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州长兴特产名吃 浙江长兴特色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州长兴特产名吃 浙江长兴特色美食更新时间:2022-04-18 16:50:23

一. 浙江省 湖州 吴兴区 百鱼宴

湖州素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而著称,百鱼宴堪称中国菜肴一绝。湖州濒临太湖、境内河网密布,是全国三大淡水鱼基地之一。湖州鱼类资源丰富,淡水鱼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湖州盛产鲜鱼,湖州人也爱吃鲜鱼。百鱼宴以鱼为主要原料,运用各种刀法,通过炸、熘、爆、炒、煎、蒸、烩等多种方法,烹制出数百种各类菜肴故名百鱼宴。其特点是用科讲究,刀工多变,多用白汁原汤,注重保持鱼味;又兼顾南味清、淡、嫩、滑与北味鲜、香、咸、辣。百鱼宴由11种菜类组成。

二.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德清茶叶

茶叶

茶叶也是德清之一,全县茶地面积1.3万亩,年产2万多担。莫干山区是德清茶叶的主要产区。莫干山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列为上品。

德清西部山区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产。这里农民历来注重茶树栽培和茶叶的采摘、制作,成功地生产出了“黄迥云雾”、“南路炒青”、“青龙茶”、“龙山翠峰”、“雨前春”、“雨花春”和“莫干山云露”等地方名茶。这些均以色翠、香永、叶厚、味醇而享有盛誉。

一等黄芽以初展的一牙一叶为原料,每斤茶叶约二千个芽头。黄芽茶外形紧密,大小匀称,犹如莲心;色泽黄绿油润,黄毫显露,芽叶成朵;汤色澄黄明亮,清香芳烈,细细品尝,其味鲜爽、甘醇、隽长,有提神醒目之功效。其氨基酸及总量、茶氨酸及谷氨酸含量都大大超过浙江省的十余种名茶。

德清莫干山绿茶必将散发出更加浓耶的清香,获得更多茶客的青睐。

三.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顾渚紫笋

顾渚紫笋也称湖州紫笋、长兴紫笋,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的顾渚山一带,属绿茶类,是浙江传统名茶。由于其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为紫笋茶。

顾渚山坐落于长兴西北,东滨太湖,三面山峦连绵,云雾弥漫,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山下清泉长流,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生产紫笋茶创造了最理想条件。

顾渚紫笋茶于每年的清明至谷雨期采摘,摘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芽。鲜叶采回后,需经5—6小时摊放,待含水量降至72%左右、发出清香时炒制。其制作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制成的极品茶芽叶相抱似笋;上等茶芽嫩叶稍展,形似兰花。

该茶系半炒烘类型,既用锅炒,又用烘焙,因而外形紧结,又较完整。香气馥郁,汤色清澈,茶味鲜醇而回味甘甜。上好的紫笋茶冲泡时,选用当地优质的紫砂壶,茶汤色泽碧绿,味道甘鲜清爽,味道隐约含有兰花之香。

顾渚紫笋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公元770年,顾渚紫笋被正式列为贡茶,成为唐皇清明宴时的必用品,迄今已有1200多年,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贡茶。明末清初至20世纪40年代,顾紫笋茶逐渐消失。20世纪70年代末为恢复紫笋名茶,浙江长兴县有关单位紧密合作,重新试产、培育紫笋茶,此茶才得以重新扬名光大。自1979年试制以来,历届都被评为部级或省级优质名茶。1979年,在浙江省名茶评议会上,顾渚紫笋茶被列为一类名茶;1986年,在全国花茶、乌龙茶优质产品评选会上,顾渚紫笋茶被评为中国名茶。

四.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长兴青梅

    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梅又居其首,所以青悔 既是果树,又是观赏树。它体态苍劲,岁寒开花,秀丽俊逸,清素淡雅,历来被人们喻作坚贞高洁的象征。梅之果实,可供蜜钱、果酱、糖果和饮品作原料。如将青梅熏制或烘干 加工后即成药闲的乌梅,盐渍青海称为白梅。近年把青海用 于食品和制作清凉饮料,销路更畅。梅果有很高的药用价 值。乌悔有敛肺涩肠、土久渴、止泻痢、消肿、杀虫等功 效;青海能治个风癫惊、喉痹、痰厥僵仆霍乱吐泻等症 日本医药界公认用乌梅制成的酸梅浓流膏用途广泛而有 显效。 梅树喜爱生长在山区,我市盛产青梅的地方安吉的梅 溪和长兴的合溪,特别是长兴合溪生产加工的乌梅称为“合梅”,在历史上素负盛名。( 湖州)

