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土特产包装盒 土特产组合包装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土特产包装盒 土特产组合包装图片更新时间:2022-06-13 13:46:13

一.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碑帖

泰山和岱庙碑刻中,名碑品类繁多。泰安生产历代名人手工字画碑帖、法帖千余种,拓捶精细,装裱古雅,畅销国内外
( 泰安)

二.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糖醋对虾

【糖醋对虾】寿光县羊角沟镇名菜。羊角沟附近海域,系对虾产卵、繁殖之所,每年谷雨后产卵前所捕对虾,体肥个大,质量尤佳,宜于烹制对虾名菜。

其制做方法是:选新鲜对虾数尾(以10尾为宜),洗净,剪去虾枪、须爪,剔除食仓、沙肠,加精盐、蛋清、湿淀粉拌匀,然后逐个放入六成熟的花生油中,炸至金黄色捞出。再以炒勺熬制糖醋汁,将炸虾投入,颠翻出勺,入盘成菜。

成菜色泽桔红、晶亮,鲜嫩可口,甜、酸、咸三味适中,为羊角沟名菜之首。

三. 山东省 油爆鱼芹

油爆鱼芹原料:整片鱼肉500克。肥猪肉膘50克、鸡茸25克、熟火腿末25克、冬菇末25克、芹菜末100克。鸡蛋清25克)精盐5克、绍酒15克、淀粉50克、清汤100克、熟猪油150克、葱15克、姜15克、蒜10克、绍酒20克。

油爆鱼芹做法:将鱼肉洗净,皮面朝下,在鱼肉上用直刀每隔0.5厘米横竖剖上花纹,切成宽1.5厘米,长3.5厘米的斜刀块待用。将猪肥肉膘剁成细泥与鸡茸泥同放一碗内,加入鸡蛋清、精盐、绍酒、湿淀粉、火腿末、冬菇末、芹菜末一起搅匀,然后放入鱼块拌匀,成为"鱼芹。用清汤、湿淀粉、绍酒、精盐、同放一碗内配成芡汁,待用。炒锅内加入熟猪油,置中火烧至六成热(约132℃)时,将"鱼芹逐块下入锅内,炸至淡黄色熟透时捞出,沥干油。炒锅内留少量油,放进葱、姜、蒜末、待炸出香味时,倒入兑好的汁,将鱼芹推入汁中,颠翻装盘即成。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四. 山东省 济南 扒芦笋鲍鱼

扒芦笋鲍鱼济南名菜。鲍鱼是一种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亦称“大鲍”,其壳为名贵药材“石决明”。其肉为金黄色,质厚者为最佳,为海产“八珍”之一,用它同清鲜脆嫩的芦笋扒制成肴,相得益彰。扒芦笋鲍鱼是济南聚丰德饭店特一级烹调师王兴南的拿手菜之一。其特点是鲍鱼质地柔软鲜嫩,色红油亮;芦笋色白汁香。成菜红、白相间,造型别致,既可饱其口福,又令人赏心悦目。

五.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熏鸽

鸽子,又称白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辅助医疗作用,故俗称“一鸽胜九鸡”。熏鸽具有独特的生产工艺,先用花椒等二十余种配料炖煮后,再用砂木进行熏蒸。加工好的熏鸽为金黄色,色泽鲜嫩、香气诱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而且价廉物美,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并作为康庄名吃于1996年参加由政府组织的青岛广交会,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薄饼

薄饼是五十年代以前常见的一种面食。其制作方法是,把小麦面粉加适量水和成面团,分开成拳头大小的“面季子”,(即小块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茶盘大小,厚薄如纸的圆形,然后放在烧热的鏊子上烙熟,即可食用。东平人常以薄饼卷葱为美食。如果在和面时加少许盐或糖,制成的薄饼便会有另一种风味。过去,农村家庭主妇多会做这种面食,有的擀饼高手可以把1公斤面粉擀制成32张薄饼,其饼薄如蝉翼,圆如满月,透过饼页,可以清楚的看到饼下面的五号字。

现在饭店、宾馆里,常用薄饼卷糊鱼或其他菜肴作为风味小吃招待宾客。

七. 山东省 德州 武城县 山东鑫平老粗布

山东鑫平老粗布织造有限公司坐落于鲁西北大平原——山东武城,武城古称贝州,这里是我国优质棉花产基地,美丽富饶的华北平原上是一望无际的优质棉田,千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在这里静静地流淌。鑫平老粗布系列产品具有:绿色环保、冬暖夏凉、透气性好、舒适止痒、手感柔软、抗静电、不起球、不褪色等优点,又人类“第二肌肤”之称,具有良好的保健美容产品。

八. 山东省 济南 三彩大虾

【三彩大虾】济南名菜。大虾,即海产对虾,又名明虾。

取大虾4个,去头、皮,留尾皮,用刀顺脊背片开,腹部相连,成一大片,然后在肉面划上十字花刀,用精盐、绍酒、味精渍匀。将面包切成上宽下窄的长片,抹上鸡蛋黄糊;把大虾片挂上鸡蛋清糊,平放在面包片上沾住,在其中两个虾片上顺中间撒上火腿末,一个撒上菠菜末,一个撒上冬菇末,呈三色。下入热油中炸至呈金黄色捞出,每个切成5段,原样摆盘即成。

九. 山东省 烟台 龙口 山东梨

山东梨(黄县长把梨)山东梨因原产于黄县(现龙口市),又称黄县长把梨,因其在国内大梨出口中占有显赫位置,故现出口部分以"山东梨"冠名。山东梨(长把梨)原生长在东江镇崔家村,清朝康熙年间始有栽培,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其母树原名叫"天生梨",后经嫁接繁育成为今天的大梨品种。它以皮薄渣白、汁多甜脆、耐贮存、贮存后品质变优而著称于世。有50多年的历史,每年出口达3万吨之多。( 龙口)

十.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官庄筛子

官庄筛子

清康熙年间,刘家官庄村(今属龙山街道)村民于云财一家用竹料编织筛子,随后有五六户也学会竹编手艺。至1949年,全村200余户人家有180户的700余人从事这一手工业。1952年,即墨县手工业管理局在该村成立了即墨县竹器厂。人民公社成立后,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别成立了竹器社、竹器厂,作为集体副业。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该村很快成为全县有名的运输专业村,从事竹编业的人员大减。尽管如此,艺人们根据社会需求,将竹编筛子逐渐增加到竹筐、竹篓等20多个规格品种。由于官庄筛子等竹织品造型独特,技艺精湛,产品除畅销山东省周村、潍坊、青州、烟台、青岛、莱阳、海阳等39个县市外,还远销东北三省。因此,该村至今还有“筛子官庄”之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