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桂海塞纳庄园禾田东盟特产店 桂平市社坡镇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桂海塞纳庄园禾田东盟特产店 桂平市社坡镇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8 12:27:21

一. 广西 百色 田东县 七里香猪

七里香猪为中国稀有香猪品种之一

义圩乡:七里香猪。

印茶乡:蜂蜜、七里香猪。

那拔乡龙下村:七里香猪。

桂农七里香猪养殖从古代明末清初至今,约有400年悠久的历史。因香猪原产于广西田东县义圩镇等4个乡镇(解放前属于百色地区恩隆县的七里区),由此而得名“七里香猪”。2008年5月,广西田东龙行经贸有限公司申报并经广西自治区工商局批准,香猪冠以“桂农”商标,正式进入国内外消费市场。

桂农七里香猪是广西境内的优良地方猪种,也是国家宝贵的小型猪基因库成员之一。广西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广东暨南大学等权威机构,分别对香猪的生物医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香猪体型矮、小、短、圆,头轻且耳薄小;背腰凹弯,直立稍向外倾,腹大下垂而不拖地,四肢呈五色而短小紧凑。因其骨细脚矮、皮薄多肉、脂肪极少、味鲜甘香、食而不腻,素有“山珍果子狸”之美誉。香猪是长期高度近亲0与当地饲养条件等诸多因素交织影响下的小型猪种,遗传性能稳定,性野、早熟、产崽多、耐粗饲、抗病力强,一般体重15公斤左右,饲养3个月即可出栏,猪肉价格高达160元/公斤以上。因此,发展香猪养殖投入少,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回报高。

桂农七里香猪“一身是宝”。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香酥、益于美容、延缓衰老,符合人们追求高品质的需要。同时,由于香猪圈外粗放的饲养方法,决定了它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放心肉食品。所以,香猪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处于货源紧缺、求大于供的态势,呈现卖方市场很强的竞争潜力;在生态农业领域作为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和长寿食品的开发利用,以及动物医学研究实验等,都有非常必要的意义和十分广阔的前景。

二. 广西 百色 田东县 素蒸饺

素蒸饺是百色的小吃,鲜香适口,造型美观。

主料:面粉

辅料:韭菜、胡萝卜、香菇、木耳、鸡蛋、虾头、炸粉丝、炸豆腐皮、葱、姜、蒜

调料:盐、味精、料酒、香油

做法:

1、将面粉加入一半开水,一半冷水和成半烫面的面团,醒发片刻备用;

2、鸡蛋中加入料酒搅拌均匀,炒熟晾凉后依次加入韭菜末、胡萝卜末、木耳末、香菇碎、粉丝碎、豆腐皮碎、炸好的虾头与虾油、姜末搅拌均匀,包饺子之前再加入盐、味精、香油拌匀;

3、将面团取出制成面皮,包成饺子蒸熟即可。

三.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郴州高山禾花鱼

郴州高山禾花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郴州高山禾花鱼,是生活在郴州境内五岭和罗霄两大山脉海拔500米以上梯田中的鲤鱼,因采食落水的禾花,其肉具有禾花淡淡的香甜,又因生活在常年低温的泉水中,生长缓慢肉质细嫩,骨骼较软,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郴州高山禾花鱼在上市期间市场售价高达30元/斤,而且供不应求,形成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8月份,郴州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启动高山禾花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工作,12月份,通过农业部评审答辩,今年4月份,农业部正式发文准予郴州高山禾花鱼登记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湖南

郴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郴州市五岭山脉中段和罗霄山脉西段海拔500米以上传统稻田养鱼区,包括北湖区的仰天湖瑶族乡、鲁塘镇、保和瑶族乡、石盖塘镇4个乡镇33个村;苏仙区的良田镇、坳上镇、五盖山镇3个乡镇19个村;宜章县的五岭镇、玉溪镇2个乡镇7个村;临武县的南强镇、双溪镇2个乡镇5个村;桂东县的桥头乡、新坊乡、东洛乡、青山乡、沤江镇、沙田镇、清泉镇、大塘镇、四都镇、寨前镇、普乐镇11个乡镇102个村;汝城县的文明乡、土桥镇、井坡镇、濠头乡4个乡镇4个村;永兴县的七甲乡、鲤鱼塘镇2个乡镇4个村;资兴市的八面山瑶族乡、回龙山瑶族乡、兴宁镇3个乡镇18个村。共计8个县(市、区)31个乡镇192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7′16.33″~114°13′23.64″,北纬25°09′27.37″~26°19′30.04″