五. 浙江省 湖州 南浔 湖州太湖鹅

湖州太湖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湖州作为我国优良地方良种太湖鹅原产地之一,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据《湖州府志》禽之属中记载在公元前350年左右就有养殖,同期的《武康刘志》也有关于太湖鹅用作夜间防盗的记载。可见早在1600年前太湖鹅已经融入湖州人民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湖鹅也成为了当地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更是人们礼尚往来的佳品,具明嘉靖《湖州县志》记载,明朝时湖州人已有将鹅翎列为贡赋历史。此外由于湖州太湖鹅的优雅的外形也吸引了当地很多文人志士喜爱。史料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于东晋永和四年末至永和七年初(348—351)任吴兴太守(今湖州市),特别喜爱书法和白鹅,有“羲之爱鹅”说法,并且被后人传为佳话。正因湖州太湖鹅独到的人文历史,太湖鹅的饲养规模也逐步扩大,并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湖州太湖鹅在本地饲养具有1600多年的历史,湖州府志有记载,书法大家王羲之任湖州太守,一个“鹅”字令湖州太湖鹅家喻户晓。湖州建旺禽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建良介绍,湖州太湖鹅在南浔养殖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沈家,当时养鹅主要作用是夜里户警报讯。“目前合作社湖州太湖鹅养殖农户有1600户、饲养湖州太湖鹅数量已达1万羽。由合作社实行‘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回收。”

太湖鹅原产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产区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历来是我国的高产农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雨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全区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水草丰茂,盛产稻麦,素称“鱼米之乡”。养鹅业早就是该区的一种副业。

太湖鹅体态高昂,体质细致紧凑,全身羽毛紧贴。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颈细长呈弓形,无咽袋。从外表看,公母差异不大,公鹅体型较高大雄伟,常昂首挺胸展翅行走,叫声宏亮,喜追逐啄人;母鹅性情温驯,叫声较低,肉瘤较公鹅小,喙较短。全身羽毛洁白,偶在眼梢、头顶、腰背部有少量灰褐色斑点;喙、胫、蹼均橘红色,喙端色较淡,爪白色;眼睑淡黄色,虹彩灰蓝色。雏鹅全身乳黄色,喙、胫、蹼橘黄色。

据了解,太湖鹅已有1600多年的饲养历史,是湖州市仅有的2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之一。为保护性开发太湖鹅畜禽遗传资源,建旺禽业合作社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分站,积极开展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繁育推广和开发利用工作。在饲养过程中,根据对太湖鹅活体保种效果影响较大的群体规模、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留种方式、0制度与世代间隔等因素,进行统一规划和保种。目前,该合作社建立太湖鹅保种核心家系50个,拥有核心保种群3000多羽,选育生产群2万多羽。

2013年11月19日,南浔区善琏镇湖州建旺禽业合作社饲养的湖州太湖鹅荣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湖州市首个由农业部认定的国家地理标志畜禽类农产品。

地域范围

湖州太湖鹅产地为湖州市域全境。包括:吴兴和南浔2个市辖区和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共34个镇和5个乡。位于东经119度14分至120度29分、北纬30度22分至31度11分之间,东西长126公里,南北宽90公里范围内。2011年保护区饲养规模105万羽,产量约367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体型外貌 体态高昂,体质细致紧凑,全身羽毛紧贴。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颈细长呈弓形,无咽袋。从外表看,公母差异不大,公鹅体型较高大雄伟,常昂首挺胸展翅行走,叫声宏亮,喜追逐啄人;母鹅性情温驯,叫声较低,肉瘤较公鹅小,喙较短。全身羽毛洁白,偶在眼梢、头顶、腰背部有少量灰褐色斑点;喙、胫、蹼均橘红色,喙端色较淡,爪白色;眼睑淡黄色,肉瘤淡姜黄色。雏鹅全身乳黄色,喙、胫、蹼橘黄色。 (2)胴体感官特征: 湖州太湖鹅品质优异,风格独特。湖州太湖鹅屠宰后,胴体美观。 整个胴体均称、光净,肌肉丰满,腹部小而不下垂,皮肤紧凑,有弹性、光泽,呈肉白色,喙、蹠、蹼部呈橘红色。分割胴体,肌肉光泽,色泽鲜艳,脂肪分布均匀,呈淡黄色。 (3)湖州太湖鹅与其他地域太湖鹅生产性能指标比较

