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积石山哪里有特产 积石山县十大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积石山哪里有特产 积石山县十大美食更新时间:2022-04-16 04:22:21

一.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石山乳羊

石山乳羊是选用正宗的食草羊,通过滚、炸、纹、蒸、扣、焖、干煸等烹饪方法制作的几十种乳羊系列佳肴,味美可口。正所谓“羊吃百草,百草抗百病,常吃羊肉,健康长寿”,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石山乳羊有红烧、白切、干煸、清炖等,最传统的“打边炉”一直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食法,“打边炉”一般会选用20多斤重的乳羊,大多为断奶不久的羊肉,而三四十斤重的中等羊,最适合用来干煸或是红烧;再大些的五六十斤的公羊,最好的食法是白切,这样的羊肉吃起来会更劲道。

石山羊生活于海口石山长满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石灰岩山区,当地居民以“圈养”的方法饲养出优质山羊,羊肉皮薄肉嫩。据统计在石山地区的400多种植物中,有100多种是山羊的草料,这与国内其他地区山羊、绵羊专食草本植物不同,也是食客吃不出羊膻味的原因。

二.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盘馓

   馓子为精美的油煎食品。积石山县穆斯林在节日和喜庆日子,必做馓子招待客人,并馈赠亲戚、邻里。
    馓子分“盘馓”和“酥馓”两种。做盘馓时面粉用温水调和,再加清油、蛋清、花椒水拌匀,反复揉和,切成圆条,抹油,盛入容器中封实闷窝,窝好后揉搓为筷子粗细,盘绕,用筷子套住整形,将一头折叠入油锅中,稍炸,再将另一头折叠过来油炸,待定形后抽出筷子,再炸,待皮黄后捞出,形状美观,色泽黄亮,条杆匀称,香甜酥脆。做“酥馓”时,调面时加入清油、蛋清、白糖,揉好面后切成圆条,窝好后揉条压扁,盘绕下锅油炸而成,疏松酥软,入口即化,味美可口。制作馓子是整套复杂的工艺系统,全凭经验掌握好“度”,还要掌握好火候,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佳品。

三.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积石酿皮

积石酿皮:
    临夏酿皮子享誉三陇,已成名小吃。积石酿皮和临夏酿皮是一样的,它是各族人民非常喜欢的风味小吃。制作时选用优质面粉,用凉水调成面团,在盆中揉搓水洗,分出淀粉和面筋。而后在淀粉中加入适量水、盐、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盘上锅蒸熟,上面擦上一层熟油,逐次将面浆蒸完为止。再把面筋上笼蒸熟。吃时将酿皮切成条,面筋切成片装盘,再调上油泼辣子、芥末、蒜泥、芝麻酱、精盐、香醋等佐料即可。上好的酿皮子色泽鲜亮,质地柔韧,吃起来咸、酸、香、辣、鲜五味俱全,清爽适口,别具风味,特别是盛夏酷暑,一碗酿皮子下肚,精柔爽口,全身清凉,暑气顿消。

四.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筏子面肠

   筏子、面肠是积石山县各民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小吃。回、保安、东乡、撒拉族人民更善做筏子面肠。
    筏子的做法是:先把肥肠用清水(加碱、醋)反复洗至无异味后翻置,再将羊的心、肺、肝、肉剁碎,调入清油、葱、生姜粉、花椒粉、草果粉、精盐、味精等佐料拌匀。然后,将满肚油摊开,放入馅子,卷成筒状,用线包扎、封口,因其状如扎羊皮筏子,故名。或者将馅子塞入肥肠,装满后封口。最后上笼蒸熟或放入沸水中煮熟取出,切段装盘上席,有的将筏子切段在油锅中煎烙至黄脆后装盘,调上油泼辣子、蒜泥、醋食用。吃时鲜嫩不腻,美味可口,清香四溢。
    面肠的做法是:先将小肠反复洗净,再将面粉加水搅成糊状,调入适量淀粉、精盐、味精等调料,搅匀,灌入小肠中封口。切忌不能灌得太饱。然后上蒸笼蒸熟或放入锅中煮熟,中途针刺泄气,熟后取出切段装盘,或将切段后的面肠,放入油锅中煎至皮黄脆再装盘,调上油辣子、蒜泥、醋等食用。味道醇而不腻,味美可口,百吃不厌,经济实惠。

五.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陇南核桃

陇南核桃: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产量最多,以大河家乡所产个大油多,皮薄如纸,出油率高,质量最优。核桃生长历史已2000年左右。