AGI2017-02-2100

39

四. 广西 百色 田东县 速生桉

速生桉

桉树用途广泛,既是优良的纸桨材,也是优质的建筑、装修用材和家具材,桉树实木加工利用的经济效益比纸桨加工利用提高十倍以上;桉树的大然分布从热带直至温带地区,可选择树种多达800多种,既有适应热带地区的栽培树种,也有适应较寒冷地区的牛长迅速的树种。桉树要桨纸板一体化产业将成为林业产业体系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桉树人工林向中大径材培育和桉木材加工业向实木加工利用产业发展,是华南地区桉树产:业发展趋势。一般速牛桉造林后抚育3次,第5年可砍伐第一代林,预计每亩出材6立方米,按每立:方米400元计,每亩总收入2400元,除去每亩投入成本(包括采伐、运费等)1200元,亩纯利润1200元。砍伐第—寸弋林后叮继续经营第二代萌芽林。

田东县地处广西西部右江盆地,土地资源丰富,公路、铁路、水路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气候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年平均蒸发量109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3%。气候、土质均适宜发展桉树种植。田东县土地总面积421.7万亩,现有—桉树面积8.2万亩。经林业部门调查,尚有25万亩林地适宜发展速生桉,“十一五”期末发展到30万亩。

五. 广西 百色 田东县 田东香芒

田东香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芒果之乡 - 广西百色田东

田东地处右江河谷腹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芒果种植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该县芒果生产进入大规模引种栽培阶段。北海祺丰集团开发“祥周万亩芒果场”,南宁万桂农业公司种植“合乐500亩芒果场”,这些企业的进入,带动了当地芒果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和产后商品化。1996年,该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芒果之乡”,2006年又获评“广西无公害农产品(芒果)生产示范基地县”。目前,田东香芒种植面积达13万多亩,主要有台农一号、桂热七号、金煌芒等品种,年产量3万多吨,产值1.2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田东香芒已成为当地农业的重要支柱,农民收入逐年增长。

田东芒果历史久远,早在宋元时期就作为地方名产进贡朝廷。从1985年开始,田东县大力发展芒果种植,确立了建立右江河谷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地位,把建设芒果商品基地作为振兴田东农村经济、加快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自此,田东的芒果种植开始向规模连片开发发展,逐渐形成了全国著名的芒果产区。

走进田东县,在右江河谷的平马、祥周、林逢、思林等4个乡镇,除了见到大片大片的“竹海”、“蔗海”之外,就是大片大片“芒果海”了,无论是在农家的房前屋后,还是在学校、机关大院,都生长着许多芒果树,田东人开门见芒果树、与芒果树为伴。在扩大种植规模过程中,田东县着力建设反季节芒果生产基地、观光果园及精品芒果生产基地、凯特芒优质芒果生产基地、出口创汇芒果生产基地等5大优质芒果基地,充分发挥它们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芒果产业不断升级和发展。“芒果熟了!芒果熟了……甜蜜蜜的情,挂上欢笑的脸庞……”,在田东,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学龄孩童,都能吟唱这曲《芒果熟了》。

“芒果正宗,源自田东”,田东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优质芒果生产基地。目前,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13万多亩,产量约3万多吨,产值12000多万元,芒果品种有桂七芒、紫花芒、红象牙、台农、金煌芒、凯特芒等37个。在芒果生产的过程中,田东县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等绿色环保防治技术,严格按照无污染、无公害措施种植,实现规范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保持了芒果原生态特色。“天赋田东美,地道芒果香”、“田东芒果,天生好果”,田东香芒因果形美观,色泽诱人,肉质甜美,香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而这些称号正是消费者们发自肺腑的赞誉。

1996年,荣获“中国芒果之乡”的称号;

2004年,荣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芒果)产地认定证书;

2004年,荣获“广西优质产品”称号;

2006年,荣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芒果)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

2007年,荣获“第二批全国创造无公害产品(芒果)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

2009年,荣获“西部著名特色产品(芒果)”称号;

2009年,荣获“西部特色产业(芒果)之乡”称号;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第93号公告,批准田东香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六.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金禾水煎包

