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合川土特产代购 重庆合川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合川土特产代购 重庆合川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更新时间:2022-04-22 00:22:58

一. 重庆市 合川 “从龙牌”天星特醋

属“天星醋”系列产品,由合川县天星桥第一麸醋厂生产, 1985年荣获重庆市优质产品称号。天星醋距今已有 70多年历史,源于问中保宁醋之技艺,结合当地水源和自然特点,经过加工和改进而制作成“从龙牌”天星醋。此产品不仅香气醇郁,粘稠性强,酸味纯正,回甜味鲜,而且具有不生花、不变质、不变味的特点。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态氮、葡萄糖等成份都优于国家、部颁标准。此醋既是佳肴的理想佐料,又具有促进食欲、开胃、杀菌、除病健身之功效。因而产品深受群众欢迎,畅销川、黔各地。( 合川)

二. 重庆市 合川 合川米粉

用猪肉、鸡肉、羊肉、羊杂、牛肉等做臊子的米粉,是合川人早餐的主选饮食。你可依已口味,选择米粉的品名。吃罢米粉,再饮一杯甜豆浆,定会成为该米粉店的“回头客”。

三. 重庆市 合川 合川肉片

合川肉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合川肉片”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据说,当地一家饭店的厨师无意中创制的。据说有一天,饭店下班后,厨师将卖剩的肉片用鸡蛋、淀粉包裹后,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多种辅料和调料烹炒出来,供自己下饭吃。没想到一尝此菜,觉得非常鲜美可口。从此他就如法炮制。 “合川肉片”呈橘红色,甜酸带辣,外脆里嫩,很有四川风味,渐渐地成为合川以至四川菜系中的风味菜肴,并在全国广泛流传,颇有影响。

合川肉片色呈金黄,外酥内嫩,麻辣适中,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出差旅游,招待贵宾,馈赠亲友的名特精品,被列入中国名菜谱。

以地名为菜名的“合川肉片”系四川合川地方菜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据说,此菜是当地一家饭店的厨师无意中创制的。相传有一日,饭店打烊后,厨师将卖剩的肉片用鸡蛋、淀粉包裹后,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多种辅料和调料烹炒出来,供自己下饭吃。厨师没想到一尝此菜,竟然非常鲜美可口。从此他就如法炮制。

“合川肉片”呈橘红色,甜酸带辣,外脆里嫩,很有四川风味,渐渐地成为合川以至四川菜系中的风味菜肴,并在全国广泛流传,颇有影响。

产地: 四川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猪腿肉150克,水发木耳15克,地力2只,红泡椒5克,鸡蛋1个,葱8克,蒜6克,豆瓣酱18克,醋8克,黄酒6克,生油400克,麻油4克,干淀粉15克,白糖4克,酱油12克,味精、辣油、水淀粉各少许。

【制法】

(一)猪腿肉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3毫米厚的片,泡椒去籽切成片,地力捣成末,木耳洗净。肉片用盐、酒、味精腌渍一下。鸡蛋打散后加地力末、水淀粉、干淀粉拌成厚糊,肉片放在糊里搅和。

(二)将锅烧热,放油至五成热,将挂糊肉片逐步下锅,炸到肉片浮起捞出。待油温升至八成热时,肉片再投入锅内炸脆,倒入漏勺沥干油。将糖、酒、味精、醋、酱油、水淀粉倒入碗内,调成卤汁。原锅留余油10克,下蒜、葱、泡椒、豆瓣酱煸炒出香味,把木耳和卤汁下锅,再将肉片下锅翻匀,淋上麻油、辣油、起锅装盆。