四堡子乡:冬果梨、核桃久负盛名。

四堡子乡中庄村:所产核桃、冬果梨闻名。

大河家乡:冬果梨、核桃出名。

六.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石山壅羊

石山壅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山壅羊

海口市秀英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石山壅羊为目前保持海南黑山羊最原始的母本,是黑山羊较为珍稀物种之一。因其习惯在火山爆发后形成的风化土地区的岩岭沟壑中,采食该地区未受污染的1000多种稀灌木和石生草丛以及800多种可以入药的野生中草药,饮用流露于山间的火山岩矿泉水,而这些灌木树叶和泉水含有丰富地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因此石山壅羊与别处的羊不同,天生野性,“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尿的是太太口服液”,吸天地之精华,具有绿色、生态、健康、营养的特点,常吃此羊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滋补作用。

石山壅羊之美味,是海南著名美食之一,天下闻名。此羊吃来不膻不腻,非常可口,倍受游人欢迎。今马鞍岭脚下,火山酒家以经营石山壅羊而闻名遐迩。

七.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桥头石山羊

桥头石山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桥头石山羊,产于肇庆市怀集县,是一种草食性动物,因长期被放养在长有小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石灰岩山区,使得羊肉没有膻味。

桥头石山羊与其它品种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体型较匀称,四肢发达,抗病力和环境适应性强;二是皮毛多为棕色、黑色、白色,肉质和外观感可与海南东山羊媲美,深受食家青睐,在广州、佛山、肇庆等地供不应求;三是具有较强的繁殖力,生长快;四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益寿美容的功效。

目前,市场前景广阔。

桥头石山羊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翻开《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积石山县志》,在志书前集中排列的彩色图片中,各有一幅题名《薄皮核桃》和《大河家鸡蛋皮核桃》的彩色照片与其它地方名产照片排列在一起。照片中盛在碟子里的核桃,壳光滑,有几颗壳已弄破,露出饱满略呈淡黄色的核桃仁,可以看出其壳很薄,桃仁间没有夹层。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临夏回族自治州志·林业志》写道:"大河家核桃种植资源丰富,据1964年省、州果树资源调查:有六月黄、大0、鸡蛋皮、鸭蛋、石拿、绵核桃、大三棱、小三棱、柴核桃等。鸡蛋皮核桃最出名。"

核桃亦称胡桃,胡桃科,落叶乔木,树高20-40米不等,树冠覆盖面可达400-1200平方米,初夏开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下垂,核果称椭圆形或球形。仁富含油质,醇肥味美,可食用、榨油,也可入药,性温味甘,功能温沛补肾,主治虚寒喘咳、肾虚腰痛等症。营养丰富,是健脑之上品。积石山核桃栽植有2000多年历史,各乡镇均有栽培,品种较多,年产量在10万公斤左右,但以大河家镇、四堡子乡鸡蛋皮最为有名,这种核桃壳光滑而薄,似"鸡蛋皮",用手轻轻一捏即可破壳,脱仁容易,仁醇肥香甜,品质优良且出仁率高。产量较高,单株产量可达90-120公斤。但挂果树不多,没形成规模,产品供不应求,近年已引起自治县0高度重视,扶持发展这种地方,已在大河家、四堡子建立苗圃约十亩,每年可出苗2000余株,并已栽植500余亩,相信鸡蛋皮核桃这一地方名产一定会成为自治县特色经济中的拳头产品。(《积石山史话》董克义)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积石县大河家镇、刘集乡、石塬乡、柳沟乡、关家川乡、胡林家乡、安集乡、银川乡、铺川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原生核桃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700m至1950m,土壤为黑垆土、红土,土壤pH值6.3至8.2,有机质含量≥1%,土壤厚度≥1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以普通实生苗为砧木的嫁接苗。

2.定植:定植时间是4月中下旬,定植株行距果粮间作采用6×8m或8×9m,每公顷≤139株;纯园栽培采用3×5m或4×6m,每公顷≤417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幼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15kg;初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25kg;盛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35kg。

4.整形修剪:树冠内枝条分布均匀,保证通风透光。

5.鲜果采收:当全株1/3以上青果自然开裂时即可采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1.脱青皮:在采收当天不能脱皮的,堆沤后及时脱皮。

2.干燥:晒干或烘干至坚果含水率≤8%。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果形 壳面特征 外壳颜色 种仁色泽 口感

卵圆形 缝合线紧密,果面光滑 浅黄色 黄白色 香甜

2.理化指标:

单果重(g) 壳厚度(mm) 出仁率(%)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8.0 1.0~1.6 50%~60% >52 >16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十.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享有盛名。

推荐特产