金禾水煎包,被评为淄博名小吃,皮薄,馅大,味好,价实,这就是它供不应求的因素。趁着那热乎劲儿,用筷子拦腰将其夹起,咬下水煎包的上端,口中感觉面是为发面,泡松柔软,亦具弹性,当然这才是揭开了序幕,或曰揭开了解读金禾水煎包的盖子。



接下来是用视觉与嗅觉深刻考察水煎包的内部,是为肉馅、葱、韭菜、胡椒粉、姜末、虾仁。继续往下吃,中部是馅与面的混合体,味道深入了一层。再继续往下吃,馅中就有了一些汤汁,浓厚得多的味道开始绕舌回环,悠然绵长。



吃到底部便是抵达吃金禾水煎包的高潮。水煎包的底部一半是绵软,一半是焦脆,透了油的。底便是焦香的,它在满足食者的品味之后,再度提供焦脆柔甜及素常喜欢的爽心的咀嚼齿感。

七.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皋兰禾尚头小麦

皋兰禾尚头小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小麦精品“和尚头”

“和尚头”是皋兰北山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之一,其特点是耐旱、抗病、无污染,内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面筋高、口感好。相传明、清时期曾作为贡品,供皇室家族享用,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民间用“和尚头”小麦面粉做“长寿面”,烧制的“烧锅子”是兰州地区人民喜爱的食品。皋兰种植“和尚头”小麦的历史,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兰州市志·农业志》记载:“兰州地区距今5000年前已种植小麦,汉代小麦生产仅次于粟稷”。明代以前,兰州地区种植小麦,仅限于市区近郊。而兰州城北广大地区,即现在的皋兰、永登秦王川、景泰、白银市等地,历届羌、戎、匈奴、鲜卑、吐蕃、蒙古等民族居住,以游牧为主。

“元末,饥荒严重,人民死亡流离,土地大部荒芜,无人耕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至二十三年(1389年),甘肃庄浪卫等地出现荒地垦壁,粟麦有获,米价日减,每石至500文的景象。”

明初开荒种麦,并非就是现在的“和尚头”。现在的“和尚头”小麦,是在皋兰气候干燥、·强光日照自然环境下,经长期自然条件的选择和劳动人民对小麦品种选育的产物。元代以来,皋兰气候日趋干旱。据解放以来气象观测记载,皋兰年平均降水量266毫米,年蒸发量1807毫米,是降水量的7倍。皋兰降水多集中在7月、8月、9月,占年降水量的80%。相对湿度平均为54%,绝对湿度为6.6毫巴,干燥度为1.89,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据资料分析,平均十年中六年是春末夏初早,平均两年发生一次伏旱。干旱发生机率为87%。这与“十年九旱”的民谚是相吻合的。皋兰县地区气候的另一特点是强光照。平均日照时数大于或等于5℃的积温3216.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2802℃,无霜期144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法则,“和尚头”小麦正是在500年的栽培历史中,经自然选择选育的小麦精品。

“和尚头”小麦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为须根系,主根可入土300厘米以上。次生根多集中在20厘米~50厘米的耕作层,以利于充分吸收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茎直立中空,由4~6个生长节组成。在新砂地和雨水较正常的年份,“和尚头”小麦分蘖成穗率可超过10%。蘖小叶窄,无腊粉,株高122厘米,穗状花序,小穗有2朵~3朵花,穗无芒,圆锥形,壳色红,成熟后口紧,不掉籽。颖果椭圆、红色,麦粒中、小,较细长。发芽时,芽鞘坚硬、粗壮而长,鞘尖锐利似锥,可刺破坚硬的砂层或土块,利于抗旱深播、早播。“和尚头”小麦质量高,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这是在强光照、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植物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结果。据省农科院、甘农大测定,“和尚头”小麦千粒重35克,面粉白度74.81%,偏黄度15.9%,粗蛋白含量16.02%。黑石乡的白坡、大横、石青等地的“和尚头”粗蛋白含量18.54%,赖氨酸含量0.54%,干面筋含量13.9%,湿面筋37.05%,沉淀质29.8%。与其它品种小麦相比,粗蛋白高出2~4个百分点,赖氨酸高出0.1~0.2个百分点,面筋含量高出4~5个百分点。“和尚头”属硬质小麦,咬断麦粒,茬口呈玻璃质状,硬度达14.9,也高于其他小麦。“和尚头”小麦粉质较细、砂,含纤维少,容易消化吸收,口感好,是兰州地区做拉条子、馒头的最佳原料。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陪同柬埔寨宾努亲王到兰州郊区访问,村民用“和尚头”面制做的浆水长面招待,受到郭沫若、宾努的高度赞誉。