四. 重庆市 合川 合川峡砚

合川峡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钓鱼城峡砚,俗称三峡石砚或合川峡砚,采用重庆合川钓鱼城下嘉陵江沥濞峡段的天然峡石精雕细琢而成。“峡石”又名“黑玉石”,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分布于合川嘉陵江沥濞峡(俗称小三峡)东岸草街镇麻柳村(磨刀溪)后山一带。峡砚具有石质细腻,色泽淡雅,磨墨快速,不损笔锋,砚中蓄水,数日不干,储墨不腐,石料年久不风化的特点。峡石经重庆医学院徐国民教授化验,石内含有“氧化铝”,是削金切玉的坚硬金属,利于磨刀,清口利锋。雕刻艺人们使用刻刀、钻子、手锤、磨具等工具,经过开采石材(洞采)、选材、构思、制图、初步造型、细磨、精雕、上色、抛光、评选、包装等十几道工序,采用平雕、浮雕、镂空雕、阴刻、钻花,以及镂雕和浮雕等手法雕刻峡砚,产品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数百年来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被誉为巴渝三大名砚(三峡石砚、金音石砚、虁砚)之首,2009年钓鱼城峡砚被列入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峡砚雕刻技艺始于宋代,盛于清代,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钓鱼城峡砚就享有盛名,明代合州人吏部尚书李实用曾题诗赞峡砚:“峡畔茅屋僻,巧工凿石盘;启墨龙云舞,运笔虎榜悬;石腻堪如玉,工艺圣手传;贵似翰家客,四宝居一员。”近代知名人士及书画家如冯玉祥、于佑任、谢无量等亦题诗赞扬峡砚。峡砚被列入巴渝十二品,是当年上海四宝斋、徽州老胡开文和汉口邹紫光阁等大文具店的上品。新中国成立后,合川三峡石砚曾经荣获四川省旅游产品优质奖、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重庆市优质产品证书等。其中由合川设计雕刻的“百龙戏龟”峡砚为中南海收藏品。

峡砚雕刻技艺传承的道路艰难曲折。宋代初期,合川本地从事砚台的制作人屈指可数,但雕刻技艺远近闻名。后来随着南宋中晚期宋蒙交战,合川峡砚制作曾一度停止,到了明代才恢复了砚台的制作,到了明末,又由于战乱,工匠为了躲避战乱,举家外出,致使合川峡砚的制作再度终断。到清康熙年间,由“湖广填川”的移民与当地的明间艺人李银山又开始了从事这类手工雕刻工艺,近代的明间艺人从单一的方型、条型、小圆型演变为自然形状的各种异形体。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雕刻艺人,将峡砚雕刻技艺传承至今,从二十世纪80年代,峡砚由几个款式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个品种,而今,雕刻工艺后继无人,整个合川本地从事砚台制作的艺人只有十位左右,雕刻技术面临失传。

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峡砚工艺品有限公司,决意大力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峡砚制作后继无人和峡石自然资源减少等困境,成立合川峡砚行业协会作为会长单位,着力整合合川本土民间雕刻技术,重金聘请本土知名雕刻大师和国内知名设计师,潜心研究峡砚的雕刻技法,精心制作峡砚精品,不断开发和推广峡砚,把峡砚这一民间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五. 重庆市 合川 合川湖皱丝瓜

合川湖皱丝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合川湖皱丝瓜是重庆合川的。

伏皱丝瓜是合川区一个地方优良品种,对其田间优良变异株系进行连续三年的自交纯化、单株单株单瓜定向选种和二年株系内定向选择,选育出性状表现稳定,具有合川伏皱丝瓜的基本特征,且雌花较早、第一结瓜节位较低、前25节的座瓜率较高、早期产量较高的三个优良品系,作为优良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其中A8-4-1比伏皱丝瓜农户自留种的第一雌花出现早6天,第一瓜结位降低5节,前25节的座瓜率提高9个百分点,平均单瓜重增加22克,在 7月20日前的早期产量增加731.4千克/666.7平方米,增产29.87%,作为合川伏皱丝瓜的改良种进行推广。同时,用合川伏皱丝瓜的优选变异株系A8-4-1为母本与外地品种“合引—530”的杂交后代F8-1-1,其第一瓜结位在6节,前25节的座瓜率达到59%,7月20日前的早期产量3589.1千克/666.7平方米;与A8-4-1相比,第一雌花出现时间提早4天,第一瓜结位降低1节,前25节的座瓜率提高12个百分点, 7月20日前的早期产量增加408.94千克/666.7平方米,增产12.86%,但其综合表现略次于重庆市农科所育出的春帅丝瓜,可作进一步研究提高。

2014年,重庆市合川区蔬菜技术指导站申报的“合川湖皱丝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

重庆

申请人:

重庆市合川区蔬菜技术指导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合川湖皱丝瓜产地保护范围为南津街街道、合阳城街道、钓鱼城街道、云门街道、大石街道、盐井街道、草街街道、双凤镇、狮滩镇、土场镇、清平镇、三汇镇、涞滩镇、龙市镇、钱塘镇、肖家镇、沙鱼镇、官渡镇、小沔镇、双槐镇、香龙镇、铜溪镇、渭沱镇、太和镇、古楼镇、隆兴镇、三庙镇、龙凤镇、燕窝镇、二郎镇共30个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ˊ37"至106°40ˊ37"、北纬29°51ˊ02"至30°22ˊ24",东西宽69千米,南北长58千米。合川湖皱丝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规模为1334公顷,年产量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合川湖皱丝瓜果实长圆筒形,浅绿色,表皮有深绿色条纹,密生白色短茸毛并有皱褶。单嫩瓜重300-500克,长25—30厘米,横径4-5厘米,横截面近圆形。果肉白色,种子少,易去皮,质地致密、嫩脆,口感细2、内在品质:硬度≥7.6kg/平方厘米,可溶性糖≥3.0%,蛋白质≥0.20%,粗纤维≤7.8%。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产品质量符合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六. 重庆市 合川 合川酱油

“合川牌”酱油创始于光绪年间,最初由合川人戴大成在外孝义街开办大成酱园作坊,生产“口茉酱油”。接着江北人邹甫臣在北门外三步梯,开设民利权酱园作坊,生产“珍品酱油。”当时以戴大成酱油最佳。在清末民初,四川民间就流传着“合川酱油保宁醋丰都盛产豆腐乳”的民谣。20年代末,邹甫臣之孙邹莹洁从日本留学归来,与父同袭祖业,把科学酿制与传统工艺结合起来,使产品质量迅速提高。民国21年,民利权的珍品酱油,在四川省物展会上荣获优质酱油银质奖章和奖状。由此合川酱油声誉提高,销量信增。


解放后,1956年3家私营酱国厂合并成立合川市公私合营酱园厂(后更名国营合川酿造厂)。随后不断扩建厂房,新修酱油车间、培菌室和化验室,配有全套分析检测设备,保证了产品质量。合川牌酱油具有独特的酱香和脂香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态氮,味鲜回甜、汁浓澄清、后味绵长,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加营养的作用。1982年在永川地区同行业评比中荣获优质酱油称号。1985年1月在重庆市同行业评比中荣获重庆优质食品称号。同年4月,在全国酱油评比中以97.5最高分名列前茅,荣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

七. 重庆市 合川 太和胡萝卜

太和胡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太和胡萝卜常年种植面积5000亩,是合川的优良地方品种,以其品质好、富含胡萝卜素、营养丰富而倍受人们喜爱,享誉重庆市内外。太和胡萝卜长20-25厘米,横径2-3厘米,红皮,红肉,红心,个体均匀,头尾等大,近圆柱体,内心细小,质地脆嫩,汁鲜味美,色泽鲜红;该品种含糖12%,含铁0.23%,含维生素b160毫克/100公斤,含维生素b220毫克/100公斤,含胡萝卜素50毫克/100公斤。太和胡萝卜6-9月播种,11-3月可陆续采收,亩产1.5——2.5吨。

2014年,重庆市合川区蔬菜技术指导站申报的“太和胡萝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

重庆

申请人:

重庆市合川区蔬菜技术指导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太和胡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小河村、米市村、长流村、晒金村,地理坐标为:N30°6′35.45" -30°1′57.08″,E106°2′27.68" -105°58′47.24″。东西宽8300米,南北长13800米。太和胡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规模为800公顷,年产量3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太和胡萝卜肉质根长圆柱形,长25-30厘米,横径2.5-3.5厘米,单根重150-200克;表皮呈红2、独特内含成分:太和胡萝卜含胡萝卜素≥1.16mg/100g,总维生素C≥21.6mg/100g,维生素 B1≥0.064mg/100g,维生素B2≥0.018mg/100g,可溶性糖≥6.01%,粗纤维≤1%。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条件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的规定。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八. 重庆市 合川 晚熟桔橙清见

