称,香味浓郁。随县香菇以优良的质量占据香港市场70%的份额。

随县产香菇历史悠久,很早就有野生品种。1965年在大洪山绿水村,农民开始试验人工点种获得成功,全省在此首次召开了小型现场会,推广此项技术。经过40余年的发展,随县已成为香菇产业大市。年产香菇从70年代末的7.5吨、产值15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干菇产量2万吨,产值7.5 亿元。2008年香菇单一品种出口9700万美元,成为全省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品种。随县香菇以优良的质量占据香港市场70%的份额。

随县香菇尤以花菇质佳,其菌柄短壮,肉质肥厚,花纹明显,美观匀称,香味浓郁。1990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香菇评比会上,随县香菇夺得第一名。香菇是世界食用菌的佼佼者,被人们视为山珍。宋代就已是皇家享用的佳肴。香菇营养价值甚高,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香菇中就占有七种,是延年益寿的保健食品。香菇含钙、钠、磷等无机质及维生素B1、B2、B12,维生素D也相当高。香菇子实体内含有一种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成分,能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脆,有益于肝脏。医药界认为香菇还具有防癌、抗癌功能。

随县三里岗香菇产业独具特色。该镇气候适宜,栎木资源丰富,是人工栽培香菇的理想场所,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单位。从2001年至2005年的五年时间里,全镇香菇出口创汇共达1.8亿美元,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的五个特色产业镇之一。目前,香菇生产加工企业达到40家,其中,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5家,全镇从事香菇产业的人员1万余人。香菇年产量4000吨,年市场交易量6000吨,年交易额4亿多元,年出口香菇40000吨,创汇3000万美元,并拥有“三岗”、“山林”、“大洪山”等著名品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