“和尚头”小麦具备极强的抗旱、耐瘠薄、耐盐碱性能。在土壤含水仅有5%~10%的极干旱土壤上,也能开花结实,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3%时,生长正常。播种时,新砂地不需施肥,中砂地用耧种点化肥即可(一般亩种10公斤尿素或硝铵)。生长期内不需要追肥。“和尚头”小麦的另一特点是高效益、低成本、无污染。生产每公斤“和尚头”所需成本只需0.18元左右,而水地小麦需0.8元左右。“和尚头”小麦的市场价格要比水地小麦高30%以上。由于“和尚头”在种植中,基本不施化肥、农药,所以无污染,是地地道道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和尚头”小麦一直是干旱地区粮食作物的主栽品种。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全县种植20多万亩,60年代增至36万亩左右。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1980年“和尚头”种植面积仍在20万亩左右。1986年以后,“和尚头”种植面积10~12万亩,平均亩产75公斤左右。其中,8万亩旱砂地“和尚头”小麦,平均亩产100公斤左右;4万亩早土地“和尚头”小麦,平均亩产45公斤左右。

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的发展已面向市场经济,由数量型向质效型转变。“和尚头”小麦将以其质量高、效益高、低成本、无污染等品质优势,成为质效种植业的首选品种。种植技术方面,在压砂覆盖技术的基础上,可发展塑膜覆盖、秸秆覆盖。蓄集雨水滴灌、喷灌,使“和尚头”单产稳定在100公斤~120公斤左右。

地域范围

皋兰县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北部郊区,位于北纬36°05′至36°50′、东经103°32′至104°22′。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总人口16.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0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地势山川相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东临白银市和榆中县,南接兰州市区,西连永登县,北依景泰县。县城距兰州、白银两城均为45公里。皋兰禾尚头小麦产地范围为忠和镇、石洞镇、九合镇、水阜乡、黑石川乡等5个乡镇34个行政村,年种植总面积690公顷,年产量1350吨。

八. 广西 桂林 龙胜 蕨根禾花鱼

蕨根禾花鱼是典型的龙胜口味,咸辣重口味。蕨根禾华鱼是把蕨菜做成粉条状,嚼劲十足。将禾华鱼、蕨根粉、生姜、辣椒、葱花一并黄焖。禾花鱼很小,油炸的,无刺,没有腥味,虽然辣味很重却覆盖不了鱼本身的淡淡禾花香气。

九.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禾花鲤鱼

禾花鲤鱼

“禾花鲤”即在稻田里混养,不放任何合成饲料喂养的鲤鱼,鱼肉鲜嫩香甜而得名。主要产地以良口乡晒江村和洋溪乡信侗村为中心的榕江河一带。这里的保水田长年放养鲤鱼,有冬鱼春收、春鱼夏收、夏鱼秋收的传统,有野外烧鱼庆丰收的习俗,尤其是洋溪、富禄、梅林、良口四乡三十个村寨把“烧鱼”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各家各户在秋收结束的最后一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到山上吃“烧鱼”庆丰收。由于各家各户完成秋收时间不相同,吃“烧鱼”时间也不尽相同,象洋溪乡-富禄乡-梅林乡沿河百里稻田,秋收期间,山上天天有烟火,处处吃“烧鱼”,你若感兴趣走过旁边,主家会邀请你入围,用一条烧好的鲤鱼和一杯自酿米洒向你敬献,共庆秋收,预祝来年“禾花鲤”更大更肥。

十. 辽宁省 朝阳市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丽洲庄园葡萄酒

丽洲庄园葡萄酒所用酿酒葡萄,产自于喀左县。这里南临渤海,北邻内蒙古高原,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无霜期长,土壤多为砾石和砂质地,这里出产的葡萄挂果时间长,采摘期较迟,含糖量高,是酿制高品质葡萄酒的优质果料。丽洲庄园葡萄酒具有最原始的醇香风味,细致优雅,口感清爽,是餐桌宴会上的理想饮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购物推荐:喀左县河畔B区及各大超市

来源: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旅游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