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宁特产小吃可带走 西宁特产有哪些能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宁特产小吃可带走 西宁特产有哪些能带走更新时间:2022-05-03 21:34:41

一.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长沙小吃

长沙小吃

二. 青海省 西宁 湟源县 藏麻

藏麻是一种很好的甜食辅料。它含糖分63%,蛋白质15%,脂肪1.1%,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无机盐。因此,可用来做精、制酒。一般用它的根做稀饭,甘甜生津,味鲜可口,营养丰富。青海获麻资源丰富,加工精细。( 西宁)

三. 青海省 西宁 湟源县 干板鱼

青海省盛产湟鱼,因其体肥肉嫩味鲜而远近驰名。将湟鱼剖去内脏,洗净杂质,按大小摆列在滚烫的石板上或沙滩上晒干,即为干板鱼。干板鱼经水泡软后,肉质柔韧, 可烹制出风味别具的佳肴。

青海有句顺口溜:“贵德的梨儿享堂的瓜,湟源的干板鱼天下夸。”这话一点儿不假。青海省盛产湟鱼,因其体肥肉嫩味鲜而远近驰名。将湟鱼剖去内脏,洗净杂质,按大小摆列在滚烫的石板上或沙滩上晒干,即为干板鱼。干板鱼经水泡软后,肉质柔韧,可烹制出风味别具的佳肴。

市面上出售的干板蒸鱼是把泡透的干板鱼,用葱末、食盐、蒜泥、胡椒、辣椒、花椒等佐料粉末加入面粉,调为糊状,涂抹在洗净的干板鱼上蒸熟。由于干鱼软化,佐料也就渗入肉中,待蒸气弥漫、香味扑鼻时取出,连鱼肉带面块一起食用,辛辣鲜美,芳香可口。

四.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擀面

青海的擀面有四种作法:一是长面,即面擀好后,切成长状,调以臊子叫“臊面”,吃这种面招待客,有“长福长寿”、“长来往”之意
二是凉面,即面擀好后,切成细长条,煮熟拌上青油冷却即食
三是旗花,又叫寸寸子,即将擀好的面(稍厚)切成2寸长条状
四是麻食儿,即将擀好的面切成正方形后,将一对角捏之。( 西宁)

五. 浙江省 宁波 江北区 宁波小吃

宁波小吃

六.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炒面片

炒面片

在面片已下锅的同时

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蔬菜或粉条、木耳,待面片开锅,即用漏勺捞出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翻炒,略炒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七. 青海省 西宁 大通县 余酿皮

余酿皮是青海西宁的特色佳肴,是用麦面为原料,加一定量碱面,用温水调成硬性的面团,多揉搓,在放入凉水中搓洗,洗去淀粉,直到面团成蜂窝状时为止。此面团即面筋。剩的湖水沉淀后,铺入蒸笼中蒸熟,即为“蒸酿皮”。将“蒸酿皮”切成条状,缀以面筋多片,加调料,即可食用。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浓厚的传统小吃,吃起来辛辣、凉爽、柔韧,滋味悠长。

八. 青海省 海西州 德令哈市 可鲁克湖中华绒螯蟹

在距德令哈市42公里处的可鲁克湖,看见养蟹的湖南人白尊富忙着给螃蟹经销商们发货。他喜滋滋地说:“我养的中华绒螯蟹,今年已销售了50多吨,销售收入200多万元,远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收入比去年多了一倍多。” 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可鲁克湖,海拔2816米,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多,是我省有名的高原淡水湖。30年前,柴达木人就在这里开始放养鲤、鲫、鲢、鳙、青、鲳等池沼公鱼。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可鲁克湖每年都可捕捞出100吨左右的鲜活且无任何污染的水产品。但是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养殖,可鲁克湖的水产养殖优势也未能充分发挥。为此,海西州委、州政府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水产养殖力度,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去年5月,从事多年水产养殖的白尊富抓住商机,与可鲁克湖养殖场达成了租湖协议,投资120多万元,第一次在高原湖泊投放了600万只“中华绒螯蟹”蟹苗。当年8月,20吨中华绒螯蟹不但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韩国等国外水产市场。来自江苏的游客王启东惊讶地说,没想到在青海高原还能产出螃蟹,并且这里的螃蟹个体大、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又是在自然环境下长大的绿色食品,吃得开心,也很放心。 第一批出自可鲁克湖的中华绒螯蟹出售后,白尊富不但收回了全部投资,还赢利10余万元。今年2月至7月,正当内地市场已无螃蟹时,白尊富又把捕捞的20多吨中华绒螯蟹反季节卖到了内地市场,他赚了比平时多三倍的钱。现在他又储存了8吨的螃蟹,准备在明年春节前后销售,估计到时最少有100多万元的收入。当问及明年的打算时,白尊富说,准备在可鲁克湖试养龙虾、螺丝、河蚌及一些新品种的淡水鱼。

九.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烩小吃

 烩小吃是一道传统著名小吃,宁夏各地均有制作。因为夹板(夹沙)和丸子是小吃的两种主料,故又称烩夹板丸子。   制法:羊肉洗净剁成肉泥,拌入鸡蛋、淀粉、葱末、姜末等料,制成肉馅将制好的一半肉馅平抹在鸡蛋皮上,上面再盖一张鸡蛋皮,压实后用刀切成菱形块,下入油锅内炸呈金黄色捞出(俗称夹板或夹沙)另一半肉馅则用手挤成丸子,也下油锅炸熟。烩制时,炒勺内依次放入羊肉汤和夹板、丸子、菠菜等料,烧开后用淀粉勾薄芡即成。   
特点:质地软嫩,滋味鲜香。 

十. 天津市 河东区 津门小吃“三绝”

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品尝一下天津小吃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天津人更以这些食品为美食招待客人,馈赠亲友。这“三绝”便成了天津,凝结了天津人的深情
1.“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在制作时,选料严格,肥瘦搭配,而且四季搭配不同,配料用秤定量,一斤馅里要放一两五钱香油,一两葱末,四两鲜姜,加入定量的骨头汤或鸡汤。再进行精心制作,从制水馅、揉面、揪剂子、擀皮、打馅到掐包、摆包子、上大灶蒸,八道工序环环相扣。蒸出的包子精致美观,鲜香可口,肥而不腻。别外包子吃着方便,饭菜合一,经济实惠,所以深受人们青睐
2.“耳朵眼”炸糕天津“耳朵眼”炸糕创始于清光绪年间。把水磨黄米发酵面团作炸糕皮,煮红小豆加红糖作馅,用生芝麻香油文火炸透捞出来,炸糕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糯粘,豆馅黑细香甜,别具风味,在津门独树一帜
3.“十八街”麻花天津“十八街”桂发祥什锦夹馅麻花,也是远近闻名的天津小吃。它的选料和制作方法特殊。先用热油和面,撒上桂花、闽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红丝等,制成酥馅面,搓成酥馅条;用糖汁和面后,搓成白条;把一部分白条蘸上芝订,便成麻条。再把酥馅条、白条、麻条合股拧,对折再拧,然后用花生油文火炸透,成金黄色出锅,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和瓜条等,这才成为“十八街”什锦夹馅麻共这种麻花不仅酥脆香甜,而且能存放几个月也不绵软
在外地能够吃上天津小吃“三绝”,当然是一快事。但是,到了天津,身临其境,品尝这三样美食,肯定感受不同,别有风味!( 天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