六.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芽麦圆子

芽麦圆子

芽麦圆子是新市四乡八村农家的传统点心,大多为农家自制自食,也有为馈赠亲友而特地制作的。芽麦圆子的主要原料为糯米粉、小麦芽、棉线草、白糖、芝麻等,是纯绿色食品。它口感香甜糯软,冷食尤佳。

七.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雷甸西瓜

雷甸西瓜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的。“雷甸西瓜”在湖州一带享有较高声誉。商品瓜均贴有“绿色标签”。

西瓜源于西方,从阿拉伯传入我国。早在唐朝,西瓜就以味甘甜,多汁,解暑等受众人注目。

雷甸地处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嘉湖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温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极适宜西瓜的栽培。微型瓜“特小凤”平均单个瓜重1-1.5公斤,该西瓜果皮薄、肉色晶黄、肉质细嫩、脆爽、甜而多汁、口感特好,适合三口之家食用。 大型瓜“京欣”、“圳宝”单个重4公斤左右,适合宾馆、酒家、饭店宴会、酒席、会议招待食用。“雷甸西瓜”在湖州一带享有较高声誉。商品瓜均贴有“绿色标签”。

雷甸西瓜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有磷酸、苹果酸、果糖、葡萄糖、氨基酸、甜菜碱、番茄色素、胡萝卜素、蔗糖酶、维生素C等。西瓜甘淡、寒凉,入心、肺、脾、肾经。治病用西瓜皮胜于西瓜,西瓜皮中医称“西瓜翠衣”等。具有消烦止渴、解暑清热、利水下气、解酒毒,治口疮喉痹、口干烦躁、暑热、止血痢、小便不利、黄疸、水肿等功效。西瓜系清甜生津之品,具有清凉解暑之功,故夏季暑热时食之令人舒畅。然而,其性质属于寒凉,体虚胃寒、消化不良要慎食或少食,否则易引起腹泻或腹痛。

八. 浙江省 湖州 吴兴区 湖州绫绢

产品名称:绫绢

产品产地:浙江湖州

产品特点:轻如蝉翼,薄若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

产品类型:工艺品

产品简介:“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绢主要用于代纸作画作书,绫主要用于装裱书画。由于绫的缩水率与宣纸基本一致,所以具有装裱平挺、书面不皱不翘的特点,雍容华贵,古朴文雅,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绫绢还被用来做民族、戏剧服装,制作宫灯、灯罩、风筝、屏风、绢花工艺美术产品,糊饰精美的工艺品锦匣和高级楼堂宾馆的内壁等。

产品历史:绫绢生产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三国时,双林地属东吴,所产续绢已享盛名,有“吴续蜀锦”之称。南朝梁武帝时期,双林续绢生产已相当发达,并经由广州,销往林邑(越南)、天竺(印度)、扶南(柬埔寨)等十多个国家。从唐代起,双林绢被列为贡品。到明朝嘉靖年间,双林镇已有几千家续绢生产户。清朝乾隆年间,镇上有绢庄20多家。1919一1921年是双林续绢生产最盛时期,全镇有脚踏手拉织机2000多台,年产续绢240多万米。

九. 浙江省 湖州 南浔 湖羊肉

湖羊产于沿太湖周围及临近地区。源于北方蒙古羊,南宋时期随北方移民南下带入太湖地区饲养、繁衍。湖羊属于羔羊品种,个体小。湖羊肉肥而不腻、细嫩爽口,下火锅最佳,较有特色的还有湖式剪羊肉、洗沙羊尾。

十. 浙江省 湖州 吴兴区 湖州“四宝”

南宋姜夔赞称湖州为水晶宫,元书画家赵孟頫自称“水晶宫道人”。水晶宫中宝贝多,突出的是鱼类。以城北濒太湖水域来说,就有银鱼、鲚鱼、白虾、角鱼“四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