清见桔橙系日本园艺试验场(现果树试验场柑桔部兴津支场)1949年以特罗维塔甜橙(华脐橙实生变种)与宫川温洲蜜柑杂交育成的杂交品种。1979年正式命名为“清见”。清见树势中庸,其枝梢细长,易下垂,叶片大小中等,果实扁球形,单果重200-250克左右,果面黄橙色,较光滑。在合川地区成熟期为3月上旬,果皮脆弱。近年来我区已在渠江两岸的双槐、小沔、狮滩等镇发展晚熟杂柑——清见约1万亩,其中双槐镇河马村晚熟柑橘清见已进入大面积投产时期。在我区3月初成熟的清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保果措施可以将其鲜果留树保鲜至7月底,并且还能保持水分充足、肉质细嫩、酸甜可口的优良口感,零售价达10元/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九. 重庆市 合川 “三江牌”合川桃片

是合川名品,合川桃片厂生产。它用上等糯米、桃仁、麻油、猪板油、搅糖、蜜玫瑰等材料加工精制而成,有甜、盐两个品种。甜桃片色泽洁白,厚薄均匀,散如展卷,卷裹不断,点火即燃,细腻化渣,香甜爽口,有核桃仁和玫瑰的清香味。椒盐桃片色泽微黄,香甜酥脆,有浓郁的桃仁、芝麻、花生、椒盐香味和微有甜咸麻味。两种挑片均具有补脑、健脾、润肺、利尿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馈赠亲友之洼品。曾获国家、省、市优质产品奖、国家银质奖章。产品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试销美国旧金山等地。合川桃片,历史悠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县城“祥云斋”糖果铺开始生产,产品为甜桃片。后内江人蒋盛文在苏家街开设“同德福”斋铺,改进桃片用料和工艺,使桃片更加香甜可口,由此名声远扬。据民国新修合川县志记载,光绪卅年(1904年)间,成渝屡开赛会,州人以此(桃片)入会,获得奖励。民国 5年( 1916年),同德福在桃片中加入陕西椒面、食盐等,烘制成新品“椒盐桃片”,香甜酥脆,咸麻适度,饶有风味。到民国15年( 19 2 6年),“同德福”甜、盐桃片均先后获成都花展会优质奖章、四)I怕第五次劝业会特等奖章、“五县”展览会一等奖。民国 21年(1932年),石尊贤等人合伙开设“三民斋”,在桃片生产中采用麻油搅糖,将桃片由窄改宽,厚度均匀,使桃片独具一格。民国25年( 936年),三民斋桃片获四川省展览会乙等奖。解放后,1952年成立合川国营糖果厂(现名合川桃片厂),招集名师巧匠,恢复桃片生产。1959年,湖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将合川桃片组织远销港澳。1964年经中商部批准合川桃片注册为“三江牌”商标。为了提高挑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经过改进工艺,增加设备,建立健全了一套科学的质量检验体系,使“三江牌”合川桃片每年复查均获优质标准。1980年至1981年先后获省、部和国家优质产品奖,并获国家银质奖章。1982年又获四川省儿童用品委员会优胜奖。( 合川)

十. 重庆市 合川 盐梅

合川著名土。前清光绪中期,东渡乡艾家湾农民艾绍清初创。艾氏由祖籍江西引进制作方法,就地生产。民国初年,县人易正茂就文氏方法,加以革新,扩大生产。后又将技艺传与其子易炳煌。民国14年( 925年),获四川劝业会第五次会议奖章,之后名声大振,产品畅销国内,并运销东南亚国家,年销量约1~1.5万公斤

精制盐梅为椭圆形果实,色呈棕红,微带盐霜,肉厚、皮微结,颗粒全干,不回润,不吸潮,不霉变,入口则先为微咸,继微酸,再而变甜。可以疗治肠胃道感染及其呼吸道炎症。云南、广西气候炎热,易患喉头肿痛、喉头包块等症,食用盐梅,有特殊疗效,将盐梅视为珍品。盐梅尤有生津止渴,清凉爽身之功能,夏日炎暑,拈一二枚入口,顿觉酸甜适口,清香而有凉意,实为馈赠之佳品。    解放后,东渡乡艾家湾盐梅树逐渐被砍伐,幸存者寥寥无几,盐海生产停止。 1981年后,市场又有少量盐梅出售。每0.5公斤1.5元,深受群众欢迎。( 合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